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具具有直观和便于实际操作的特点,是一种比课本更直接、可操作、可实验的学习材料。因此,小学数学学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学具,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从“玩”中学,从“做”中学。通过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耳倾听,动脑思索,让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的理解数学算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并且在操作中引发求异思维。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即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给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借助语言,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及学具操作的理解。学生思考凭借其对材料的感知表象,进而组织内部语言,认识事物的特点。这个认识是否正确,必须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并表述出来。 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 3 时,让学生通过摆小兔图片,直观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①白兔多还是黑兔多?②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③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条理的分析过程,就是应用减法的意义列式解答的过程,学生经过组织语言就能说出:白兔与黑兔比,白兔要比黑兔多,白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 7 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 12 只白兔当中拿出跟黑兔同样多的 7 得数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学生就会把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这样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具操作能力。
四、使用学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因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通过使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开展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动手活动,学生间的差异会导致动手结果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的结果,生成了新的学习内容和材料,教师应较好地运用这些材料,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既自己去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又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如上第一册“图形”这一课时,教学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从许多的积木中找出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圆柱体?由于学生的生活水平不同,有时学生拿来了好多积木,而有的学生没有。活动时,有积木的同学自己忙自己的,没有积木的人却无所事事,而有积木的同学不愿把自己的学具拿出来一起操作。对于那些个性独立,没有合作意识的同学教师必须进行引导,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拼积木”活动中,愿意拿出自己的学具与同学合用,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相互借鉴和帮助,同步开发智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创新意识。小孩不愿合作的意识是浅表性的,只要老师稍加引导就行了,如坚持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加强。
五、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 Sh的成立。实验
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总之,在实践中,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尽力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教师不说,能让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的,教师不动;在实践操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借助语言,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及学具操作的理解。学生思考凭借其对材料的感知表象,进而组织内部语言,认识事物的特点。这个认识是否正确,必须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并表述出来。 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 3 时,让学生通过摆小兔图片,直观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①白兔多还是黑兔多?②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③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条理的分析过程,就是应用减法的意义列式解答的过程,学生经过组织语言就能说出:白兔与黑兔比,白兔要比黑兔多,白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 7 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 12 只白兔当中拿出跟黑兔同样多的 7 得数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学生就会把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这样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具操作能力。
四、使用学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因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通过使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开展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动手活动,学生间的差异会导致动手结果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的结果,生成了新的学习内容和材料,教师应较好地运用这些材料,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既自己去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又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如上第一册“图形”这一课时,教学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从许多的积木中找出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圆柱体?由于学生的生活水平不同,有时学生拿来了好多积木,而有的学生没有。活动时,有积木的同学自己忙自己的,没有积木的人却无所事事,而有积木的同学不愿把自己的学具拿出来一起操作。对于那些个性独立,没有合作意识的同学教师必须进行引导,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拼积木”活动中,愿意拿出自己的学具与同学合用,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相互借鉴和帮助,同步开发智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创新意识。小孩不愿合作的意识是浅表性的,只要老师稍加引导就行了,如坚持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加强。
五、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 Sh的成立。实验
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总之,在实践中,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尽力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教师不说,能让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的,教师不动;在实践操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