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它既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展开教学和学习,注重师生互动,最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有效研读课标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对于我们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如何研读课程标准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前言”,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地理新
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了地理新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
2.注意“课程目标”,增强目标意识高中地理课程
标准提出课程目标首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课程目标直接指导着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确保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行,必须熟读熟记,向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学习,经常翻看课程标准。
3.注意“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地理课程标
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分别从教学、评价、教科书的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我们高中地理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说是金玉良言,是我们教学行动的航标、教学的指南。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地理知识时应该及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感觉到学地理有用,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会发现有很多问题可以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得无限乐趣。关注热点问题是高考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热点问题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所以地理课教师合理关注热点问题,既是高考的需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有利于正确观念和意识的形成。通过学习了解有关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物种减少、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实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和强化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问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课堂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问题设计的难易要适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问题如果设计得太容易,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而不用去认真的思考,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如果设计得太难,学生就会不知道怎样去解答,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造成对地理科目恐惧害怕的心理,制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进行。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易于接受,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
例如,讲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再深一步提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并提醒学生结合南亚季风来考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
四、上好地理演示课
演示课也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之一。演示课是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部分以演示的情境做给学生看,以证明某一个曾被假设或未知的结论。在演示之前,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由问题提出自己的假想,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启动新思维的过程。通过演示后的结论或许并不一定非常完整,因而可以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假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去完成演示,在演示中可以发现问题或发现新的观点。这一过程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
如,《地壳运动》一课,学生在书上看到的褶皱及断层都是非常简单的图片,通过讲解和演示,学生在基本了解其形成及特点后,提出“如果水平岩层在水平方向受力不相同,使其发生扭转,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其他学生立即动手操作,通过演示摆出了各种情况,从而解决了问题。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制作PPT课件、浏览互联网网页、建设专题学习网站、观看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地理教学素材,使教学手段富有实效。
在阅读“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和“锋面雨形成示意图”时,如果让学生看这些静态的地图,学生很难掌握雨带移动的规律和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但用Flash软件把它们设置为动态,即在不同的时间显示雨带移动的地区,动态显示冷暖气流相遇交锋的过程,即使教师不再说明,学生也可以明白图的意思,并且在其头脑中留下雨带移动和锋面雨形成的情境。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从而有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科学的进行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科学进行教学评价,对于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重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的教学评价才是有效的教学评价。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有效研读课标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对于我们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如何研读课程标准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前言”,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地理新
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了地理新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
2.注意“课程目标”,增强目标意识高中地理课程
标准提出课程目标首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课程目标直接指导着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确保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行,必须熟读熟记,向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学习,经常翻看课程标准。
3.注意“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地理课程标
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分别从教学、评价、教科书的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我们高中地理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说是金玉良言,是我们教学行动的航标、教学的指南。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地理知识时应该及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感觉到学地理有用,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会发现有很多问题可以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得无限乐趣。关注热点问题是高考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热点问题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所以地理课教师合理关注热点问题,既是高考的需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有利于正确观念和意识的形成。通过学习了解有关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物种减少、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实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和强化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问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课堂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问题设计的难易要适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问题如果设计得太容易,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而不用去认真的思考,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如果设计得太难,学生就会不知道怎样去解答,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造成对地理科目恐惧害怕的心理,制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进行。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易于接受,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
例如,讲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再深一步提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并提醒学生结合南亚季风来考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
四、上好地理演示课
演示课也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之一。演示课是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部分以演示的情境做给学生看,以证明某一个曾被假设或未知的结论。在演示之前,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由问题提出自己的假想,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启动新思维的过程。通过演示后的结论或许并不一定非常完整,因而可以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假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去完成演示,在演示中可以发现问题或发现新的观点。这一过程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
如,《地壳运动》一课,学生在书上看到的褶皱及断层都是非常简单的图片,通过讲解和演示,学生在基本了解其形成及特点后,提出“如果水平岩层在水平方向受力不相同,使其发生扭转,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其他学生立即动手操作,通过演示摆出了各种情况,从而解决了问题。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制作PPT课件、浏览互联网网页、建设专题学习网站、观看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地理教学素材,使教学手段富有实效。
在阅读“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和“锋面雨形成示意图”时,如果让学生看这些静态的地图,学生很难掌握雨带移动的规律和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但用Flash软件把它们设置为动态,即在不同的时间显示雨带移动的地区,动态显示冷暖气流相遇交锋的过程,即使教师不再说明,学生也可以明白图的意思,并且在其头脑中留下雨带移动和锋面雨形成的情境。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从而有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科学的进行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科学进行教学评价,对于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重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的教学评价才是有效的教学评价。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切实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