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从七个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思考。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指标。下面就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我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会听会看会用脑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117-01
1 乐中求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另外,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游戏或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提高。
2 精讲多练
精是相对的,无论讲得多少,都要讲求“精炼”。我个人认为精讲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入课题要简单明了;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指向要明确;分析问题要抓住关键,层层深入,分析到位;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提炼精髓;课堂小结要精辟。多练的前提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保证多练。怎样才算多练呢?一句话,动手、动口、动脑都是练。练什么?怎样练才是练的关键。我觉得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比较好。如果一节新课是由概念、定理、例题三部分组成的话,那么每学完一部分都要让学生练。要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练。练习的层次要分明,练习的题型应多样化,练习的形式要新颖。在多练的同时还要强调解题的规范、速度和准确性。尽力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将知识学到手。
3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精力不够集中。为了提高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图画、启发性的提问。这种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数学教学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其实教学本身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4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的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
4.1 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的提问。
4.2 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4.3 会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动脑去思考。
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尽量让学生多说,这样就能促使他们去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因此只要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他三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5 课堂上与学生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何才能有效地沟通呢?
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达到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语词是传达中很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和人们的体态语言。语词沟通过程是以共同的语言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的经验,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要尽可能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畅通。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师生之间应该经常面对面的沟通,因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发生情绪的相互感染。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产生作者、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教师的目光与表情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均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是很有道理的。
6 教师对学生应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从教学的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对数学的认识要高,对数学应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努力加强数学修养,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同时要具备广博的数学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虽然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不多也不深,但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储备,这样给学生讲课时思路清晰,方法灵活,能化难为易,学生听得轻松也学得愉快。学生学习数学时从中得到乐趣,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好数学。
7 认真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教好每个学生是自己的职责。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要对困难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做到心中有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两种方式。
7.1 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采用不分组的分层教学
也就是不对学生进行好差分组,而是在老师心中明确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同一教学内容而不同要求的教学。例如提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要设计好有针对性的不同问法,对学困生要问得浅,回答内容简单。既使他们易于启发思维,又易于对问题做回答。
7.2 在考试前的复习期间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层次施教
特别的把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成一组,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复习基本知识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布置复习题时也采取分层布置的方法,对于学习困难学生,主要布置基本题。并且老师要对他们的作业作为重点来批改,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鼓励,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措施,对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会听会看会用脑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117-01
1 乐中求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另外,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游戏或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提高。
2 精讲多练
精是相对的,无论讲得多少,都要讲求“精炼”。我个人认为精讲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入课题要简单明了;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指向要明确;分析问题要抓住关键,层层深入,分析到位;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提炼精髓;课堂小结要精辟。多练的前提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保证多练。怎样才算多练呢?一句话,动手、动口、动脑都是练。练什么?怎样练才是练的关键。我觉得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比较好。如果一节新课是由概念、定理、例题三部分组成的话,那么每学完一部分都要让学生练。要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练。练习的层次要分明,练习的题型应多样化,练习的形式要新颖。在多练的同时还要强调解题的规范、速度和准确性。尽力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将知识学到手。
3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精力不够集中。为了提高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图画、启发性的提问。这种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数学教学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其实教学本身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4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的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
4.1 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的提问。
4.2 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4.3 会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动脑去思考。
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尽量让学生多说,这样就能促使他们去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因此只要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他三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5 课堂上与学生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何才能有效地沟通呢?
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达到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语词是传达中很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和人们的体态语言。语词沟通过程是以共同的语言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的经验,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要尽可能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畅通。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师生之间应该经常面对面的沟通,因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发生情绪的相互感染。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产生作者、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教师的目光与表情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均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是很有道理的。
6 教师对学生应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从教学的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对数学的认识要高,对数学应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努力加强数学修养,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同时要具备广博的数学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虽然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不多也不深,但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储备,这样给学生讲课时思路清晰,方法灵活,能化难为易,学生听得轻松也学得愉快。学生学习数学时从中得到乐趣,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好数学。
7 认真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教好每个学生是自己的职责。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要对困难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做到心中有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两种方式。
7.1 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采用不分组的分层教学
也就是不对学生进行好差分组,而是在老师心中明确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同一教学内容而不同要求的教学。例如提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要设计好有针对性的不同问法,对学困生要问得浅,回答内容简单。既使他们易于启发思维,又易于对问题做回答。
7.2 在考试前的复习期间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层次施教
特别的把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成一组,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复习基本知识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布置复习题时也采取分层布置的方法,对于学习困难学生,主要布置基本题。并且老师要对他们的作业作为重点来批改,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鼓励,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措施,对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