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铃铃铃……”大成路菜场的蔬菜摊主林燕青拎着一兜菜,走上了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黄鹤楼校区四(1)班的讲台,开始了她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上课”。跟她一同当老师的,还有水果摊主冉秀梅,肉贩蔡大双等。这是黄鹤楼校区几个班级邀请家长来校上的“家长课程”,一堂“购物课”上完,孩子们都觉得很新鲜,而这些家长比孩子们还兴奋,期待着下一次的上课机会。
尊重孩子成长需求,统计定制课程主题
校区成立之初,学校按照计划开发“家长课程”,经过调查后,我们发现:黄鹤楼校区的孩子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家长的职业虽然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但是贴近生活,接地气,家长们也有不少?“绝技”,同样能教给孩子很多生活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挖掘家长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不当教育的旁观者,让他们从中了解学校,更加关注教育。
实施之初,有两个问题困扰着我们,一是我们的孩子希望从“家长老师”那里学些什么?二是我们的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精力去备课,课堂呈现会不会有困难?
为此,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关于家长课程的调查活动,有的同学想学扎辫子让自己更漂亮,有的同学想了解房屋建筑方面的知识,有的想学做菜,有的还想学着挑选好吃的水果,想学折纸做手工作品的也很多,还有的同学很少出门旅游,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最后统计出学生对购物、手工制作、美食、花木栽培、保健护理、生活小窍门、仪态训练、外面的世界等比较感兴趣。
有了家长课程的大框架内容后,我们在家长中征集“家长达人”,呼唤有专长的家长走进校园,把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及在岁月里积累的点滴生活智慧,与孩子们分享,丰富孩子的学习体验。出乎我们的预料,每个班都有家长积极响应,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自主申报上课内容,然后由班主任协调安排,制定每学期的家长课程计划,每个班级每个月都会邀请家长走上讲台给孩子们上课。
家长达人各尽其能,合力课堂精彩纷呈
为了将课上好,班主任老师与家长多次沟通,介绍学生情况,指导家长老师备课,写教案,做PPT。有的家长提前准备好样品或制作材料,有的家长为了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准备了好几种奖励方式。上过课的家长不禁感叹:“当老师不容易,一堂课虽然只有四十分钟,准备工作要好几倍的时间,老师真的很辛苦!”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及校园软硬件设施,有的班级还安排上课家长的子女当“小助教”。
这些家长老师来了极大的惊喜!
家长林燕青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让孩子们猜了几个关于蔬菜的谜语,女儿王唯一同学看出妈妈的紧张,主动申请当起了“小助理”,帮着拿蔬菜发奖品。孩子们摸着新鲜的蔬菜,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讲完蔬菜的营养搭配后,林燕青给孩子們讲如何看电子秤,“这是数字键,这里是显示器,分别有重量、单价和金额三个显示内容。”她将日常卖菜的秤放在讲台上,教学生将单价按公斤成倍换算,最后结合重量计算出总价。老师笑着说:“这比日常的数学课上学得快多了。”
五(1)班的孩子们跟着鞋店售货员妈妈一起“挑选合适的鞋子”;四(1)班的孩子们从水果摊主爸爸那里了解到“水果也分公母”;四(2)班的孩子们和杨爸爸一起制作和品尝了“黑米寿司”;三年级的女孩子们跟着胡妈妈一起“学扎辫子”,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二(3)班的李妈妈给大家讲起足部穴位头头是道,孩子们忍不住脱掉鞋袜来试一试;更有趣的是六年级的陈老师与何爸爸一起把一辆自行车摆在讲台上,讲解自行车基本构造和简单修理;最难忘的是退伍十几年的老兵爸爸重新穿起压在箱底的军装,教学生练站姿走队列,让孩子们感受到军人的威严;四(1)班家长开了卤菜店,同学在“舌尖上的美食”中了解卤菜的基本步骤;老家在河南新县的家长动情地讲“谁不说我家乡美”,让同学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些“家长老师”利用他们职业的特殊性和自身的教育优势,各自为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颇多。
“师生”课后回味分享,亲子互动共同成长
四(4)班王明宇爸爸来班上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令人难忘的“美食文化之凉拌西红柿”。在讲解饮食方面的知识过后,几个西红柿在王爸爸手里变成了美观可口的像工艺品一样的菜肴,得到同学们的赞叹。其实当老师邀请他上家长课程时,王爸爸非常紧张地说:“我就是一个厨子,让我做做菜还可以。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上课也不知道讲什么,能教孩子们什么呢?”
上完课,王爸爸激动地道:“班主任陈老师打了好几个电话和我商量,最后考虑到场地条件的限制,确定教孩子们凉拌西红柿。陈老师还给我提了不少建议,教我写简单的教案,还把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告诉了我,让我做好应对准备。哪知道今天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儿子也特别自豪,让我很感动。就是我讲课的声音可能小了一些,下次就有经验了。”
王明宇是一个内向的小男孩,一节家长课程让他对爸爸有了新的认识,他在作文《爸爸当老师》中写道:
一想到自己的爸爸要去讲课,我就喜忧参半:在家里严肃刻板的爸爸站在讲台上会怎样表现呢?希望他给我惊喜,也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喜欢他。要不是老师请他来,我还不愿告诉同学们我的爸爸是厨子啊。
上课了,爸爸一边给西红柿去皮,一边讲做凉拌西红柿的步骤。他把三个亮橙橙的西红柿切成几十瓣以后,撒上白糖装盘。正当同学们以为已经做好,迫不及待举手想吃的时候,爸爸拿起了放在一边的西红柿皮。他左手手指灵巧的抓住西红柿皮的一边卷成一个小圆,右手抓住另一侧的皮围着之前的小圆层层叠叠的环绕。当他把卷在一起的西红柿皮倒扣在手掌心,展示给我们看的时候,顿时惊呼声一片。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看爸爸做菜。
“哇,王明宇爸爸好厉害,他真的把西红柿的皮卷成一朵玫瑰花。”“王明宇,你爸爸真是太厉害了。”教室里惊呼声连绵不绝,后来爸爸还手把手地教同学做玫瑰花,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着。
你们知道吗?我的爸爸每天晚上很晚回来,躺在床上都会拿起他的稿子一遍又一遍地读,还要我帮他纠正字的发音,让我也过了一把“老师瘾”。通过这样的课堂,让我对爸爸有了新的认识,也倍受启发——只要意志坚定,不管有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那么崇拜他羡慕我,搞得我也对他开始崇拜了。
如此“不一样”的家长课程,在我们校区已经开展了将近三年,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社会知识的补充,学的是在学校里学不到或是学不全的知识,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中马上就能运用的知识,拓宽了孩子的学习空间,学生学得了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又拉近了孩子、教师、家长的距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让孩子们更加理解职业的艰辛和创业的喜悦,更加尊重劳动、尊重父母、努力学习,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家长达人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同成长。未来的“家长课程”将突破教室的局限,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学校还会请更多的“外援”,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一起去市场、去工厂车间、去街道、去展览馆……
尊重孩子成长需求,统计定制课程主题
校区成立之初,学校按照计划开发“家长课程”,经过调查后,我们发现:黄鹤楼校区的孩子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家长的职业虽然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但是贴近生活,接地气,家长们也有不少?“绝技”,同样能教给孩子很多生活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挖掘家长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不当教育的旁观者,让他们从中了解学校,更加关注教育。
实施之初,有两个问题困扰着我们,一是我们的孩子希望从“家长老师”那里学些什么?二是我们的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精力去备课,课堂呈现会不会有困难?
为此,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关于家长课程的调查活动,有的同学想学扎辫子让自己更漂亮,有的同学想了解房屋建筑方面的知识,有的想学做菜,有的还想学着挑选好吃的水果,想学折纸做手工作品的也很多,还有的同学很少出门旅游,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最后统计出学生对购物、手工制作、美食、花木栽培、保健护理、生活小窍门、仪态训练、外面的世界等比较感兴趣。
有了家长课程的大框架内容后,我们在家长中征集“家长达人”,呼唤有专长的家长走进校园,把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及在岁月里积累的点滴生活智慧,与孩子们分享,丰富孩子的学习体验。出乎我们的预料,每个班都有家长积极响应,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自主申报上课内容,然后由班主任协调安排,制定每学期的家长课程计划,每个班级每个月都会邀请家长走上讲台给孩子们上课。
家长达人各尽其能,合力课堂精彩纷呈
为了将课上好,班主任老师与家长多次沟通,介绍学生情况,指导家长老师备课,写教案,做PPT。有的家长提前准备好样品或制作材料,有的家长为了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准备了好几种奖励方式。上过课的家长不禁感叹:“当老师不容易,一堂课虽然只有四十分钟,准备工作要好几倍的时间,老师真的很辛苦!”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及校园软硬件设施,有的班级还安排上课家长的子女当“小助教”。
这些家长老师来了极大的惊喜!
家长林燕青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让孩子们猜了几个关于蔬菜的谜语,女儿王唯一同学看出妈妈的紧张,主动申请当起了“小助理”,帮着拿蔬菜发奖品。孩子们摸着新鲜的蔬菜,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讲完蔬菜的营养搭配后,林燕青给孩子們讲如何看电子秤,“这是数字键,这里是显示器,分别有重量、单价和金额三个显示内容。”她将日常卖菜的秤放在讲台上,教学生将单价按公斤成倍换算,最后结合重量计算出总价。老师笑着说:“这比日常的数学课上学得快多了。”
五(1)班的孩子们跟着鞋店售货员妈妈一起“挑选合适的鞋子”;四(1)班的孩子们从水果摊主爸爸那里了解到“水果也分公母”;四(2)班的孩子们和杨爸爸一起制作和品尝了“黑米寿司”;三年级的女孩子们跟着胡妈妈一起“学扎辫子”,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二(3)班的李妈妈给大家讲起足部穴位头头是道,孩子们忍不住脱掉鞋袜来试一试;更有趣的是六年级的陈老师与何爸爸一起把一辆自行车摆在讲台上,讲解自行车基本构造和简单修理;最难忘的是退伍十几年的老兵爸爸重新穿起压在箱底的军装,教学生练站姿走队列,让孩子们感受到军人的威严;四(1)班家长开了卤菜店,同学在“舌尖上的美食”中了解卤菜的基本步骤;老家在河南新县的家长动情地讲“谁不说我家乡美”,让同学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些“家长老师”利用他们职业的特殊性和自身的教育优势,各自为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颇多。
“师生”课后回味分享,亲子互动共同成长
四(4)班王明宇爸爸来班上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令人难忘的“美食文化之凉拌西红柿”。在讲解饮食方面的知识过后,几个西红柿在王爸爸手里变成了美观可口的像工艺品一样的菜肴,得到同学们的赞叹。其实当老师邀请他上家长课程时,王爸爸非常紧张地说:“我就是一个厨子,让我做做菜还可以。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上课也不知道讲什么,能教孩子们什么呢?”
上完课,王爸爸激动地道:“班主任陈老师打了好几个电话和我商量,最后考虑到场地条件的限制,确定教孩子们凉拌西红柿。陈老师还给我提了不少建议,教我写简单的教案,还把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告诉了我,让我做好应对准备。哪知道今天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儿子也特别自豪,让我很感动。就是我讲课的声音可能小了一些,下次就有经验了。”
王明宇是一个内向的小男孩,一节家长课程让他对爸爸有了新的认识,他在作文《爸爸当老师》中写道:
一想到自己的爸爸要去讲课,我就喜忧参半:在家里严肃刻板的爸爸站在讲台上会怎样表现呢?希望他给我惊喜,也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喜欢他。要不是老师请他来,我还不愿告诉同学们我的爸爸是厨子啊。
上课了,爸爸一边给西红柿去皮,一边讲做凉拌西红柿的步骤。他把三个亮橙橙的西红柿切成几十瓣以后,撒上白糖装盘。正当同学们以为已经做好,迫不及待举手想吃的时候,爸爸拿起了放在一边的西红柿皮。他左手手指灵巧的抓住西红柿皮的一边卷成一个小圆,右手抓住另一侧的皮围着之前的小圆层层叠叠的环绕。当他把卷在一起的西红柿皮倒扣在手掌心,展示给我们看的时候,顿时惊呼声一片。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看爸爸做菜。
“哇,王明宇爸爸好厉害,他真的把西红柿的皮卷成一朵玫瑰花。”“王明宇,你爸爸真是太厉害了。”教室里惊呼声连绵不绝,后来爸爸还手把手地教同学做玫瑰花,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着。
你们知道吗?我的爸爸每天晚上很晚回来,躺在床上都会拿起他的稿子一遍又一遍地读,还要我帮他纠正字的发音,让我也过了一把“老师瘾”。通过这样的课堂,让我对爸爸有了新的认识,也倍受启发——只要意志坚定,不管有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那么崇拜他羡慕我,搞得我也对他开始崇拜了。
如此“不一样”的家长课程,在我们校区已经开展了将近三年,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社会知识的补充,学的是在学校里学不到或是学不全的知识,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中马上就能运用的知识,拓宽了孩子的学习空间,学生学得了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又拉近了孩子、教师、家长的距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让孩子们更加理解职业的艰辛和创业的喜悦,更加尊重劳动、尊重父母、努力学习,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家长达人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同成长。未来的“家长课程”将突破教室的局限,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学校还会请更多的“外援”,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一起去市场、去工厂车间、去街道、去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