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宜昌国姿幼儿园保利时代分园在“家园携手、参与体验、乐享成长”家园共育框架体系的引领下,创新家园共育新模式,積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家园双向互动中构建和谐教育氛围,形成同频共振、携手共进的发展态势。
构建三级网络,促进家园共育常态化
为达到家园同步、同构、共育,使园所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对话、互补的关系,逐步唤醒家长的参与意识,保利时代分园吸纳家长成为管理者,构建“家园共育委员会”三级网络,协同育人,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家园共育管理网络体系,使家园共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园长、中层管理干部、班级家长代表组成。家长们的文化观念、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各有特色,他们拥有各自先进、独特的育儿方法以及新颖、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及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每学期初,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幼儿园园务计划的讨论,共同商议大型亲子活动方案的制定,并一起组织实施;配合幼儿园开展“护学岗”“家长进校园”的工作,监督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上通下达、纽带传递作用。不仅密切了家园联系,更增进了家园感情,使园内各项工作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家长参与管理工作的深入,班级也纷纷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班级管理的意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更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是班级工作的智囊团。
膳食委员会。膳食委员会的成员由园长、园级家委代表、食堂工作人员及教师组成。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发育,不断提高幼儿膳食质量,需要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膳食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每学期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膳食品尝活动。通过现场观看幼儿食品的制作过程,亲自品尝幼儿食品的味道,然后在“色、香、味”和营养搭配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膳食质量,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新父母俱乐部”。“新父母俱乐部”是积极探索家园共育的一种新尝试,一般由幼儿父母组成。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根据家长的选择意向、工作特点、个人特长组成若干个小组,通过自荐、交流等方式参与活动,让家长在宽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在互享互助中改进育儿方式。“新父母俱乐部”每月举办一次活动,提前根据家长的兴趣点预设活动主题,由园内资深教师担任主持人,家长围坐在一起或畅谈,或讨论,或分享。活动内容涵盖幼儿营养膳食、卫生保健、心理咨询、科学育儿、幼小衔接等方面,深受家长欢迎。几年来,幼儿园已成功举办了“浓情蜜意 美味烘焙”“自然创意 手工绣坊”“好书推荐 共品书香”“亲子游戏 快乐无限”“分离焦虑早关注”“亲子阅读早陪伴”“幼小衔接早知道”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发挥了家长的特长,凝结了集体的智慧,促使家园携手共同进步。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共育高效化
幼儿园的家长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的工作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园所将优质家长资源整合共享,鼓励家长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结合主题活动、节庆活动、班级特色活动等需求,加入到家长助教的队伍中来,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助力,推动幼儿园课程自主性发展。
“球爸”进课堂。篮球是园所的特色项目。在研发之初,园所号召孩子和爸爸在网上查询NBA排行榜、著名球队和篮球明星的资料;邀请爸爸与孩子共同讨论制作篮球海报,收集篮球图文资料、视频、赛况等信息;邀请“球爸”来园参与主题活动,通过“球爸球宝大比拼”“球爸玩转课堂”“球爸表演赛”等互动形式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家园合力推动了篮球课程的开发,让孩子、家长、教师在彼此的情感交流中得到幸福成长。
故事妈妈团。园所一直致力于对幼儿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故事妈妈团应运而生。在每年的“阅读节”上,她们走进班级,用爱的情感、动听的声音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孩子们感受着故事的欢乐,体验着文学的美好,徜徉在真善美的世界,享受着妈妈的爱。
环创帮帮团。家长的潜在资源体现在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园所发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在教师的影响下,年轻的父母们逐渐树立起“生活即课堂”的教育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发现和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用具,甚至主动和孩子一起设计美丽精巧的手工作品。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因为有了家长们的辅助而更加丰富,充满了生命活力。
家长助教团。班级开展特色活动时,各具特长的家长们可以走进教室,体验教师的角色。擅长手工的妈妈带来漂亮的彩色黏土、纸盘,和孩子们一起装扮美丽的圣诞节;“科学达人”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做“水的净化”实验;在邮政局的妈妈教孩子们认识邮票,了解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的区别;爱好武术的爷爷带领孩子们学习中国功夫,体会武术的博大精深;能歌善舞的奶奶们来一段旗袍秀,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种植园地里,经验丰富的奶奶讲述种菜小妙招……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感受、体验、成长,有了家人的参与,孩子们更能感受到家人的力量和智慧,增进了亲子感情,拓展了课程实施途径,发挥了家长的资源优势,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 ”,促进家园共育特色化
利用“互联网 ”,助力家庭教育。互联网是深受家长青睐的交流载体,方便家长随时留言,交流教育心得和体会。家长说出自己的困惑和想法,教师及时回复或家长们各抒己见,这些经验成为教育孩子的宝贵财富。家长通过QQ群、钉钉群、微信群,随时了解班级动态及幼儿情况,教师和家长成为真正的“教育伙伴”。例如,一名幼儿的爸爸常年出国在外,非常想念孩子,于是老师和爸爸约好时间在QQ上交流孩子情况,老师还经常拍下孩子在园的生活照片发送过去,这让孩子的父母既感激又放心。
通过在线家访,疏导幼儿情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居家生活。个别幼儿因父母是医护人员,只能暂由爷爷奶奶照顾,长期与父母分离,让孩子变得焦虑、急躁。老师们得知后,第一时间利用微信视频与孩子互动聊天,做好心理疏导。随后,班级的三位老师定期与孩子交流,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孩子的不良情绪。渐渐地,家长们也开始利用网络及时与老师进行线上沟通,向老师请教育儿知识,解决育儿困惑。
巧用微信平台,让宅家也精彩。疫情期间,教学环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老师们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家长推送防疫小知识、生活实践、阅读、益智、运动等多样化内容,让家长陪伴孩子学习、游戏,“宅”出快乐、“宅”出成长。同时,园所还鼓励家长将有创意的亲子游戏回推到微信平台,家长们纷纷响应,打卡上传原创亲子视频,分享有趣的家庭活动。
园所不断探索与尝试多元、和谐的互动方式,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体验,打造“参与式”的家园携手共育模式,描绘出独特的家园共育的美丽风景。
责任编辑/曹小飞
构建三级网络,促进家园共育常态化
为达到家园同步、同构、共育,使园所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对话、互补的关系,逐步唤醒家长的参与意识,保利时代分园吸纳家长成为管理者,构建“家园共育委员会”三级网络,协同育人,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家园共育管理网络体系,使家园共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园长、中层管理干部、班级家长代表组成。家长们的文化观念、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各有特色,他们拥有各自先进、独特的育儿方法以及新颖、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及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每学期初,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幼儿园园务计划的讨论,共同商议大型亲子活动方案的制定,并一起组织实施;配合幼儿园开展“护学岗”“家长进校园”的工作,监督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上通下达、纽带传递作用。不仅密切了家园联系,更增进了家园感情,使园内各项工作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家长参与管理工作的深入,班级也纷纷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班级管理的意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更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是班级工作的智囊团。
膳食委员会。膳食委员会的成员由园长、园级家委代表、食堂工作人员及教师组成。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发育,不断提高幼儿膳食质量,需要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膳食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每学期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膳食品尝活动。通过现场观看幼儿食品的制作过程,亲自品尝幼儿食品的味道,然后在“色、香、味”和营养搭配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膳食质量,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新父母俱乐部”。“新父母俱乐部”是积极探索家园共育的一种新尝试,一般由幼儿父母组成。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根据家长的选择意向、工作特点、个人特长组成若干个小组,通过自荐、交流等方式参与活动,让家长在宽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在互享互助中改进育儿方式。“新父母俱乐部”每月举办一次活动,提前根据家长的兴趣点预设活动主题,由园内资深教师担任主持人,家长围坐在一起或畅谈,或讨论,或分享。活动内容涵盖幼儿营养膳食、卫生保健、心理咨询、科学育儿、幼小衔接等方面,深受家长欢迎。几年来,幼儿园已成功举办了“浓情蜜意 美味烘焙”“自然创意 手工绣坊”“好书推荐 共品书香”“亲子游戏 快乐无限”“分离焦虑早关注”“亲子阅读早陪伴”“幼小衔接早知道”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发挥了家长的特长,凝结了集体的智慧,促使家园携手共同进步。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共育高效化
幼儿园的家长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的工作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园所将优质家长资源整合共享,鼓励家长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结合主题活动、节庆活动、班级特色活动等需求,加入到家长助教的队伍中来,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助力,推动幼儿园课程自主性发展。
“球爸”进课堂。篮球是园所的特色项目。在研发之初,园所号召孩子和爸爸在网上查询NBA排行榜、著名球队和篮球明星的资料;邀请爸爸与孩子共同讨论制作篮球海报,收集篮球图文资料、视频、赛况等信息;邀请“球爸”来园参与主题活动,通过“球爸球宝大比拼”“球爸玩转课堂”“球爸表演赛”等互动形式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家园合力推动了篮球课程的开发,让孩子、家长、教师在彼此的情感交流中得到幸福成长。
故事妈妈团。园所一直致力于对幼儿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故事妈妈团应运而生。在每年的“阅读节”上,她们走进班级,用爱的情感、动听的声音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孩子们感受着故事的欢乐,体验着文学的美好,徜徉在真善美的世界,享受着妈妈的爱。
环创帮帮团。家长的潜在资源体现在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园所发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在教师的影响下,年轻的父母们逐渐树立起“生活即课堂”的教育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发现和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用具,甚至主动和孩子一起设计美丽精巧的手工作品。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因为有了家长们的辅助而更加丰富,充满了生命活力。
家长助教团。班级开展特色活动时,各具特长的家长们可以走进教室,体验教师的角色。擅长手工的妈妈带来漂亮的彩色黏土、纸盘,和孩子们一起装扮美丽的圣诞节;“科学达人”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做“水的净化”实验;在邮政局的妈妈教孩子们认识邮票,了解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的区别;爱好武术的爷爷带领孩子们学习中国功夫,体会武术的博大精深;能歌善舞的奶奶们来一段旗袍秀,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种植园地里,经验丰富的奶奶讲述种菜小妙招……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感受、体验、成长,有了家人的参与,孩子们更能感受到家人的力量和智慧,增进了亲子感情,拓展了课程实施途径,发挥了家长的资源优势,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 ”,促进家园共育特色化
利用“互联网 ”,助力家庭教育。互联网是深受家长青睐的交流载体,方便家长随时留言,交流教育心得和体会。家长说出自己的困惑和想法,教师及时回复或家长们各抒己见,这些经验成为教育孩子的宝贵财富。家长通过QQ群、钉钉群、微信群,随时了解班级动态及幼儿情况,教师和家长成为真正的“教育伙伴”。例如,一名幼儿的爸爸常年出国在外,非常想念孩子,于是老师和爸爸约好时间在QQ上交流孩子情况,老师还经常拍下孩子在园的生活照片发送过去,这让孩子的父母既感激又放心。
通过在线家访,疏导幼儿情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居家生活。个别幼儿因父母是医护人员,只能暂由爷爷奶奶照顾,长期与父母分离,让孩子变得焦虑、急躁。老师们得知后,第一时间利用微信视频与孩子互动聊天,做好心理疏导。随后,班级的三位老师定期与孩子交流,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孩子的不良情绪。渐渐地,家长们也开始利用网络及时与老师进行线上沟通,向老师请教育儿知识,解决育儿困惑。
巧用微信平台,让宅家也精彩。疫情期间,教学环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老师们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家长推送防疫小知识、生活实践、阅读、益智、运动等多样化内容,让家长陪伴孩子学习、游戏,“宅”出快乐、“宅”出成长。同时,园所还鼓励家长将有创意的亲子游戏回推到微信平台,家长们纷纷响应,打卡上传原创亲子视频,分享有趣的家庭活动。
园所不断探索与尝试多元、和谐的互动方式,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体验,打造“参与式”的家园携手共育模式,描绘出独特的家园共育的美丽风景。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