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确实,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上个学期以来,我开始担任五(5)班的语文科教学,这个班级的学生同五年级其他四个班级一样,均是从底下15个村校合并上来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各种习惯亟须养成。自上个学期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我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学生赶早学习的习惯
赶早学习时间包括早读、中午自习节、晚读前时间。为督促学生尽快上教室,我每天都布置适当作业,同时配合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条例,由值日班干负责,对能在规定时间内上教室的学生给予加操行分,对打铃后才上教室的学生上黑板公布,让他们通过荣耀感和知羞耻来约束自身不良行为,形成赶早学习风气。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课上能尽快进入课文,做到课上有话说,我恪守:不做好预习决不草率上课。为此,凡上新课前,我都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要学的课文预习好,初读后圈画生字词,给生字组词,再读后标好自然段序号,思考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并写下来,这样无形中就减轻了上课的难度,增大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样,课后再教学生把学过的内容梳理—遍,该记的要记,该背的就背。
三、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
(1)鼓励学生的钻研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学生爱动脑筋。作为教师,我时刻记着保护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平时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从不粗暴打断,并经常参与他们的讨论,为学生提供问题研究的建议与意见,跟学生一起研究学习。
(2)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由于学习任务多,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行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3)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平时的练习问题,常常不止一种答案。学生在做练习时,只写一种。为此在讲评时,我经常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如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子上。
四、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平时,我先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有时还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调动学生查阅字词典的积极性。同时,我还加强对学生零用钱使用的指导,为他们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除了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新华字典》外,还号召他们购买成语词典、同义词、反义词词典,每个假期至少买一本课外书并经常查阅。
五、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
善于提问的前提是善于观察、总结与独立思考。平时上课,每节课我都会留出几分钟,让学生提一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向教师、同学请教。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题时要讲究问题的质量。对那些不爱提问题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六、培养学生养成专时专用、讲究学习效率,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很多学生,做作业拖拖拉拉,学习效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究效率的习惯。为此,我常常教育学生,做作业要按时、细心,该学时学,该玩时玩,绝不要一边玩一边写,一定要速度、质量并重,写完后再去玩个够。同时,布置小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上黑板公布名字,完成者才能擦去名字。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上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逐渐养成讲究学习效率的习惯。
七、培养学生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练习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为此,我在平时做习题时,经常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2)为什么这样做?(3)有无其他方法?哪种答案更好?如果学生做错了,则引导他们进行反思:为什么我会错?以后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我。
八、培养学生有错必改的习惯
一般来说,有错时,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自觉改正,即使他还不太懂也会问旁边的同学,可就有一些学生好偷懒,老师评讲时不认真,改时马马虎虎,有错不改。为此,我布置发作业后或老师讲评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我再负责对班里的16位学困生、“马大哈”进行检查,必要时加那么一些“惩罚”手段——不改地方或一改再改还不对的地方再改三遍,老师再批改,直到改对为止。
(责编陈剑平)
自上个学期以来,我开始担任五(5)班的语文科教学,这个班级的学生同五年级其他四个班级一样,均是从底下15个村校合并上来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各种习惯亟须养成。自上个学期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我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学生赶早学习的习惯
赶早学习时间包括早读、中午自习节、晚读前时间。为督促学生尽快上教室,我每天都布置适当作业,同时配合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条例,由值日班干负责,对能在规定时间内上教室的学生给予加操行分,对打铃后才上教室的学生上黑板公布,让他们通过荣耀感和知羞耻来约束自身不良行为,形成赶早学习风气。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课上能尽快进入课文,做到课上有话说,我恪守:不做好预习决不草率上课。为此,凡上新课前,我都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要学的课文预习好,初读后圈画生字词,给生字组词,再读后标好自然段序号,思考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并写下来,这样无形中就减轻了上课的难度,增大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样,课后再教学生把学过的内容梳理—遍,该记的要记,该背的就背。
三、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
(1)鼓励学生的钻研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学生爱动脑筋。作为教师,我时刻记着保护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平时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从不粗暴打断,并经常参与他们的讨论,为学生提供问题研究的建议与意见,跟学生一起研究学习。
(2)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由于学习任务多,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行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3)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平时的练习问题,常常不止一种答案。学生在做练习时,只写一种。为此在讲评时,我经常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如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子上。
四、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平时,我先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有时还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调动学生查阅字词典的积极性。同时,我还加强对学生零用钱使用的指导,为他们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除了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新华字典》外,还号召他们购买成语词典、同义词、反义词词典,每个假期至少买一本课外书并经常查阅。
五、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
善于提问的前提是善于观察、总结与独立思考。平时上课,每节课我都会留出几分钟,让学生提一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向教师、同学请教。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题时要讲究问题的质量。对那些不爱提问题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六、培养学生养成专时专用、讲究学习效率,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很多学生,做作业拖拖拉拉,学习效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究效率的习惯。为此,我常常教育学生,做作业要按时、细心,该学时学,该玩时玩,绝不要一边玩一边写,一定要速度、质量并重,写完后再去玩个够。同时,布置小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上黑板公布名字,完成者才能擦去名字。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上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逐渐养成讲究学习效率的习惯。
七、培养学生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练习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为此,我在平时做习题时,经常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2)为什么这样做?(3)有无其他方法?哪种答案更好?如果学生做错了,则引导他们进行反思:为什么我会错?以后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我。
八、培养学生有错必改的习惯
一般来说,有错时,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自觉改正,即使他还不太懂也会问旁边的同学,可就有一些学生好偷懒,老师评讲时不认真,改时马马虎虎,有错不改。为此,我布置发作业后或老师讲评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我再负责对班里的16位学困生、“马大哈”进行检查,必要时加那么一些“惩罚”手段——不改地方或一改再改还不对的地方再改三遍,老师再批改,直到改对为止。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