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府门前飘国旗
探访老段府,如无人指路,压根就看不出新楼林立的仓南胡同哪有这地儿。不过四周随便一问都能有人给指出来:“就在那个大门插着国旗。有警卫把守的地方进去。”但街坊们同时也告诉你,打解放后那儿就是总参家属大院,虽然没住什么政要人物,但不能随便进去。拍照就更甭说。其实那大院还有另一标志性物体——在城内已非常罕见的高水塔,老远都能看到。认准它准没错。
四合院装小洋楼
由于这府邸建于西风东渐的民国时期。整体格局为坐北朝南、三进三出的典型老北京四合院,并建以西洋式二层小楼为正房使用,前有罗马式壁柱大礼堂,后有二层戏台,另带两层小洋楼的东跨院,专为段母所建。据住这儿三十多年的一位大妈说,如今院里一溜儿六层板楼的位置,就是被拆迁的第一座院。一起拆迁的还有大影壁和门楼上一只石鹰,那石鹰一爪踩着地球,一爪蜷起,意为称霸全球,足见段祺瑞野心。
上图,庭院南面设戏台和扮戏房。屋顶为两卷勾连搭式,供段祺瑞在小洋楼招待宾客看戏,如今戏台四面围了墙,变成民居。右图,砖缝间冒出的杂草和精心种植的小花为这拥挤不堪的筒子楼增添了不少明媚。下图,优雅的爱奥尼式柱廊,环灰砖拱廊。所有的房子前都有走廊环绕一起,雨雪天气走到大街上都不用打伞。每层楼高近4米,有的住户还在家里装个小楼梯,将其变成了LOFT。
因此,我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变成了原先处于中轴上的原府大殿。穿过大殿两侧通道,殿后是宽敞的方形庭院,被当作筒子楼使用的大杂院。北面二层小洋楼依稀还是旧时样。但当年仅有一层的东西两侧配房,到建国后加盖为两层,廊柱的风格和屋顶的设计有明显的建筑年代差异。从两侧通道穿过。是第三进院。据说是仆人住所,原来也一层,建国后加盖为两层。最让这院里的大妈们念念不忘的还是楼后的大花园,亭台楼阁,假山流水,花木扶疏,但现已不存。
探访老段府,如无人指路,压根就看不出新楼林立的仓南胡同哪有这地儿。不过四周随便一问都能有人给指出来:“就在那个大门插着国旗。有警卫把守的地方进去。”但街坊们同时也告诉你,打解放后那儿就是总参家属大院,虽然没住什么政要人物,但不能随便进去。拍照就更甭说。其实那大院还有另一标志性物体——在城内已非常罕见的高水塔,老远都能看到。认准它准没错。
四合院装小洋楼
由于这府邸建于西风东渐的民国时期。整体格局为坐北朝南、三进三出的典型老北京四合院,并建以西洋式二层小楼为正房使用,前有罗马式壁柱大礼堂,后有二层戏台,另带两层小洋楼的东跨院,专为段母所建。据住这儿三十多年的一位大妈说,如今院里一溜儿六层板楼的位置,就是被拆迁的第一座院。一起拆迁的还有大影壁和门楼上一只石鹰,那石鹰一爪踩着地球,一爪蜷起,意为称霸全球,足见段祺瑞野心。
上图,庭院南面设戏台和扮戏房。屋顶为两卷勾连搭式,供段祺瑞在小洋楼招待宾客看戏,如今戏台四面围了墙,变成民居。右图,砖缝间冒出的杂草和精心种植的小花为这拥挤不堪的筒子楼增添了不少明媚。下图,优雅的爱奥尼式柱廊,环灰砖拱廊。所有的房子前都有走廊环绕一起,雨雪天气走到大街上都不用打伞。每层楼高近4米,有的住户还在家里装个小楼梯,将其变成了LOFT。
因此,我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变成了原先处于中轴上的原府大殿。穿过大殿两侧通道,殿后是宽敞的方形庭院,被当作筒子楼使用的大杂院。北面二层小洋楼依稀还是旧时样。但当年仅有一层的东西两侧配房,到建国后加盖为两层,廊柱的风格和屋顶的设计有明显的建筑年代差异。从两侧通道穿过。是第三进院。据说是仆人住所,原来也一层,建国后加盖为两层。最让这院里的大妈们念念不忘的还是楼后的大花园,亭台楼阁,假山流水,花木扶疏,但现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