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在该转变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两种语言背后所包含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习惯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等,这也涉及到翻译技巧的问题。任何语言在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直译与意译之争,日译汉也不例外。本文试结合日译汉过程中对直译与意译灵活选择的翻译实例来论证对于直译和意译不能简单机械的划分好坏,不能笼统的判断二者的对错。
关键词:直译;意译;日译汉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的方法论问题,也是翻译实践中最基本的课题。翻译是把一套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用另一套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创造性文化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由于历史,地理,文化,思维,语言特征,译者主观性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两种符号系统转换过程中所使用方法的不同,即翻译方法的不同,在这些方法之中,最主要的当属直译与意译。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所以两国的语言在文字和意义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相似之处容易使我们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忽略两国之间因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跨文化上的差异而使译文生硬牵强,不能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那么我们在日译汉的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处理直译与意译的关系呢?笔者试通过翻译实例来证明两者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一、中国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历史
直译,即直接翻译,忠于原文,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意译,即创作翻译,为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而不拘泥于原文的一般形式。围绕二者的争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的翻译基本为佛经翻译。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指出,译者不易,应秉承直译的观点,因循本质,不加文饰。东晋时的鸠摩罗什则主张自由的意译。汉唐以来,中国翻译界已经出现了直译派,意译派,新译派等三种译派的门派之争。
近代以来,直译与意译之争达到高潮。被视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的是严复的“信、达、雅”。鲁迅主张严格的直译,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理论。傅雷把传统美学观点应用到翻译理论中,认为神似更胜于形似,坚决反对在翻译过程中破坏本国语言的结构和特性。钱钟书曾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要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暴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要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
二、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实质分析
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争论在我国的译论上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造成这一争论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译者对于直译与意译理论上的曲解以及在实践中的偏差。主张直译的人认为意译过于随意,过于自由化,近乎胡乱翻译;而主张意译的人则认为直译太过拘谨,死板且毫无生气,相当于死译硬译。
在冯庆华所编著的《实用翻译教程》中指出:“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直译不等于逐字翻译,是在保持原文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变化,使译文能被受众所接受。进行逐字翻译,未对源语言的语序,形式作任何变化,所表达的意义与源语言并不相符,甚至相差很大,这种翻译是不可取的。意译不等于胡译乱译,是在原文的结构形式无法沿用的情况下,采用新的表现手法与意象来表达原文思想内容与形象内涵的一种翻译方法。意译主要是根据原作者的表达思路进行翻译,不过分注重细节,但是也不意味着能够随意的添加个人感情色彩。
三、日译汉中直译与意译的选择
在日译汉时,有些情况下直译比较好,而有些情况下用意译才合适,这是不言自明的。直译和意译作为两种不同特征的翻译方法,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准确,忠信的反映原文的本意。由于能力有限,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完整或疏漏之处,笔者试着对日译汉中的一些直译与意译的选择问题进行如下的简单归纳和总结。
笔者认为一般日译汉选择直译法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日语为一般语法句、句型句时用直译法
分属于两个语言体系的日语和汉语,如果其构成句子基本结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存在,这种情况下多采用直译。语法是构成句子的主干,句子的基本结构确立后,再把对应的部分翻译出来就可以了。
例1:王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
例2:今日は日曜日です。
例1是一个典型的名词谓语句,其中的“王さん”是主语,“旅行社の社員”是谓语,“…は…です”是日语中的基本句型,意思是“…是…”。因此,例1可以直接对应翻译成“小王是旅行社职员”。例2和例1一样,可以译成“今天是星期天”。
但是,日语中的谓语句和汉语的习惯不同,日语的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在翻译成汉语时,我们要灵活的把“宾语”和“谓语”的位置调换。
例3:先生は白い回しを着て出た。
例4:君は能を知っているか。
例3中的“白い回し”是宾语,“着て”是谓语,在翻译时,如果一味的讲究对应,那么就变成死译了。因此例3译成“老师穿上白色外套后出去了。”例4在结构上和例3相同,只是在句尾多了一个表示疑问的“か”。例4应该翻译成“你了解能吗?”
(二)需要体现日本国家特色与风貌时应采用直译法
语言不仅用于传达意思,还负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不同国家的文化内容都不会完全相同。有时我们会遇到反映日本文化独特之处的日语内容,这些内容在中国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此时需要采用直译法,以便准确体现日本国家的特色和文化。如果采用意译的话,等于只保留了原文的形,而抛弃了原文的神。
例5:寿司と天麩羅をお願いします。
如果将例5中的“寿司”和“天麩羅”意译为与之对应的汉语意思“紫菜包饭”,“生鱼片饭”和“油炸虾和蔬菜”,则失去了其所承载的日本文化特色,就像欣赏玫瑰花的图片,只见其形,难闻其香,因此,将其直译为“寿司”和“天麩羅”比较贴切。 (三)吸收日文的表达方式时采用直译法
众所周知,日语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与汉语有很深的渊源。但是日语有其独立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了许多新的词汇用语,对于这类词,我们一般采用直译法。
例6:近年過労死で死んだ人が増えてきったそうです。
在这个例句中出现的“過労死”是日本特有词汇,意思是因过度劳累而死亡。如果意译就显得冗长,不如直接译成“过劳死”简单明了,也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由于中日地理位置,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思想表达方式上存在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不一样,因此在日译汉中采用意译法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日译汉的过程中采用意译法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有些日语成语、谚语需要用意译法
日语中有着丰富的成语,谚语,增加了其语言的魅力和表达能力,其中一部分是可以直译的,不会造成误解。
例7:一刻千金。
例8:口と腹が別々だ。
例7可以直译成“一刻千金”。例8可以直译成“心口不一”。其原文和译文一比较,各个部分都相对应,且易懂。
但是,有些日语成语,谚语却有着日语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在汉语中也有与其相应的成语,谚语时,选择意译才能使两种语言的转换达到出身入化的效果。
例9:猿も木から落ちる。
例10:噂をすれば影がさす。
例9直译为“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这样译从汉语语法上看没有不通之处,从意思是上看勉强也能让人明白。但是如果将其意译为中国人都知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其就更妙了。例10直译为“如果说坏话,影子马上就出现”,这让译文读者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意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样意思就明了了。
(二)两种语言间存在语言习惯误区时用意译法
日语与汉语间存在着由于语言文化习惯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差异,而意译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11:A1:映画を見に行きませんか。
B1:いいですよ。
例12:A2:私は手伝いますか。
B2:いいです。
“いいです”在例11中译为“好的”,表示赞同或者形容事物的性质,状态。但是在例12中却是对他人欲给予的帮助表示拒绝,因此应该译成“不用了”。
例13:小野さんは体育館です。
例14:私は魚です。
例13如果译成“小野是体育馆”就不符合汉语逻辑,因此要译为“小野在体育馆”。例14是在点菜时常用的句子,应翻译为“我要鱼”,若译为“我是鱼”就错了。
以上仅仅是做了一些有关日译汉过程中直译与意译选择的简单归纳。某些情况下不论是直译和意译都不影响原文的信息传达时,选择两者其一都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情况下能采用直译时优先考虑直译,当采用直译行不通时便考虑意译。
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争论,在当今中国的翻译界,直译与意译的对立已趋于消失,主张直译,意译并举,相辅相成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照顾受众的需要才能使语言表达更为得体恰当。所以我们应该摒弃直译与意译孰好孰坏的争论,在翻译过程中灵活的选择适当的方法。直译与意译,应该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许多优秀的译文都是译者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杰作。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求形式,方法,而应注重内容和结果,并以易懂为原则,根据上下文,服从表达的需要,再现原文的风格,特色,情趣和神韵。笔者也借由日译汉对直译与意译两者的关系及其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归纳。直译和意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互不排斥,互不矛盾,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最有效的做好翻译工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乔曾锐.译论[M].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0.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李晨媚.浅议日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3):102-103.
[5]申素芳.关于日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2):162-163.
关键词:直译;意译;日译汉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的方法论问题,也是翻译实践中最基本的课题。翻译是把一套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用另一套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创造性文化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由于历史,地理,文化,思维,语言特征,译者主观性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两种符号系统转换过程中所使用方法的不同,即翻译方法的不同,在这些方法之中,最主要的当属直译与意译。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所以两国的语言在文字和意义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相似之处容易使我们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忽略两国之间因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跨文化上的差异而使译文生硬牵强,不能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那么我们在日译汉的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处理直译与意译的关系呢?笔者试通过翻译实例来证明两者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一、中国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历史
直译,即直接翻译,忠于原文,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意译,即创作翻译,为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而不拘泥于原文的一般形式。围绕二者的争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的翻译基本为佛经翻译。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指出,译者不易,应秉承直译的观点,因循本质,不加文饰。东晋时的鸠摩罗什则主张自由的意译。汉唐以来,中国翻译界已经出现了直译派,意译派,新译派等三种译派的门派之争。
近代以来,直译与意译之争达到高潮。被视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的是严复的“信、达、雅”。鲁迅主张严格的直译,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理论。傅雷把传统美学观点应用到翻译理论中,认为神似更胜于形似,坚决反对在翻译过程中破坏本国语言的结构和特性。钱钟书曾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要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暴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要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
二、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实质分析
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争论在我国的译论上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造成这一争论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译者对于直译与意译理论上的曲解以及在实践中的偏差。主张直译的人认为意译过于随意,过于自由化,近乎胡乱翻译;而主张意译的人则认为直译太过拘谨,死板且毫无生气,相当于死译硬译。
在冯庆华所编著的《实用翻译教程》中指出:“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直译不等于逐字翻译,是在保持原文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变化,使译文能被受众所接受。进行逐字翻译,未对源语言的语序,形式作任何变化,所表达的意义与源语言并不相符,甚至相差很大,这种翻译是不可取的。意译不等于胡译乱译,是在原文的结构形式无法沿用的情况下,采用新的表现手法与意象来表达原文思想内容与形象内涵的一种翻译方法。意译主要是根据原作者的表达思路进行翻译,不过分注重细节,但是也不意味着能够随意的添加个人感情色彩。
三、日译汉中直译与意译的选择
在日译汉时,有些情况下直译比较好,而有些情况下用意译才合适,这是不言自明的。直译和意译作为两种不同特征的翻译方法,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准确,忠信的反映原文的本意。由于能力有限,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完整或疏漏之处,笔者试着对日译汉中的一些直译与意译的选择问题进行如下的简单归纳和总结。
笔者认为一般日译汉选择直译法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日语为一般语法句、句型句时用直译法
分属于两个语言体系的日语和汉语,如果其构成句子基本结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存在,这种情况下多采用直译。语法是构成句子的主干,句子的基本结构确立后,再把对应的部分翻译出来就可以了。
例1:王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
例2:今日は日曜日です。
例1是一个典型的名词谓语句,其中的“王さん”是主语,“旅行社の社員”是谓语,“…は…です”是日语中的基本句型,意思是“…是…”。因此,例1可以直接对应翻译成“小王是旅行社职员”。例2和例1一样,可以译成“今天是星期天”。
但是,日语中的谓语句和汉语的习惯不同,日语的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在翻译成汉语时,我们要灵活的把“宾语”和“谓语”的位置调换。
例3:先生は白い回しを着て出た。
例4:君は能を知っているか。
例3中的“白い回し”是宾语,“着て”是谓语,在翻译时,如果一味的讲究对应,那么就变成死译了。因此例3译成“老师穿上白色外套后出去了。”例4在结构上和例3相同,只是在句尾多了一个表示疑问的“か”。例4应该翻译成“你了解能吗?”
(二)需要体现日本国家特色与风貌时应采用直译法
语言不仅用于传达意思,还负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不同国家的文化内容都不会完全相同。有时我们会遇到反映日本文化独特之处的日语内容,这些内容在中国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此时需要采用直译法,以便准确体现日本国家的特色和文化。如果采用意译的话,等于只保留了原文的形,而抛弃了原文的神。
例5:寿司と天麩羅をお願いします。
如果将例5中的“寿司”和“天麩羅”意译为与之对应的汉语意思“紫菜包饭”,“生鱼片饭”和“油炸虾和蔬菜”,则失去了其所承载的日本文化特色,就像欣赏玫瑰花的图片,只见其形,难闻其香,因此,将其直译为“寿司”和“天麩羅”比较贴切。 (三)吸收日文的表达方式时采用直译法
众所周知,日语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与汉语有很深的渊源。但是日语有其独立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了许多新的词汇用语,对于这类词,我们一般采用直译法。
例6:近年過労死で死んだ人が増えてきったそうです。
在这个例句中出现的“過労死”是日本特有词汇,意思是因过度劳累而死亡。如果意译就显得冗长,不如直接译成“过劳死”简单明了,也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由于中日地理位置,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思想表达方式上存在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不一样,因此在日译汉中采用意译法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日译汉的过程中采用意译法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有些日语成语、谚语需要用意译法
日语中有着丰富的成语,谚语,增加了其语言的魅力和表达能力,其中一部分是可以直译的,不会造成误解。
例7:一刻千金。
例8:口と腹が別々だ。
例7可以直译成“一刻千金”。例8可以直译成“心口不一”。其原文和译文一比较,各个部分都相对应,且易懂。
但是,有些日语成语,谚语却有着日语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在汉语中也有与其相应的成语,谚语时,选择意译才能使两种语言的转换达到出身入化的效果。
例9:猿も木から落ちる。
例10:噂をすれば影がさす。
例9直译为“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这样译从汉语语法上看没有不通之处,从意思是上看勉强也能让人明白。但是如果将其意译为中国人都知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其就更妙了。例10直译为“如果说坏话,影子马上就出现”,这让译文读者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意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样意思就明了了。
(二)两种语言间存在语言习惯误区时用意译法
日语与汉语间存在着由于语言文化习惯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差异,而意译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11:A1:映画を見に行きませんか。
B1:いいですよ。
例12:A2:私は手伝いますか。
B2:いいです。
“いいです”在例11中译为“好的”,表示赞同或者形容事物的性质,状态。但是在例12中却是对他人欲给予的帮助表示拒绝,因此应该译成“不用了”。
例13:小野さんは体育館です。
例14:私は魚です。
例13如果译成“小野是体育馆”就不符合汉语逻辑,因此要译为“小野在体育馆”。例14是在点菜时常用的句子,应翻译为“我要鱼”,若译为“我是鱼”就错了。
以上仅仅是做了一些有关日译汉过程中直译与意译选择的简单归纳。某些情况下不论是直译和意译都不影响原文的信息传达时,选择两者其一都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情况下能采用直译时优先考虑直译,当采用直译行不通时便考虑意译。
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争论,在当今中国的翻译界,直译与意译的对立已趋于消失,主张直译,意译并举,相辅相成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照顾受众的需要才能使语言表达更为得体恰当。所以我们应该摒弃直译与意译孰好孰坏的争论,在翻译过程中灵活的选择适当的方法。直译与意译,应该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许多优秀的译文都是译者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杰作。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求形式,方法,而应注重内容和结果,并以易懂为原则,根据上下文,服从表达的需要,再现原文的风格,特色,情趣和神韵。笔者也借由日译汉对直译与意译两者的关系及其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归纳。直译和意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互不排斥,互不矛盾,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最有效的做好翻译工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乔曾锐.译论[M].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0.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李晨媚.浅议日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3):102-103.
[5]申素芳.关于日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