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铸造人生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画艺术,它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史。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它已经穿越了时空的束缚,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我们的国粹,同时也是一种结合修养和乐趣的娱乐方式。但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往往使我们整日禁锢在紧张的工作之中,书画艺术带给我们恬淡和宁静的乐趣似乎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而我国著名画家田茂森先生的画作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展示书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
  田茂森先生的画给人一种大气、自然、妙趣天成的感觉,清旷雅秀,以独特的视角描绘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质朴不失明丽,恬淡不失浪漫。他的大大小小的作品以美好而温暖的情愫,以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结合打动人心,他那高超的绘画技巧,唯美的艺术风格使他的山水人物画作品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上光彩夺目。在当今的中国山水人物画坛,田茂森先生是最有成就,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画家之一。
  田茂森先生创造的山水画新样貌和新风格,是继李可染之后的又一次突破,对于当今和未来的山水画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且形成了“坚实、奇特、博大的艺术风貌,创造了新的美学品格。尤其是在独创性方面,不用见落款,便可一眼看出是他的画,风格独特,前无古人。
  “画”这个词是一个概念,一是意识的抽象理解,一是具体形象的理解。艺术的存在是永久的,它属文化层。老子说:“颓然昊名,充遍万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还说夷(无色),希(无声),微(无形)三者不可致诘,实又存在。具体的画是一种心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画家落笔则有,放笔则无,瞬间即成,瞬间即逝。从“画”这个角度看,成又非真成,逝又非真逝。它无完形,永远是胎儿;它无定数,永远是一。又出于无,无存在有,画无画,于画者其所欲也,由画家自觉产生,自由把握。
  画者其所欲也,心师造化二演万物,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万境由心造”。由心造,有一个物质的转化过程,还受理事的、时代环境的、文化层次的、人的个性的约束,物质与精神两者的促进。自古以来,中国画重游历、重学养、重继承。所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种画外功的重要可以说成于斯,败于斯。而著名山水画家田茂森正是在师古而不泥古的艺术之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田茂森,号无为斋主,现为南京长江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新加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画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杂志专业画家、东方白马画院专职画家,《中外画刊》特邀画家,现定居北京。
  田茂森先生1954年出生在山东省章丘地区的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里,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刚刚会走路的时候,妈妈抢着他出去赶庙会,看到村里观音庙里梁柱、墙上的壁画就喜欢看,就不想走,直到父母亲抱起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后来,文革期间,村里的观音庙做了仓库,弄得破败不堪,田茂森从小就立下了志愿:长大后挣钱一定要把观音庙修复,让庙里的画更好看。出生农家的田茂森,缺少学习绘画的条件,也没有老师的指导,在穷乡僻壤,他只能以惊人的意志去自学绘画,他爱书成僻,读诗,诗史,读画论,诗哲学,他痴迷学画,清贫自守,以苦为伴,未偿一日忘笔砚,始终沉浸在中国画传统的学习中。七七年恢复高考第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因父亲被误打成历史反革命,政审没有通过,他与大学就永远地失之交臂了。1978年他去泰安参加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去泰安时正赶上全国农业现场会那里召开,他就现场作画,他的画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与会者的高度评价。第二年他又去泰安在那儿举办个人农民画展,他的画深受欢迎。由于画艺出众,在田茂森20多岁的时候,被县百货大楼招聘去做专业美工。就这样,他从小到大一画就是50多年!茂森不善言辞,待人接物憨厚淳朴但内心感情极为丰富,尤其热爱美术事业,贫寒的家境和曲折的人生道路,让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即使在基层工作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坚持进行美术创作,作品涉及国画、年画、连环画、农民画、民间剪纸等。有些作品参加过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也有作品被山东省美术馆收藏。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与长年累月的生活体验,为他日后从事大写意山水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8月,田茂森携夫人定居北京,从农民子弟变为专业画家,从乡间来到京城,田茂森的人生轨迹与当年的齐白石老人颇有相似之处,他对白石老人充满了崇敬与敬仰。他牢记齐白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名言,学习和发扬齐白石老人的独创精神,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近年来,田茂森先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1999年,入编《国际书画名家传略》一书;2003年多幅作品先后在“山东省美术馆”、“山东省艺术馆”、“济南画院”展出。作品《三军过后尽开颜》获文化部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优秀奖;2004年获“和平女神杯”特等奖;2004年在北京12家国家机关举办的“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书画联展”中获特等奖;2005年在第四届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大展中获“金奖”;在中国美协举办的“鹰联杯世界和平国际书画大展”中获“一等奖”,并被授予“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荣誉称号;2006年,在中国美协为指导,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及中原书画院共同举办的“走进郑州”第五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中获“山水百强奖”;2008年入选人民日报社举办的“全国名家邀请展”;2010年,10多幅作品在《中外画刊》特邀刊登;2013年在南京举办的“博爱之都”第二届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中获金奖。
  在创作的过程中,田茂森先生深知:搞艺术必须要“从心所欲”,同时也要有“逾矩”的精神。如果处处“不逾矩”就不能突破前人,就无法创造,就只能邯郸学步,就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与艺术面貌。而获得了思想解放的田茂森决心以大刀阔斧之笔、喷涌四射之墨、丰腴浓艳之色、雷霆万钧之力、无法无天之胆、旁若无人之状、排山倒海之势,在名家辈出、高手如林的画坛上蹚出一条新路!   首先是善于创造性地处理虚、实、动、静的关系,并从中获得艺术创造的内动力。他从中国美学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出发,在虚和实、动和静的反衬、对比和冲突中,表现大宇宙、大生命生机蓬勃的运动。画家为抽象的虚、实、动、静,找到了具象的附丽物,这便是云、山、水、树。云、山、水、树构成了他画作中的四大形象元素,也构成了他创作中的三大探索:探索云、山、水、树百态百姿的体貌;探索这些体貌拟人化、拟情化的路径,即如何寄情于物,如何将人生百姿和生命百态埋伏的山川中,暗传给欣赏者;探索云、山、水、树之间的构成,以及如何以不同的构成关系暗喻人生情怀。这四大元素和三大探索,是摆在古往今来中国画家面前的课题,田茂森先生作了他独特的、有创造性的回答。
  他的大型山水画《香山红叶》,第一个直观感觉是两个字:势大。他喜欢画大空间,大江山,大山、大水、大云、大树。但一幅画有势没有势,势大不大,其实并不取决于画幅之大,题材之大,而取决于画家心中时空格局和文化幅员是不是宏大辽阔,是否与笔下的大江大山匹配。气势,是艺术家思想与艺术的综合体现。画家心灵中的大精神大感情,艺术上的大追求大探索,自如地融汇进笔墨之中,所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心”既大,“手”亦高,内与外双重大境界,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形成了艺术感染力的迭加。在这种迭加中,艺术魅力被放大、聚焦、强化,势就大了。很明显,在这里,如果“手”更多关乎到的是“技”和“艺”,那么“心”则更多关乎到“道”,关乎到画家的眼界、修养、情怀甚至文化人格。由于气势是对一位艺术家素质的全面检测,可以说,“势大”是田茂森先生山水画创作的一个总体特征。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在中国写意山水画,随着画家挥运完结,他的心性、修养、才情、襟怀都要随着笔墨的转换,瞬时“凝固”在纸上,使瞬间成为永恒,它所体现出的绘画“本真”,不会因岁月的流失而有所改变。
  写意山水画中的线条如虬蛇战斗,奇崛高古,真气内充,点画浓厚迟涩,以中锋用笔,反复渲染,气厚势满,故而行笔点画无论粗细都能让人感觉到是从容不迫,神完气足。故书画之道贵在有气血。
  山水画造型的美就在于空间“布白”的美,而且要“物类其形,得造化之理”。只有这样,山水画中的那种气韵和精神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使画和作者的生命意想达到一致,成为“心迹”、“心画”。并由此而使画面幻化出和谐统一的完整的美感形式,以及这种形式中所反映出的“意境”,是一种自然美的情感理性显现。中国山水画中的笔法、墨法使田茂森先生人生用尽了50多年的力气,消耗了大半生精力才最终学成,正所谓一艺之成,良工辛苦!
  田茂森先生创作的彩墨山水画《游乐图》,秉承了东方青绿山水之传统要义,植入西方风景画艺术元素,相辅相成而浑然一体。他曾阐释道:艺术无国界,艺术家有国界。每个朝代的艺术风格都被其社会环境所熏淘。艺术家的作品即要讲究笔墨技巧,也要表现自然生活,体现着个性,也关注着社会,他以特有的睿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知音》画的是他心目中的生活,是将现实和理想的一种完美结合,画中的山石和树林及水都是将自然形象经过高度提练、概括变成一种符号,再将这种符号重新组合变成一种新的形式运用到创作中去,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完成由自然形态向艺术形态的转化。作品《农家乐》也很有独到之处,既不写实也不抽象,而是高度概括,堪称小题材大意境。抒发的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表现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安定详和的诗意生活。这幅画是作者多年来反复观察和提练得出来的结果,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深刻体味。画中的老人、孩子、小猫、小狗个个活灵活现,整幅画充满天趣、充满和谐、充满意境。这幅画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力,仿佛画家在作画时已经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作品中了,正所谓“物我两忘,出神入化”。田茂森先生作品《高原风情》大胆地注入了色彩。他的画中有欢跑的猎狗,有手牵牦牛的藏族大婶,有身着艳丽服装的卓玛姑娘,有停步驻足回头观望的白马,还有骑白马的藏族阿妈,还有身着棉袍的小牧童,他们身后是皑皑雪山,脚下是风中摇曳的枯草。这幅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充满生机。他大胆地使用了红、黄、蓝、紫、白等大片的色块,多以斜势方笔,将现代油画、水彩、版画的一些技巧适当地融入到作品之中,增强了画面的色彩效果,扩大了画面的空间层次,形成了电影海报与宣传画般的视觉冲击力,勇敢地突破了传统画论中“水墨最为上”的观点。
  在大写意山水人物画创作中,田茂森先生也做到了“致广大,尽精微”。从画的幅面来说,他可以连续绘制丈二、丈六、丈八的巨幅大画,这既需要艺术创作的魅力、创造力,也需要精力、体力,他也能绘制斗方、册页、扇面等小品。大画讲究气势,其中细节和局部还要耐看;小品讲究趣味隽永,还要小中见大,格调高雅。田茂森先生的大作品笔墨老辣苍劲、气势夺人却是有目共睹的。在田茂森认为:现代人喜欢豪放,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无束。这是现代人的心态,是一种精神。不管画什么内容,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就是一种精神。他的山水画作品《源远流长》蓬勃、大气、苍拙、老辣、明丽、浓艳,充满着阳光,充满着乡土气息。从审美情调上来看,田茂森先生追求的是一种宏大的气势。画家调动所有能调动的所有的手段来表现一种宏大的气势。试图在画面上架构出最大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强调视觉的冲击力和不一般的感受,它反映的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画的一种时代精神,在继承豪放粗犷笔墨表现的同时,将诗意的表达、内在美的追求落实到雄浑的笔墨当中。茂森先生的山水画气正、气壮、气大,这是他极为突出的优点。茂森先生的作品《观海听涛》,可用“率意、纵放、粗犷”来形容。这幅作品在表达情意方面率真、随机、自由,对笔墨与形象形式的把握上,用笔迅疾,不拘形式,不拘常法,恣肆挥写,将惊涛拍岸卷起冲天浪的水的纯洁、水的包容,水的无处不在,水的生命意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田茂森先生的作品《雄姿天铸》,以北方山石景观为主体,以局部放大的全新视角,带着当代艺术家的文化使命,走出了传统山水“深远”、“平远”的程式,给人以新异逼人的强烈印象。在他的笔墨世界里,没有江南田园牧歌式的山清水秀,也没有北方山水绵延不断的重峦叠嶂。满眼都是连天接地的山体、凝重深邃的山根和刚正不阿的石崖。画家大胆地把大山拦腰截断,让观者近距离地直接看到山石细部的文理、质感和结构。他以一种繁复的层层皴擦、积健为雄的手法营构画面的万千气象,让一山一石都在向世人倾诉着这片大地的曾经与未来,诉说着岁月的苍桑、世间的坎坷。在他的笔下,坚实的山石之间有流动的山气,有呼啸的烟云,时而间有老树新枝,涓涓溪水,这和山石造成强烈的对比,既苍迈又生机无限,既沉重又舒展蓬勃,这是充满生命力量的山景,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不屈不挠的抗争意识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
  只有满怀痴情的艺术家,才能绘出感情如此真挚的画;只有饱经风霜的艺术家,才能真正懂得沉重、苦涩、荒寒、冷峻、苍凉的大山巨石所蕴藏的精神内涵,也因为画家的精神气质与山石相近,传统山水画中的闲愁、哀伤的情调在此早已荡然无存,显示出的唯有铮铮铁骨,慷慨悲歌和天地精神!
  用艺术铸造人生的田茂森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艰难曲折地走过了近60年的人生历程。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或是花、鸟、鱼、虫画,他的每一幅画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欣赏他的画作,观者的心中能自然涌现出石破天惊的震撼:《秋山红叶》、《鹊声穿树喜新晴》、《和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江畔人家》、《晨曲》、《竹林七贤》、《八仙雅集图》、《游乐图》、《知音》、《山居图》、《观瀑图》、《流水无弦万古琴》、《溪山泉声》、《观海听涛》、《晨羲》、《会友图》、《生机盎然》、《秋韵》、《梅花香自苦寒来》、《临流论道》,他的画如诗如歌,充满天趣、充满意境;他的画给人力量,使人坚强,发人深省。他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朴素哲理,他在弹拨着一个现代版的催人奋发的美妙乐章;他为中国山水画提供了一个独有的审美世界。
  山水是田茂森先生的生命之根、艺术之源。他正思考着他创作的山水画的现状与未来,他要把这一审美范畴的美学价值拓展开来,使之成为一种人格和品质,一种境界与永恒!
  我想,将田茂森先生定位为一位能够在多维美学关系中吸取艺术创造力的画家,既说明了他已经有了成就的今天,更预示了他会有更大成就的明天!
其他文献
摘 要: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所以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主要内容,提出了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具体办法。  关键词:房屋住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前言:  在建筑业中,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筑队伍迅速加大,不少建筑施工队伍技
期刊
摘 要:顶管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用于市政施工的非开挖掘进式顶管技术。它不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影响较小,施工场地小,噪音小。而且能够深入地下作业,这是开挖埋管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顶管技术也有缺点,施工时间较长,工程造价高,技术难度大,不易掌握等。  关键词:建筑工程;顶管施工;工艺特点  目前世界上的顶管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各种各样的顶管施工方式方法出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顶管施工技术的
期刊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是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一方面,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部控制因素。中小型企业经营活动单一,经营规模小,人员配置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另一方面,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无论是正规的会计学历教育还是会计继续教育,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
期刊
摘 要:创意产业覆盖的面很广,创意产业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包括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动漫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也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动漫在发展,但动漫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动漫产业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还是缓慢的,有量的积累但还没有质的飞跃。而美国、日本
期刊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of the earth can be seen as communication bridge of "natural aesthetics". This is because the earth landscape design requirements to the universe. At the same time
期刊
摘 要: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中最大限度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很大一部分应当归因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
期刊
摘 要:校园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现在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校园景观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寻找其功能上的效益,更应蕴涵着深厚的审美价值。大学校园雕塑是校园景观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最佳载体之一。因此景观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关怀”,从人性角度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校园景观强调对校园使用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
期刊
摘 要:随着煤矿开采工艺的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显现出它的诸多弊端,从而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是我国的第一能源,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但是,由于开采条件的复杂性,使得矿山瓦斯、煤尘、水、火、顶底板事故的隐患无处不在。在已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瓦斯煤尘爆炸占了绝大多数。在这些瓦斯事故中,绝大部分是由于通风不良造成局部瓦斯积聚,再遇上由于各种不同原因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建设工程项目中界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界面的管理是项目施工集成化管理的主要难点之一。本文着重在技术管理方面,以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例,阐述机电安装各专业配合土建预埋、预留阶段施工界面的协调与管理。预埋预留施工阶段,机电安装只是配合工种,从技术管理的角度配合好土建施工,不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完备性,不失掉任何工作,而且可以保证不为后续机电设备和管道安装增加难度和成本。  关
期刊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首先分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目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一定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