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高屋建瓴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意见,结合《意见》精神,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宣传教育、抓好示范引导、落实实践养成五个方面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 时间养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erpret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pinions"
ZHU Weixi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250002)
Abstract "Opinions of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Hereinafter referred as "Opinion") indicates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opinion, with "opinions" spirit, from the adherence to the "people-oriented" to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ttention to public education, a good job demonstration guidanc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exploration nurture and develop the five colleg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path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people-centered; time development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得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存在,培育和践行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的储备人才,当今国际竞争愈来愈倚重人才的质量,为此高校应该全方位抓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使得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挑起肩上的重担,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立德树人是十八大确立的育人目标,“德”是评估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核心指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围绕培育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展开,具体有如下几条实施路径。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自愿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主体互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托第一、第二两个课堂以及学生工作者平时的辅导教育,具体可以有以下探索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置多个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开设实践课程,把课堂搬到社会上,如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复兴之路”展览等等,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自觉践行;在具体的课下辅导教育过程中要更多运用主体—客体—主体的对话模式,注意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培养价值追求需要,在对话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以人为本要求不论在课堂教学、课下辅导还是实践课程中,都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其主体需要,调动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教育践行活动的正确方向。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督促落实,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文件精神,各高校要建立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领导机构,并依托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机构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学院宣传协调、规划作用,结合上级党组织的精神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培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大学生党员打造成培育践行活动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好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继续启用“1+1”活动模式,做好传帮带,引领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在保证指导方向的同时,要注意使用“柔性”原则,少使用命令性语句,加强人文关怀,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多方论证,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保证培育践行活动的覆盖面和实(下转第98页)(上接第87页)效性。
第三,注重宣传教育,拓宽宣传渠道。文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计划,纳入经常性的宣讲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针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做好两方面工作——合理组织学习教育内容与多方拓宽宣传渠道。合理组织学习内容指要科学设置宣传教育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接受心理;要接地气,分阶段设置具体的内容体系,使得学生易于掌握且经过实践能够达现。如诚信教育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要诚信待人、诚信应考、诚信就业”,可以从生活、学习、就业几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内容要求及实施步骤,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并可以践行之,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拓宽教育渠道指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场合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活动。要统筹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让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组织宣讲团,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就某个专题进行剖析、解释;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所有能利用的实体空间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文字和图片宣传画、宣传册;要充分利用好校报、广播台、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专题网站,开辟理论区与讨论区,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思辨过程中接受教育并自觉践行。 第四,抓好示范引领,树立榜样的感召作用。榜样示范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是的示范引导、警示警诫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大学生是好奇心和模仿性极强的群体,在他们中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榜样示范法是个不错的选择,选择的榜样要具有真实性和生活化。真实性是指所选择的榜样和典型是真实存在的,避免“高大全”地任意拔高,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榜样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是广大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到达的高度,这样的榜样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如在学校中可以评选“师德标兵”、“诚信标兵”、“团员标兵”等,在评选过程中认真征求学生的意见,经过他们亲自投票选出的标兵在现身说法时才更具有说服力。总之,典型榜样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宁缺毋滥,要做好真实性和生活化的结合;榜样的宣传也要坚持真实,避免无限拔高,遥不可及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落实实践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对“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做了大篇幅的说明,从学雷锋志愿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怡情养志、重要节日的纪念活动、公益广告的运用、全民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等几个方面指明了实践活动路径。作为大学生群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榜样接近。向榜样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具体学习、生活、就业规则的习得是实践养成的一个基础环节。二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熏陶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契机,开展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汉服展示、古代诚信探源活动等等。三是多方开拓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践行核心价值观。依托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熏陶;开展主题社会调研、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初步掌握社会规则;藉由学雷锋活动,进入社区和农村开展面向留守儿童、孤残老人等的志愿服务。在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学生品尝到了团结、助人的甜美,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必须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多方开拓宣传渠道与媒介,利用好榜样的力量,重视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认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践行之。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26.
[2]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 时间养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erpret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pinions"
ZHU Weixi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250002)
Abstract "Opinions of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Hereinafter referred as "Opinion") indicates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opinion, with "opinions" spirit, from the adherence to the "people-oriented" to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ttention to public education, a good job demonstration guidanc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exploration nurture and develop the five colleg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path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people-centered; time development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得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存在,培育和践行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的储备人才,当今国际竞争愈来愈倚重人才的质量,为此高校应该全方位抓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使得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挑起肩上的重担,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立德树人是十八大确立的育人目标,“德”是评估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核心指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围绕培育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展开,具体有如下几条实施路径。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自愿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主体互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托第一、第二两个课堂以及学生工作者平时的辅导教育,具体可以有以下探索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置多个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开设实践课程,把课堂搬到社会上,如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复兴之路”展览等等,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自觉践行;在具体的课下辅导教育过程中要更多运用主体—客体—主体的对话模式,注意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培养价值追求需要,在对话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以人为本要求不论在课堂教学、课下辅导还是实践课程中,都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其主体需要,调动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教育践行活动的正确方向。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督促落实,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文件精神,各高校要建立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领导机构,并依托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机构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学院宣传协调、规划作用,结合上级党组织的精神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培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大学生党员打造成培育践行活动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好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继续启用“1+1”活动模式,做好传帮带,引领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在保证指导方向的同时,要注意使用“柔性”原则,少使用命令性语句,加强人文关怀,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多方论证,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保证培育践行活动的覆盖面和实(下转第98页)(上接第87页)效性。
第三,注重宣传教育,拓宽宣传渠道。文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计划,纳入经常性的宣讲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针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做好两方面工作——合理组织学习教育内容与多方拓宽宣传渠道。合理组织学习内容指要科学设置宣传教育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接受心理;要接地气,分阶段设置具体的内容体系,使得学生易于掌握且经过实践能够达现。如诚信教育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要诚信待人、诚信应考、诚信就业”,可以从生活、学习、就业几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内容要求及实施步骤,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并可以践行之,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拓宽教育渠道指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场合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活动。要统筹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让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组织宣讲团,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就某个专题进行剖析、解释;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所有能利用的实体空间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文字和图片宣传画、宣传册;要充分利用好校报、广播台、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专题网站,开辟理论区与讨论区,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思辨过程中接受教育并自觉践行。 第四,抓好示范引领,树立榜样的感召作用。榜样示范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是的示范引导、警示警诫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大学生是好奇心和模仿性极强的群体,在他们中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榜样示范法是个不错的选择,选择的榜样要具有真实性和生活化。真实性是指所选择的榜样和典型是真实存在的,避免“高大全”地任意拔高,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榜样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是广大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到达的高度,这样的榜样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如在学校中可以评选“师德标兵”、“诚信标兵”、“团员标兵”等,在评选过程中认真征求学生的意见,经过他们亲自投票选出的标兵在现身说法时才更具有说服力。总之,典型榜样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宁缺毋滥,要做好真实性和生活化的结合;榜样的宣传也要坚持真实,避免无限拔高,遥不可及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落实实践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对“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做了大篇幅的说明,从学雷锋志愿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怡情养志、重要节日的纪念活动、公益广告的运用、全民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等几个方面指明了实践活动路径。作为大学生群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榜样接近。向榜样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具体学习、生活、就业规则的习得是实践养成的一个基础环节。二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熏陶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契机,开展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汉服展示、古代诚信探源活动等等。三是多方开拓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践行核心价值观。依托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熏陶;开展主题社会调研、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初步掌握社会规则;藉由学雷锋活动,进入社区和农村开展面向留守儿童、孤残老人等的志愿服务。在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学生品尝到了团结、助人的甜美,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必须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多方开拓宣传渠道与媒介,利用好榜样的力量,重视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认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践行之。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26.
[2]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