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妇产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术后常规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5.0%,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
【关键词】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123-02
妇产科疾病具有年龄跨度大,普及范围广,患病率高,疾病变化快的特点[1]。由于妇产科患者的年龄和体质等方面不同,患者疼痛程度也会不一样。据此,对妇产科患者疼痛康复必须进行有效综合性护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本文通过临床实践经验,考察了综合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疼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期内共有80例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在我院接受诊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2.4)岁,其中剖宫产手术患者26例,子宫次切术和全切患者8例,异位妊娠患者6例;患者住院时间为7~17天,平均(9.3±3.4)天;对照组40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1±2.5)岁。其中剖宫产手术患者28例,子宫次切术和全切患者7例,异位妊娠患者5例,住院时间为8~15天,平均(10.3±3.1)天。两组患者年龄及病史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1.2.1 临床护理干预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禁止患者饮水。观察妇产科患者术后伤口流血情况以及有无刀口敷料流出,观察患者疼痛性质并根据症状酌情使用止痛药。为了患者正确认知术后疼痛,对妇产科患者术后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让患者知道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疼痛状况有利于医护人员治疗疼痛[2]。
1.2.2 疼痛评估 在患者住院之初,就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预测患者妇产科术后的疼痛感,预先评估治疗和护理方法,完善术后护理的缺陷。在术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一次评估,根据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
1.2.3 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影响甚远,消极负面情绪会使患者的疼痛感更为明显。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减少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应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从而使患者对疼痛持有正确的态度,创造舒畅的心理环境。在这过程中,应及时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创造和维持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
1.2.4 健康教育 术前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传单,并叮嘱患者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病情。当出现患者因害怕药剂的副反应而不配合用药时,需对患者进行相应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错误观念[3]。
1.3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为:①护理工作满意度表,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根据此表结果评价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②不同护理疗效比较表,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疼痛指数评分,0-4分为显效,4-8分为有效,8分以上为无效。根据此表结果分析一般常规性护理和积极有效综合性护理的不同护理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疗效比较采用Ridit等级资料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5%,观察组为8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护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统计发现,观察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术后疼痛主要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术后病人会出现刀口疼痛、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和身心健康[4]。因此,不能完全按照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而应因人而异地采取相应积极的综合性护理措施。
妇产科术后患者的精神情绪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虽然妇产科手术质量正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作用非常大。综合性护理比较一般性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富有高度的责任心,积极主动注意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且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妇产科术后疼痛的相关知识,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综合性护理,观察组比对照组满意度更高,疗效更好。在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持续评估患者疼痛,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并持续进行疼痛评估,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治疗。在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创造安宁、舒适、干净整洁的医护环境,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推行适当的健康教育[5]。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护理过程中,应积极采取综合性护理方式,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护理疗效,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严小娟.浅谈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治疗[J].中国中医药,2010,8(83):94-95.
[2]伍丽霞.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96-97.
[3]阙旭霞.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03(2):127-129.
[4]陈穗珍,邹其妹.妇产科患者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11):114-115.
[5]钱小亚.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41-42.
【关键词】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123-02
妇产科疾病具有年龄跨度大,普及范围广,患病率高,疾病变化快的特点[1]。由于妇产科患者的年龄和体质等方面不同,患者疼痛程度也会不一样。据此,对妇产科患者疼痛康复必须进行有效综合性护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本文通过临床实践经验,考察了综合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疼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期内共有80例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在我院接受诊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2.4)岁,其中剖宫产手术患者26例,子宫次切术和全切患者8例,异位妊娠患者6例;患者住院时间为7~17天,平均(9.3±3.4)天;对照组40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1±2.5)岁。其中剖宫产手术患者28例,子宫次切术和全切患者7例,异位妊娠患者5例,住院时间为8~15天,平均(10.3±3.1)天。两组患者年龄及病史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1.2.1 临床护理干预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禁止患者饮水。观察妇产科患者术后伤口流血情况以及有无刀口敷料流出,观察患者疼痛性质并根据症状酌情使用止痛药。为了患者正确认知术后疼痛,对妇产科患者术后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让患者知道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疼痛状况有利于医护人员治疗疼痛[2]。
1.2.2 疼痛评估 在患者住院之初,就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预测患者妇产科术后的疼痛感,预先评估治疗和护理方法,完善术后护理的缺陷。在术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一次评估,根据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
1.2.3 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影响甚远,消极负面情绪会使患者的疼痛感更为明显。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减少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应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从而使患者对疼痛持有正确的态度,创造舒畅的心理环境。在这过程中,应及时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创造和维持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
1.2.4 健康教育 术前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传单,并叮嘱患者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病情。当出现患者因害怕药剂的副反应而不配合用药时,需对患者进行相应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错误观念[3]。
1.3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为:①护理工作满意度表,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根据此表结果评价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②不同护理疗效比较表,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疼痛指数评分,0-4分为显效,4-8分为有效,8分以上为无效。根据此表结果分析一般常规性护理和积极有效综合性护理的不同护理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疗效比较采用Ridit等级资料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5%,观察组为8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护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统计发现,观察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术后疼痛主要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术后病人会出现刀口疼痛、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和身心健康[4]。因此,不能完全按照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而应因人而异地采取相应积极的综合性护理措施。
妇产科术后患者的精神情绪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虽然妇产科手术质量正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作用非常大。综合性护理比较一般性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富有高度的责任心,积极主动注意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且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妇产科术后疼痛的相关知识,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综合性护理,观察组比对照组满意度更高,疗效更好。在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持续评估患者疼痛,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并持续进行疼痛评估,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治疗。在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创造安宁、舒适、干净整洁的医护环境,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推行适当的健康教育[5]。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护理过程中,应积极采取综合性护理方式,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护理疗效,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严小娟.浅谈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治疗[J].中国中医药,2010,8(83):94-95.
[2]伍丽霞.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96-97.
[3]阙旭霞.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03(2):127-129.
[4]陈穗珍,邹其妹.妇产科患者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11):114-115.
[5]钱小亚.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