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社会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6382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发展史表明,无论什么样的较量,无不是为利益所驱动,以利益为目标。若干年来,美国凭借其在两次战争中大发横财积累的经济实力及在此基础上经营起来的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对他国进行肆无忌惮地干涉或威胁,尤其是利用高科技进行各种间谍活动,以维护其现有的地位,而且以后仍会利用这些继续扮演全球的霸主角色。在冷战期间,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文化等方面的渗透,对东欧实现了“和平演变”。根据美国最大也是对政府决策最有影响的智囊库兰德公司于1998年6月份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美国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应可以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在和平演变计划中,有《十条戒令》,其中的两条可也看出来,美国在思想文明等方面一直在觊觎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传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就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一定要不择手段;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更是担忧中国的崛起。互联网的使用,使各种思潮瞬间涌入我们的精神世界,“搭便车”论、“中国威胁”论等在国际国内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基础。2016年,我国进入十三五计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继续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无比重要的。继续坚持马克是主义中国是至关重要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吸取德国关于真正社会主义的教训,在更好的利用他国经验和理论的时候要谨慎,要紧密结合我国实际。
  环顾我国的历史,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是空的,也不是虚幻的,而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
  德国只是将当时英法文献被搬到德国,而没有将当时英法的具体国情条同时搬过去。在德国的条件之下,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指具有纯粹文献形式。常言道“比较出智慧,比较出真知”。在这样一种国内核国际环境下,我们国家又一直强调实际和实践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更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的过程中,借鉴德国引入英国法国文献的经验、吸取他们教训、防止美国文化和平演变计划是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保障。全面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分化与演进,而且,对于中国如何真正坚持、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启示。
  (一)重视本国文化安全
  国家安全,我们常说的国家安全都是基于传统的安全观来看待问题,传统安全观指国家的政治安全和国家的军事安全,它是以国家主权的维护为核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国家主权安全,国家应对主权被侵犯的战争和军事要素。但是越发展我们越可以发现,国家安全绝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它至少包括1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近几年来炒得火热的文化冲突论,其直接指向就是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影响。
  一国的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牢牢把握主动权,在保持本国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发展本国先进文化。纵观未来的世界,在非西方文明中将存在着既坚守固有传统,又追求普世价值的双重倾向,而且,这两种倾向可能会互相抵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正逐步走向和平发展之路,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都是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妄图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策略。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我国的文化安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坚持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精神资源,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强化公民的国家文化安全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念、人伦观念、和谐观念、爱国观念,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社会主义要发展,思想不能僵化,要勇于探索新路,但又不能过分激进,误入歧途,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
  (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决不能生吞活剥,有理论更要有实践。德国的失败在于只是搬过英法国家的理論,而没有考虑本国的具体国情。为了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中国需要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信仰可以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树立信仰的时代,国家崛起考技术、发明、生产力、制度,更需要人民有坚定地马克思主义信仰。(2)思想内容上的结合。即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使之内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决策实行思想先行,思想信念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更好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想结合,使人们更融洽的接受马克思主义至关重要,也最有效。(3)是形式上的结合。即充分利用中华民族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等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建立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形态下阐述的各种主义制度,要想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结合,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入乡随俗、更加通俗易懂,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明确、江泽民对与时俱进的论述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注释:
  [1]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1页
其他文献
【摘要】:鉴于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方式死板、课堂沉闷、效果低下,我试图把音乐和古诗文的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民乐的教化作用、渲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探索,积极完善,使之切实可行。现在所做的,其实都是为了抛砖引玉,给同行提供一种可以参考借鉴的模式。相信每个人都去尝试、都去探索,我们的语言课堂必将充满活力,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必然前途无量。  【关键词】:音乐;古诗文;可行性;具体做法  一、
期刊
【摘要】:《活着》讲述了福贵老人对一生苦难的追忆。他由一个嗜赌成性的地主少爷变成了农民,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他没有一直过着既富且贵的日子,而是过着既贫且苦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让他悟到了“活着”的意义。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剖析福贵的多面人生,品味他对苦难的坚忍,对生命的豁达。  【关键词】:福贵;活着;研究方法  一《活着》写作背景及内容简介  余华偶然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创新是国家进步的源泉,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究其原因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决定人才的因素则是创新性教育。因此,高等数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必须全面重视起来,从多角度着手,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笔者基于当前高等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需遵循的原则及创新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对高等数学的可持续
期刊
【摘要】:在我国,民间科学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风气,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一方面公众对科学的热情日益升温,另一方面,人们对科学活动又缺乏基本的了解。民间科学可以细分为民间科学爱好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对于民间科学的评价,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这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问题,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问题。本文将着重从民间科学爱好者这一群体出发,探讨民间科学与科学划界和科学普及的问题,从民
期刊
【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各时代文人笔下经久不衰的题材,在中国长达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从未停止。爱情之于女性,如雨露之于旱土,暖阳之于寒流,自古女性对爱情充斥着美好的幻想,在心里构划着理想的爱情蓝图,但爱情就像罂粟,有着诱人的魅力,也同时让人迷醉,女性的敏感多情,使得爱情更具几分苦涩,对情郎的思念,对爱情的执着,对婚姻的背叛,以及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无奈,都在女性爱情的土
期刊
【摘要】:俄罗斯高等教育主要是以许可、评估、委认系统进行质量的监控,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院校评估、专业评估、专业委認为主体进行质量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对俄中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及其优缺点,从而对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高等教育;外部保障  一、前言  进入 21 世纪,我国高
期刊
【摘要】:张后觉北方王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现成良知说”,对王阳明心学中“良知”说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学问方面主张“学问易简”,强调易简才是学问之根源。事事物物单讲一个“良”字,无论是学问还是其他,只需从内心处下功夫即皆有成。  【关键词】:张后觉;良知;学问易简;正感正念  张后觉(1503—1589),字志仁,号弘山,山东茌平人。早岁,先后受业于颜中溪、徐波石,学习阳明良知之学,身体力践,学
期刊
【摘要】:佤族是我国西南沿边地区和缅甸北部地区共有的重要跨境民族,2015年缅北冲突以来,我国佤族同胞在特殊情况下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对当前形势下的佤族同胞的民族、国家认同感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沿边地区;国家;民族认同  一、缅北冲突及调研背景  缅北地区的冲突主要是由历史和民族问题造成的。自古以来該地区一直是多民族共生状态,19世纪英国人占领缅
期刊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强调某方面能力。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只重视理论学习,忽略了实践能力培养,只重视专业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第二课堂及课外素质拓展。  (二) 创新实践学分  创新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
期刊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交谈,了解了云南昆明某理工高校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个人成本的调查现状,并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分析,发现个人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条件、学校所在地、所学专业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启示,希望社会能够在个人成本分担这块引起重视。  【关键词】:个人成本;高等教育;成本分担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戰略和现实推进,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