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底,第二届7坊街新疆艺术进京展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举办。帐篷式的展厅里,一个展台上的几块石头画让每个参观者都眼前一亮,继而又心中一凛。那画中,分明是狼,那“画布”分明是石头。
这是画家马益民的作品——石头画,主题都是狼。他爱画画,却不甘于纸面的力道,转而将笔触落向石头,开创了石头画。在纹理中落墨,似乎是要把油画的色彩融进大漠的万种风情。
独辟蹊径画石头
马益民从小在城市长大,家里没有与艺术有关的人。
或许生命中注定要去发现、赞美家乡独特的美,马益民很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疆绚丽的少数民族风情、迷人的自然风光,都让这个生长在新疆的孩子发自内心地愿意去细细感受、耐心品味。
彼时没有相机,他就选择了画笔。
那个年代,功课从来不是学生头顶的大山,课余时间背着画板去写生采风,成了马益民童年、少年的记忆中最美好的风景。
而他的美术基本功,也恰是在这个阶段打得扎实、牢靠。不过,命运似乎并没有让他一路沿着五彩斑斓的艺术之路走下去,中间的动荡与波折,似乎总是告诉马益民,艺术并不属于他。为了能够画画,他去当兵,可是在部队,似乎也和真正的美术没有太多关系;复原之后,马益民又去了单位的工会,可是他的美术梦依旧难以照进现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做的最多的是单位的板报,刷美术字;他一度放下了画笔,因为看不到方向;他又不忍就这样向心中的最爱告别,屡屡又重新拾起梦想。
然而挥笔调色之间,总好像缺了一点什么。
直到有一天,马益民看到了石头。石头,是大漠中最常见的东西,它们常年在滚滚黄沙中栖身,被埋没抑或在大风中裸露出来,没有人注意它们,它们就默默地证明自己的存在,历经四季、昼夜、大风阳光,从不示弱。“这是一种精神。”马益民开始尝试用柔软的画笔与这些坚硬的石头对话。他不光赋予它们色彩,还赋予它们灵性。
新疆随处可见的石头,是在风沙磨砺下变得粗粝却外形圆润的石头。它们很快就会吸收涂上去的油彩,就像它们其实渴望被理解。马益民被打动了,正如他沉寂多年的画笔找到了对话的对象。马益民是学油画出身的,他把油画的笔法运用到石头画上,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在暗淡却沉着的石头表面上附着,立体而不突兀、柔和却不失凌厉、准确却不扎眼。马益民一发不可收拾。
石头,成了他的画布。在这里,马益民完成了自己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的对话。
追寻狼图腾
马益民是个温和儒雅的人。
可是看他捧出的石头画,主题几乎只有一个——狼。它们是草原上的狼、荒漠中的狼,雪地里的狼、夜幕下的狼……它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身而立、有的带着幼崽,可是不论怎样,它们都是一副桀骜的气势,摆出凌厉的眼神,似乎注视着幽怨的远方。
马益民说,他喜欢狼,崇拜狼。在他看来,狼的独立、坚韧与灵性,似乎同自己内心深处的追求有所神似,有所共鸣。那是他所走过的艰难的日子。为了追寻心中不可磨灭的美术之梦,他离开了“铁饭碗”,探索石头画的技法。但是这毕竟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品种,前无方向,也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范例,身边也没有同行的相互勉励、竞争。或许孤独是人最难以承受的压力,马益民那段时间很难。
他一度想要放弃,虽然妻子、孩子的支持,让他始终怀揣温暖,但毕竟现实的艰难让这个当时已经奔向不惑之年的汉子有些犹豫和动摇。
每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画石头,用笔下的线条和色彩向心中的梦想发问。他也一次又一次琢磨他最爱画的狼的性情和品格,只有充分地把握它们的性情才会有富有神韵的作品问世。去户外采风、认真地琢磨他从各种地方看到的狼的眼睛、研究关于狼的资料……马益民渐渐读懂了这种被许多民族奉为图腾的动物。
即便在最喧嚣嘈杂、人心浮躁的地方,它们也能一如既往地不疾不徐,保持着自己冷静的思维、坚决的立场、坚定的目标。它们经常独行,却从不畏惧孤独;它们具有很强的集体精神,敢于奉献。“就应该把这样的精神呈现出来。”马益民首先在心里为自己树立了一种精神的立柱,再把這些精神落墨于笔端,刻画在石头上。
人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马益民的石头画以新颖的形式、独特的搭配以及画面中扑面而来的浓烈的气质,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他们从好奇到喜爱,甚至膜拜。2009年,马益民终于在新疆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有数十件作品被收藏,有些作品还作为政府礼品,被远方的客人珍存。
马益民正在走向一条通往心中梦想的成功之路,然而他依旧谦虚。他为自己做的注脚是“看自己爱看的,写自己爱写的,画自己爱画的”。的确,相对于名利,他更珍惜这些与狼共舞追寻梦想的日子。
责任编辑 李菡丹
这是画家马益民的作品——石头画,主题都是狼。他爱画画,却不甘于纸面的力道,转而将笔触落向石头,开创了石头画。在纹理中落墨,似乎是要把油画的色彩融进大漠的万种风情。
独辟蹊径画石头
马益民从小在城市长大,家里没有与艺术有关的人。
或许生命中注定要去发现、赞美家乡独特的美,马益民很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疆绚丽的少数民族风情、迷人的自然风光,都让这个生长在新疆的孩子发自内心地愿意去细细感受、耐心品味。
彼时没有相机,他就选择了画笔。
那个年代,功课从来不是学生头顶的大山,课余时间背着画板去写生采风,成了马益民童年、少年的记忆中最美好的风景。
而他的美术基本功,也恰是在这个阶段打得扎实、牢靠。不过,命运似乎并没有让他一路沿着五彩斑斓的艺术之路走下去,中间的动荡与波折,似乎总是告诉马益民,艺术并不属于他。为了能够画画,他去当兵,可是在部队,似乎也和真正的美术没有太多关系;复原之后,马益民又去了单位的工会,可是他的美术梦依旧难以照进现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做的最多的是单位的板报,刷美术字;他一度放下了画笔,因为看不到方向;他又不忍就这样向心中的最爱告别,屡屡又重新拾起梦想。
然而挥笔调色之间,总好像缺了一点什么。
直到有一天,马益民看到了石头。石头,是大漠中最常见的东西,它们常年在滚滚黄沙中栖身,被埋没抑或在大风中裸露出来,没有人注意它们,它们就默默地证明自己的存在,历经四季、昼夜、大风阳光,从不示弱。“这是一种精神。”马益民开始尝试用柔软的画笔与这些坚硬的石头对话。他不光赋予它们色彩,还赋予它们灵性。
新疆随处可见的石头,是在风沙磨砺下变得粗粝却外形圆润的石头。它们很快就会吸收涂上去的油彩,就像它们其实渴望被理解。马益民被打动了,正如他沉寂多年的画笔找到了对话的对象。马益民是学油画出身的,他把油画的笔法运用到石头画上,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在暗淡却沉着的石头表面上附着,立体而不突兀、柔和却不失凌厉、准确却不扎眼。马益民一发不可收拾。
石头,成了他的画布。在这里,马益民完成了自己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的对话。
追寻狼图腾
马益民是个温和儒雅的人。
可是看他捧出的石头画,主题几乎只有一个——狼。它们是草原上的狼、荒漠中的狼,雪地里的狼、夜幕下的狼……它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身而立、有的带着幼崽,可是不论怎样,它们都是一副桀骜的气势,摆出凌厉的眼神,似乎注视着幽怨的远方。
马益民说,他喜欢狼,崇拜狼。在他看来,狼的独立、坚韧与灵性,似乎同自己内心深处的追求有所神似,有所共鸣。那是他所走过的艰难的日子。为了追寻心中不可磨灭的美术之梦,他离开了“铁饭碗”,探索石头画的技法。但是这毕竟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品种,前无方向,也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范例,身边也没有同行的相互勉励、竞争。或许孤独是人最难以承受的压力,马益民那段时间很难。
他一度想要放弃,虽然妻子、孩子的支持,让他始终怀揣温暖,但毕竟现实的艰难让这个当时已经奔向不惑之年的汉子有些犹豫和动摇。
每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画石头,用笔下的线条和色彩向心中的梦想发问。他也一次又一次琢磨他最爱画的狼的性情和品格,只有充分地把握它们的性情才会有富有神韵的作品问世。去户外采风、认真地琢磨他从各种地方看到的狼的眼睛、研究关于狼的资料……马益民渐渐读懂了这种被许多民族奉为图腾的动物。
即便在最喧嚣嘈杂、人心浮躁的地方,它们也能一如既往地不疾不徐,保持着自己冷静的思维、坚决的立场、坚定的目标。它们经常独行,却从不畏惧孤独;它们具有很强的集体精神,敢于奉献。“就应该把这样的精神呈现出来。”马益民首先在心里为自己树立了一种精神的立柱,再把這些精神落墨于笔端,刻画在石头上。
人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马益民的石头画以新颖的形式、独特的搭配以及画面中扑面而来的浓烈的气质,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他们从好奇到喜爱,甚至膜拜。2009年,马益民终于在新疆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有数十件作品被收藏,有些作品还作为政府礼品,被远方的客人珍存。
马益民正在走向一条通往心中梦想的成功之路,然而他依旧谦虚。他为自己做的注脚是“看自己爱看的,写自己爱写的,画自己爱画的”。的确,相对于名利,他更珍惜这些与狼共舞追寻梦想的日子。
责任编辑 李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