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温暖如春的记忆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人师时,我常常怀念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怀念感恩老师的不只我一个,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和亲密的小学同学闲聊时,不经意间聊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们,兴奋不已。当时老师们对我们看似平常的教诲却给我们留下不平常的记忆,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
  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大眼睛,前额开阔,前额的头发总是往后梳,梳得整齐滑溜,印象中和周恩来总理的发型很相似。他身材高大,腿特别长,比平常人都要高过一个头。当时我跟他说话时总仰望他,直到现在我仍然仰望他。他就是我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宋老师,我们理应恭敬称呼他为“宋老师”。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全班直呼他的名字最后一个字,附加闽南方言的一个缀,就呼他“瑞也”,并非我们不讲礼貌,可能儿时懵懂,听大人们还有其他老师们如此称呼,我们也跟着如此称呼。记忆中宋老师似乎也从未更正我们对他的称呼,如今回老家,偶尔遇到宋老师,我也照旧亲切地打招呼——“瑞也”。
  宋老师教我们语文,读拼音,写汉字。他写的汉字自成一体,一笔一画,堂堂正正,四四方方,每个字有棱有角,可以说每个字就是一个个大小等同的小小长方形,真可以说是字如其人。宋老师时常帮助村民代写稿子,只要打开文稿看文字就知道是宋老师写的。更为欣喜的是他教过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字都如他的字一样四四方方,堂堂正正。很遗憾我的字没有得到他的真传。我最喜欢的是宋老师在上课之余给我们讲故事,印象深刻的是《神笔马良》,马良家里很穷,连一支笔都没有,他到山上去砍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去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后来拥有了一支神笔,为穷人画画。宋老师如何生动地讲《神笔马良》的故事,我已经不记得了。记忆犹新的是宋老师叫我们学马良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从那以后,我们的课余时间都会在教室门口的红沙土操场用树枝写字,右手写字,左手擦,一边读,一边比划。读书声、争论声、笑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在那生活贫困的年代,买一支铅笔,一本作业本,谈何容易。宋老师提倡我们这样做,既节约用笔用纸,又能熟记知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我想宋老师一定也是一位节俭的老师,记忆中宋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克勤克俭,写字时,即使铅笔用得很短,我们也舍不得扔掉。宋老师见状,教我们一招:用小刀劈开铅笔头,挑出那一小节铅笔芯,插在经过取材的小竹子的空心处,这样延续了铅笔芯的使命……昔日的记忆扑面而来,制作竹子铅笔的画面鲜活,似乎近在眼前,而乐在其中。
  提起小学语文老师,我不能不提起教我们三年级语文的吴老师,吴老师是外村来的一名老师,那时候对于本村的老师,可能是熟识的缘故,我们都很不懂礼貌地直呼其姓,可对于外村的,我们都得称X老师。吴老师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老师,乌黑大眼睛,圆圆苹果脸,身材娇小。吴老师留着长头发,记忆中是烫发,从后背看,像一波三折的瀑布,极具美感。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农村学校,吴老师就是一道明媚的亮光,一股春天的气息。她教学认真,讲课娓娓动听,我们喜欢模仿,爱上她的课。她的课堂,同学不捣乱,认真听讲。课余还教我们跳绳子,踢毽子,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放学时我总会找一些小问题去请教她,只是想多跟这位漂亮的吴老师多待一会儿,如此而已。有一次,吴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关于老师的作文,回到家里在我为作文愁眉苦脸时,不经意翻开二姐学过的语文课本,看到书中一篇《穆老师的眼睛》,当时我眼睛一亮,计上心来,于是我便模仿写了一篇《吴老师的眼睛》。我学着《穆老师的眼睛》这篇课文,开头总起了“吴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这个特点,然后用几个小段分说了吴老师在不同情况下怎样用眼睛说话,最后总写喜欢吴老师会说话的眼睛。窃喜的是我写的《吴老师的眼睛》被当作范文呢。有一次吴老师到我家家访时,又在我爸妈面前提起这篇作文写得好,爸妈甚是欣喜。在吴老师的鼓励下,我被评上“三好学生”。那不是班级的,也不是我们学校级的,而是镇级的。我清楚地记得学校共评选三名,其中一位是教师子女,一位是高年段的同学,另一个就是我。我记得和高年段的那个同学一起翻山越岭走到镇中心小学,领了奖状及奖品,奖品是许多条毛巾和数不清的铅笔和本子,颁奖后所有三好学生都去镇新建造不久的丰山大桥桥头的凉亭合照。现在想想,那次获得三好生的荣誉或许就是我小学时光最荣光、最耀眼的时刻,当然那是离不开吴老师悉心教诲。我的童年有她在,生动了我的小学时光,她的美丽,微笑,可亲,友善永远在我的记忆中泛起阵阵的涟漪,让我一辈子享用。
  如果说宋老师作为启蒙老师给我们播下知识的种子,吴老师为我们培育美丽善良的幼苗,那么苏老师则是让我们沐浴阳光,茁壮成长。苏老师是我们本村的男老师,苏老师能说会道,人情练达,记忆中苏老师很受村民欢迎,当然也很受我们爱戴。苏老师是我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老师。
  记得有一次,苏老师正给我们上语文课,突然教室的屋瓦上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响声,我们下意识地都往窗外望去,只见一块块又白又亮的东西从天而降,正在我们惊奇不已时,苏老师说这是冰雹雨。“冰雹雨”,我们从未听过,更从未见过,我们蜂拥般地涌出教室在走廊上,好奇地仰望天空,只见一块块冰雹从天而落,砸在屋顶,发出“叭-叭-叭”响声,打在树上,簌簌作响,不一会儿覆盖了整个操场,看上去就像一层白茫茫的雪。其他教室里的孩子们也纷纷跑出来观看,我们欢呼着,赞叹着。我们班调皮的几个男孩再也按捺不住了,从走廊上迫不及待地跑向操场,苏老师笑呵呵地说:“不怕疼吗,这些傻孩子!”看到苏老师没有制止同伴,我也奔向操场,这些冰雹大的如鸡蛋,中的如板栗,小的如花生仁。我和同学们在冰雹雨中发疯似地呐喊,欢呼,跳跃,我们张开手臂,任冰雹砸在我们的肩上,胳膊上,手上,凉凉的,疼疼的。我们尽情享受着这天空的恩赐。直到今天,童年时的那场冰雹雨一直在我的记忆深处,很可惜,自从那次后,我再也没有邂逅冰雹雨。也因此特別感激苏老师的慈爱,让我们亲眼目睹冰雹雨的壮观景象,且在默许中让我们疯似的和那场冰雹雨亲密拥抱。关于苏老师,我还清楚记得,是他教会了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曲,是他给我们讲了雷锋的许多故事,是他引导我们全班阅读《雷锋日记》,背诵雷锋格言。那阵子,一下课,同学之间就争抢背诵雷锋格言以炫耀自己的背诵能力。或许是在雷锋故事,雷锋歌曲,雷锋格言的熏陶指引下,我们这一届毕业班在毕业的前一天,偷偷为母校做了一件大好事:把学校的男女厕所冲洗干净,(要知道当时的旱厕,是看得见脏的旱厕),我们同班几个同学都撸起袖子,挽起裤子忙得热火朝天,有的抬水,有的冲刷,一边干活,一边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小小的年纪,还不知道正能量的概念,但雷锋精神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惊天动地,也确实是惊天动地。
  早已如烟的往事,那一点一滴碎片般的记忆,有些鲜活如昨,有些模糊不清。如今我也是一名教师,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为人师的二十多载,如果我已算拥有了博爱与宽容,真诚与善良,幽默与有趣——我都得感谢我的恩师。
其他文献
“朋友”这个词,最早起源于《易》经:“君子以朋友讲习”。这里说的“朋友”和我们现在说的朋友不大一样,是两个概念。按照古人的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学;所谓“同志”,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来的人,所以这个“友”,就是我们现在的“朋友”的概念。  人是群居动物,活在世上,或多或少,总会有几个朋友。其实朋友之交,也有深浅。有的是“
期刊
小时候的偶像特别多,关于作家有两个,一个是《小王子》的作者,虽然我当时一直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是他会开飞机,我觉得会开飞机的作家特别了不起,所以崇拜他。  另一个作家偶像是海明威,那是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晚上,我吃完饭抱起足球要下楼,妈妈喊了一句“刚吃完饭不许运动”,于是爸爸强迫我坐下来听他读了一篇小说,小说叫做《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里的作品,听完那篇小说我郁闷了好久,一种莫名的哀伤盘踞在
期刊
现实中有一些人,看上去与世无争,人畜无害。美名其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实,实际情况自己知道,主要是因为眼高手低,只好龟息养生,一动不动。这种人淡泊却没有志,宁静却走不远。  然而为什么一定要走很远呢?  淡泊却没有志,宁静却走不远,也挺好!就好比一场战争,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有冲锋陷阵的,有幕后指挥的,有后勤保障的,有敌后破坏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将军,否则这仗没法打,就成了诸葛亮舌战群儒了。
期刊
那天夜里莫名地觉得阵阵恶寒,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不一会儿,打开手机,就看到表弟媳在家族群里发了条信息:爷爷刚刚去世了!我瞬间呆住了。一直都坚信外祖父会活到百岁以上,但是就在离除夕团圆年还有半个月的这一天,这个叫我阿芳的老人还是走了,生命定格在九十五年的沧桑岁月尽头。  亲人们开始忙着操办丧事。盖棺定论身后评,小镇上流传着对外祖父这样的评价:一是德高望重的义路拳一代宗师;二是刚正不阿的老生产队长。
期刊
又是一年杨梅红了。  五月的初夏翩然而至,周边也登时热闹了不少:树上的蝉声,河道里的蛙声,还有小鸟儿“叽叽啾啾”的叫声和“扑哧扑哧”的飞腾声。 C先生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从市面上买一些酸不溜湫的杨梅回来,很酸但他吃得津津有味,我时常笑他是“有了”。小姑的邀约也如期而至,“采杨梅咯”,手机里的女高音甜得像熟透的杨梅。  闽南的杨梅以其娇嫩多汁、酸甜爽口闻名遐迩。红杨梅艳丽无比,白杨梅清雅高冷,新鲜采摘
期刊
龙津江是长泰的母亲河,那江水从北往南,灌溉了万顷良田,滋润了百姓万众,因而在文字描述上,长泰也有了“龙津”的代称。家乡是幅美丽的图画,奋进的龙津人民仿若手执激情飘逸的画笔,让大江两岸的风光变得秀美旖旎,常会让自己驻足关注,让目光流连。长泰县飞速的崭新变化得益于工业兴县策略的有效实施,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等各项措施的扎实开展让长泰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小资,愈显得更加宜居。家乡越来越美,与以往有了鲜明丰厚
期刊
在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0000个的高峰谷,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是美妙的时光。她令你时而静谧,时而亢奋,时而愉悦,时而震撼。  庚子春日,微雨时节。我们一行从漳州出发,上高速约45分钟,下高速走S309线约十分钟,全程一个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不知不觉间海拔已上升六七百米,一幅壮阔的茶园美景徐徐展开。  九龙江高峰谷位于“中国柚都”——福建平和,毗邻三万亩生态林,景区占地面积3600亩,海
期刊
富美乡村,山水多情,人文荟萃,是充满希望的广阔天地。在新时代的砥砺奋进中,这片热土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一幅壮美图景正在漳州大地渐次展开……  ——题记  闽南的漳州大地,有山的至仁,有水的睿智,有海天的壮阔,有云树的摇曳。因为近仁,因为近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积累了厚重的历史沉淀。因为勇敢,因为勤劳,人们与时代同频率的步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大踏步向前迈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小时候,很开心的一件事,就是每逢春节走村串户去拜年。父亲老家,是距县城约百余里的谢地村。20世纪60年代末的交通工具,就是县城汽车站可容纳42位乘客的大客车,四个车轮又鼓又大,车门的台阶很高,这是儿时最深的印象。  正月初三清晨,母亲会很早叫醒我和弟弟,为我们换上过年的第二套新装,早饭后,送我姐弟步行10分钟到车站搭客车。母亲手提着大旅行袋,里边是拜年时送人的手信。闽北客家人喜欢新春送糖为礼物,意
期刊
弄一叶小舟,荡漾于北溪之尾,去寻觅黄道周邺山讲堂几百年的悠悠意韵。  六百里九龙江北溪一路蜿蜒而下,江面最宽处就在龙文区的蓬莱峡口,蓬莱峡是古人对包括蓬莱峡、芙蓉峡、邺山等地在内的统称。在蓬莱峡,北溪流淌在茂林翠谷之间,从峡口到江东虎渡桥,三五里水路形如一弯明月,融人文、自然风光于一炉的“蓬莱十八景”就深藏其中。  午后,小船从江宽水稳的龙头村出发,顺江而下。初春的暖阳洒在江面上,浮光耀金。在水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