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金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bo69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拍摄的常用技巧
  文_老张
  任何艺术都要有自己的规律,要凭借一定的技巧来传达艺术的感受。电影拍摄也一样,从诞生初期的能看到动态影像的新奇,到蒙太奇技法的不断丰富,把简单的生活场景,运用适当的技巧来表现,让原本平淡无奇的画面变得生动活跃,这是喜欢把影片看成游戏一样好玩的导演所乐此不疲的。
  这些常用的拍摄技巧,可以是器材方面的,也可以是主观创意方面的,不必拘泥于各种教条,因为教条的理论往往都是落后的,我们不妨大胆尝试各种有趣的技巧,来烘托画面之外的内涵。但必须指出的是,运用技巧,要恰到好处,切忌画蛇添足,沦为炫技,就背道而驰了。
  我们这次以杜琪峰导演的《夺命金》为例,看看都有哪些常见的拍摄技巧值得借鉴。
  发挥器材的特点
  这部影片全程取景于香港,相对广袤的内地来说,香港地域狭窄,而本片的故事也大多发生于各种真实的生活空间,局促的场地环境,大大限制了此片的机位设置和布光。因此,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很多画面使用了超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的好处当然是可以尽可能让画面容纳更多信息,而缺陷是,由于距离较近,会产生明显的畸变效果,如果说,畸变是镜头物理成像不可避免的话,那么,本片导演恰恰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各种广角镜头的畸变,把畸变也变成一种风格,一种视觉语言,体现了本片的风格,那就是,不稳定的冲突中夸张真实。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组画面,都是在非常狭窄的空间下拍摄的,很简单,一只超广角镜头即可完成,强烈的畸变效果,让观众感到有些新鲜,广角镜头的画面,尽量使用固定定焦机位,让画面的主体位于画面中央,这样,主体的畸变是最小的,几乎感觉不到对人物表演的影响,而整体看来,画面需要的元素全部具备,通过演员的走位和构图需要,适当安排画中人的位置,构图也是饱满的,同时,观众也会在这种变形的环境中,体味导演所要表达的那种紧张和压迫感。
  这同样是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摄影师使用广角镜头,涵盖了前景的人物和整体环境,利用摇臂的缓慢上摇,从配体转换到主体,这个过程也因为画面的信息量充足,适当地夸张变形是观众可以接受的。
  广角镜头依然可以用作人物近景或特写的拍摄,依照光学原理,远离镜头,画面的变形最小,越近越夸张,我们看到这一组镜头,甚至都有一种鱼眼镜头的效果,摄影师就用这种非正规视角来额外突出人物的性格,近大远小的鲜明对比,让画面充满了戏谑的趣味,给平淡的镜头以张力。
  广角镜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降低画面的抖动感,即使是手持拍摄,不用专门的减震器,也可以在运动中保持不错的稳定,所以,大家要是拍摄动态跟踪或者冲击力比较强的动感镜头,不妨使用广角镜头来操作,也是因为广角光学的属性,广角头具备更大的景深,哪怕动态抓拍中,焦点少许的不准确,依然可以忽略不计,画面表现上看不出多少问题。
  利用焦点的变化
  焦点,是引导观众视觉的关键因素,巧妙利用焦点的变化,可以为影片带来不错的观感,这种变化,可以虚入虚出,也可以切换纵向的多个焦点,这也是影视拍摄中最常用的蒙太奇手法,在其他题材影片的拍摄中,也被摄影师频繁使用。
  这一组镜头,从虚焦的背景开始,用同样虚焦的来来往往的人群,给观众一种期待感,期待画面真正的焦点出现,当焦点人物出现之后,镜头随后由固定的画面开始跟踪拍摄焦点人物,并不断跟焦,保持主体的清晰,之后,伴随主体的移动,也随机改变构图,其实,也是一种实用的转场技术。而这一切,都在流畅自然的长镜头中一气呵成。
  利用焦点的变化
  移动机位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水平和垂直移动是最基本的。这一组画面,摄影师使用了水平的轨道,让景物从镜头中横向扫过,通过画面前后景物的相对移动,增加了动感,也客观地展示了画面水平方向的宽度,这很适合电影这种超宽的画幅比例。
  我们要注意的是,移动拍摄和镜头的摇摄是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摇摄更多体现摄影师的主观视角,而移动拍摄更体现环境的客观感受,从画面的美感来说,摇摄更像是简单的电视拍摄,不够严谨,稍显潦草,而移动拍摄,在专业性和可视性方面,更胜一筹。
  利用推进的变化
  推进和拉出,也是移动的一种方式,不过,推进给人逐步深入和突出的作用,拉出则有远离和消弱的目的。
  这一组镜头,从中景开始推进,一个长镜头,就可以推进到主体人物的近景,甚至特写,仿佛带着观众一起走进人物,也从环境交代变化到细节的演绎。
  移动加跟随
  这是一组移动中跟随人物的拍摄技巧,使用斯坦尼康是最好的办法,这种拍摄方式从全景开始,逐步接近主体,剥离了无关元素的干扰,进而随着人物的走位变化无缝衔接地转换到另外一个环境,既实现了巧妙的转场,又显得很紧凑,画面的连贯性,不会因为镜头的切换而被打断,这种拍摄方式,适合情绪和环节比较紧张或者演员对手戏很强的场景,不让观众的眼睛离开,就是抓住了表达的关键,当然,对演员要求也是很高的,演员的情绪和对话不能拖沓,也不能给观众思维留出空白,那样的话,整个镜头就会显得冗长而沉闷。
  现场道具的利用
  环境中有很多道具,可以用来丰富画面的视觉。比如,这是一组摇镜头,摄影师从监视器从人物的行动摇摄到人物进入画面,给观众的感觉非常真实,也正因为这种符合视觉习惯的镜头,让观众看起来很舒适。
  同样,利用停车场中的转向镜也是一个好办法,观众的好奇感会被调动,也增加了画面的一丝神秘气息。
  光影的利用
  光影是一个大范畴,关于布光,也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就看这一组画面吧,导演设置了投影仪的现场光和百叶窗的透射光来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如果,这两个场景,采用普通的布光方式,可能在真实性方面大打折扣。另外,太平淡的光线,往往会让观众放松警惕,而电影,有时候就是要不断提醒观众,接下来,会有更不可测的事情发生,引导观众情绪跌宕起伏。基本原则很简单,千万别让观众睡觉,至于,使用什么方法,导演要学会取之有道,恰到好处。   旁观机位的利用
  这是一组在汽车上拍摄的画面,虽然不是四平八稳,但这种跟踪偷窥的画面感,恰恰符合当时的情节,也让观众也仿佛坐到汽车上,就像角色伴演,看着接下来的情节怎么铺展,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拍摄中,多找找身边的可以利用的此类工具,使用得当,会给画面增色不少。
  夺命金:在一个没原则的年代活下去
  文_蔡元卿
  夺命金,英文片名叫《 Life Without Principle》,中文片名有些含混其词,反倒英文名可以更好地诠释电影主题。故事讲得是香港三个小人物:任贤齐饰演的警察、何韵诗饰演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以及刘青云饰演的黑帮成员,他们的生活原本没有交集,但出于各自原因三人都需要大笔资金,一笔失窃巨款的出现让三人不得不进行艰难抉择。
  这三个社会中的小人物,原本都有各自的恪守,但警察认真严谨的工作却买不起一套房、理财产品销售忠于良心却卖不出业绩以至于被炒鱿鱼、而黑帮恪守忠义却发现这早已是金钱当道的无情社会。此三个人都因为坚持而尝到了现实的苦果,但无奈之下放弃自己的底线,反而发现乌云乍开现出了一片天……
  2009年杜琪峰拍摄《夺命金》的时候,这部电影还名为《撕票》,刘青云扮演的黑帮小弟走投无路,绑架何韵诗的家人换取赎金,任贤齐饰演的警察开始追凶,和刘青云斗智斗勇。那时候这个剧本还是杜琪峰标准的黑色电影路数,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来。但最终杜琪峰大手一挥,《撕票》变成《夺命金》,故事也已经和最初截然不同。
  现今的观众,早已对老套的情节烂熟于胸,普通的打打杀杀变得索然无味。于是杜琪峰就挖空了心思探索社会大背景下现实的苍白,期望用极端写实的手法打动同样受困于现实的观众。因此,叼着香烟提着狙击枪戴着贝雷帽击杀劫匪的警察不再,同样无所不能、出生入死足智多谋的黑帮大哥亦不复现。
  但是,电影市场毕竟是要拿票房讲话的,对于杜氏来说仅仅拍成个“纪录片”,又着实说不过去,因此编剧和导演就坐在一起,研究出了个多线索的故事的壳。这次我们就以电影中,多线索交汇点的剪辑为例,来看看如何把几条故事线讲得“清楚明白”。
  故事的三条故事线,发生在放高利贷的钟源提款被抢的段落中。一开始,他在银行柜台提款1000万,其间接了一个电话,解释清楚高利贷的规则:一张房契500万,两张就是1000万。
  之后在他在点钱的时候,又接了一个电话,说只有一张房契,于是钟源只答应给对方500万。这时对方打电话的镜头并没有剪入,甚至连对方讲话的画外音都没有。这是导演有意而为,电话那头的“凸眼龙”,实际上在后面还有很重的戏份,导演就像乔布斯营造饥饿营销一样隐藏着另一条故事线索的内容,这时候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但心里反而会产生更大的“揭开事实”的兴趣。
  钟源前脚走得匆忙,把一只手机落在了银行职员何韵诗的桌上;后脚何韵诗把还未入账的500万锁到柜子里,拿着手机追出去。
  之后是两人前后脚追赶的细节镜头描写。
  而在这段何韵诗追着送还手机的剪辑段落中,突然插入了一个女人的特写,她隐在楼梯间隔断的背后。这个插入镜头非常突兀,是典型的支线情节提示镜头,有了它会更好地调动起观众的兴趣。这种无关人物突然插入的手法,也是我们在剪辑时可以学习应用的。
  之后镜头再度回到连贯叙事,何韵诗没有赶上钟源的电梯,电梯显示屏提示他已经到达了地下停车场。注意,这里的剪辑选择显示屏电梯读数,是非常有用意的。如果用实拍镜头逐步交代他下到车库的情景,就不得不连贯交代他遭抢的情节。而这里用一个与人无关的特写插入镜头,就人为地加入了一个节奏上的停顿。
  下一个镜头直接就是地下车库保安员跑步冲向钟源的汽车,这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蒙太奇技巧,中间省略了大量的故事情节。如果没有前面电梯读数的镜头插入,观众就会觉得这个省略特别突兀。
  然后顺理成章的,何韵诗下到车库,从电梯间走出来,包括她和车库保安在内的人,都向钟源的汽车望去。这时汽车传来刺耳的鸣笛声。
  钟源倒在血泊中,压在方向盘上的脑袋按住了汽车的鸣笛键。
  注意,这时候这个段落的剪辑还没有完,后面地下车库的保安还在反复和何韵诗说,发生了命案,请不要走近这辆车。这个细节,其实在一般段落的剪辑中,完全可以省略,但导演还是持续加入这个镜头,是有另一番考虑的,这个我们也卖一下关子,留待后面说。
  之后这个剪辑段落完成,镜头插入到了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空镜头,这个镜头同样是起到一个截断叙事连贯性的作用,在它的提示下,表明故事进入了另外一条线索。
  后面,就开始交代前面一直没有出现的黑帮戏,刘青云扮演的阿豹一直遵从黑道的忠义,帮助各个“大哥”除危解难。
  中间的故事情节跳过不说,直接看叙事高潮的故事线交汇点,导演是如何处理后面的钟源遭劫段落的。还记得前面钟源接了一个电话,说一张房契换500万元高利贷的段落吗?当时电话那头没有露面,就是留到了这里才来交代。这一次剪辑只给了坐在车中打电话的凸眼龙,前后两次电话的在这里衔接上了,而把两人的镜头在剪辑上分开,则是导演有意使用重复再现的方法,提示观众故事线要交汇了。
  之后“凸眼龙”看着钟源的车下了地下车库,这时他使了个眼色,示意等在街上的阿豹下地库行抢。
  然后是一系列连贯的场面调度镜头,杜氏风格的运镜功底依然稳健。
  在钟源下车进入电梯后,阿豹撬车躲到钟源的车里。
  这时候前面出现的黑暗中的女人脸再次出现,这就是多线索剪辑的精髓,一定要有前面铺垫镜头的再现。而且前后镜头的相似度必须特别高,最好是同一个镜头,这样观众才能在脑中把两个分开的段落自然拼成一个故事。
  钟源下了电梯,说明事情办完了,而就在他推门进入车库时,刚才那个陌生女子的身边,又多了一个把脸全部遮起来的男人,观众可能马上猜出来这两人要干嘛了。对,在钟源上车之前,两拨行抢的人都已经准备完毕。
  之后镜头转为车内后排座视角,钟源刚上车,把钱放到副驾驶上,这时候阿豹刚掏出美工刀(没错,就是美工刀,杜琪峰真的很幽默)要胁迫钟源。
  突然右侧的车窗被击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使阿豹也猝不及防,玻璃碴子溅了一脸。没想到行抢成功的是另外那个男人。
  就在这个蒙面男子得手撤退之际,他碰巧望见了后座的阿豹,一愣神的工夫,没想到刚才没有打晕的钟源从后面冲了上来,一锤将他打晕。
  这时镜头切到那个女子躲在楼梯间的视角,看到他的男友被钟源击倒。
  而抢回钱的钟源回到车上,阿豹刚想继续抢劫,没想到他已经晕倒在方向盘上了。这时阿豹匆匆抓了钱就走,只留下钟源一直倒在方向盘上,汽车发出长长的鸣笛声。
  还记得前面我们说的,车库保安反复让何韵诗不要走过来吗?对,这就是导演有意而为的再一次“复现”,导演会反复在前后剪辑同一个段落,使得观众自然而然地把前后故事拼凑到一起。另外,对于这种电影高潮段落来说,反复的剪辑同一个段落,尤其是这种细节,会更加强调出故事的戏剧性。
其他文献
在《环形使者》(Looper)所营造的未来世界里,时光穿梭的科技已经实现,但由于法律的限制它属于非法行为,仅仅在黑市才能高价买到(这与“克隆人”的形势何其相似)。影片讲述了一群名为“环形杀手”的成员专门为大型犯罪组织暗杀来自未来的人,大老板们会把暗杀目标秘密从未来送回到过去。对于“环形杀手”来讲,他们的工作只是要将目标爆头并处理尸体,这样目标就能于他所在的时空干净地消失,这对于杀手而言,是一个有效
期刊
想要拍自己的电影,是李明航从美国回到中国的理由。对他来说,如果做不好,索性不做。这也是李明航做事的原则。只要你和他呆上十分钟,就会感受到这位直到现在仍被人称作“单纯”的李导演“爱憎分明”的性格——只要他想要的,就一定坚持到底。  快乐地看电影  李明航刚刚推掉了一部中美合拍片的工作,这让他可以拿出更多时间积极筹备自己的第二部影片《婚局》,这也是继他的处女作《麻局》后,另外一部取自现实题材的作品。与
期刊
重拍经典本来就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更不用说走在科技最前端,尝试拍摄IMAX版立体影片了。摄影指导John Schwartzman与导演Marc Webb都承认在拍摄3D版《超凡蜘蛛侠》的过程中冒了很大风险,但他们也坦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所有电影题材中,蜘蛛侠貌似是天生就该拍成3D版。”Webb说,“唯一令人犹豫不决的问题是,到底该直接拍成立体版,还是先拍2D的,然后后期转制。”  早在前
期刊
沈阳独立电影联盟是沈阳市的民间影像联盟,由当地十几家影视工作室组成。成立一年多来,联盟多次组织放映交流、拍摄预热会、主题编导会等各种活动,让沈阳的影像爱好者有了可以学习和交流的地方,而他们也完成了多部独立影像作品的创作,并被多家媒体报道。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小时候一直感觉沈阳特别大,但在北京生活三年后再回来,却感觉到了沈阳在文化氛围上与首都的差距,而我们能做什么呢,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我们
期刊
广州,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就是对外贸易的窗口,中西方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城市,同时也造就了广州“温和、包容、平等、自由”的精神。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也体现在201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  2012年12月3日至7日,来自世界各国的纪录片人齐聚羊城,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探讨中外纪录片的生存发展和未来,以及纪录片市场交易活动。  市场需求: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三年前,加拿大
期刊
《窑洞——另一种“营造法式”》是一部探索中国文化和生活状态的纪录片,片子以一个法国人的视角,根据另一个在陕北考察窑洞文化长达17年之久的法国人类、工艺技术科学家的研究摄制而成,拍摄了延安地区建造窑洞的过程,逐步呈现今天石匠师傅、木匠师傅、风水先生和居民们的文化传统以及窑洞居住的现状,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的每个细节去描绘出一幅当下窑洞文化的生动图景。导演艾罗蒂·布莎是位地道的法国女人,她的影片整
期刊
近几年来,数字化影视技术不断发展,立体3D影视技术在此次发展浪潮中得以复苏,国内外团队相继推出各类立体电影与电视节目, 但由于立体3D技术门槛过高,在拍摄时经常出现立体画面成像差、周期长等问题,无法保证节目品质,由此带来的高成本已成为3D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如何寻找到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3D节目生产解决方案已成为国内立体3D团队面临的首要难题。  2012年6月,MANA 3D团队拍摄了国内第一
期刊
尼康D800拍摄剧集《人模狗样》(Wilfred)  《人模狗样》是一部澳大利亚恶搞喜剧剧集,把一个宅腐男探到无底限。Randall Einhorn是这部剧集的导演和执行制片人,他和他的团队终于顺利把剧集过渡到了全画幅的制作流程,使用了尼康的D800和配套镜头。“D800刚一推出我们就把拍摄系统转成了新款的全画幅机器。” Einhorn解释说,“我们有许多场景需要表现超现实的感觉。男主角经常在脑中
期刊
2012年10月12日至2012年10月21日,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电影盛会之一,第28届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WFF)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对于中国大部分电影创作者来说,这个电影节远远不如戛纳、柏林、威尼斯等电影节耳熟能详,但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WFF)和其他13个国际电影节一样,也是被国际制作人协会联盟归入“国际竞争电影节”优秀类别中的国际A类电影节,更是第一个进入联盟的波兰电影节。  低调的国际电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首先想到的是每年一度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近年来已经发展成华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大学生中具有强大号召力。在纪录片制作方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也有很多先进经验,在四川国际电视节等国际大学生作品中,学生纪录片《我们的歌》、《加油!童友杯》、《剩饭也疯狂》等作品获奖。  作为一所综合类院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