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今春小麦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今春小麦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o395495759
【摘 要】
:
2006年秋季,黄淮冬麦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异常气候。小麦死苗、旺长等现象十分普遍,这就为今春小麦管理带来不少麻烦。笔者根据去秋以及人冬以来小麦生长特点及本人多年工作经验
【作 者】
:
王金龙
【机 构】
: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出 处】
:
农业科技通讯
【发表日期】
:
2007年3期
【关键词】
:
春小麦
管理
黄淮冬麦区
异常气候
工作经验
生长特点
死苗
旺长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秋季,黄淮冬麦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异常气候。小麦死苗、旺长等现象十分普遍,这就为今春小麦管理带来不少麻烦。笔者根据去秋以及人冬以来小麦生长特点及本人多年工作经验。现提出今春小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建议。供农民朋友参考。
其他文献
高产水稻新品种协优31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协优315(协优M15)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主要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株型理想、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后期转色好、米质较优、抗性较好等特点。2007
期刊
水稻新品种
栽培要点
选育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杂交水稻
品种审定
新组合
产量高
两系杂交早稻八两优18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八两优18是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新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后期成熟落色好,增产潜力大,米质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
期刊
两系杂交早稻
八两优1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马铃薯新品种紫花85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85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11月福鼎市首次从黑龙江省调入种薯25t,2006年在沿海平原和海拔600m山区进行春种示范
期刊
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851
生育特性
马铃薯
黑龙江
农科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张家口市玉米丝黑穗病趋于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是张家口市最重要的粮食、饲料(草)、经济兼用作物,种植面积370万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地的玉米生产可以划分为桑干河、洋河沿岸的河川区、坝下浅
期刊
玉米丝黑穗病
张家口市
综合防治
重发原因
种植面积
国民经济
玉米生产
浅山丘陵区
豫西地区平菇非侵染病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平菇非侵染病害是豫西地区平菇生产上的主要害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生产的产量、品质及栽培效益。本文阐述了该地区平菇栽培过程中常见非侵染病害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期刊
平菇
非侵染病害
病因
症状
防治方法
棉花新品种苏棉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苏棉26(原名“盐农1号”)新品种,是江苏省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稳产、耐枯、黄萎病,中熟陆地常规棉品种。
期刊
新品种
棉花
技术
栽培
选育
盐城市
江苏省
黄萎病
晋尖椒1、2、3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晋尖椒1、2、3号三个辣椒品种均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果面有皱折、辣味强的辣椒新品种,并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已在山西及周边省区推广种
期刊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尖椒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辣椒品种
鲁西南地区覆膜大蒜叶枯病的防治技术
采用大蒜覆膜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淮北地区特别是鲁西南地区大蒜采用覆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大蒜覆膜栽培地温高.往年遗落在土壤中的菌丝体在高温
期刊
覆膜栽培技术
大蒜叶枯病
鲁西南地区
防治技术
经济效益
种植面积
淮北地区
高温条件
抗病、中早熟超高产小麦新品种——04中36
04中3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8年用百农64与周麦11进行杂交。经6年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已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
期刊
小麦新品种
超高产
中早熟
中国农业科学院
抗病
棉花研究所
品种权保护
百农64
德州市蔬菜硝酸盐综合控制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市蔬菜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人们需求量的增加,蔬菜的质量越来越引起人民的重视.特别是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以及对于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早已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我市蔬
期刊
亚硝酸盐含量
蔬菜产量
综合控制技术
德州市
微生物作用
卫生组织
限量标准
需求量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