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锦城,锦江,锦里,锦院。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这座历经了三千年历史的西南古城,将它最美的风韵都凝聚在一个“锦”字之上,而蜀锦就是这千年绝代风华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
走进“蜀江锦院”的展厅,时光仿佛倒流。
咔嚓咔嚓,一台台长6米、高5米的清代花楼木织机在两名工匠手脚并用的操作下上下翻舞。一根根五彩的丝线编织在历史的经纬之中,也在这华丽的方寸之间展开了成都因锦而生的历史长卷。抚摸着璀璨夺目的蜀锦,就仿佛是触摸到了古蜀祖先们生命的律动和灵光。
蜀锦,这种流传千年的手工丝线技艺,如今已经渐渐地湮没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之中。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无暇来细细品味这精美隽永的丝线艺术。
蜀锦,手工织造技艺,如今已成为天府之国最后的手工丝线艺术了。
芙蓉锦官,华丽千年
在古代,锦是11种丝织品中最高级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才能使用。这一点从中国的造字法可见一斑——锦是唯一用“金”作偏旁的织物。“金帛”其价如金,故有寸锦寸金的说法,自然不可与其他织物同比。蜀锦因盛产于蜀地而得名,与宋锦、云锦和壮锦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锦”,而蜀锦又名列“四大名锦”之首,自古就被称为“蜀中之宝”。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诗句,他被美轮美奂的蜀锦所倾倒,诗中描写的傍晚锦江畔少女濯锦的画面,为美丽的成都更添一分华丽的姿色。每当蜀锦织成,织锦女工便手持蜀锦,来到濯锦江中漂练,夕阳西下,晚霞当空,江水中的蜀锦与倒映在江水中的晚霞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长卷画一样在锦江中缓缓展开,为烟雨朦胧的锦官城平添了几许诗意,而江边濯锦的美丽意境也永远定格在了成都人的记忆之中。
谈到蜀锦,必言成都。蜀锦与成都,其二者的命运无疑是息息相关的。时间回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当年张仪、张若在修建成都之时,在夷里桥南岸修建了一个专门管理蜀锦生产的“锦官署”,署内房屋连绵,四周有围墙,看起来很像一个城堡,人称 “锦官城”。而“锦官署”的建立也被看作成都蜀锦正式诞生的标志。如此算来,蜀锦已经陪伴蜀人走过两千多个春夏秋冬了。
蜀锦以华丽精美、色调明艳、文饰典雅著称。唐宋两代是蜀锦的鼎盛时期,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进贡给唐玄宗的“兰亭序”文字锦,被作为“异物”藏入宫中;为安乐公主出嫁定制的“单丝碧罗笼裙”,采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织成花鸟,鸟雀很小,但织出眼、鼻、嘴、甲,“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飘似云烟,灿若朝霞”,更是天下绝品。明清之后,经济中心南移,蜀锦、宋锦崛起,蜀锦失去皇室垂青,曾一度迷失,但是蜀锦艺人很快放下自己织锦老大的身架,吸收了江南织锦的制造工艺,把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融入织锦中,让蜀锦再次放出异彩,从而织造出了有“清末三绝”之称的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千年蜀锦又重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千年来,蜀锦凭借独特的魅力引无数文人墨客有感而发。早在西汉,扬雄在《蜀都赋》中就用“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的文句来盛赞蜀锦的柔滑质地和鲜艳的色彩。唐代诗人王建曾在《织锦曲》中用“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将蜀锦织造的过程细细描绘,让人不禁对织出的蜀锦之美产生无限遐想。“九气分为九色霞,五灵仙驭五云车。春风因过东君舍,偷样人间染百花。”唐代才女薛涛的《试新服裁制初成》则满足了人们的遐想,字里行间透出一位女性对华美蜀锦的喜爱。晚唐还有个诗人陆龟蒙也对蜀锦特别喜爱,写了篇《记锦裙》,说他在侍御史李君家中看到一幅初唐时期蜀锦做的裙子,长一米,裙子前面的左边有仙鹤二十只,皆口衔鲜花,曲腿起飞;右边是二十只鹦鹉,耸肩舒尾,极为传神……此文洋洋洒洒一千多字,最后四个字是“神乎技矣”!
天工开物,寸锦寸心
唧唧复唧唧,沿河而上兮。穿过青灰石拱桥,柳树掩映,有一所傍河而居的千年锦坊,这就是位于成都市锦江河畔的蜀江锦院。跨过一尺高的门坎,便跨过了千年的时光,在这个400平方米的大厅里,五台大型手工木质织机一字排开,“咔嚓咔嚓”的织锦声在这个不平凡的空间里轻轻回荡,充满了韵律感。这五台大型手工木制织机叫作大花楼木织机,是织造蜀锦最主要的工具。五台木织机仿佛五台时光机,让人得以领略千年前男耕女织的诗意。在一台古朴的花楼木织机上,一上一下坐着两位师傅。一位师傅稳坐上面,手起手落,麻利地提起经线——共有14000多根线,他要在正确时间和位置,用正确的力度拽出其中正确的线。这是手工织造蜀锦十八道工序之一的“挽花”。坐在机下的,是另一位师傅,他在丢梭织纬,这叫作“投梭”。上面挽花一次,下面就投梭一次。一经一纬循环往复,一幅红底金花的蜀锦就这样渐渐出现在织机上。
蜀锦织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踞织机、斜织机、丁桥织机、花楼手工提花机的演变过程,而大花楼木织机则是蜀锦织机的巅峰之作。大花楼木织机机长6米、宽5米、高4米、宽1.5米,每台织机分楼上楼下两部分,需要两个人合作操纵:织造时,楼上拽花工根据花本要求,提起经线;楼下织手对织料上的花纹,妆金敷彩、抛梭织纬、自由换色。这种织造方法不受色种限制,整件产品华丽和谐。也就是说,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这种古老的织锦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不得不提的是,之所以一幅蜀锦能卖到天价,是因为织一幅蜀锦光准备工作就得花上四个多月时间,在织锦的过程中,拽花工一提线,织手一投梭,才算完成一步,如此重复一百六十多步才换来一厘米的蜀锦,所以也有一个成语叫作“寸锦寸金”。锦工这样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最多也就换来几厘米蜀锦。若其中一根蚕线断掉,还要花上几个小时来找寻断线处,然后方能继续。因此,一幅蜀锦从准备到完成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故弥足珍贵。 在蜀锦的织造过程中,“挑花结本”是最重要的一道工艺。没有花本,就没有绚烂华美的蜀锦。蜀锦工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挑花结本;二是花楼织机的织造。凡花先挑而后织,花有本,挑有式,织有法。要织锦,花本必不可少,因为花楼织机产生的图案纹样,是由结本的人去创意、设计和编排,再由锦工和拉花工具体操作而完成的。
挑花结本是把复杂的蜀锦纹样付诸织造的关键所在,因为不管设计图样的画师画出的是什么图样,结花本的工匠都能用丝线按照设计的图样仔细量度、精确计算出分寸而编结出花本来。只要是按照花本的尺寸度数穿梭织造,就算织工事前不知道要织的是什么花样,织出来的也准确无误。蜀锦的挑花结本大致分为绷扦起绞、对线、挑扦、穿过线、换结等工序。挑花结本完成后,将花本输送到花楼织机上,由花楼织机的锦工按照顺序一梭一梭移到花楼的纤线上,才能真正地开始织锦。
“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锦市,四月蚕市……”在这个诗意沦陷、风雅湮灭的时代,蜀江锦院的这几台古老织机,正孤独而执着地编织着一个喧嚣的年代渐已远去的蜀锦记忆……
生于风雅,死于科技
蜀锦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而蜀锦织造技艺更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跨越式提高,对纺织品需求观念的大幅度转变,以及现代工业社会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昔日被誉为“蜀中之宝”的蜀锦,如今也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当下,蜀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码锦对手工蜀锦的冲击。数码锦是由电脑数码印刷合成,成本相当低廉,而蜀锦则是手工织造,即使有经验的老艺人,满负荷操作一小时,至多能织出二三厘米的蜀锦,因此成本很高,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其生存境况令人堪忧。然而无论怎样,有着两千年历史的蜀锦,终究是刻在锦官城肌理中的华彩记忆,也是每一个成都人的天生印记。呵护蜀锦,就是捍卫属于中国人的千年风雅。正如锦院里一位蜀锦老艺人说的那样,“我每天来这儿织锦,每看到一个年轻人进来参观,或赞叹或惊奇,我看见他们的眼睛闪着光,就对蜀锦的明天多一份信心。”
所以,当你有幸来到蜀江锦院的花楼木织机前时,请慢下匆匆的脚步,用惊鸿一瞥的刹那时光,细细领略这天府之国最后的手工丝线艺术吧。(责任编辑/王鑫 设计/王鑫)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这座历经了三千年历史的西南古城,将它最美的风韵都凝聚在一个“锦”字之上,而蜀锦就是这千年绝代风华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
走进“蜀江锦院”的展厅,时光仿佛倒流。
咔嚓咔嚓,一台台长6米、高5米的清代花楼木织机在两名工匠手脚并用的操作下上下翻舞。一根根五彩的丝线编织在历史的经纬之中,也在这华丽的方寸之间展开了成都因锦而生的历史长卷。抚摸着璀璨夺目的蜀锦,就仿佛是触摸到了古蜀祖先们生命的律动和灵光。
蜀锦,这种流传千年的手工丝线技艺,如今已经渐渐地湮没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之中。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无暇来细细品味这精美隽永的丝线艺术。
蜀锦,手工织造技艺,如今已成为天府之国最后的手工丝线艺术了。
芙蓉锦官,华丽千年
在古代,锦是11种丝织品中最高级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才能使用。这一点从中国的造字法可见一斑——锦是唯一用“金”作偏旁的织物。“金帛”其价如金,故有寸锦寸金的说法,自然不可与其他织物同比。蜀锦因盛产于蜀地而得名,与宋锦、云锦和壮锦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锦”,而蜀锦又名列“四大名锦”之首,自古就被称为“蜀中之宝”。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诗句,他被美轮美奂的蜀锦所倾倒,诗中描写的傍晚锦江畔少女濯锦的画面,为美丽的成都更添一分华丽的姿色。每当蜀锦织成,织锦女工便手持蜀锦,来到濯锦江中漂练,夕阳西下,晚霞当空,江水中的蜀锦与倒映在江水中的晚霞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长卷画一样在锦江中缓缓展开,为烟雨朦胧的锦官城平添了几许诗意,而江边濯锦的美丽意境也永远定格在了成都人的记忆之中。
谈到蜀锦,必言成都。蜀锦与成都,其二者的命运无疑是息息相关的。时间回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当年张仪、张若在修建成都之时,在夷里桥南岸修建了一个专门管理蜀锦生产的“锦官署”,署内房屋连绵,四周有围墙,看起来很像一个城堡,人称 “锦官城”。而“锦官署”的建立也被看作成都蜀锦正式诞生的标志。如此算来,蜀锦已经陪伴蜀人走过两千多个春夏秋冬了。
蜀锦以华丽精美、色调明艳、文饰典雅著称。唐宋两代是蜀锦的鼎盛时期,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进贡给唐玄宗的“兰亭序”文字锦,被作为“异物”藏入宫中;为安乐公主出嫁定制的“单丝碧罗笼裙”,采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织成花鸟,鸟雀很小,但织出眼、鼻、嘴、甲,“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飘似云烟,灿若朝霞”,更是天下绝品。明清之后,经济中心南移,蜀锦、宋锦崛起,蜀锦失去皇室垂青,曾一度迷失,但是蜀锦艺人很快放下自己织锦老大的身架,吸收了江南织锦的制造工艺,把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融入织锦中,让蜀锦再次放出异彩,从而织造出了有“清末三绝”之称的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千年蜀锦又重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千年来,蜀锦凭借独特的魅力引无数文人墨客有感而发。早在西汉,扬雄在《蜀都赋》中就用“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的文句来盛赞蜀锦的柔滑质地和鲜艳的色彩。唐代诗人王建曾在《织锦曲》中用“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将蜀锦织造的过程细细描绘,让人不禁对织出的蜀锦之美产生无限遐想。“九气分为九色霞,五灵仙驭五云车。春风因过东君舍,偷样人间染百花。”唐代才女薛涛的《试新服裁制初成》则满足了人们的遐想,字里行间透出一位女性对华美蜀锦的喜爱。晚唐还有个诗人陆龟蒙也对蜀锦特别喜爱,写了篇《记锦裙》,说他在侍御史李君家中看到一幅初唐时期蜀锦做的裙子,长一米,裙子前面的左边有仙鹤二十只,皆口衔鲜花,曲腿起飞;右边是二十只鹦鹉,耸肩舒尾,极为传神……此文洋洋洒洒一千多字,最后四个字是“神乎技矣”!
天工开物,寸锦寸心
唧唧复唧唧,沿河而上兮。穿过青灰石拱桥,柳树掩映,有一所傍河而居的千年锦坊,这就是位于成都市锦江河畔的蜀江锦院。跨过一尺高的门坎,便跨过了千年的时光,在这个400平方米的大厅里,五台大型手工木质织机一字排开,“咔嚓咔嚓”的织锦声在这个不平凡的空间里轻轻回荡,充满了韵律感。这五台大型手工木制织机叫作大花楼木织机,是织造蜀锦最主要的工具。五台木织机仿佛五台时光机,让人得以领略千年前男耕女织的诗意。在一台古朴的花楼木织机上,一上一下坐着两位师傅。一位师傅稳坐上面,手起手落,麻利地提起经线——共有14000多根线,他要在正确时间和位置,用正确的力度拽出其中正确的线。这是手工织造蜀锦十八道工序之一的“挽花”。坐在机下的,是另一位师傅,他在丢梭织纬,这叫作“投梭”。上面挽花一次,下面就投梭一次。一经一纬循环往复,一幅红底金花的蜀锦就这样渐渐出现在织机上。
蜀锦织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踞织机、斜织机、丁桥织机、花楼手工提花机的演变过程,而大花楼木织机则是蜀锦织机的巅峰之作。大花楼木织机机长6米、宽5米、高4米、宽1.5米,每台织机分楼上楼下两部分,需要两个人合作操纵:织造时,楼上拽花工根据花本要求,提起经线;楼下织手对织料上的花纹,妆金敷彩、抛梭织纬、自由换色。这种织造方法不受色种限制,整件产品华丽和谐。也就是说,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这种古老的织锦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不得不提的是,之所以一幅蜀锦能卖到天价,是因为织一幅蜀锦光准备工作就得花上四个多月时间,在织锦的过程中,拽花工一提线,织手一投梭,才算完成一步,如此重复一百六十多步才换来一厘米的蜀锦,所以也有一个成语叫作“寸锦寸金”。锦工这样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最多也就换来几厘米蜀锦。若其中一根蚕线断掉,还要花上几个小时来找寻断线处,然后方能继续。因此,一幅蜀锦从准备到完成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故弥足珍贵。 在蜀锦的织造过程中,“挑花结本”是最重要的一道工艺。没有花本,就没有绚烂华美的蜀锦。蜀锦工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挑花结本;二是花楼织机的织造。凡花先挑而后织,花有本,挑有式,织有法。要织锦,花本必不可少,因为花楼织机产生的图案纹样,是由结本的人去创意、设计和编排,再由锦工和拉花工具体操作而完成的。
挑花结本是把复杂的蜀锦纹样付诸织造的关键所在,因为不管设计图样的画师画出的是什么图样,结花本的工匠都能用丝线按照设计的图样仔细量度、精确计算出分寸而编结出花本来。只要是按照花本的尺寸度数穿梭织造,就算织工事前不知道要织的是什么花样,织出来的也准确无误。蜀锦的挑花结本大致分为绷扦起绞、对线、挑扦、穿过线、换结等工序。挑花结本完成后,将花本输送到花楼织机上,由花楼织机的锦工按照顺序一梭一梭移到花楼的纤线上,才能真正地开始织锦。
“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锦市,四月蚕市……”在这个诗意沦陷、风雅湮灭的时代,蜀江锦院的这几台古老织机,正孤独而执着地编织着一个喧嚣的年代渐已远去的蜀锦记忆……
生于风雅,死于科技
蜀锦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而蜀锦织造技艺更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跨越式提高,对纺织品需求观念的大幅度转变,以及现代工业社会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昔日被誉为“蜀中之宝”的蜀锦,如今也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当下,蜀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码锦对手工蜀锦的冲击。数码锦是由电脑数码印刷合成,成本相当低廉,而蜀锦则是手工织造,即使有经验的老艺人,满负荷操作一小时,至多能织出二三厘米的蜀锦,因此成本很高,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其生存境况令人堪忧。然而无论怎样,有着两千年历史的蜀锦,终究是刻在锦官城肌理中的华彩记忆,也是每一个成都人的天生印记。呵护蜀锦,就是捍卫属于中国人的千年风雅。正如锦院里一位蜀锦老艺人说的那样,“我每天来这儿织锦,每看到一个年轻人进来参观,或赞叹或惊奇,我看见他们的眼睛闪着光,就对蜀锦的明天多一份信心。”
所以,当你有幸来到蜀江锦院的花楼木织机前时,请慢下匆匆的脚步,用惊鸿一瞥的刹那时光,细细领略这天府之国最后的手工丝线艺术吧。(责任编辑/王鑫 设计/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