滨水地段更新中全球与地方文化共生的艺木策略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h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论探索
  当前,文化强国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首要战略。对于滨水(城镇)地段或者社区来说,如何推进文化引导下的更新建设、缔造滨水区的美丽家园成为了当下滨水城镇化的重要使命。
  从伦敦到毕尔巴鄂,滨水更新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30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城市建筑充斥了我国的滨水边界,如何使之融入地域文化,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这一命题将有助于提升滨水地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幸福感。
  国际实践与经验表明:滨水地段更新是一种综合性的再开发,如伦敦码头区改造、利物浦阿尔伯特历史街区保护、温哥华格兰威尔岛更新等,无论是混合功能社区,还是文化景观旅游区、艺术创意园、生态公园,均是一种建筑、场所、支撑活动的整体艺术活化。而这种整体活化、新旧共生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仅靠常规的分区规划是无法达到的。其中的背景与形成因素,不是某一个学科理论就能诠释的,需要我们跨学科去深入研究!
  通常,滨水地段更新涉及建筑学、美学、考古学、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叙事学、地理学、生态学、人居环境学、材料学、工程学(包括航运、海洋船舶、机械制造、水利、环境)、工业与产品设计学、环境行为(心理)学、决策与管理学等等不同学科。总体来看主要潜在两种文化价值: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价值。
  如果把完整意义上的(滨水)城市文化看作时空集合体的话,那么,不管是非物质的,还是物质的,我们可将其承载要素分为四部分:物体(object)、场所(place)、事件(event)及其关联的人(people)。其中,前三者为客体,人是主体,是核心,四个要素互为依存。文化地理相关研究进一步表明,人、场所与物品是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场所是另外两者(人与物品)的纽带与载体。
  事实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域文化及其场所一直是哲学、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所关注的问题:从海德格尔(Ma rtin Heidegger)的栖居场所到舒尔茨(Norberg-schulz)的场所精神,从段义孚的“恋地情结”到欧登博格(Ray oldenburg)的“第三空间”,他们已经从抽象的学术概念进入到了各种尺度的、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研究为城市文化与艺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一场一事一人”的要素分析法无疑为全球与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滨水地段更新提供了共生载体和艺术路径,其中包括相关的场所、物像与事件。例如,与之相关的建筑物体与材料的活化与再生,包括滨水住宅、商铺、行会、航运站、博物馆、水手俱乐部、灯塔、航运水利工程设施等的活化与再生;再如滨水区域的场所的再利用与重构,对开放空间、公共绿地、轮渡码头、船坞水池、交易市场、战争遗址等重新定义;第三,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文化事件、技术活动、重要事件(如航运、码头商业贸易、文化娱乐等)、地域习惯性生活的再现与组织。此外,滨水地段更新中,以不同人名、公司命名的建筑物及其场所,自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还隐含着一些历史人物与事件,如女王(Queen)码头、阿尔伯特(Albert)码头、亚历山大(Alexandra)仓库、赫伯特(Herbert)市场等。
  因此,在滨水地段更新中,全球与地域文化的嫁接可以针对不同的主体“人”的需求,直接利用既有的“物一场一事”来承载现代与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塑造新的建筑、场所与事件来实现”。
  二、建筑的艺术表征
  从视觉吸引力与城市功能角度来看,建筑是滨水地段更新中最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通过新建筑的塑造来嫁接全球与地域文化,增强滨水的吸引力,如皮亚诺设计阿姆斯特丹的科学技术中心、FOA在日本设计的客运站、德梅隆设计的巴塞罗那城市文化论坛2004等,均是一种文化形象的崛起,同时也是承载都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本身具有将地域文化与全球文化融为一体的可能性。近来贝聿铭设计的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也是一个典范。
  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海岸线之外的人工岛上,占地4.5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全面展示伊斯兰艺术的博物馆。贝聿铭大师巧妙地将伊斯兰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几何形融合为一体:其一,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借鉴了突尼斯的堡垒建筑造型,几何形状的重复叠加成为博物馆的基本要素:其二,提取清真寺的一座喷泉造型,简化为抽象的几何图形;其三,通过叠加体现出光影对建筑形式的强烈影响;其四,在主体建筑的中庭为博物馆设计了一个大穹顶,这也是众多伊斯兰宗教建筑的特点之一。但这个穹顶仅仅出现在建筑内部,外部的体量依然是方形几何体的延续,这在外部上保持了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除了新建筑的全球、地域化路径之外,完全可以利用原始的物体来呈现地域文化,承载现代城市生活。原始物像的保护价值在于其承载了潜在的历史、社会人文、工程技术、美学、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如何适应性再利用?最为典型的保护方式便是收集相关的原始物像及其信息资料,建造博物馆。这种保护再利用模式需要与相关情境的“场”的再现联系起来,而不是将遗产建筑、原始物体孤立起来,进而促进地域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场所的艺术嫁接
  从艺术体验来说,公共场所的艺术是日常生活中最大的艺术产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公共场所的艺术处理决定了滨水地段更新的品质,更重要的是传播与建构城镇地域文化与其认同。
  将相关评定过的历史场地及其附着物作为纪念地或者纪念公园,配以必要的解说文字与图像,为市民和游客共享,如南安普顿的“坦泰尼克”号(Titanic)纪念码头便是一例:一小块非常简易的场地和一块朴素的铭牌,通过相关的历史信息将游客带到历史场景的想象之中。相对照的是,南安普顿中世纪古码头遗址则采取了一种再现的模式:根据史料和现有遗迹,在现有的城市街道空间模拟那个时期的码头场景,配置之以“小舟”、“驳岸”等道具及其图文,向每一位路人陈述着中世纪的城市、人与海的故事。此外,由WEST8设计的鹿特丹城市中心广场也是一个杰出的案例,其较好地体现了让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化技术的完美结合。   四、事件的艺术策划
  事件触媒可以促进全球文化的地域化或者地域文化的全球化战略,这已成为滨水更新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事件与空间的互补性,事件赋予了城市的灵活性、时间性与互动性,空间赋予了城市的永恒性、亲历性与聚居性。这些研究在宏观层面为当代城市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标志性的桥梁。
  在某种意义上说,事件包括各种形式空间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例如在特定场所、存在空间里发生的历史故事、现时活动、未来事件等。事件的意义在于:其一,可以通过再现(过去)事件来呈现或叙述码头遗产的历史价值:其二,通过营造(现时、未来)事件来激活码头遗址的潜在价值。因此事件的再现与营造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地域文化保护方式。
  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事件,均可以通过传统节日的组织、历史人物的虚拟活动、道具场景的塑造、图(音)像的直观形象呈现出来。主办方也可以通过国际城市设计竞赛、著名设计师(所)引导、媒体(旅游)推介会、著名品牌机构的项目合作、交易会、博览会、城市年会等事件,来推动、激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由伦敦市长倡议的一年一度的伦敦泰晤士河节就是一个典型:组织者充分利用两岸的码头、滨水广场(包括伦敦桥码头、海伯纳(Hibernia)码头、澳埃克澳塔(OXO Tower)码头等十多个场地)举办为期两天的各种形式的户外活动、艺术表演、互动参与、多媒体展示、商品交易等,让市民和游客在事件体验中认知与河道相关的城市文化遗产、生态、艺术、休闲、旅游等信息,同时创造、激活了这些历史场所新的活力和经济。
  事件可根据主题分为三类:其一,主题性:有文化、艺术、音乐、设计。例如伦敦设计节(London Design Festival),充分利用城市的滨水公园、广场、街道、庭院以及各种室内博览场所,将学生的毕业作品以及一些艺术家作品展现给城市市民。无论是在圣-詹姆斯公园,还是在泰特现代博物馆等,让专业与大众、学校与社会、专家与平民、先锋与传统、主流与非主流充分交流与沟通,让每一位市民感知、欣赏与评判艺术与美。其二,季节性:有圣诞节、中国春节、印度排灯节。例如伦敦的中国春节,从唐人街经皮卡迪利圆形广场(Piccadilly)到西印度码头各处,均精心安排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以及中国的元素。其三,日常性:在都市空间或者社区场所举行频率较高的自组织或者有组织的各类活动,自发的非正式的表演出现在滨水历史地段。
  事件的运作模式往往可以打破滨水地段“物质更新”的主导模式,不仅仅让城市遗产在历史、现在、未来的时空中进行整体、动态的再生,还为城市历史场所与平民百姓构建了一个对话的广阔平台。事件的运作模式不仅仅激发了新思想、新艺术、新技术的探索,同时给城市空间带来了崭新的活力。
  无论是建筑艺术、场所艺术,还是艺术事件的策划,往往是互相依赖,共同塑造文化活力与认同。正如亨利-勒菲弗尔(Henri Lefebvre)所提出的“空间生产”三要素: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再现(Representations ofspace)和再现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s)[B],情境再生无疑是遗产保护空间的再生产不可或缺的策略手段之一。
  事实上,许多保护再生的实践将前三种模式整合起来运作。爱丁堡港区更新改造就是一个典型的情境整合模式。负责更新的设计团队为RTKL专家顾问团、城市议会与地方社区支持者。雷斯码头地段近邻城市中心,并连接着城市中心与滨水区域,是爱丁堡滨水城市(Waterfront City)发展蓝图中的关键要素。改造工作首先是从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始。爱丁堡港区有4个在册的保护遗产:维多利亚船坞、威尔斯王子码头、办公建筑以及交换中心,这些遗产在适应性再利用后转化为城市文化机构或者文化景点。其次,对场所的保留与更新。整个规划蓝图主要将基地构思为9个城市村落(Urban Village)。前两个村落规划为不列泰尼亚码头(Britania Quay)以及滨水广场,作为爱丁堡港区的网络中心。再次,设置融现代化的居住、办公、酒店为一体的24小时混合使用的雷斯中心。其中包括市民公共使用的滨水文化设施如博物馆、艺术中心、水上中心等。情境的开发方式是由内而外,将零售设置在建筑外部空间,将一层室内空间以及庭院空间延伸到滨水区域,允许使用者接近滨水区域,开放视线,有较好的景观视野。
  结合城市的文化艺术节策划公共艺术项目,吸引、鼓励人们在街区进行艺术表达。这些公共艺术项目为城市环境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为每个地方性的“历史讲述”(teling the story)在全球尺度下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机会。
  四、结语
  “物一场一事”的艺术路径将现代的全球文化与传统的地域文化在滨水更新中打包在一起,呈现给市民与游客。首先,待更新滨水区的内在特征及其结构系统的特色是发展的基点,只有从这个基点出发才能找到适合该地区的开发模式,才能借助于“物一场一事”的地方载体来建构共生。其次,这些地区更新提案要与整个城市的背景与需求相联系起来,包括城市的文化特色、经济结构、政策制度、城市空间体系等等,要和整个城市语境相关联、相连动。这些艺术策略的最终目标是:让全球与地域文化在时空尺度上协调共生。
  西方的实践,无疑对于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积极引导滨水地区的健康更新,可以拓展、丰富滨水地段的文化内涵和空间特质,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本土性、民族性,从而避免中国城镇在进一步国际化的进程中产生风貌缺失、建设雷同等问题。
其他文献
乌尔姆以他幽默的形式主义而闻名。关于他在工作中如何发挥幽默细胞,乌尔姆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带着幽默感做事,人们会立刻认为你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但是我觉得社会及人类生存的真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被发掘。你没必要总是严阵以待,讽刺和幽默可以帮助你用更轻松的方式看待事物。”  在谈到他经常提到的增减体重和哲学话题时,乌尔姆说:“饮食和哲学都是为了应对生活的困难。”这里要讨论的是饮食和哲学如何成为我们
期刊
迈克尔·黑泽(Michael Heizer)是美国当代大型雕塑和大地艺术家,目前生活和工作在美国的内华达州。  迈克尔·黑泽1944年出生于加州的伯克利,他的父亲罗伯特·黑泽(Robert Heizer)是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考古学博士。黑泽在法国读了一年高中后,进入旧全山艺术学院进修(1963-64),并于1966年搬往纽约市,在苏荷区的莫色尔大街找到一处阁楼,开始创作小规模的传统绘画和雕
期刊
艾伦·桑菲斯特(Alan Sonfist,1946-)是美国纽约的地景艺术家,因经常参加与生态环保相关的社会活动而被人们所熟知。  1965年,艾伦-桑菲斯特经过十年精心策划,创作了成名作《时间风景》(Time Landscape)。该作品安置于纽约哈德逊西街(Hudson Street)和曼哈顿南部下西城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的拉瓜地亚广场(LaGuardia Plac
期刊
安德鲁·罗杰斯(Andrew Rogers)是一位雕塑家,也是当代艺术家中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常常被放置在城市广场和建筑的中央。他现在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是一位全职艺术家。  罗杰斯创作了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大地艺术系列作品,名字叫“生命的律动”(Rhythms of Life),这个主题来源于罗杰斯最早的抽象作品——青铜雕塑《生命的律动》(1996),始于1998年,如今已完成51个巨大体量的石
期刊
一、研究背景  从粗暴的“城市更新”运动后,人们从老城区中迁移而被重新安置到城市郊区后滋生出的矛盾与问题,可发现住区规划往往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对历史住区的改造往往使住区失去了居住功能的本性,历史文化沦为新兴商业的装饰点缀,传统住区文化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消亡。城市更新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旧房拆除新建,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的安定及人民的安居乐业。另外,当历史住区改造项目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大量旅游
期刊
一、前言  上海市中心老城区建设用地资源紧张,可建设用地很少,城市开发建设不均衡,城市用地效率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另外,在旧区中有大量棚户区,建筑质量较差,建筑密度大,缺少完整的配套设施,环境质量较差。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颁布,上海未来城镇发展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城市更新应遵循土地集约利用、资源合理配置、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而且,公共开放空间可以给周边高密度居住
期刊
2015年11月23日晚,在新天地南里广场上举行了迎接2016新年《吻之树》作品的亮灯仪式。该作品是由国际知名设计工作室PAUL COCKSEDGE STUDIO为“吻亮上海——2015上海新天地圣诞庆典”系列活动而特别打造的互动装置艺术。设计颠覆了传统圣诞树形象,将“树”的概念从陆地升至半空中“引爆”,从而打造了如烟花般绚烂的浮空奇幻之树,占据了大片广场天空,当树下每一个亲吻发生时,灯光将蔓延至
期刊
上海甜爱路启动建设爱情涂鸦墙项目  2015年11月30日,在上海最浪漫的爱情街甜爱路上,以“爱”为主题的爱情涂鸦墙工程拉开序幕,当日可以看到沪上有名的涂鸦团队创作的部分起稿,吸引了市民们的关注。这处爱情涂鸦墙的建设预计持续个月左右,主要为了避免行人在甜爱路历史悠久的红砖墙上乱涂乱画,相关部门在征求了市民的意见后,决定在甜爱路增添处艺术家们创作的爱情涂鸦墙,并为有情人增加处表达爱情的地方,也为甜爱
期刊
走向街头的古典艺术  法国艺术家Julien de Casabianca发起了一项匿名项目,鼓励艺术家将博物馆里的古典艺术带到街头,使其重新获得关注。他把古典艺术绘画中的人物形象张贴至街头的各个角落,细腻逼真的古典人物与周围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成为鲜明的对比,让艺术走进平民的生活,让艺术不再高高在上。韩国立法鼓励打造“文化城市”  据2015年10月26日报道,韩国自1 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战略
期刊
城市广场上任意绽放与凋谢的巨花  近日,由耶路撒冷市政府主导,邀请了HQ architects在城市中心广场上安装了一株名为《Warde》的巨大红色充气花朵,整株花朵分为两个部分,在蓝天下,红色的花朵显得尤为靓丽。然而,这不仅仅是用来观赏那么简单,建筑师在花朵的内部安装有探测感应器,当花朵下没有人的时候,它们是处于关闭状态的,一旦有人在下面停留,花朵便开始自动充气,形成个树冠模样的遮荫区,人们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