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认知事物的能力。因此,学生不仅要熟读课本上的文本,而且要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便增强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拓展阅读 教学思考
  新课改标准下的“大语文观”,使得拓展阅读教学手段进入语文教学的重要领域,如何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需要教师和相关教育行业人员共同探讨和思索。本文以新课标为依据,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有效拓展阅读进行分析和探讨。
  1.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意义与现存的问题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师要严格督促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形成多读、乐读的阅读氛围。要大力支持学生自我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从而增加阅读量,提高认知能力,进而提升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使其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全面、更灵活、更有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拓展阅读是使课堂焕发光彩的有效途径,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切合学习、生活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其语言积累。
  1.2网络的影响及学生和家长对于拓展阅读的认识度不高。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增加课外阅读不以为然,认为阅读价值不高,家长把分数排在第一位,将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从而忽视对其课外阅读能力与兴趣的培养,造成拓展阅读的虚有化和形式化。另外,学生由于网络的吸引,课余时间主要沉迷于电视、网络游戏、媒体等社交网络,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对于课外拓展阅读缺少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造成学生的阅读量少,语言积累较少,导致阅读兴趣不高。
  2.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
  2.1立足课本,丰富阅读内容。
  因为小学生年纪较小,阅历经验较少,在阅读文章时会遇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所以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在障碍点上进行拓展,从文本出发拓展阅读,让孩子们在广泛的阅读中更深入理解、自我感悟、主动解决难题。比如小学课本第十一册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这和当时鲁迅先生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当时的社会背景作为扩展阅读材料。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非常悲惨,在这样的残酷的环境下,革命者的言论自由无从说起,为了批判当时的社会背景,鲁迅先生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杂文,赤裸裸地抨击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号召人民奋起抗战。学生可以根据播放的社会环境拓展材料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从而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想要表达的不折不挠的顽强斗争的精神。
  2.2创造条件,营造阅读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讲,多阅读才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所以可以在发展点上进行拓展,如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这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是杏林子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展开思考的,但是小学生本身阅读量较小,生平阅历尚浅,对生命的感悟不多,所以很难从作者的角度出发体会其中的深意。这时可以在教学屏幕上放一些作者的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和体会作者的经历,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深入体会作者百折不挠的顽强斗争的精神。还可以在兴趣点上进行扩展,有些课文在上课之前老师已经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如果在老师进行讲解的时候没有创新,那么课堂就会变得非常枯燥,所以讲课时一定要加入新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小学语文课本教材第五册《小摄影师》的最一个自然段:“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这里可以很明显看出高尔基先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借助这个空白,教师可以在投影大屏幕上出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小男孩到底会不会来?如果来,那么两人会有怎样的对白,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创造能力,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拓展阅读的兴趣。
  3.结语
  小学生的扩展阅读要从小抓起,从父母和教师两方面加强,从多方面扩展,立足教学根本,拓展教学知识,丰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争取成为良好的21世纪新青年。
  参考文献:
  [1]安汉.试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J].小作家选刊,2015(15):70-71.
  [2]樊怀金.新课标指引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施的探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4):156-157.
  [3]郑娜.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5):102-1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为语文教材中会包含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人物形象比较生动,所以作品的感染力较强。特别是其中意蕴深邃,能够促使学生开展有效的联想和想象。当然,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通过有计划有意识的训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力 培养方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逐步落实,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逐渐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留白艺术即将古典艺术创造手法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研读教材、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方面入手,运用留白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思考的兴趣,培养学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日益走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微事物的出现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中之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微课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改善传统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使之适应学生
摘 要: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是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 人文素养 存在问题 培养措施  人文素养不仅包括人的品格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包括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