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社区体育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本文回顾总结了有关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相关论述,提出在有计划的兴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同时,以辖区内特定的体育场地设施为依托,多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整合各方面体育场地资源,对解决居民对体育场地资源的高需求和低满意度是目前最有效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 场地设施
一、前言
我国社区体育活动发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某些省、市以地区体协的形式发展,到了70年代初,空地、广场、绿地、公园等露天场所逐渐出现了零星分散、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的晨练活动,后来慢慢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晨、晚练活动点、活动站、指导站等。进入80年代中期,街道体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社区体育兴起的标志,自此社区体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奇。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化提升速度明显加快,社区体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普遍关注。
二、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概况
(一)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修改版中规定:每个居住区文体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要达到125-245平米/千人,用地面积要达225-645平米/千人;要求区级社区要有1.5-2.0万座位的体育场一个,2000-4000座位的体育馆一座,居住小区需配备体育场所200-300平米/千人。根据第5次体育场地设施调查显示,“完全归属社区的体育场地仅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8.84%,其中居住小区占4.86%、公园占0.7%、广场占0.61%、其它占2.67%” 。这说明我国相当大比重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确实非常匮乏,城市社区体育场地严重缩水,已经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
(二)新、旧城区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兴建了一大批规划合理的新城区,而居住在新城区的居民多是社会精英群体,其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掌握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因而无形中,政府的政策优惠与资金投入就会更多地向新城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倾斜。而旧城区或经济相对不发达社区在争取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优势便薄弱许多,同时旧城区改造成本更高、困难更大,这些因素造成旧城区在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上与新城区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城市社区之间存在着体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同步的问题。为了改善此问题,必须发展辖区的经济实力,加大政府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均衡调配,使各城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兴建工作同步发展。
(三)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新建居民小区必须具备相应规模的公共体育设施。虽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文化和体育用地有具体的指标:每个居住区文体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要达到125-245平米/千人,用地面积要达225-645平米/千人;但此项指标是把文化与体育用地合并标注,因此体育部门无法独立监督执行,另外相关部门在工程验收时也不强制执行用地指标,因此经常出现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利的现象。
(四)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设施向社会的开放程度不理想
根据调查,基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空地,而距离社区公园较近的居民则选择公园为健身场地,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校场地还承担着学生的教学与活动需要。参加盈利性场所健身的居民就更少,但是这些场所相对较适合满足中青年居民的健身需要。说明社区空地和公园等不收费的场所是居民健身的主要阵地,学校场地设施开放程度不足,经济条件制约居民到盈利性场所健身,但有一定收入基础的中青年居民会选择到盈利性场所进行不同需求的体育锻炼,成为社区体育产业化的先行者。
三、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整合
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严重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的满足,是目前影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群众体育队伍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解决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使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并对体育资源进行整合,使体育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实行资源共享。
(一)全民健身工程的投入
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继续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平均启用3000多万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开始在全国探索、兴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体育总局为充分调动各地“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筹建工作,大力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展。2006年9月29日根据《关于命名资助河北省沧州市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通知》,命名资助河北省沧州市等17个全民健身中心。2001年始,国家体育总局首次提出建设“环太湖体育圈”的构想,并得到江苏、浙江两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三方共同投资数十亿,于2004年拉开建设的帷幕,2007年初具雏形,自此成功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基地”。这次尝试与探索,为开发与建设群众体育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全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环太湖体育圈建设工程的实施,是贯彻《体育法》:“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的规定,目前在资金投入、实施建设及社会效应都有显著成果,日后将继续改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未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将与城市空地、广场、公园和小区建设全方位结合,实现体育、休闲、娱乐一体化,成为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利民工程”。
(二)企事业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 通过目前经济发展较好国家的体育实践经验证实,城市社区体育不能替代企事业和学校体育。我国用于大众体育锻炼的资源,70%以上集中在企事业和学校,而且分布广泛,布局较为合理。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颁布《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通知》,是我国改善体育场地不足的策略,指示部分城市进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试点工作,进而积极、稳步、有效的促进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2006年第一批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吉林省、四川省等7个省市、12个区、158个试点单位进行。各试点城市要成立由体育、教育、社区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指导本地区试点工作小组,试点单位向社会公布并接受媒体的监督。
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展探析
(一)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将企事业和学校的体育资源纳入城市社区体育建设规划
1959年联邦德国推出了体育的“黄金计划”,总共修建67095个体育设施,其中包括31000个儿童游乐场,14700个中等规模的运动场,10400个体育馆,5500个学校体育馆,2420个露天游泳池,2625个教学游泳馆,50个游泳馆,德国通过“黄金计划”将学校等体育场馆的筹建纳入到整个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规划之中,并从国家层面得到保证,“黄金计划”从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上为德国学校体育资源的对外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国民众的运动、休闲建造了足够的体育场地设施。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将企事业和学校的体育场地建设纳入整个城市社区的统筹规划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企事业和学校的体育资源建构也纳入到整个城市社区的整体规划之中,使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更合理,资源利用更均衡。
(二)立法促进和保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对外开放
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对外开放,会给办公环境和教学环境带来一些变化,因此正常的办公、教学秩序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将会给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在客观上增加维护秩序成本,而且在组织管理和利益分配方面都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因此要全面保障其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确保开放可以持久、深入、长效,在法律层面加以约束是必要的。通过立法可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并提供法律保障。
五、结语
我国城市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仅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8.84%,比例严重缩水。虽然1997年国家体委开始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截止2007年底援建全民健身路径38753条,但社区空地和公园不收费的场所仍是居民健身的主要阵地,这也是造成居民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的高需求和低满意度将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有计划的兴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同时,以辖区内特定的体育场地设施为依托,多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整合各方面体育场地资源,对解决居民对体育场地资源的高需求和低满意度是目前最有效的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 尹玲.关于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9):28-31.
[2] 从群,吕伟.构建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新模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7.8:73-75.
[3] 魏争光,冯涛,萧鹏.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4):56-61.
[4] 苟清华,阳军,刘冬冬,等.成都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0):27-29.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社区体育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本文回顾总结了有关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相关论述,提出在有计划的兴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同时,以辖区内特定的体育场地设施为依托,多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整合各方面体育场地资源,对解决居民对体育场地资源的高需求和低满意度是目前最有效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 场地设施
一、前言
我国社区体育活动发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某些省、市以地区体协的形式发展,到了70年代初,空地、广场、绿地、公园等露天场所逐渐出现了零星分散、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的晨练活动,后来慢慢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晨、晚练活动点、活动站、指导站等。进入80年代中期,街道体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社区体育兴起的标志,自此社区体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奇。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化提升速度明显加快,社区体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普遍关注。
二、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概况
(一)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修改版中规定:每个居住区文体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要达到125-245平米/千人,用地面积要达225-645平米/千人;要求区级社区要有1.5-2.0万座位的体育场一个,2000-4000座位的体育馆一座,居住小区需配备体育场所200-300平米/千人。根据第5次体育场地设施调查显示,“完全归属社区的体育场地仅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8.84%,其中居住小区占4.86%、公园占0.7%、广场占0.61%、其它占2.67%” 。这说明我国相当大比重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确实非常匮乏,城市社区体育场地严重缩水,已经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
(二)新、旧城区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兴建了一大批规划合理的新城区,而居住在新城区的居民多是社会精英群体,其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掌握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因而无形中,政府的政策优惠与资金投入就会更多地向新城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倾斜。而旧城区或经济相对不发达社区在争取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优势便薄弱许多,同时旧城区改造成本更高、困难更大,这些因素造成旧城区在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上与新城区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城市社区之间存在着体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同步的问题。为了改善此问题,必须发展辖区的经济实力,加大政府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均衡调配,使各城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兴建工作同步发展。
(三)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新建居民小区必须具备相应规模的公共体育设施。虽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文化和体育用地有具体的指标:每个居住区文体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要达到125-245平米/千人,用地面积要达225-645平米/千人;但此项指标是把文化与体育用地合并标注,因此体育部门无法独立监督执行,另外相关部门在工程验收时也不强制执行用地指标,因此经常出现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利的现象。
(四)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设施向社会的开放程度不理想
根据调查,基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空地,而距离社区公园较近的居民则选择公园为健身场地,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校场地还承担着学生的教学与活动需要。参加盈利性场所健身的居民就更少,但是这些场所相对较适合满足中青年居民的健身需要。说明社区空地和公园等不收费的场所是居民健身的主要阵地,学校场地设施开放程度不足,经济条件制约居民到盈利性场所健身,但有一定收入基础的中青年居民会选择到盈利性场所进行不同需求的体育锻炼,成为社区体育产业化的先行者。
三、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整合
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严重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的满足,是目前影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群众体育队伍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解决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使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并对体育资源进行整合,使体育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实行资源共享。
(一)全民健身工程的投入
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继续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平均启用3000多万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开始在全国探索、兴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体育总局为充分调动各地“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筹建工作,大力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展。2006年9月29日根据《关于命名资助河北省沧州市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通知》,命名资助河北省沧州市等17个全民健身中心。2001年始,国家体育总局首次提出建设“环太湖体育圈”的构想,并得到江苏、浙江两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三方共同投资数十亿,于2004年拉开建设的帷幕,2007年初具雏形,自此成功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基地”。这次尝试与探索,为开发与建设群众体育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全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环太湖体育圈建设工程的实施,是贯彻《体育法》:“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的规定,目前在资金投入、实施建设及社会效应都有显著成果,日后将继续改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未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将与城市空地、广场、公园和小区建设全方位结合,实现体育、休闲、娱乐一体化,成为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利民工程”。
(二)企事业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 通过目前经济发展较好国家的体育实践经验证实,城市社区体育不能替代企事业和学校体育。我国用于大众体育锻炼的资源,70%以上集中在企事业和学校,而且分布广泛,布局较为合理。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颁布《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通知》,是我国改善体育场地不足的策略,指示部分城市进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试点工作,进而积极、稳步、有效的促进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2006年第一批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吉林省、四川省等7个省市、12个区、158个试点单位进行。各试点城市要成立由体育、教育、社区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指导本地区试点工作小组,试点单位向社会公布并接受媒体的监督。
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展探析
(一)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将企事业和学校的体育资源纳入城市社区体育建设规划
1959年联邦德国推出了体育的“黄金计划”,总共修建67095个体育设施,其中包括31000个儿童游乐场,14700个中等规模的运动场,10400个体育馆,5500个学校体育馆,2420个露天游泳池,2625个教学游泳馆,50个游泳馆,德国通过“黄金计划”将学校等体育场馆的筹建纳入到整个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规划之中,并从国家层面得到保证,“黄金计划”从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上为德国学校体育资源的对外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国民众的运动、休闲建造了足够的体育场地设施。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将企事业和学校的体育场地建设纳入整个城市社区的统筹规划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企事业和学校的体育资源建构也纳入到整个城市社区的整体规划之中,使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更合理,资源利用更均衡。
(二)立法促进和保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对外开放
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对外开放,会给办公环境和教学环境带来一些变化,因此正常的办公、教学秩序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将会给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在客观上增加维护秩序成本,而且在组织管理和利益分配方面都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因此要全面保障其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确保开放可以持久、深入、长效,在法律层面加以约束是必要的。通过立法可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并提供法律保障。
五、结语
我国城市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仅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8.84%,比例严重缩水。虽然1997年国家体委开始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截止2007年底援建全民健身路径38753条,但社区空地和公园不收费的场所仍是居民健身的主要阵地,这也是造成居民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的高需求和低满意度将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有计划的兴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同时,以辖区内特定的体育场地设施为依托,多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整合各方面体育场地资源,对解决居民对体育场地资源的高需求和低满意度是目前最有效的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 尹玲.关于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9):28-31.
[2] 从群,吕伟.构建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新模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7.8:73-75.
[3] 魏争光,冯涛,萧鹏.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4):56-61.
[4] 苟清华,阳军,刘冬冬,等.成都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