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会老的爱情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一起慢慢变老,这是一份来自爱情的终极承诺,也是一件既容易又极其不易的事情。也许正是因为这其间的不易,让能够一起慢慢变老的爱情成为了人们心中最最浪漫的事情。
  大概每一对老人的心里都会祈求,到自己晚年之时依然能够拥有那样一份相互疼惜、恒久不变的情感吧。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年轻的你,有没有想过,当自己老去的时候,陪伴在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又会是谁呢?那时的我们,是否还会如同年轻时那样,依旧对于爱情怀有一颗炙热的心?!或者说,当你老了,你的爱情在哪里?你还会相信爱情吗?!
  “三声电话铃”后的美丽黄昏
  僻静公园一角,空竹飞旋时发出的嗡嗡声开启了余老先生和马老太太一段执着、热烈的黄昏恋情。
  老太太是市医院退休护士,自打从干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便发觉心里空落落的。再加上老伴三年前的去世,更让马大妈觉得心里像堵上了一团棉花似的憋得慌。后来好在能暂时和儿子小华住在一起,帮着儿媳妇带带不满一岁的孙子,抱着孙子的快乐光景让马大妈时常忘记自己已人到黄昏。
  对空竹有着相同的兴趣,使得余老先生成了马大妈的“徒弟”。从收下余老先生这个“徒弟”开始,每天下午一到四点半,原本僻静的公园一角就会被两个老人的笑声填满。
  不过,如今的老人在迎接一份新的爱情到来之时,恐怕面临的最大的障碍不是自己内心的坎儿,而是能否得到儿女的体谅和包容。
  果然好景不长,做儿女的听到了外面的一些风声,当儿媳妇突然间提起这事,马大妈感到既羞愧又恼火,之后这种有话无处诉说的憋屈让“小马”(余老先生的爱称)突然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让余老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此时余老先生才发现自己心早已被“小马”牢牢地拴住,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牵挂让他有了重返到20岁的感觉。
  之后大妈再出去锻炼的时候总是刻意地想躲过健身园,却被早有防备的余老先生发现并追了上来。大妈从旁人处得知余老先生昨天等她到很晚,大妈心一软又继续和余老先生一起进了健身园。这次,余老先生向大妈吐露了心声,并嘱咐以后每天都要在下午4点半打个电话给他报平安。
  当天大妈回到家,发现孙子发烧被送往了医院。由于第二天一早儿子要赶去上班,大妈得在医院照料孙子和媳妇。就这样,大妈在医院忙了一整天,直到晚上儿子下了班,才突然想起同余老先生的约定,大妈发疯似的赶向健身园。只见余老先生依旧在大雨中等她,大妈被深深感动,两人终于互吐衷肠……
  自那晚以后,大妈每天都在三儿(电话亭老板)那里打报平安的电话,几个月过去了,余老先生却再也没有出现。三儿夫妇听了大妈的故事深受感动,他们鼓励大妈“谁说老年人就没有恋爱的资格”,并决定帮帮大妈的忙。一天上午,三儿用手机重拨了大妈打的那个电话号码,接听电话的却是余老先生的儿子。三儿自称是老年健身园的工作人员,说余老先生丢了一个包在健身园里,余子告诉三儿家父生病在家,不可能去健身园了,但三儿坚持请对方来确认一下,余子答应了。不料三儿的举动引起了余子的误会,他报了警。三儿在健身园等候,却被警察带走,在派出所三儿向余子解释了一切。余子知道了父亲和大妈的事情,很是激动,他说父亲就是雨天的那晚出了意外,跌倒撞伤了头部。抢救过来后,便有些失忆。但每天下午4点半前,他会到电话旁,坐在那儿静静地听那三声铃响。
  余子想让父亲看看大妈。于是在三儿夫妇的安排下,他在电话旁的附近远远地用摄像机拍下了大妈打电话时的情形。回到家后,让父亲在电视机前看了他拍下的关于大妈的镜头,令他惊讶的是失去记忆的父亲竟流下了眼泪,还抬起手拍了他几下。
  对于这时的余子来说,风言风语算不得什么,没有任何东西比父亲更重要。他找到大妈告诉了她关于父亲的情况,就在大家都以为无法接受现实的大妈却在听完了余子的述说后,露出了喜悦之情。她激动地说:“他还活着,他每天都在听我的电话铃声!”
  余子答应第二天带大妈去见父亲。大妈在约好的4点钟前匆匆忙忙地赶到。余子带着大妈来到自己家楼下,为了给父亲一个惊喜,他先上楼并用手机拨通电话,在教了大妈怎么使用后把手机递给大妈,让大妈独自上楼。余子到家后,父亲看着表催着儿子把自己推到电话旁,电话铃响了,余老先生满意地笑了,但电话响了三声后仍然在响,他开始不安,余子悄悄过去把门打开,余老先生焦虑地盯住电话。余子上前把父亲的身子轻轻转过来。余老先生发现了站在他身后的大妈,两人久久地注视着。从父亲与大妈的眼神中,余子读懂了属于父亲的爱情……
  那种爱情就是,不论是20岁、50岁甚至是80岁、100岁,只要他/她来了,永远都不算晚。
  平如对美棠的“地久天长”
  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年迈之后都能够那么幸运,能够真正信守当初许下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不想,而是这其间有太多凡人所无法抗拒的无奈。但这改变不了他们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那份忠贞,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在上海闵行区航新路的一间老房子内,91岁的饶平如摊开了自己手绘的18本画册。这些画册是在他的妻子毛美棠2008年病逝后创作的,他将它取名为《我俩的故事》,记录了他俩从相识到相守再到阴阳两隔的时光……
  饶平如的一天过得规律而充实。每天上午打过一小时的太极拳,他还要弹上一阵钢琴。“每天早晚都要练,不练就生疏了。”钢琴是他90岁那年突然决定买的,没有专门请老师,饶平如硬是按照教材自学指法、练习,9个月后他就已经能够双手弹奏多首乐曲。而从他指尖流淌出的《送别》《友谊地久天长》也都是妻子毛美棠在世时最喜欢的曲子,岁月将她的喜好潜移默化地传给了他。
  午睡片刻,饶平如就开始画画了,这是他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既是卧室,也是饶平如的工作室。与妻子在世时唯一不同的是双人床的另一半变成了堆砌的书山,而毛美棠的遗像则被安置在床头上方。对于饶平如来说,妻子从不曾离开这个房间,毛美棠的骨灰盒就安置在写字台一旁的壁柜里。每天早晚,饶平如都会给妻子点上一炷香,他一如往昔地唤她美棠。在心底总觉得她还没走,每天还是有很多事情要跟她说。   骨灰盒上除了妻子的肖像,饶平如还别着一张夫妻年轻时的合照,那是他们新婚一个月时拍的。
  他在画册的扉页上题了自己写的词句:“同生死,共患难,以沫相濡,天若有情天亦老;三载隔幽冥,绝音问,愁肠寸断,相思始觉海非深。”画册中的第一幅画创作于妻子去世的半年后:他戴着老花镜坐在书桌前画画,右边书架上放着妻子的头像,那是她烫着卷发、穿着石榴花袄的年轻时的样子。
  2008年3月19日,距离他们60年钻石婚的纪念日只有短短5个月,毛美棠去世。饶平如在画册上写下:“难再是青春……美棠与我距此目标仅五个月,亦应无憾矣。”
  记录妻子美棠的最后一幅画名为《最后的一滴眼泪》,记下了他们分别的最后一刻。病床上的美棠眼角流下眼泪,画旁注着:“如今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手握柔毫,纸上画凄凉。”饶平如说,这是他一生难忘的画面:“抢救中的她在弥留之际闭着的眼睛微微睁开了一下,她的右眼流下一滴眼泪,就停在脸颊边,她知道她终于等到我来了。”于是,饶平如握着她的右手,感受到它由温暖到冰冷。心跳停止后,饶平如剪下了她的一缕头发,用红线扎起,这成了她留给他仅存的念想。
  美棠去世后饶平如很长时间都不愿意讲话,后来就想着把她生前的照片和书信都按照时间顺序给整理清楚。他悉心地为照片注明时间和背景,战乱和流离的60年里,妻子的照片遗失不少,而且他发现那些与妻子一起丰富的点点滴滴根本无法靠现有的材料来保留。“她曾给我讲过她小时候的事,趁着爸爸午睡时偷了保险柜的钥匙,拿了钱去买零食。”饶平如想把这些事情记下来,既是怀念妻子,又想留给孙辈,让他们知道当年长辈们是如何生活的。那些画面就像是一直在饶平如脑海里的底片,他就想拿笔把它们画出来。于是,他买来丰子恺、叶浅予和华君武的画集开始临摹、创作,一张画他总要细细画上三四天才能完成。5年里,饶平如画尽了他与美棠从初识、结婚到生死殊途的60年。
  这世间又有多少痴情的老人如同饶平如一样,在独自生活的那些年里并不感到孤单,因为在他的“挽留”中,妻子(丈夫)从未离开过。
  “爬山虎绿房”见证的浪漫告白
  现如今,中国改革后社会的飞速发展赋予了一切事物快节奏的特质,其中包括爱情。速食爱情、闪婚、闪离让当今的年轻人轻易地就可以说出不再相信爱情。我问身边的一个朋友,你觉得你身边的那个他浪漫吗?当你老了,你还会相信爱情吗?他说,今天的爱情变得像罐头一样,无论多美味都有保质期。浪漫与否完全取决于罐头的造价。于是有很多年轻人,在一段感情还没有正式开始之前,就已经在盘算那看不到的保质期了,一直到老,不敢奢求。
  但,爱情真的都是如此吗?我为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这里也讲给你们:
  “爬山虎是我爱人为我种的,过路的人都说漂亮。”孙素芳在介绍时幸福地说。23年前,孙素芳42岁,丈夫史彦侯40岁,夫妻俩亲手建起了那栋房子。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也没有什么精装修和装饰。孙素芳总是觉得自己家的房子不够漂亮,于是平日里就去种一些花花草草,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美化自己的小家。一次孙素芳凝视着自家的房子顺口说了句,这房子要是能爬点爬山虎兴许会很好看。这句话被自家老头记在了心上。
  老太太(孙素芳)仍记得丈夫种爬山虎时的情景,“他喊侄儿从成都带苗子回来,每次见面就说,结果就带回来这么多苗子。”爬山虎苗子带回来那天,史彦侯很高兴,赶忙把老太太叫来看。等孙素芳看够了,史彦侯就开始围着房子,挖土栽苗。史彦侯自小有眼疾,视力很差,孙素芳看丈夫栽的辛苦,就跟着打下手,两人忙活一天,才把苗子全部种好。23年前,房子所在的位置,还是资阳的城郊。附近的居民都种了菜地,只有孙素芳一家的房子被爬山虎一年一年爬满墙壁。每次看到这些爬山虎,孙素芳就会幸福的对丈夫笑着说:“你看,我们的屋子真漂亮啊!”
  在孙素芳的记忆里,丈夫史彦侯沉默寡言,“他跟家人话都很少,不会用语言表达感情,但他对我很好,感觉什么事都要听我的,结婚那么多年,我们几乎没有拌过嘴”。
  6年前,史彦侯去世,孙素芳至今还有些放不下,总念叨:“老头58岁就走了,他比我还小两岁,走我前头了。”“每天看到这些爬山虎,我就想他。”此前孙素芳的心里一直认为史彦侯不懂得浪漫,直到拥有这栋绿房子。
  “愿得一小屋,不必豪华,但求能坐看云淡风轻,可以种树栽花。”2015年8月25日,这座坐落在资阳闹市区的特别的“绿房子”被网友们发现,引发众多网友感叹,随后论坛里、微博上,铺天盖地的绿房子一时占满了当天的页面。有谁能说,这不是爱情的力量!或许在老年人所期盼的爱情里,浪漫并不来自挂在嘴边的情话,也不来自造价昂贵的礼物。如若能有一个人把你随口说的话放在心上,愿意为你花时间全心全意地去做一件事情,那么这样的爱永远不会变质。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想,陪伴的方式有很多种。两人的长相厮守,是一种陪伴;生者不去遗忘逝者,是一种陪伴;逝者留下的关爱也是一种陪伴。当我们老去之时,只要有那么一个人能够证明我们的爱情存在过,那么不论拥有哪一种陪伴都是幸福的。纵使有一天,我们不在了,爱情依旧会在那里,不会老去。
其他文献
2015年2月19日晚上,我正在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有关新闻,一个同仁打电话给我,小心翼翼地告诉说,前新华社著名记者、《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一书作者戴煌先生今天(2月19日)16时13分在京去世了。  同仁告诉说,他是从微信朋友圈看到的。  我不太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一是我向来认为,微信朋友圈的东西有很多
期刊
电影《港囧》的主人公,在大学时代恋上了一个女孩,热恋的他们每一次接吻都被意外所打断,后来,因为某种原因,他们天各一方,男主人公和另外一个女同学结了婚,但那多次没有成功的吻却成了留存在男主人公心中的一个结。  二十年后,初恋女友要在香港举办一次画展,邀请男主人公前往,男主人公带着留存在心中的吻前去参加画展的开幕式,想要完成那个多次因为意外没有完成的吻。然而,当男主人公费尽千辛万苦在要完成那个吻的时候
期刊
一  再一次面对代强,我们有了角色的转变,不再是客户与房产经纪人,而是采访者与被访对象。当他卸去一身盔甲,呈现在记者面前的只是一个有着简单追求的上进青年,为人客气、言辞谨慎。  代强是一名房产经纪人,曾经带记者看过房,用他的行话来讲,他所在的行业叫“存量房销售”,指已经在房管局出过房本的房子再次拿到市场上交易。代强留给人的印象十分强势、极具攻击性,似乎时时刻刻想将客户纳入掌中。  三年前,代强从一
期刊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被摄影记者们奉为圭臬的话语,是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的。作为战地摄影的鼻祖,卡帕有着典型的冒险家的性格,他曾说:“战地记者的赌注——他的生命,就在他自己手里……我是个赌徒。”  而在卡帕的诸多拥趸中,詹姆斯·纳特威是极为特立独行的一位,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他穿行于战场之中,没有安全帽,也没有防弹衣。他所有的装备就是一件白衬衫一条牛仔裤,还有缠绕于他
期刊
国庆期间,青岛和“青岛大虾”火了。一家青岛普通的海鲜家常菜大排档,单价38元的一盘虾,结账时被店老板“解释”成38元一只,并威胁游客,最后在民警的协调下,游客硬是被迫支付了2000元菜钱。此事一经网络曝光,立刻引起了网民的声讨和吐槽。  接连数天的持续发酵,青岛一夜之间成了“黑岛”,连整个山东旅游也随之“中枪”。品牌经营费尽苦心,轰然坍塌却只需要一盘大虾。事到如今,很难再用“偶然”或者“不慎”来掩
期刊
包括北京在内,全国多地的医院、药房里,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潘生丁消失了。当这种供应数十年的基本药物消失后,潘生丁危机已经转化为需要这种廉价高效药物患者的危机,有患者辗转全国各地求药而不可得。已经形成危机的还有鱼精蛋白、银翘冲、维脑路通等大量廉价药,这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廉价药已难在药店找到。一项对全国12城市4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有500多种,短缺的已
期刊
我驮着他,找水,找水……一路都是在找水。他渴极了,奄奄一息。我看到他的眼里溢出最后的水,整个瞳孔都是液体,我的泪决堤般涌出。无可奈何,无力挣扎。  猛然醒来,眼里都是泪水。这是我曾经做过的一个真实的梦——关于我和我的孩子。在梦里,我即将失去我的孩子。梦醒后,摸摸身边的孩子,额头凉凉的,不烧;手指伸到他的鼻孔,探出均匀的呼吸,好好的。可我内心的痛感仍不可抑制地持续下来,心一点点裂成碎片,此生最疼。 
期刊
飞越老人院  2015年7月,北大教授温儒敏无意间在微博曝出钱理群夫妇要进养老院的消息,一时间媒体炸开了锅,纷纷讨论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中国的养老困境。  “虽然知道他们早在酝酿,现在真要去了,未免有些失落与感慨。今天与钱老通电话,证实此事。从电话中感到老同学兴致还不错,说总要走这一步。据说养老院条件还好,他把很多书都搬去,在那边继续写作。”在不到一百字的微博中,透露出不少字面背后的信息。不管是当事
期刊
《当你老了》大部分歌词出自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同名名作,连同他一生写下的大部分情诗,都是献给一个女人——茅德·岗。悲剧的是,感动所有人的诗篇,却无法打动他所倾心的人。长达27年中,叶芝苦苦追求茅德·岗而不得,痴恋的狂热,无望的痛苦,最终都无言落到纸上,催生了文学史上这个著名的苦涩的缪斯故事。  “我一生的烦恼开始了”  “我一生的烦恼开始了,”认识茅德·岗的第一天叶芝写道,一语成谶。  1889年1月
期刊
9月20日,齐普拉斯在一场险象环生的政治豪赌中大获全胜。他卷土重来,率领左翼激进联盟再次赢得希腊大选,二度出任希腊总理。胜选后,他感谢人民给他平反了,“希腊人民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任务,去继续为国家由内至外地战斗”。  八个月前,齐普拉斯凭借反紧缩的立场上台。他的极端左派,他对切·格瓦拉的热爱,他的年轻狂热,都让欧洲的大佬们不放心,他们甚至称他为“欧洲最危险的人”。  1974年7月,齐普拉斯出生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