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赋能 万物“智”联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5G为网络支撑,以标识赋能产业,万物智联的工业互联网将爆发出更大的生命力。


  自动小车在工厂里自由穿梭,货物被机器人准确地放到货架上……这些曾经人们想象的场景,通过5G赋能工业互联网,都正逐渐成为现实。小车、物料、工人之间的高频互动,是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制造的生动体现。成都熊猫显示信息技术部部长仇善海表示,“其关键是系统、设备、人员等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实时联接和信息交互。”
  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一环,以5G网络和标识解析体系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产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
  5G强基,产业升级
  5G具有大带宽、低时延、高容量的特点,5G支撑下的工业互联网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赛迪智库预计,2021年,5G基站新建数量将超过2020年总量,总数达到150万个。伴随网络建设,5G业务逐步向各垂直行业延伸拓展,5G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2021年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2020年11月举行的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指出,我国积极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全国建设项目超过110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覆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能源、医疗等30余个重点行业。与此同时,加快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也至关重要。应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布局;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和共建共享,深入推进5G、工业无源光纤网络、时间敏感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在上海商飞,制造大飞机的材料是复合材料,要保证质量,过去靠老师傅的眼睛,现在用高清的摄像头,通过5G网络直接传到后台,监测時间从2小时缩短到5分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现场举例时表示,机器人不仅能提高生产质量,也能承担很多危险的工作。
  目前,5G+工业互联网还处在起步阶段,技术积累、产业支撑都有待加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强调,要攻克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加强基础体系建设,“目前在应用和顶层考虑得比较多,但基础芯片、操作系统和协议等很多还受制于人,需要夯实基础。”
  制造业产品有了“身份证”
  除了以5G为代表的网络基础,标识解析体系亦是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就类似于互联网领域的域名解析系统(DNS),是全球工业互联网有序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标识”是产品、设备的“身份证”,记录其全生命周期信息;“解析”指利用“标识”进行定位、查询。
  重庆天人工业集团是一家以冲压焊接为核心工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不断追求提质增效,天人集团通过云洲QID平台为产品关键质量环节赋码,从原材料钢板-产品出场的全产业链过程,可以清晰查看到产品设计质量数据、质量品控数据等,揭示一物一码背后的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全要素的质量数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在陕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推进大会上介绍,从2018年至今,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与应用快速成长。
  据了解,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落户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五大城市,2019年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成都)正式启动上线。截止到 2020年底已经有25个省市出台了标识解析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开展产业布局。


  日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标识应用不断深耕落地,已拓展了智能化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产品数字化交付等十大应用模式。截止去年底已上线运行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85个,覆盖22省级行政区,包含船舶、集装箱、汽车等33行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企业接近1万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近100亿,日均解析量超800万次。
  1月13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其中,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创新赋能效应凸显,二级节点达到120个以上。
  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约为2.5万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11%。未来,政府、机构及企业应抢抓5G网络基础、新基建发展机遇,强化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互联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智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制造将持续释放产业魅力。
其他文献
国内首台水下无线光通信商用设备试验取得成功  2月4日,国内首台水下无线光通信商用设备在湖北武汉进行试验并取得成功,远通信距离达到50米,速率可达3Mbps,在20米距离时通信速率可达50Mbps。  我國计算力指数居全球第二  2月5日,浪潮信息联合全球知名科技市场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全球首个计算力指数的研究成果《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美国以75分位列国家计算力指数排名
期刊
21世纪以来,全球汽车市场的核心增量主要聚集在中国市场,目前已占全球汽车市场约三成的份额。“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指出,到今年6月底,中国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200辆,仅为同等经济水平国家的一半左右,而发达国家最多有800辆。即使考虑到人口密度、交通承载力等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依然会大幅增加。  从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中的汽车类型来看,新能源所占份
期刊
2017年,成都市商务局编制的《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 8.1%左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20亿元左右,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3.3%。2020年6月9日举行的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一组数据表明3年前的目标已经提前达成——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1155.9亿元,增长8.6%,总额与增速在全国
期刊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此前,成都刚刚“官宣”,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破万亿元——这份成绩,也写入了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万亿产业的培育,帮助成都厘清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逻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将大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能级,打造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同时,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区。  在成都市人大代表,市经信局党组
期刊
2月18日,春節后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站位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深入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城市
期刊
成都发布第三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机会清单  2月18日,成都市住建局正式发布了第三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机会清单。这一批清单共计涵盖3大类31个项目,包括城市有机更新项目20个、TOD项目10个,以及“其他”类项目1个。  成都年度计划投资4058.7亿元  2月19日,《成都市2021年重点项目计划》发布,2021年,成都将实施1060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058.7亿元。其中,市重点推进项目10
期刊
——2002年6月,为打破国际专利对我国音视频产业发展的制约,满足我国在信息产业方面的需求,原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工作组),开始自主制定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的探索。经过千人团队多年努力,AVS视频部分于2006年颁布为国家标准(GB/ T20090.2-2006)。  ——2011年,GB/T26683-201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和GB/T26686-2
期刊
《合成大西瓜》又上热搜了,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因为让无数人玩得“上头”,而是因为一次次19.9元的骗局。大量网友反馈称,自己在玩游戏时领取所谓的“100手机话费券”,但在按网站指示支付9.9元或19.9元后却发现话费无法兑现,也不能退款。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166万人领取这样的话费券。如果按每个人支付19.9元来计算,涉及的总金额已超3000万元。  据了解,《合成大西瓜》不需要下载 APP,扫描二维
期刊
超高清视频是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硬件产品不断突破、内容资源逐步丰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链日趋完善成熟、行业应用加快落地的良好态势。随着5G商用进程的加速以及产业政策的引导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屏芯端”发力,产业生态炫动升级。  从高清迈向超高清  超高清是国际电信联盟最新批准的信息显示“4K分辨率(3840×2160像素)”的正式名称
期刊
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的春节与往年有所不同,从中央到地方都给出了“在工作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当地”的倡议,各地对于外地返回人员的管控也相对严格。在这一系列号召和政策背后,春节期间的经济运行逻辑有何表现?  部分消费市场承压  春节假期,本来是“假日经济”磅礴发展的时期,人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的闲暇时光来集中旅游、购物或者从事其他的娱乐活动,由此促成消费市场的繁荣壮大,并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