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进程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冲击,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基本忽视了乡土文化。以我校为例,廊坊境内流经龙凤双河,廊坊人民把龙凤双河视为中华龙凤文化的化身,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龙凤文化之乡”。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杨税务小学,大多数学生是“拆二代、富二代”,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智力成长和身体健康,很少注意对孩子传统美德和礼仪礼貌的教育。呼唤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回归迫在眉睫。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但承担着文化创新、展示龙凤文化时代意义的历史责任,更应该把廊坊龙凤文化纳入小学生德育建设体系中来,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凸显学校的德育个性,并不断发扬光大。那么怎样利用当地乡土文化,凸显学校的德育个性呢?我以我校为例,具体阐述。
一、传颂苏轼经典诗文,争做最美诗书好少年
依托廊坊龙凤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唐代大诗人王之焕、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等历史素材,使龙凤文化活动融入到相关学科课程,让廊坊龙凤文化特色融入到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纵观中国的人文精神归结到两点:一是爱国,一是有骨气。至学校利用这一资源,积极开展苏轼诗词诵读活动。我们选取那些文句浅显,具有积极教育意义作品,印制成册,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领略诗人的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从中体会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二、习练董海川八卦掌,争做最美体健好少年
由于廊坊地处京畿军事要塞,习武成为民间时尚。涌现了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龙行武术宗师”刘志清等武术界名人。那我校就积极挖掘国学教育因素,结合实际,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外延拓展,形成了“太极、刺绣为主、百花齐放”民族工艺特色课程以及民族工艺特色培训活动为载体的国学教育模式,将国学教育深入课堂,有效地提升教育品质、培育人文精神。
三、品味特色文化,争做最美传承家乡文化好少年
清时期廊坊属直隶,80%的土地被占为旗地。廊坊的大厂为皇家跑马场,燕郊为皇室行宫,固安、三河为京南、京东重镇。廊坊与北京这种特殊的隶属关系,决定了廊坊文化与京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北京的京剧、昆曲、评戏在廊坊十分流行,科班遍布村镇。以说唱为特色的北京琴书、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京韵大鼓、快板书等均兴于廊坊一带,后传入京城。廊坊为京城贡献了李少春、郝寿臣、白云鹏、谷文月、骆玉笙、白玉霜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廊坊的民间音乐传承了京城寺庙音乐,屈家营音乐会、军卢村音乐会、南乐会等在京城一带享有盛名。更不用说民间花会,以“龙灯会”、“盘龙盛会”为特色的各种花会组织遍布廊坊,成为百姓喜庆节日、求吉祈福的重要活动。假如说北京为皇城文化,廊坊就是典型的京畿文化。假如说具有800年皇城历史的北京是中国龙凤文化之城,廊坊就是与之配套的中国龙凤文化之乡。总之,廊坊的双河文化是京城文化与京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有龙凤文化的传承,又有乡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廊坊文化个性化特征。我们紧贴学科教学,在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结合我们当地的音乐文化,让孩子们学唱京剧,快板等,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更让孩子们传承了当地特有的文化,激发孩子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四、探寻历史事件,争做最美爱国好少年
龙凤文化生成的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合和文化”是龙凤文化的本质。1900年,义和团运动席卷直隶,战于廊坊,直抵京津,狠狠教训了帝国主义侵略者。1952年开始,全国中学教科书上廊坊大捷独立成篇。了解廊坊,必须要提这一历史事件。显然,廊坊大捷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是龙凤文化的核心精神,廊坊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英雄城市,也是最具龙凤文化内涵的城市。
现在的中小学生他们热衷于追星,对球星、歌星、演艺明星可以说崇拜得五体投地,却忽略了我们最应该尊敬的是用生命给我们换来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士。因此,为了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是一座英雄城市,我们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城市是具有龙凤文化内涵的城市。学校安排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讓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调查、收集廊坊大捷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历史,以及这一历史曾起到的重要作用,当我们的德育辅导员带领队员走进纪念馆、走进社区,有的请村里的老人讲述迎抗战的传奇故事;有的结合所闻所见,分享自己的感受,写观后感,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既了解了陶村丰厚的历史底蕴,又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学生拯救民俗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总之,要凸显学校的德育个性,一定要注重自己乡土文化的整合与利用,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相关学科课程,让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到德育工作,将经典文化教育融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令学校特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传颂苏轼经典诗文,争做最美诗书好少年
依托廊坊龙凤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唐代大诗人王之焕、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等历史素材,使龙凤文化活动融入到相关学科课程,让廊坊龙凤文化特色融入到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纵观中国的人文精神归结到两点:一是爱国,一是有骨气。至学校利用这一资源,积极开展苏轼诗词诵读活动。我们选取那些文句浅显,具有积极教育意义作品,印制成册,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领略诗人的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从中体会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二、习练董海川八卦掌,争做最美体健好少年
由于廊坊地处京畿军事要塞,习武成为民间时尚。涌现了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龙行武术宗师”刘志清等武术界名人。那我校就积极挖掘国学教育因素,结合实际,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外延拓展,形成了“太极、刺绣为主、百花齐放”民族工艺特色课程以及民族工艺特色培训活动为载体的国学教育模式,将国学教育深入课堂,有效地提升教育品质、培育人文精神。
三、品味特色文化,争做最美传承家乡文化好少年
清时期廊坊属直隶,80%的土地被占为旗地。廊坊的大厂为皇家跑马场,燕郊为皇室行宫,固安、三河为京南、京东重镇。廊坊与北京这种特殊的隶属关系,决定了廊坊文化与京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北京的京剧、昆曲、评戏在廊坊十分流行,科班遍布村镇。以说唱为特色的北京琴书、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京韵大鼓、快板书等均兴于廊坊一带,后传入京城。廊坊为京城贡献了李少春、郝寿臣、白云鹏、谷文月、骆玉笙、白玉霜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廊坊的民间音乐传承了京城寺庙音乐,屈家营音乐会、军卢村音乐会、南乐会等在京城一带享有盛名。更不用说民间花会,以“龙灯会”、“盘龙盛会”为特色的各种花会组织遍布廊坊,成为百姓喜庆节日、求吉祈福的重要活动。假如说北京为皇城文化,廊坊就是典型的京畿文化。假如说具有800年皇城历史的北京是中国龙凤文化之城,廊坊就是与之配套的中国龙凤文化之乡。总之,廊坊的双河文化是京城文化与京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有龙凤文化的传承,又有乡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廊坊文化个性化特征。我们紧贴学科教学,在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结合我们当地的音乐文化,让孩子们学唱京剧,快板等,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更让孩子们传承了当地特有的文化,激发孩子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四、探寻历史事件,争做最美爱国好少年
龙凤文化生成的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合和文化”是龙凤文化的本质。1900年,义和团运动席卷直隶,战于廊坊,直抵京津,狠狠教训了帝国主义侵略者。1952年开始,全国中学教科书上廊坊大捷独立成篇。了解廊坊,必须要提这一历史事件。显然,廊坊大捷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是龙凤文化的核心精神,廊坊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英雄城市,也是最具龙凤文化内涵的城市。
现在的中小学生他们热衷于追星,对球星、歌星、演艺明星可以说崇拜得五体投地,却忽略了我们最应该尊敬的是用生命给我们换来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士。因此,为了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是一座英雄城市,我们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城市是具有龙凤文化内涵的城市。学校安排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讓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调查、收集廊坊大捷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历史,以及这一历史曾起到的重要作用,当我们的德育辅导员带领队员走进纪念馆、走进社区,有的请村里的老人讲述迎抗战的传奇故事;有的结合所闻所见,分享自己的感受,写观后感,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既了解了陶村丰厚的历史底蕴,又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学生拯救民俗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总之,要凸显学校的德育个性,一定要注重自己乡土文化的整合与利用,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相关学科课程,让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到德育工作,将经典文化教育融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令学校特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