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冲击下产业集群韧性演化与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krrock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动荡的背景下,产业集群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200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2008~2018年332个城市基础数据,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产业集群韧性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集群韧性测度指标,并运用MGWR模型对集群韧性提升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产业集群相较于一般经济体,因集群企业间的网络结构,产业集群应对冲击的吸收能力弱、适应能力强,恢复更新的能力较强;(2)在吸收期起正向作用的因素为产业相关多样性,在适应期与恢复更新期起正向作用的因素为产业结构多样性,冲击发生后的适应期是政府、社会援助的关键时期;(3)发展程度较低的产业集群应着重加强产业间的关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应从提高产业结构多样性入手,完善新产业的进入机制、加强创新并控制风险传导.
其他文献
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财政管理体系、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教育部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并构建三全预算绩效体系.高校项目中采用全面绩效管理应强化日常管理并保证管理工作的详细性,从而提升高校项目整体效益.高校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但是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做好资金分配与使用工作.因此高校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利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对财务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充分发挥出资金在
文章从乡村生态宜居景观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湖南及周边部分乡村典型景观实地考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从社会生活、农业产业、自然生态环境三大效益方面,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了系统工程技术指标的研究分析,从中发现和总结了颇具湖南本土特色的既切实可行又能持续发展的最优化指标体系,明确湖南乡村生态宜居景观工程技术指标最优化设计模式应用.
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愈加突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依托于大数据,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一方面可减小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积极影响.基于此,文章以大数据时代作为研究背景,在简要概述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围绕企业财务会计的转型发展及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