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来源 :译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la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rn1987年11月rn卡什吞下塑料盒里最后一大勺微波加热的通心粉和奶酪,把盒子推向小桌的一边,品味着这份平和与宁静.嗯,算是相对的宁静吧.人满为患的综合医院的那种噪声——叮叮咣咣的响动,抬高的嗓门,偶尔的叫喊声——直在背景中依稀可辨,尽管他回到自己那间医院的公寓,紧闭了房门.不过相比之下,这里仍是一片平静的绿洲,而经过又一次疯狂的病房轮班,踉踉跄跄从一个急诊赶赴另一个急诊,直到他已看不清楚,更无法清晰思考时,这感觉就像在天堂.
其他文献
1991年秋,导师卢乐珍教授为了让我这个刚刚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快些进步,在开列了一系列必读书目之外,还特别叮嘱:“要定期去图书室阅读专业期刊,丰富信息,扩展思路.”就这样,《幼儿教育》杂志走进了我的学习和生活.rn按照学校图书资料管理规定,单本的现刊只可以在馆内阅读,过刊的合订本才可以借阅出馆.于是,每月中旬,我一定会集中几天待在阅览室,逐页翻阅带着油墨味道的当月杂志.每个周末或节假日,则总要将那些绛紫色封皮的、厚厚的、装订好的过刊(通常是半年合订本)借出,带回宿舍浏览、精读、摘录.遇到特别喜欢的文章
期刊
我钦佩案例中这位教师对于教育的用心之细、之深.案例中呈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探讨.rn1.标签需要“减负”rn案例中的标签确实很“忙”.忙为何意?不仅说明任务多,而且反映了效率低.那怎么办?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明确标签最核心的任务,删减不必要的任务.rn标签被用于协助幼儿整理物品时,其核心价值指向生活能力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标签被用于呈现益智题时,其核心价值则落脚在数学等领域概念、知识的习得与巩固.两种价值看似可以兼顾,但案例中的幼儿身处区域活动结束后整理物品的情景中,显然,他们的注意集中于如何高效地整
期刊
20世纪90年代,我刚参加工作,园长推荐给我几种专业杂志,其中就有《幼儿教育》杂志.园长让我多看看,在学习之余尝试投稿.那时候,稿件都是手写的,装进信封里,贴上邮票寄出去.我投了几次稿,虽然稿件没有被录用,杂志社的地址倒是被我牢牢记住了.rn工作五六年后,有一次园长带我到杭州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会后,我在杭州的马路上闲逛,忽然看到一块路牌上写着“文三路”,这个熟悉的地名令我倍感亲切.我不由自主地沿着马路寻找起来,虽然因为对路不熟悉,最终没有找到杂志社所在,但内心的激动持续了好久.
期刊
进入中班后,幼儿不仅发现自己长高了,变能干了,是幼儿园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了,还发现张老师也有了变化——肚子越来越大.张老师是一位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又是一位准妈妈,她兴奋、喜悦,又有一点点紧张.面对张老师日渐变大的肚子,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伸出小手抚摸那个尚未谋面的婴儿,也会笑着说“张老师的肚子像个大西瓜”,憧憬着小宝宝的诞生(见图1).于是,教师和孩子们共同生成了一个主题活动“张老师要生宝宝了”.十月怀胎的过程是漫长而奇妙的,幼儿也在与张老师的朝夕相处中感受着这个奇妙的过程.
期刊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幼儿园课程换过好几套,专业类书籍越来越丰富,但只有《幼儿教育》杂志像老朋友一样,与我们形影不离,它一如既往地用与我们日常工作最契合的视角,带我们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理念、教育经验.rn这么多年来,园里的教师都把《幼儿教育》当作工具书,用以答疑解惑,提高自己的专业性.而我带领教师们一起有计划、全方位地开展集体性阅读杂志活动,是从2019年9月开始的.
期刊
教育生活是什么?有人说,是许许多多充满爱与温暖的片段;有人说,是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瞬间;还有人说,是无数有趣且有意义的故事.在我看来,教育生活也是由许许多多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组成的,那些问题来自教师反思自我、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勇气.有了问题意识,通向教育实践新天地的大门随之打开.
期刊
我从教已经28年了,从最初的一名普通教师到如今的园所管理者,一路走来,《幼儿教育》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始终陪伴着我,给我温暖和力量.rn1994年9月,我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那个年代,教学参考资料十分有限,所幸园里给每个班的教师都订阅了《幼儿教育》杂志.在那个十分注重集体教学活动的年代,作为新手教师,杂志上的《活动方案》是我最关注的栏目,每个月只要一拿到杂志,我就会迫不及待地翻到《活动方案》栏目阅读,希望能从中获得启发,激发我的教学设计灵感.
期刊
我来谈谈我班户外建构区的整理标签是如何演变的.我们的建构区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圆形等不同形状的积木,一开始,幼儿整理时只是将积木全放进筐里,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个筐里放了各种形状积木的情况.幼儿缺乏整理技巧,导致筐里乱糟糟的,再次玩时拿取材料很不方便.
期刊
我们一直倡导“一日生活皆课程”,案例中的教师也正是秉持着这一理念,希望能充分挖掘整理环节的教育价值,趣味题标签便应运而生.然而,我认为在标签中加入趣味题的做法反映的是教师对“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的误读误用.第一,将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变成了学习知识、练习技能的手段:早晨来园可以通过签到活动学习看时间、写名字,玩游戏非要幼儿完成各种打卡记录,吃点心非要幼儿学一下数学,就连散步也非要幼儿回来汇报一路上的探索发现……教师总觉得抓住了这一两个“契机”,幼儿便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错过这些机会则是重大的损失,因此将一日
期刊
“趣味题标签”将“纸牌”与“标签”合而为一,教师设计这种标签的初衷是想引导幼儿在收拾整理的同时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但从案例中教师的描述来看,这一标签的使用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rn“纸牌游戏”和“按标签整理”这两种活动都蕴含了“按要求配对”的规则,但其实这两种活动有很大的不同.设计物品整理标签是为了借助配对提高整理的效率,方便幼儿自主整理各种玩具.纸牌游戏原本是益智区的一项活动,教师将幼儿学过的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以益智题的方式呈现在纸牌中,通过题目与答案的一一配对,考查幼儿的知识掌握程度,这是幼儿进行个别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