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德国通过附属刑法和核心刑法所建立的二元数据刑法保护模式,在体系架构、法益定位、构成要件设置等方面具有启发意义.个人数据犯罪虽具有现象层面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但保护法益仍然是作为个体法益的个人信息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类型不宜局限在数据流转过程中的非法获取和提供,而应有条件地将犯罪产业链下游的非法使用、处理行为纳入.一般数据犯罪的应然保护法益是数据主体对一般数据的形式支配权限,以及对一般数据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利益.我国一般数据犯罪的罪名无法实现对上述法益的独立性、完整性、体系性保护,其存在结构错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通过附属刑法和核心刑法所建立的二元数据刑法保护模式,在体系架构、法益定位、构成要件设置等方面具有启发意义.个人数据犯罪虽具有现象层面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但保护法益仍然是作为个体法益的个人信息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类型不宜局限在数据流转过程中的非法获取和提供,而应有条件地将犯罪产业链下游的非法使用、处理行为纳入.一般数据犯罪的应然保护法益是数据主体对一般数据的形式支配权限,以及对一般数据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利益.我国一般数据犯罪的罪名无法实现对上述法益的独立性、完整性、体系性保护,其存在结构错位、保护不周等问题,应从国际视角出发对相应构成要件进行完善与调整.
其他文献
我国民事立法历经百余年后,准合同作为一个重要法律术语始现于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中.缺乏民法学理论研究和民法典总则编的体系铺垫,形成了准合同解释的先天缺陷.但准合同存续历史悠久,罗马法赋予其生命,法典化国家的民法学理论和立法实践赋予其持续活力.我国民法典对准合同的引入,使法学理论承担起解释使命.罗马法因素是我国民法典准合同解释的重要基础,其债法体系思维、意思表示与行为效果间的关系、给付行为在判断准合同与债的其他渊源关系中的核心价值等理论是厘清准合同解释定位的重要坐标,现代法典化国家的立法经验是准合同解释的重要参
我国公司法对董事范畴的界定奉行形式主义,仅承认经过选任所产生的形式董事.该种形式主义的董事界定路径存在明显短板:无法涵盖存在选任瑕疵的董事、失格董事、逾期董事乃至于非为董事但为董事行为者,支配或影响公司行为的幕后主体更是在董事责任的射程之外.在我国公司股权集中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形式董事易于受到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不当影响而失却其固有价值,进而沦为公司治理中的花瓶.相较于形式主义的董事范畴,实质主义的董事范畴能够全面覆盖各类董事的外延类型,锚定我国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不当影响及其责任边界,避免
“认罪认罚”在实体法、程序法、证据法及恢复性司法等不同的论域中具有不同的理论意涵,具体而言,可区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认罪认罚从宽,分别为:刑事实体法层面的认罪答辩、程序简约化层面的认罪答辩、作为证据补强的认罪答辩以及被告人与被害人的刑事和解.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事实上将“认罪”作为程序繁简分流的唯一关键要素,而未区分程序面向的认罪认罚从宽和实体面向的认罪认罚从宽.这导致立法、理论与实践出现了不同维度的混同.实践表明,程序面向的认罪认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实体面向的认罪认罚作为程序机制意义不大,协商性司法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在落实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规定的同时,全面构建了担保制度的一般规则.由于民法典强化了担保的从属性,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将独立保函排除在担保制度之外,并对非金融机构约定独立性担保以及突破担保范围从属性的后果进行了规定;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在充分尊重立法原意的基础上,原则上否认共同担保人之间的相互追偿权,但也为担保人的相互追偿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排除了若干因素对担保合同效力的影响,但在公司对外提供担保问题
共同市场支配地位制度源起于欧盟竞争法,其认定逻辑是分别审查寡头垄断成员的内外部竞争状态.其中,内部竞争状态的审查是理论难点,也是共同市场支配地位与单独市场支配地位在认定上的核心区别所在.依欧盟判决,寡头成员须基于紧密的联系而能够在相关市场上作为一个“共同实体”一致出现或行动.我国反垄断法虽规定了共同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标准,但未全面、准确地理解“共同实体”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与特征.为精准构建共同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框架,应着重把握“共同实体”内部“紧密联系性”特征,确认共同市场支配地位的内部处于缺乏有效竞争状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n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此时的中国,正迈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防控疫情既要把握点多面广的现实国情,也要防止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付诸东流,还要防止经济停摆、社会失序等难以预测的风险,何其艰难!
当前对比例原则的公私法适用范围、比例原则与成本收益分析的关系、比例原则的逻辑结构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甚至存在误解.通过追根溯源考察比例原则的思想起源与全球适用可以发现,比例原则在越来越多的制定法中得到了直接明文或间接隐含规定,法院从“必要性”、“合理限制”、“法治国”、“本质内容”等条款解释出比例原则的情形最为多见.比例原则的本质在于调整手段与目的之间的理性关系,有助于为权力与权利的行使提供合理的尺度.比例原则不仅仅是一个行政法原则,其在公法和私法中都应有更加广阔的适用空间.尽管合比例性分析存在过大的主
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需要新理念引领.共治共享作为一项新理念,有助于破解港澳特别行政区发展的阻力、增进港澳同胞的国家认同、推进“两制”和谐共处、完善特别行政区治理.国家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港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内地实施港澳同胞同等待遇、促进港澳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中央落实全面管治权等举措,都是践行共治共享理念的新实践.“一国两制”实践进一步落实共治共享理念,需要从维护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体制的运行、消除粤港澳大湾区制度阻碍、促进港澳与内地共同繁荣发展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随着“抗衰老”实践逐渐渗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年轻化”身体呈现成为广大青年的理想身体状态.在“抗衰老”过程中,“年轻化”身体由社会和个体共同建构,二者发挥着不同作用.社会通过不同媒介,对生物性的身体进行导向性建构;个体通过发挥主体性意识,被动建构出符合社会预期的身体形象.社会对身体的建构,必须通过个人建构才能实现.当青年期望年轻身体为自己带来收益时,他们就会进行“抗衰老”实践.可以说,这种对年轻身体的追求,无疑又是对身体的一道禁锢和“枷锁”.
当今世界,建党历史达到和超过百年且至今存续的知名政党至少有70多个.这些百年政党能够延续至今,是与之重视思想理念的凝聚和引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拓展社会基础、增强政策包容性,以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大贡献分不开的,但是它们也普遍经历过领导力下降、党内分裂、政策失误以及腐败等问题的冲击与破坏.其经验教训是一面镜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坚定不移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具有一定的镜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