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案例分析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课件的演示到呈现方式,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渡,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只是听说过秒,但却很少有会用到秒,孩子们对这个时间单位缺少系统、充分地认识,对于他们来讲“秒”是比较抽象的,体验也较少。因此,本课教学在设计上紧紧围绕“秒”的有关知识,以体验感知1秒、几秒、1分为主线,从“1秒”、“几秒”到“1分=60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本课主旨是尽可能地使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借助他们的直接经验及亲身体验感悟秒的意义,建立“分”与“秒”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估一估、做一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
  六、设计理念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观察、描述、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数学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七、教法、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听音激趣、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通过听一听、数一数,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感知秒,体验秒。
  
  八、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以“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这节课分为四大环节进行设计。
  
  (一)猜测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有一位新朋友来到了我们课堂上,听,它来了(课件播放秒的声音“嗒”)“嗒”“嗒”“嗒”……跟着这个节拍,让我们来数一数……让我们拍拍手欢迎它……让我们向它点点头吧!
  (整个过程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带着学生们跟着念、数、拍手、点头。)
  师:你们猜猜,它是谁?
  生(分别说):时钟;木鱼;秒时间……
  师:今天我们这个新朋友的名字叫做“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课我通过播放秒“嘀、嘀、嘀”的声音,让学生跟着节奏数一数、拍拍手、点点头,让学生感知秒的节奏、韵律,并通过听音猜测引起孩子们的好奇,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发现,自主探究。
  1.认识秒针
  师:这里有一个钟面,在上面你发现了些什么?
  生: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一共是60个小格——钟面上还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师:哪根是秒针?
  生:钟面上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秒针是怎样计时的?
  生: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钟面进行交流,让学生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复习钟面结构,为后面学生判断钟面上秒针经过时间打好基础;二是认识钟面上的秒针及秒的计时方法。]
  2.认识1秒
  师:(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谁想把自己看到的告诉大家。
  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师:在1秒钟的时间里,能做些什么事情呢?用动作表示也可以,请大家想一想。
  (学生根据提示音做出1秒的动作.
  师:刚才你们做了什么?
  生(争着说):我眨了一下眼睛;我拍了。次手;我跳了一下;我说了一个字……
  师:你们对这1秒钟的时间有什么感觉?
  生(七嘴八舌地说):太快了;太短了;好神速啊,像飞一样地过去了;还没回过神来就过去了……
  [设计意图:为了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我让学生认真观察秒针走的每一小格,听一听嘀嗒声,感受“一秒很短!”接下来再通过“一秒钟的动作”活动,建立秒的时间单位。这样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时间,就从抽象变成具体了。]
  3.认识几秒
  师:秒针这次又连续走了多少秒?(课件演示秒针走六小格)
  生:6秒。
  师:为什么是6秒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到秒针走了6个小格。
  师:我们除了通过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听到了6下秒的声音。
  师:对,识别秒的时间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师: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
  生:11时15分10秒。
  4.学看电子钟
  师:钟面上的时间你们会读,电子钟上的时间你们会不会读呢?(出示)
  生:11时15分20秒。
  师:关于电子钟你都知道些什么,能介绍一下吗?
  生:电子钟上的第一部分数字表示时,第二部分数字表示分,第三部分数字表示秒。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电子钟上的1秒钟时间是怎样过去的?
  生:电子钟上的第三部分每增加一个数字,就表示过去了一秒。
  5.秒的应用
  师:除了电子钟,生活里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秒来记时?
  生(分别说):跑步时教练拿秒表帮计时;电话在通话时,显示屏上有秒的计时;有些十字路口在红灯时会出现秒的倒计时……
  师:生活中秒无处不在!电视在播放广告时,屏幕右上角会出现秒的倒记时。还有,神州5号在起飞时也利用了10秒钟的倒计时进行数数,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时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好吗?
  生:好。(配合课件演示数数)“10,9,8……1,发射!”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秒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10秒倒记时数数,体会每1秒的节奏。]
  6.估时
  (1)活动一:用动作表示5秒。
  师:请大家用动作,比如点头,拍手等等方式,跟着秒针的走动表示出5秒 来!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咱们试一试!准备,开始。(课件演示秒针连续走动了5秒) (学生跟随着秒针用各种动作表示出5秒。)
  师:刚才你是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这5秒的呀?在四人小组中,展示展示。
  (在小组展示活动中,有的孩子拍手、有的点头、有的跺脚……)
  师:我们要用动作来表示秒的时间,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呢?
  生:动作做得太快或是太慢都是不行的!
  师:是的,1秒钟时间过得很快,确实不好把握。我们要用动作来表示秒的时间,确实得控制好每一秒的节奏才行!
  (2)活动二:估时15秒。
  师:今天李老师在早晨用餐时就遇到了一个关于秒的问题。我在冰箱保鲜层存放有一些糕点,今天一早我用微波炉给它加热。请你们估计估计:我到底给糕点加热了多长时间?(课件配合出示:微波炉加热糕点)
  生(争着说):14秒;20秒;15秒;18秒;16秒……
  师:到底是几秒呢?请看微波炉的电子显示屏。(15秒)
  师:能估到15秒的同学,都是能干的小小计时员!不过估到14秒、16秒、17秒的同学也不错,你们的结果也非常接近准确答案了!
  师: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刚才估的答案差得这么远呢?
  生:他打节拍时,肯定是太快了,要不然就是太慢了。
  师:老师有一个小窍门,在心里每念一次“滴答”,就数一秒,还挺准的!下次你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3)活动三:认识1分=60秒。
  师:还敢接着来挑战吗?
  生:敢。
  师:这里有一段曲子,请用你喜欢的方式估计出它演奏的时间。(播音乐)
  师:多长时间呢?
  生(分别说):55秒;59秒;1分钟;57秒;60秒……
  师:先别急着告诉我,请把你估到的答案悄悄地跟同桌说一说。
  师:到底正确答案是多少呢?让时钟来为我们计时吧!请注意观察钟面上发生的变化。(播音乐,计时——60秒,1分钟)
  师:谁估对了?
  师:这么长的时间也能估得这么准确,真是太棒了!说出你的答案吧!
  生:60秒。
  师:哦?你怎么知道自己估对了?
  生:我看到秒针刚才走了一圈,也就是60秒。
  师:大家同意吗?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看到秒针走的时候分针也在走,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是1分钟。
  师:是的,秒针走了一圈,是60秒;分针也在走,正好走了1小格,是1分钟。根据这些变化,你们能发现:1分钟与60秒是什么关系吗?
  (板书:1分60秒)
  生:它们是一样的。
  师:这样的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呢?
  生:等号!1分等于60秒,60秒等于1分。
  [设计意图:(1)第一个活动,学生们可以选择点头、拍手或数数等等,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跟着秒针的走动把时间表示出来,从而体会要把握好每一秒的节奏,明确1秒钟的时间长短,进一步加深对秒这个时间单位的认识。(2)第二个活动提升了一个层次,利用秒的表示动作进行活动用时的估算。(3)第三个活动,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听音乐估计60秒只是一个“引子”,因为学生们能估到50至70秒这个范围就已经非常了不起。所以,这个环节设计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们继续进行秒的估测训练,另一个重点则是抓住他们急于想知道结果这种强烈的好奇感,使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变成一种更为主动的“自我需求”意识,通过音乐播放时观察钟面上发生的变化,自己探究出秒与分的关系。]
  7.体会1分钟
  师:在1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呢?我们来试验一下吧!你可以选择写字、看书或是给自己把把脉等等。任选一种来试试看!(教师深入课堂,在巡视中找出典型的学生活动,以便下一环节进行展示。)
  师:我们来看一看,大家在1分钟里都做了哪些事情?(展示学生作品。)
  师:只有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去追求速度,才真的是会充分利用时间呢!你们对这1分钟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秒比较呢?
  生:1分钟和1秒钟比,显得好长啊!
  师:如果1分钟与1小时比呢?
  生:1分钟太短了——是啊,我的画还没有画完呢!
  师:对,1分钟和1秒钟比,显得比较长,那是因为1分等于60秒;1分钟与1小时比,它就变得非常短了,那是因为1时等于60分。不同的时间进行比较,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8.体会时间的价值
  (课件演示: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上1秒钟可以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有的电脑1秒钟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最快的无人驾驶高超音速试验飞机1分钟行驶200多公里;国内首例面向国际公开招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1分钟处理污水高达2万多千克。)
  师: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时间,1分钟、1秒钟的价值也会变得非常巨大!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们对1分钟的认识;根据前后的联系、比较,使他们理解1秒钟和1分钟时的联系与区别。]
  9.认读课本
  师:打开课本第60页,看一看今天学习的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画出来……
  师:你们觉得哪些知识比较重要,谁来读一读?
  师:大家看法各有不同,请同学们回家以后,再把上面的每一句话看一看、读一读,相信你会得到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在教学重、难点得到突破之后安排的,为的是让学生进行课本阅读时更具目的性。通过自己“画”书、“读”书的过程,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全课重点不是教师硬“灌”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提炼出来的;全课知识点的总结不是教师硬“给”的,而是他们自己整理出来的。此环节在全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巩固提高
  1.时间单位的使用。
  (1)填空:P63.第1题:a.大约每天睡9( )。b.系红领巾大约需要用20( )。c.煮饭大约要25( )。
  (2)选择:a.夏天我们午睡的时间是50(时/分/秒)。b.豆豆用1(时/分/秒)关了教室里的一盏灯。
  2.了解生活中时间单位的使用,知道竞赛时如何通过时间进行输赢的比较。出示信息:
  (1)我国运动员王丽萍在悉尼奥运会上以1小时29分05秒的优异成绩为祖国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的冠军。
  (2)在110米跨栏赛跑的国际比赛中,刘翔在洛桑站的大赛中以11秒88的成绩夺冠,并打破13年的世界记录。判断:在110米跨栏赛跑中,刘翔用12秒91,王军用18秒。谁跑得快?为什么? 3.修改:找出数学日记中用错的时间单位,并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全课知识巩固、升华的阶段。(1)练习一,目的在与巩固知识点;(2)练习二,目的在于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展;(3)练习三,目的是对本课学习之后的一个提升、提高。]
  
  (四)全课总结。
  1.交流生活中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交流生活中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使他们的了解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竞赛:整理桌面,看钟报时。
  [设计意图:通过最后的竞赛,使他们切身体会如何珍惜身边的1分、1秒,同时也是秒的时间在计算方面的一个锻炼——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看钟面上秒针走动的格子数快速地报出自己所用的时间。在秒针走动的韵律下结束全课,与开课的听声猜测形成了一个相互呼应。]
  (本文荣获2007年“全国首届课堂教学比赛总决赛一等奖”)
  
  (责编 韦春艳)
其他文献
在金融危机爆发的10年时间里,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过山车式”的大调整,发达国家经济从最初的严重受挫到逐渐从危机阴影中走出来,依托宏观发展战略规划和微观经济结构调整,发
研究了以氨磺酸为催化剂,马来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马来酸二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物质的量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0.5 g(马来酸为0.05 mol的情况下),带水
介绍一种新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及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作业成本法及作业管理.探讨通过作业成本计算来实施作业管理,即通过进行作业分析,消除或减少不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
说话能力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都要依靠说话,同时,说话训练又与读写训练有密切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对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既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必须重视对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一、端正学生的说话态度    说
双重“的”字短语是淄博方言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本文首次发现并确立了它的含义,并从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平面,结构类型、层次意义、句法功能、语用特征四个角度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