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汽协会对全国113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快报统计,今年1~5月,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运行总体表现较为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增长速度略有加快,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企业亏损面略有上升。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放缓。摩托车骨干企业占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小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2008年上半年,我国摩托车工业继续保持稳定、良好发展态势,摩托车产销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同比略有回落,共完成产销1386.56万辆和1386.57万辆,同比增长13.38%和13.32%。50ml、100ml、110ml、125ml 和150ml 五种排量二轮车仍然占据市场主流,其中50ml、110ml 和150ml 三种排量增势显著。2008年上半年,为了有效缓解国内摩托车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摩托车企业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同时采取了多种手段规避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9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上半年,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出口超过500万辆,达到502.56万辆,同比增长32.13%,占同期摩托车销售量的3.24%,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摩托车行业总体运行状况
(一)产销情况
2008年2季度,摩托车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各月产量较去年同期均有上升,4月份产量232.9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04.2万辆增加了28.7万辆;5月份产量239.8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08.2万辆增加了35.6万辆;6月份产量244.76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28.5万辆增加了16.26万辆。2008年2季度,当月摩托车产量增速除了4月份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4月份,受摩托车出口增长的带动,全行业摩托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摩托车生产完成232.9万辆,销售完成252.4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和18.88%。在二轮摩托车各主要排量中,4月与3月相比,除70ml、250ml和750ml 销量略有下降外,其它各排量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60ml和>750ml除外);与上年同期相比,除60ml、90ml和250ml产销下降外,其它排量呈不同程度增长。4月销售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为125m、110ml、100ml、50ml和150ml。分别销售109.69万辆、36.79万辆、30.24万辆、27.10万辆和24.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81%、19.31%、8.12%、39.92%和48.21%。6月,上述五种排量累计销售228.46 万辆,约占摩托车销售总量的90.49%。在三轮摩托车各主要排量中,4月与3 月相比,>50ml(指50ml<排气量<250ml)和>750ml 产销下降,其它排量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各排量三轮车产销均呈快速增长,增幅在27%以上,其中250ml 产销6836 辆和6589辆,同比增长1.35倍和1.51倍。4月摩托车销售排名前五位企业(集团)为大长江、隆鑫、力帆、建设股份和宗申,与上月和上年同期相比,五家企业销售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力帆和宗申同比增幅超过33%。
5月,摩托车工业整体发展较为稳定,摩托车的产销量环比小幅下降,同比保持较快增长。5月,全国摩托车产销239.8万辆和248.8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和11.24%。在二轮摩托车各排量中,5月产销排名前五位的品种分别为125ml、110ml、100ml、50ml 和150ml,与上月相比,除100ml 产销略有增长外,其他四种排量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五种排量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110ml 产销增幅超过20%。5月125ml产销10.69万辆和104.58万辆,同比增长7.74%和4.15%;110ml 产销35.07万辆和35.95 万辆,同比增长22.20%和21.33%;100ml 产销31.30万辆和3.48万辆,同比增长8.33%和8.27%;50ml 产销26.15 万辆和26.25 万辆,同比增长17.05%和17.53%;150ml 产销24.53万辆和24.81万辆,同比增长12.50%和12.52%。5月,上述五种排量累计产销222.74万辆和223.07万辆,约占当月摩托车产销总量的89.35%和89.66%。在三轮摩托车各排量中,5月与上月相比,除50ml和250ml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外,其他排量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除50ml产销下降外,其他排量产销均呈快速增长,增幅在30%以上。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 年5月,摩托车销量排名前五位企业(集团)为大长江、隆鑫、力帆、建设股份和嘉陵,与上月相比,除嘉陵销售有所增长外,其它四家企业销售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嘉陵销售有所下降,其它四家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
(二)出口情况
2008年2季度,摩托车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4月份,累计出口量331.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8.6%,5月份累计出口量443.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0.98%。同时,出口额也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4月份累计出口额13.6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26.62%,5月份累计出口额18.5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30.08%。4月,据对90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本月摩托车出口量较上月明显增加,共出口摩托车105.7万辆,同比增长5.1%。4月,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依次为:125ml、≤50ml、100ml、110ml和150ml,分别出口29.34万辆、19.05万辆、16.36万辆、11.58万辆和10.89万辆。与上月相比,150ml出口增量最大,达到3.75万辆;此外,125ml、≤50ml 和110ml净增量也超过2万辆,分别达到2.20万辆、2.60万辆和2.76万辆。4月,上述五个品种共出口87.22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3.7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9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5月摩托车出口情况依旧良好,出口量超过90万辆,达到112.3万辆,比上月净增6.6 万辆。从摩托车分排量出口数量情况来看,5月,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依次为:125ml、≤50ml、100ml、150ml 和110ml,分别出口30.33万辆、18.40 万辆、16.99万辆、12.20万辆和9.61 万辆。与上月相比,150ml、125ml和100ml出口继续保持不同程度增加,≤50ml和110ml有所减少。5月,上述五个品种共出口87.53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2.41%。
(三)利润情况
2008年5月份,摩托车制造业实现利润2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26亿元。其中,整车制造业5月份利润12.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87亿元;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5月份利润为14.79亿元,比去年同期高出4.3亿元。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效益仍然高于整车制造业。
(四)资产负债情况
2008年5月份,摩托车制造业资产为1218.81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5.62%;摩托车制造业负债为817.90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2.43%。摩托车制造业的资产增加幅度高于负债增加幅度。具体分析,对于整车制造业来说,5月份资产达到613.85亿元,同比上升9.55%;5月份负债达到450.46亿元,同比增加10.16%。对于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来说,5月份资产达到604.96 亿元,同比增长22.5%;5月份负债达到367.43亿元,同比增长15.35%。
二、主要摩托车企业经营状况
(一)中国嘉陵
2008年上半年,中国嘉陵的营业收入达到167234.3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1053.1万元,去年同期的利润总额为925.8万元。2008年上半年,公司在经营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具体而言:销售方面,受原材料持续涨价、零部件保供困难以及年初冰雪灾害、供电缺口和五月汶川大地震等原因影响,产品销售缓慢增长;产品结构方面,产品价格重心较低,小排量、低价格、低边贡产品销售所占比重偏大,对公司的经济贡献能力弱。成本费用方面,受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贷款利率上调后居高不下,加之新劳动法的实施,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压力。
(二)建设摩托
2008年是该公司夯实管理平台之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摩托车84.3万辆,同比增长6.18%,完成全年目标49.59%,实现销售收入23.88亿元,其中本部销售34.96万辆,同比增长3.65%,实现全年目标43.16%,实现销售收入12.31亿元,同比增长0.41%,完成全年目标50.04%。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该公司摩托车占行业6.08%,居行业第四位。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汽车空调压缩机38.96万台,同比增长23.31%,实现销售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21.09%。该公司空调压缩机产品继续稳居行业第二位。
(三)轻骑摩托
2008年上半年,轻骑摩托在兵装集团“124”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在生产经营、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企业文化、内部管控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是面对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大幅上升、人民币大幅升值等影响,该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国内网络开发,扩大海外优势市场销售支持,产销量、销售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趋势,经营质量逐月改善。200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710万元,同比增长7.65%;实现营业利润-2505万元,同比降低-15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4万元,同比降低-804%。展望2008年下半年,轻骑公司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拓展市场网络,提高市场营销水平;持续加强和落实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基础管理;加大推动重点工作的进度,确保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继续全面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品质持续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宗申公司
2008年上半年,宗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159.7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11%;营业利润15084.1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5%;实现净利润15,401.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749.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39%,较好地完成了半年度经营目标。2008年上半年,宗申公司摩托车发动机业务继续保持着较快增长。公司共销售摩托车发动机166.17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25.49%。其中125CC以上排量发动机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35.02%,125CC以下排量(含125CC)发动机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20.70%。正是大排量高附加值产品销售的增长,成功化解了原材料价格普涨、人民币大幅升值、人力成本大幅提高等诸多不利因数。作为该公司目前重点培育的高尖端产品比亚乔系列发动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产品品质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充分肯定,有关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半年公司共销售比亚乔发动机8.35万台,其中直接出口欧洲意大利比亚乔2.44万台。
(五)新大洲公司
今年上半年,新大洲公司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事业方针和经营目标,努力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经营计划。新大洲本田上半年累计生产摩托车488493辆, 销售摩托车481435辆(其中出口摩托车133886辆,出口创汇11796万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6%和5.17%,完成年度计划的50.36%和51.09%。该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9906.99万元,实现净利润2174.65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79%和361.86%,向本公司贡献利润1087.32万元。上海新大洲物流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79.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24%,完成年度计划的56.12%;实现净利润196.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71.58%,向本公司贡献利润157.53万元。
三、摩托车行业出口现状分析
我国是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大国,2007年出口摩托车近千万辆,但依靠制造成本优势的国产摩托车虽然走出了国门,大多数产品却只能进入低端市场。出口的“虚假繁荣”使其不断遭受国外专利围剿、反倾销调查。我国摩托车企业应积极谋划,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加强创新,提升品质,走产品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一)生产与需求脱节,出口陷入“贫困式增长”
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摩托车出口总体规模继续扩大,但同比增幅却开始有所回落,其中出口达到945.99万辆,同比增长10.29%,与上年相比增幅回落8.4个百分点;出口金额36.57 亿美元,同比增长20.14%,增幅回落15.2个百分点。但从摩托车的出口结构看,主要还是以中小排量摩托车为主。这是因为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中小排量、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但我国摩托车企业却不具备自主研发大排量、低排放、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摩托车发动机的能力,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却最需要大排量的摩托车,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导致了我国摩托车很少进入高利润的大排量摩托车市场。
与此同时,一些国内摩托车企业仍在不断扩大产能,而非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及技术装备的应用,导致整个摩托车行业逐渐陷入了同质低价低利润的“贫困式增长”,甚至一些企业因为竞争过度或其他方面原因开始转移经营方向。比如,新大洲已由单一摩托车制造业向能源产业转型。新大洲2007年年报显示,其下属的新大洲能源科技公司进入煤化工和煤炭开采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35676.75万元,实现净利润3613.07 万元,但新大洲的老主业——摩托车则显得逊色许多,近两年的利润都在下降。
(二)摩托车行业大而不强,面临诸多隐忧
2007年,我国出口摩托车近千万辆,数量巨大,但背后的价值却非常少。这表明,我国摩托车企业出口的竞争仍然基于数量的竞争,而非依靠品质,与此同时还面临着专利壁垒、反倾销等新的不利因素。一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存在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二是产品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建设需加强。三是摩托车出口面临贸易摩擦风险。首先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中国摩托车产品要进入其市场,必须达到其苛刻的技术标准等。其次,发展中国家为保障自己的民族工业和利益,采用提高关税等方式,限制进口。再次,国内摩托车出口企业多达500多家,无序竞争现象仍较突出,既造成我国企业自相恶性竞争和巨大利益损失,也损害了中国商品的整体形象,易导致国外反倾销的发生。
(三)亟待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国摩托车行业大而不强,现有的发展模式,可能会让企业重蹈在越南发展的覆辙。为避免我国摩托车行业在不断做大中丧失做强的机会,我国摩托车企业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并通过产品差异化,促进摩托车行业竞争更加理性。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摩托车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克服技术空心化。首先要加强技术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其次是培育和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着力提高系统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新产品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确保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在研发过程中,企业还应该借助外界力量,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对于科研机构已经开发并且取得专利的技术成果,凡具有市场潜在价值的,应果断向科研机构购买专利技术或专利许可,直接用于生产应用。
二是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注重摩托车品质取胜。提升我国摩托车产品品质,已成为当前摩托车行业的主流,是大势所趋。国内摩托车企业应转变竞争方式和发展模式,摒弃恶性竞争,走质量效益型和价值竞争之路。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实现由价格竞争向品质、服务、价值竞争的转变。而实现途径需要企业走差异化的路径,比如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不同的研发、与众不同的营销等。
三是多元化出口。尤其要开拓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努力形成多个出口市场共同发展的局面。我国生产出口的摩托车大多属于中小排量车型,而欧盟、美国等高端市场和高利润市场需要的是大排量摩托车产品,今后国内摩托车出口应重点拓展这一市场领域。同时逐步实施摩托车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过于依赖一个市场,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也可以消减贸易摩擦的发生。
2008年上半年,我国摩托车工业继续保持稳定、良好发展态势,摩托车产销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同比略有回落,共完成产销1386.56万辆和1386.57万辆,同比增长13.38%和13.32%。50ml、100ml、110ml、125ml 和150ml 五种排量二轮车仍然占据市场主流,其中50ml、110ml 和150ml 三种排量增势显著。2008年上半年,为了有效缓解国内摩托车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摩托车企业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同时采取了多种手段规避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9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上半年,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出口超过500万辆,达到502.56万辆,同比增长32.13%,占同期摩托车销售量的3.24%,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摩托车行业总体运行状况
(一)产销情况
2008年2季度,摩托车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各月产量较去年同期均有上升,4月份产量232.9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04.2万辆增加了28.7万辆;5月份产量239.8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08.2万辆增加了35.6万辆;6月份产量244.76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28.5万辆增加了16.26万辆。2008年2季度,当月摩托车产量增速除了4月份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4月份,受摩托车出口增长的带动,全行业摩托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摩托车生产完成232.9万辆,销售完成252.4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和18.88%。在二轮摩托车各主要排量中,4月与3月相比,除70ml、250ml和750ml 销量略有下降外,其它各排量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60ml和>750ml除外);与上年同期相比,除60ml、90ml和250ml产销下降外,其它排量呈不同程度增长。4月销售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为125m、110ml、100ml、50ml和150ml。分别销售109.69万辆、36.79万辆、30.24万辆、27.10万辆和24.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81%、19.31%、8.12%、39.92%和48.21%。6月,上述五种排量累计销售228.46 万辆,约占摩托车销售总量的90.49%。在三轮摩托车各主要排量中,4月与3 月相比,>50ml(指50ml<排气量<250ml)和>750ml 产销下降,其它排量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各排量三轮车产销均呈快速增长,增幅在27%以上,其中250ml 产销6836 辆和6589辆,同比增长1.35倍和1.51倍。4月摩托车销售排名前五位企业(集团)为大长江、隆鑫、力帆、建设股份和宗申,与上月和上年同期相比,五家企业销售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力帆和宗申同比增幅超过33%。
5月,摩托车工业整体发展较为稳定,摩托车的产销量环比小幅下降,同比保持较快增长。5月,全国摩托车产销239.8万辆和248.8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和11.24%。在二轮摩托车各排量中,5月产销排名前五位的品种分别为125ml、110ml、100ml、50ml 和150ml,与上月相比,除100ml 产销略有增长外,其他四种排量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五种排量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110ml 产销增幅超过20%。5月125ml产销10.69万辆和104.58万辆,同比增长7.74%和4.15%;110ml 产销35.07万辆和35.95 万辆,同比增长22.20%和21.33%;100ml 产销31.30万辆和3.48万辆,同比增长8.33%和8.27%;50ml 产销26.15 万辆和26.25 万辆,同比增长17.05%和17.53%;150ml 产销24.53万辆和24.81万辆,同比增长12.50%和12.52%。5月,上述五种排量累计产销222.74万辆和223.07万辆,约占当月摩托车产销总量的89.35%和89.66%。在三轮摩托车各排量中,5月与上月相比,除50ml和250ml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外,其他排量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除50ml产销下降外,其他排量产销均呈快速增长,增幅在30%以上。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 年5月,摩托车销量排名前五位企业(集团)为大长江、隆鑫、力帆、建设股份和嘉陵,与上月相比,除嘉陵销售有所增长外,其它四家企业销售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嘉陵销售有所下降,其它四家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
(二)出口情况
2008年2季度,摩托车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4月份,累计出口量331.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8.6%,5月份累计出口量443.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0.98%。同时,出口额也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4月份累计出口额13.6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26.62%,5月份累计出口额18.5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30.08%。4月,据对90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本月摩托车出口量较上月明显增加,共出口摩托车105.7万辆,同比增长5.1%。4月,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依次为:125ml、≤50ml、100ml、110ml和150ml,分别出口29.34万辆、19.05万辆、16.36万辆、11.58万辆和10.89万辆。与上月相比,150ml出口增量最大,达到3.75万辆;此外,125ml、≤50ml 和110ml净增量也超过2万辆,分别达到2.20万辆、2.60万辆和2.76万辆。4月,上述五个品种共出口87.22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3.7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9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5月摩托车出口情况依旧良好,出口量超过90万辆,达到112.3万辆,比上月净增6.6 万辆。从摩托车分排量出口数量情况来看,5月,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依次为:125ml、≤50ml、100ml、150ml 和110ml,分别出口30.33万辆、18.40 万辆、16.99万辆、12.20万辆和9.61 万辆。与上月相比,150ml、125ml和100ml出口继续保持不同程度增加,≤50ml和110ml有所减少。5月,上述五个品种共出口87.53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2.41%。
(三)利润情况
2008年5月份,摩托车制造业实现利润2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26亿元。其中,整车制造业5月份利润12.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87亿元;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5月份利润为14.79亿元,比去年同期高出4.3亿元。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效益仍然高于整车制造业。
(四)资产负债情况
2008年5月份,摩托车制造业资产为1218.81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5.62%;摩托车制造业负债为817.90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2.43%。摩托车制造业的资产增加幅度高于负债增加幅度。具体分析,对于整车制造业来说,5月份资产达到613.85亿元,同比上升9.55%;5月份负债达到450.46亿元,同比增加10.16%。对于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来说,5月份资产达到604.96 亿元,同比增长22.5%;5月份负债达到367.43亿元,同比增长15.35%。
二、主要摩托车企业经营状况
(一)中国嘉陵
2008年上半年,中国嘉陵的营业收入达到167234.3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1053.1万元,去年同期的利润总额为925.8万元。2008年上半年,公司在经营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具体而言:销售方面,受原材料持续涨价、零部件保供困难以及年初冰雪灾害、供电缺口和五月汶川大地震等原因影响,产品销售缓慢增长;产品结构方面,产品价格重心较低,小排量、低价格、低边贡产品销售所占比重偏大,对公司的经济贡献能力弱。成本费用方面,受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贷款利率上调后居高不下,加之新劳动法的实施,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压力。
(二)建设摩托
2008年是该公司夯实管理平台之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摩托车84.3万辆,同比增长6.18%,完成全年目标49.59%,实现销售收入23.88亿元,其中本部销售34.96万辆,同比增长3.65%,实现全年目标43.16%,实现销售收入12.31亿元,同比增长0.41%,完成全年目标50.04%。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该公司摩托车占行业6.08%,居行业第四位。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汽车空调压缩机38.96万台,同比增长23.31%,实现销售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21.09%。该公司空调压缩机产品继续稳居行业第二位。
(三)轻骑摩托
2008年上半年,轻骑摩托在兵装集团“124”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在生产经营、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企业文化、内部管控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是面对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大幅上升、人民币大幅升值等影响,该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国内网络开发,扩大海外优势市场销售支持,产销量、销售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趋势,经营质量逐月改善。200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710万元,同比增长7.65%;实现营业利润-2505万元,同比降低-15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4万元,同比降低-804%。展望2008年下半年,轻骑公司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拓展市场网络,提高市场营销水平;持续加强和落实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基础管理;加大推动重点工作的进度,确保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继续全面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品质持续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宗申公司
2008年上半年,宗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159.7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11%;营业利润15084.1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5%;实现净利润15,401.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749.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39%,较好地完成了半年度经营目标。2008年上半年,宗申公司摩托车发动机业务继续保持着较快增长。公司共销售摩托车发动机166.17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25.49%。其中125CC以上排量发动机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35.02%,125CC以下排量(含125CC)发动机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20.70%。正是大排量高附加值产品销售的增长,成功化解了原材料价格普涨、人民币大幅升值、人力成本大幅提高等诸多不利因数。作为该公司目前重点培育的高尖端产品比亚乔系列发动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产品品质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充分肯定,有关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半年公司共销售比亚乔发动机8.35万台,其中直接出口欧洲意大利比亚乔2.44万台。
(五)新大洲公司
今年上半年,新大洲公司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事业方针和经营目标,努力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经营计划。新大洲本田上半年累计生产摩托车488493辆, 销售摩托车481435辆(其中出口摩托车133886辆,出口创汇11796万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6%和5.17%,完成年度计划的50.36%和51.09%。该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9906.99万元,实现净利润2174.65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79%和361.86%,向本公司贡献利润1087.32万元。上海新大洲物流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79.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24%,完成年度计划的56.12%;实现净利润196.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71.58%,向本公司贡献利润157.53万元。
三、摩托车行业出口现状分析
我国是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大国,2007年出口摩托车近千万辆,但依靠制造成本优势的国产摩托车虽然走出了国门,大多数产品却只能进入低端市场。出口的“虚假繁荣”使其不断遭受国外专利围剿、反倾销调查。我国摩托车企业应积极谋划,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加强创新,提升品质,走产品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一)生产与需求脱节,出口陷入“贫困式增长”
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摩托车出口总体规模继续扩大,但同比增幅却开始有所回落,其中出口达到945.99万辆,同比增长10.29%,与上年相比增幅回落8.4个百分点;出口金额36.57 亿美元,同比增长20.14%,增幅回落15.2个百分点。但从摩托车的出口结构看,主要还是以中小排量摩托车为主。这是因为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中小排量、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但我国摩托车企业却不具备自主研发大排量、低排放、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摩托车发动机的能力,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却最需要大排量的摩托车,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导致了我国摩托车很少进入高利润的大排量摩托车市场。
与此同时,一些国内摩托车企业仍在不断扩大产能,而非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及技术装备的应用,导致整个摩托车行业逐渐陷入了同质低价低利润的“贫困式增长”,甚至一些企业因为竞争过度或其他方面原因开始转移经营方向。比如,新大洲已由单一摩托车制造业向能源产业转型。新大洲2007年年报显示,其下属的新大洲能源科技公司进入煤化工和煤炭开采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35676.75万元,实现净利润3613.07 万元,但新大洲的老主业——摩托车则显得逊色许多,近两年的利润都在下降。
(二)摩托车行业大而不强,面临诸多隐忧
2007年,我国出口摩托车近千万辆,数量巨大,但背后的价值却非常少。这表明,我国摩托车企业出口的竞争仍然基于数量的竞争,而非依靠品质,与此同时还面临着专利壁垒、反倾销等新的不利因素。一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存在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二是产品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建设需加强。三是摩托车出口面临贸易摩擦风险。首先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中国摩托车产品要进入其市场,必须达到其苛刻的技术标准等。其次,发展中国家为保障自己的民族工业和利益,采用提高关税等方式,限制进口。再次,国内摩托车出口企业多达500多家,无序竞争现象仍较突出,既造成我国企业自相恶性竞争和巨大利益损失,也损害了中国商品的整体形象,易导致国外反倾销的发生。
(三)亟待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国摩托车行业大而不强,现有的发展模式,可能会让企业重蹈在越南发展的覆辙。为避免我国摩托车行业在不断做大中丧失做强的机会,我国摩托车企业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并通过产品差异化,促进摩托车行业竞争更加理性。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摩托车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克服技术空心化。首先要加强技术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其次是培育和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着力提高系统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新产品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确保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在研发过程中,企业还应该借助外界力量,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对于科研机构已经开发并且取得专利的技术成果,凡具有市场潜在价值的,应果断向科研机构购买专利技术或专利许可,直接用于生产应用。
二是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注重摩托车品质取胜。提升我国摩托车产品品质,已成为当前摩托车行业的主流,是大势所趋。国内摩托车企业应转变竞争方式和发展模式,摒弃恶性竞争,走质量效益型和价值竞争之路。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实现由价格竞争向品质、服务、价值竞争的转变。而实现途径需要企业走差异化的路径,比如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不同的研发、与众不同的营销等。
三是多元化出口。尤其要开拓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努力形成多个出口市场共同发展的局面。我国生产出口的摩托车大多属于中小排量车型,而欧盟、美国等高端市场和高利润市场需要的是大排量摩托车产品,今后国内摩托车出口应重点拓展这一市场领域。同时逐步实施摩托车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过于依赖一个市场,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也可以消减贸易摩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