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桥梁施工管理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安全和质量控制。在安全方面,主要包括施工安全和工程整体安全。在质量控制方面,既要保证工程管理质量又要保证工程本身质量。就现阶段的桥梁施工管理而言,在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有待改善。因此,本文就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施工;管理;安全;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未来的桥梁施工管理中,要考虑的因素会不断的增加,对安全和质量控制也会有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更上一层楼,保障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
一、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需要以企业和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此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根据企业安全管理设施、相关人员组成以及工程实际开展中的重点安全管理区域,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以此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具有针对性、适用性,促进桥梁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同时,桥梁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对自身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与购置,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破损、不能使用的应及时进行更换,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国有企业或大型施工集团,其施工组织中一线操作人员的带班人员为企业正式职工,这部分人员都经过企业相关的安全技术培训,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下属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安全施工进行监督与督促,因此,这类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可以适当的加大带班人员的安全职责,以此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对于一般性的施工企业,
其不具备长期雇佣一线专业操作人员的条件,这就需要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将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更多的施加在现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中。这就需要企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安全管理架构,以明确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安全培训制度化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是有帮助的,在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安全生产技能的主要手段。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中,一种是农民工,人数多,文化水平低,直接从事现场的劳务活动,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一种是技术工,文化水平较高,主要从事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一种是纯管理人员,不涉及现场;另外还有间接管理人员,主要是政府建设主管等部门的人员。过去我们提倡最多的就是一线作业职工的培训,忽视了对企业管理者,对建设主管部门管理者培训。从嘉华大桥项目部收集回来的资料也显示,其安全培训仅是针对农民工和针对现场的技术人员,只注重具体安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宏观安全管理思想的指导。然而很多事故是因为更高一层的管理人员思想重视不够造成的,因此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安全培训。
3、加强安全设施的检验
对于桥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企业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校验,确保其能够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通过定期的校验能够有效减少由于安全绳斷裂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桥梁施工多采用预制结构、现场吊装的形式进行施工,其施工过程中大型起吊设备等设施较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要格外注重起吊过程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强化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4、注重现场临电管理
现代施工机械化的推广使得桥梁施工过程中常会采用发电机或临电架线等方式进行施工设备、生活用电的供给,这部分内容也是现代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手弧焊设备多采用自带汽油、柴油发电机。而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飞溅的火花极易引燃燃油。因此,在进行燃油添加后应及时将燃油存储罐运送至安全的、规定的存放地点,以减少由于火花造成的火灾事故发生。
二、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完善的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桥梁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性给往往会给施工作业带来诸多不便,但同时潜在的人为因素也常常会给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或者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把握不够,往往会造成桥梁施工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为此,我们应建立起完善的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桥梁工程的整体效应为出发点,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根据桥梁施工工程的特点,逐步形成符合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此还要充分调动每位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质量工作责任制,落实质量责任层细化制度,强化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对质量隐患及时处理或举报。
2、控制原材料及机械设备
在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原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保证了这两项内容的质量,那么就能够很好的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而如果施工原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不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那么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并且很难补救,对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我们所选用的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与整个工程的成本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更应严格的控制施工选材。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市场的发展速度也较快,所以,现阶段公路桥梁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种类繁多,类型多种多样,质量也是好坏不一的,也经常会遇到用一些假货和次品来充当真货的情况,所以,在为项目选择施工原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时候,应对市场上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同时也应对施工企业的采购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严禁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的问题出现,发现问题应严格的处罚相关责任人。只有严格的控制了施工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关,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停工和返工等情况的出现。
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公路桥梁工程这类规模较大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和综合素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过硬的施工技术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施工技术应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的成本,缩短工程的工期进度,为建设质量过硬的公路桥梁项目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通常情况下,公路桥梁有很多的施工程序,所以,施工时施工人员就应在充分了解施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好每一道程序的准备工作。施工团队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施工技术,同时面对突发情况时也要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根据外界环境以及现有的资源,优化每一道施工程序。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项目投资人了解到整个团队的技术程度,同时为进一步的提升团队的技术和能力,还应定期的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工作,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施工效果。施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好坏。随着先进技术不断被引进到建筑施工领域,切实帮现场施工人员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于先进技术,切记生搬硬套,施工人员不是照搬照抄,联系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技术做出改动,创造出最合适的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之,桥梁施工是关系到国家交通道路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程。桥梁施工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必须达到国家的技术标准,加强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明.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0.
[2]陈明新.关于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的问题探讨[J].建筑界,2013,13.
[3]田毅,黄强军.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及存在问题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0)
关键词:桥梁施工;管理;安全;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未来的桥梁施工管理中,要考虑的因素会不断的增加,对安全和质量控制也会有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更上一层楼,保障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
一、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需要以企业和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此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根据企业安全管理设施、相关人员组成以及工程实际开展中的重点安全管理区域,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以此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具有针对性、适用性,促进桥梁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同时,桥梁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对自身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与购置,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破损、不能使用的应及时进行更换,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国有企业或大型施工集团,其施工组织中一线操作人员的带班人员为企业正式职工,这部分人员都经过企业相关的安全技术培训,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下属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安全施工进行监督与督促,因此,这类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可以适当的加大带班人员的安全职责,以此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对于一般性的施工企业,
其不具备长期雇佣一线专业操作人员的条件,这就需要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将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更多的施加在现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中。这就需要企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安全管理架构,以明确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安全培训制度化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是有帮助的,在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安全生产技能的主要手段。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中,一种是农民工,人数多,文化水平低,直接从事现场的劳务活动,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一种是技术工,文化水平较高,主要从事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一种是纯管理人员,不涉及现场;另外还有间接管理人员,主要是政府建设主管等部门的人员。过去我们提倡最多的就是一线作业职工的培训,忽视了对企业管理者,对建设主管部门管理者培训。从嘉华大桥项目部收集回来的资料也显示,其安全培训仅是针对农民工和针对现场的技术人员,只注重具体安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宏观安全管理思想的指导。然而很多事故是因为更高一层的管理人员思想重视不够造成的,因此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安全培训。
3、加强安全设施的检验
对于桥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企业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校验,确保其能够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通过定期的校验能够有效减少由于安全绳斷裂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桥梁施工多采用预制结构、现场吊装的形式进行施工,其施工过程中大型起吊设备等设施较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要格外注重起吊过程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强化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4、注重现场临电管理
现代施工机械化的推广使得桥梁施工过程中常会采用发电机或临电架线等方式进行施工设备、生活用电的供给,这部分内容也是现代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手弧焊设备多采用自带汽油、柴油发电机。而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飞溅的火花极易引燃燃油。因此,在进行燃油添加后应及时将燃油存储罐运送至安全的、规定的存放地点,以减少由于火花造成的火灾事故发生。
二、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完善的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桥梁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性给往往会给施工作业带来诸多不便,但同时潜在的人为因素也常常会给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或者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把握不够,往往会造成桥梁施工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为此,我们应建立起完善的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桥梁工程的整体效应为出发点,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根据桥梁施工工程的特点,逐步形成符合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此还要充分调动每位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质量工作责任制,落实质量责任层细化制度,强化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对质量隐患及时处理或举报。
2、控制原材料及机械设备
在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原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保证了这两项内容的质量,那么就能够很好的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而如果施工原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不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那么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并且很难补救,对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我们所选用的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与整个工程的成本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更应严格的控制施工选材。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市场的发展速度也较快,所以,现阶段公路桥梁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种类繁多,类型多种多样,质量也是好坏不一的,也经常会遇到用一些假货和次品来充当真货的情况,所以,在为项目选择施工原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时候,应对市场上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同时也应对施工企业的采购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严禁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的问题出现,发现问题应严格的处罚相关责任人。只有严格的控制了施工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关,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停工和返工等情况的出现。
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公路桥梁工程这类规模较大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和综合素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过硬的施工技术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施工技术应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的成本,缩短工程的工期进度,为建设质量过硬的公路桥梁项目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通常情况下,公路桥梁有很多的施工程序,所以,施工时施工人员就应在充分了解施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好每一道程序的准备工作。施工团队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施工技术,同时面对突发情况时也要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根据外界环境以及现有的资源,优化每一道施工程序。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项目投资人了解到整个团队的技术程度,同时为进一步的提升团队的技术和能力,还应定期的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工作,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施工效果。施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好坏。随着先进技术不断被引进到建筑施工领域,切实帮现场施工人员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于先进技术,切记生搬硬套,施工人员不是照搬照抄,联系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技术做出改动,创造出最合适的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之,桥梁施工是关系到国家交通道路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程。桥梁施工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必须达到国家的技术标准,加强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明.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0.
[2]陈明新.关于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的问题探讨[J].建筑界,2013,13.
[3]田毅,黄强军.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及存在问题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