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胡”本义为“颔下垂肉”,由此产生的事物名称有“胡袋、胡皴、鹈鹕”等;“胡”引申为“喉”义,“胡咙、胡夷鱼”等词语中即用此义;又引申为“胡须”义,相关的事物名称有“胡孙、蝴蝶”等;又引申为“西北部民族”义,与此相关的事物名称有“胡琴、胡笳、胡饼、胡蒜、胡萝卜、胡瓜、胡豆、胡椒、胡服”等;又引申为“大”义,使用此义的名称词语有“胡鳙、胡沙、胡考、胡耉”等。分析“胡”的意义引申情况,能够解开“胡”类事物名称的命名之因。
关键词: 胡;意义引申;事物名称
《说文解字·肉部》:“胡,牛颔垂也。从肉,古声。”段玉裁注:“按此言颔以包括颈也。颔,颐也。牛自颐至颈下垂肥者也。引申之物皆曰胡。”[1](P173上)“胡”的本义是牛颔垂下来的肉,这与我们经常提到的“胡萝卜”“胡笳”“胡宫”等看似没有联系,那么,“胡”究竟在这类名称中担任什么角色呢?《荀子·正名》云:“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制名之枢要也。”[2](P247)荀子认为,对事物的命名要针对事物的特征加以描述和概括。我们通过查找资料搜集到包含“胡”字的事物名称共189个,大致可以分为食物类、乐器类、动植物类、人物身份类、身体部位类、祭器类等。本文将“胡”与名称结合进行分析,探究“胡”在这类名称中的意义。
一、“胡”的本义“颔下垂肉”
与相关词语
《说文解字》对“胡”的解释是“牛颔垂也”。“胡”的古文字形为,表示“肉”,因此,“胡”的本义应与“肉”有关。最初,“颔下垂肉”说的是“牛”,后来词义扩大,这一义项也可用于鸟兽。如《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3](P400)其中的“胡”就指狼脖子下面的垂肉。“胡”在很多事物名称中都使用了本义,如胡袋、胡皴、鹈鹕等。
胡袋,鸟类颔下的皮囊,也称喉囊,有储存、软化食物的功能。鵚鹙、军舰鸟、鸬鹚都有这种胡袋。鵚鹙,一种猛禽,形似鹤而大,颈部有胡袋。军舰鸟的脖子处有巨大的红色喉囊袋,只有雄鸟具备这一特征,到了交配的季节,雄鸟的喉囊袋就会膨胀,以此吸引雌鸟。鸬鹚下喉有小囊,通常被渔夫用绳子扎住喉咙,待它们捕到鱼后,被迫把鱼储存在下巴处的喉囊中。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之一·鵚鹙》:“秃鹙,水鸟之大者也,出南方有大湖泊处。……其嗉下亦有胡袋,如鹈鹕状。”[4](P2560)
胡皴,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宋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杨朴处士诗云:‘数个胡皴彻骨干,一壶村酒胶牙酸。’”[5](P135)明人郎瑛《七修类稿续稿·辩证·皴》:“殊不知胡皴乃牛颔下之垂皮,对之酸酒,杨言其味之恶也。”[6](P366)
鹈鹕,一种大型游禽,其下嘴壳与皮肤相连形成的大皮囊,名为嗉囊,即前文所释“胡袋”。《本草纲目·禽之一·鹈鹕》:“鵜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喙长尺余,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群飞,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4](P2562)鹈鹕嗉囊发达,觅食时,以嗉囊盛水,滤水后食鱼。此鸟之所以叫“鹈鹕”,就是因为其喙下有胡袋。为了表明鹈鹕属于鸟类,另加义符“鸟”写作“鹕”,即“鹕”为“胡”的分化字。
二、“胡”的引申义“喉”与相关词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牛自颐至颈下垂肥者也,引申之物皆曰胡”[1](P173上),即从颔处至颈部下垂部分都可称为“胡”。“喉”在“胡”的部位上,故由“胡”引申出“喉”义。《正字通·肉部》:“胡,喉也。”[7](P875)由“胡”的咽喉意义而产生的包含“胡”字的事物名称有“胡咙”“胡夷鱼”等。
胡咙,即喉咙,是饮食、发声和呼吸的重要器官。“胡”与“喉”不仅语义存在联系,语音也可相转。“胡”属匣母鱼部,“喉”属匣母侯部,侯鱼旁转。至今在鲁西南地区(如枣庄、济宁)还存在读“喉”为“胡”的现象。如《枣庄市志》:“喉咙[xu54l?˙]嗓子”[8](P1718),《微山县志》:“喉咙眼子[xu55lu?˙i?35??˙]嗓子眼儿”[9](P1133)。清人顾炎武《日知录·胡咙》:“古人读侯为胡。《息夫躬传》师古曰:‘咽,喉咙。’即今人言胡咙耳。”[10](P1845)清人梁同书《直语补正》:“今里语以喉咙为胡咙古也。”[11](P903)章太炎《新方言》:“绍兴谓喉为胡咙,乃近本义。”[12](P99)
胡夷鱼,河豚的异名,也叫“鹕夷”“鰗鮧”。“胡”为“喉”义。夷,《说文解字·大部》:“夷,平也。从大从弓。”[13](P231下)之所以称河豚为胡夷鱼,是因其身体横向扁平,喉部呈平面状。胡夷鱼发怒时,腹胀如球,有毒。宋人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吴人所食河豚有毒,本名侯夷鱼……或曰胡夷鱼。”[14](P297)胡夷鱼又称“侯夷鱼”,是因为“胡”与“侯”语音旁转。宋人范成大《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胡夷信美胎杀气,不奈吴儿苦知味。”[15](P9)
三、“胡”的引申义“胡须”与相关词语
“胡”有“颔下垂肉”义,而动物的“胡”上多有毛,使得“胡”的“多须”特征尤为明显,同时胡须与颈部相邻(有些毛发旺盛的男性其胡须就生长在颈部)。因此,就由“胡”的“颔下垂肉”义引申出“胡须”义。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胡》:“今人谓须为胡,字作鬍,亦为垂于颔下受名也。”[16](P77)由“胡”的“胡须”义产生的包含“胡”字的事物名称有胡子鲶、胡子蟾、胡孙、蝴蝶等。
胡子鲶,硬骨鱼纲,胡子鲶科,口须发达,以其显著的身体部位特征命名,故称“胡子鲶”。《辞海》:“胡子鲶亦称‘塘虱’‘土虱’。有须四对。背鳍和臀鳍均延长,胸鳍具一硬刺,尾鳍圆形。无鳞。”[17](P1504)
胡子蟾,即髭蟾,中国特有的两栖类动物,锄足蟾科。雄蟾上颌有黑色角质刺。角质刺为髭蟾的第二性征,雌蟾本身也长有极小的角质刺,但是在产卵后自动脱落,变成米色小点。这些角质刺看起来就与胡须相似,所以称其为“胡子蟾”。周家俊在《“大胡子”峨眉髭蟾》一文中提到:“它(髭蟾)的上唇边缘有一排黑亮的角质尖刺,像是一根根竖立着的胡子。髭蟾的名字就来自于这些‘胡子’。”[18](P35) 胡孙,猴的别名。唐人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猴玃:猿猴俗曰胡孙。”[19](P2195)猿猴属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相似度极高。猿猴类动物除身体长毛外,其面部也多生毛,类似于人类的胡须,所以人们称之为“胡孙”,后写作“猢狲”。苏轼《东坡志林·高丽》:“胡孙作人状,折旋俯仰中度。”[20](P188)
蝴蝶,一种常见的会飞行的昆虫。生物学上将其定性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须,正是因为蝴蝶有触须,类似人面部的胡须,所以才称“蝴蝶”,故“蝴蝶”本作“胡蝶”。《正字通·虫部》:“蝴,洪吾切,音胡。今蝴蝶本作胡,俗加虫作蝴。”[7](P1000)为了体现蝴蝶属昆虫类,故添加“虫”作形旁,即“蝴”为“胡”的分化字。《本草纲目·虫二·蛱蝶》:“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4](P2264)
四、“胡”的引申义“西北部民族”
与相关词语
历史上,我国北方生活着很多游牧民族,他们是相对于中原地区汉族而言的少数民族(如楼烦、匈奴、戎狄、鲜卑族等),文献中称他们为“胡”。《周礼·冬官·考工记序》:“胡无弓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胡,今匈奴。”[3](P905)较之于中原与南方民族,匈奴等游牧民族大都胡须发达,故以“胡”称之。王国维《观堂集林·西胡续考》:“是胡之容貌,显与他种不同。而其不同之处,则‘深目多须’四字尽之。”[21](P389—391)陕西省兴平县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石雕像,刻画的胡人形象就体现了他们多胡须的特点。后来,“胡”的指称范围扩大,不仅指周边的游牧民族,来自远方异域的外国人也被称为“胡”。他们居住和活动的区域便被称为“胡地”。为了与中原地区的物产相区别,那些“胡地”特有的物品或者从“胡地”传入中国的事物名称中都带有“胡”字。如胡人弹奏的乐器被称为胡琴、胡笳、胡鼓等,胡人的食物被称为胡饼、胡饭、胡食,胡地的植物被称为胡麻、胡蒜、胡萝卜、胡瓜、胡豆、胡椒、胡桐等,还有胡服、胡贾、胡僧、胡姬等。
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形似笛子。乐声深沉浑厚,幽怨苍凉,令人肝肠寸断。相传是由张骞从西域带回中原。唐人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22](P34)
胡蒜,即大蒜。《本草纲目·菜之一·蒜》:“胡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谓之大蒜是矣。”[4](P1594)清人王礼《台湾县志》:“蒜:叶青、颗白,能去腥膻之气。张骞自西域得大蒜种归,名曰胡蒜。”[23](P11)
胡椒,一种调味品,亦可入药。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味履支。”[24](P179)摩伽陀是现在印度境内的古国名,也称“摩揭陀”,古人也宽泛地将其视为胡地,所以将原产于那里的香辛料称为“胡椒”。
胡萝卜,伞形科,萝卜的一种,因其原产于胡地,故称“胡萝卜”。《本草纲目·菜之一·胡萝卜》:“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4](P1632)
胡僧,来自西域、北地或外来的僧人。《酉阳杂俎·天咫》:“计僧去五六坊,复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骑白马,遂扣其门曰:‘适有胡僧到无?’布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悦。”[24](P10)
胡服,古代西方和北方等少数民族的服装,与中原民族服饰相比,其短衣长裤,衣身紧窄,腰束郭洛带,穿靴裹腿,便于骑射。《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25](P3272)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胡服之入中国,始于赵武灵王。其制,冠则惠文。其带具带,其履靴。其服,上褶下袴。赵武灵王之易胡服,本为骑射计。”[21](P528—535)
需要指出的是,“胡”在部分事物名称中带有一定程度的贬义色彩。“胡”本指动物颔下的毛发,后语义扩大,也可指人类颔下之毛。在这些语境下,“胡”都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我们知道,古代中原民族以华夏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极为重视华夷之辨,对周边少数民族持鄙视的态度,将其称之为“蛮夷”。因为北方匈奴等民族“体格高大,面部多毛发”,与动物多毛相似,所以以“胡”称之,由此“胡”便具有了蔑视的意味。正如杨琳在《“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年代》(2007)一文中所说:“胡的胡须义最初指动物颔下之毛……当初华夏民族用‘胡’指称胡人,反映了视胡人为禽兽的心态,故为贬称。”[26](P112)比如:胡元、胡妖、胡儿等,都是“胡”字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胡元,古时对元朝的贬称。明人张煌言《祭海神文》:“自高皇帝驱逐胡元,奠宁方夏。”[27](P2)胡妖,太平天国对清朝统治者的蔑称。洪秀全《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前经胡妖抽捐抽税,竭尽尔等脂膏,厚敛重征,同天打斗。”[28](P52)胡虏、胡儿、胡貉,皆是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宋人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29](P800)东汉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兒,反贵重之。’”[30](P2960)这里的“胡儿”指金日磾。他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兵败为霍去病所俘,后在汉朝做官,深受汉武帝宠幸,因此达官显贵们口出怨言,私下称他为“胡儿”。
五、“胡”的引申义“大”与相关词语
《广雅疏证·训诂一》:“胡,大也。”[31](P2)《逸周书·谥法》:“胡,大也。”[32](P7)这是对“胡”有“大”义最明确的解释。“胡”的本义为牛脖子下的垂肉,随着年纪越大,牛脖子处的肉也越大,所以“胡”由其本义引申出“大”义。“胡”作为“大”义时,不仅可以表示空间上的大或是长,也可以表示时间上的久远。《仪礼·士冠礼》:“敬而威仪,淑慎而德,眉寿万年,永寿胡福。”郑玄注:“胡,犹遐也,远也。远,无穷。”[3](P957)《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孔颖达疏:“胡是老之称也。”[3](P1814)由“胡”的“大”义而产生的包含“胡”字的事物名称有“胡鳙”“胡沙”“胡绳”“胡考”“胡耉”等。 胡鳙,俗成胖头鱼,因其头大而得名。《诗经·齐风·敝笱》:“其鱼鲂鱮。”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鱮似鲂,厚而头大,鱼之不美者。……其头尤大而肥者,徐州人谓之鲢,或谓之鳙。幽州人谓之鸮,或谓之胡鳙。”[3](P354)
胡沙,大而长的鲨鱼。《本草纲目·鳞四·鲛鱼》:“鲛出南海。……南人通谓之沙鱼。大而长喙如锯者曰胡沙。”[4](P2469)
胡绳,一种香草,可以用来制作长绳,因其用法而得名。唐人陆龟蒙《采药赋》:“胡绳系晷以难驻,曷车载春而不返。”按:“胡绳是一种香草,可用来在制作长绳,故命以‘胡’名,胡绳即长绳。”[33](P697)
胡考,年老的人。《诗经·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毛传:“胡,寿也。”[3] (P602)
胡耇,指九十岁的老人。《释名·释长幼》:“九十曰鲐背……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34](P43)
通过分析,我们厘清了“胡”的意义引申情况,即“胡”由本义“牛颔下垂肉”,引申出“喉”“胡须”“西北部民族”“大”等义项。又结合“胡”类事物名称,分析“胡”字在这些名称中的意义。这一研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一些有“胡”字的事物命名之因。如以事物形体特征命名的“胡子鲶”,以原产地命名的“胡琴”“胡麻”等。探索事物的命名之因,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正如王宁、陆宗达在《训诂与训诂学》一书中所说的:“探寻名物的来源,往往与希望了解古人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研究古人的科学思想分不开。同时,也可通过名物的推源进一步研究词义发展的规律。”[35](P71)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荀子.荀子[M].安小兰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3]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5]陆游.老学庵笔记[M].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
[6]郎瑛.七修类稿续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8]枣庄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枣庄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2.
[9]微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微山县志[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10]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1]梁同书.直语补正[M].(通俗篇附直语补正).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12]章太炎.新方言[M].蒋礼鸿,殷孟伦,殷焕先点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3]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5.
[14]沈括.梦溪补笔谈[M].丛书集成新编(第十一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
[15]范成大.范石湖集[M].富寿荪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6]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18]周家俊.“大胡子”峨眉髭蟾[J].森林与人类,2017,(7).
[19]慧琳.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下)[M].徐时仪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0]苏轼.东坡志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1]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2]刘开扬选注.岑参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23]王礼主修,陈文达编纂.台湾县志[A].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2辑)[C].台北:大通书局,1984.
[24]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5]范晔.后汉书[M].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73.
[26]杨琳.“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年代[J].南開语言学刊,2007,(2).
[27]张煌言.张苍水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8]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文书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9]马兴荣等.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第二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3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1]王念孙.广雅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2]孔晁注.逸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33]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34]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5]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 胡;意义引申;事物名称
《说文解字·肉部》:“胡,牛颔垂也。从肉,古声。”段玉裁注:“按此言颔以包括颈也。颔,颐也。牛自颐至颈下垂肥者也。引申之物皆曰胡。”[1](P173上)“胡”的本义是牛颔垂下来的肉,这与我们经常提到的“胡萝卜”“胡笳”“胡宫”等看似没有联系,那么,“胡”究竟在这类名称中担任什么角色呢?《荀子·正名》云:“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制名之枢要也。”[2](P247)荀子认为,对事物的命名要针对事物的特征加以描述和概括。我们通过查找资料搜集到包含“胡”字的事物名称共189个,大致可以分为食物类、乐器类、动植物类、人物身份类、身体部位类、祭器类等。本文将“胡”与名称结合进行分析,探究“胡”在这类名称中的意义。
一、“胡”的本义“颔下垂肉”
与相关词语
《说文解字》对“胡”的解释是“牛颔垂也”。“胡”的古文字形为,表示“肉”,因此,“胡”的本义应与“肉”有关。最初,“颔下垂肉”说的是“牛”,后来词义扩大,这一义项也可用于鸟兽。如《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3](P400)其中的“胡”就指狼脖子下面的垂肉。“胡”在很多事物名称中都使用了本义,如胡袋、胡皴、鹈鹕等。
胡袋,鸟类颔下的皮囊,也称喉囊,有储存、软化食物的功能。鵚鹙、军舰鸟、鸬鹚都有这种胡袋。鵚鹙,一种猛禽,形似鹤而大,颈部有胡袋。军舰鸟的脖子处有巨大的红色喉囊袋,只有雄鸟具备这一特征,到了交配的季节,雄鸟的喉囊袋就会膨胀,以此吸引雌鸟。鸬鹚下喉有小囊,通常被渔夫用绳子扎住喉咙,待它们捕到鱼后,被迫把鱼储存在下巴处的喉囊中。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之一·鵚鹙》:“秃鹙,水鸟之大者也,出南方有大湖泊处。……其嗉下亦有胡袋,如鹈鹕状。”[4](P2560)
胡皴,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宋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杨朴处士诗云:‘数个胡皴彻骨干,一壶村酒胶牙酸。’”[5](P135)明人郎瑛《七修类稿续稿·辩证·皴》:“殊不知胡皴乃牛颔下之垂皮,对之酸酒,杨言其味之恶也。”[6](P366)
鹈鹕,一种大型游禽,其下嘴壳与皮肤相连形成的大皮囊,名为嗉囊,即前文所释“胡袋”。《本草纲目·禽之一·鹈鹕》:“鵜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喙长尺余,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群飞,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4](P2562)鹈鹕嗉囊发达,觅食时,以嗉囊盛水,滤水后食鱼。此鸟之所以叫“鹈鹕”,就是因为其喙下有胡袋。为了表明鹈鹕属于鸟类,另加义符“鸟”写作“鹕”,即“鹕”为“胡”的分化字。
二、“胡”的引申义“喉”与相关词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牛自颐至颈下垂肥者也,引申之物皆曰胡”[1](P173上),即从颔处至颈部下垂部分都可称为“胡”。“喉”在“胡”的部位上,故由“胡”引申出“喉”义。《正字通·肉部》:“胡,喉也。”[7](P875)由“胡”的咽喉意义而产生的包含“胡”字的事物名称有“胡咙”“胡夷鱼”等。
胡咙,即喉咙,是饮食、发声和呼吸的重要器官。“胡”与“喉”不仅语义存在联系,语音也可相转。“胡”属匣母鱼部,“喉”属匣母侯部,侯鱼旁转。至今在鲁西南地区(如枣庄、济宁)还存在读“喉”为“胡”的现象。如《枣庄市志》:“喉咙[xu54l?˙]嗓子”[8](P1718),《微山县志》:“喉咙眼子[xu55lu?˙i?35??˙]嗓子眼儿”[9](P1133)。清人顾炎武《日知录·胡咙》:“古人读侯为胡。《息夫躬传》师古曰:‘咽,喉咙。’即今人言胡咙耳。”[10](P1845)清人梁同书《直语补正》:“今里语以喉咙为胡咙古也。”[11](P903)章太炎《新方言》:“绍兴谓喉为胡咙,乃近本义。”[12](P99)
胡夷鱼,河豚的异名,也叫“鹕夷”“鰗鮧”。“胡”为“喉”义。夷,《说文解字·大部》:“夷,平也。从大从弓。”[13](P231下)之所以称河豚为胡夷鱼,是因其身体横向扁平,喉部呈平面状。胡夷鱼发怒时,腹胀如球,有毒。宋人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吴人所食河豚有毒,本名侯夷鱼……或曰胡夷鱼。”[14](P297)胡夷鱼又称“侯夷鱼”,是因为“胡”与“侯”语音旁转。宋人范成大《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胡夷信美胎杀气,不奈吴儿苦知味。”[15](P9)
三、“胡”的引申义“胡须”与相关词语
“胡”有“颔下垂肉”义,而动物的“胡”上多有毛,使得“胡”的“多须”特征尤为明显,同时胡须与颈部相邻(有些毛发旺盛的男性其胡须就生长在颈部)。因此,就由“胡”的“颔下垂肉”义引申出“胡须”义。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胡》:“今人谓须为胡,字作鬍,亦为垂于颔下受名也。”[16](P77)由“胡”的“胡须”义产生的包含“胡”字的事物名称有胡子鲶、胡子蟾、胡孙、蝴蝶等。
胡子鲶,硬骨鱼纲,胡子鲶科,口须发达,以其显著的身体部位特征命名,故称“胡子鲶”。《辞海》:“胡子鲶亦称‘塘虱’‘土虱’。有须四对。背鳍和臀鳍均延长,胸鳍具一硬刺,尾鳍圆形。无鳞。”[17](P1504)
胡子蟾,即髭蟾,中国特有的两栖类动物,锄足蟾科。雄蟾上颌有黑色角质刺。角质刺为髭蟾的第二性征,雌蟾本身也长有极小的角质刺,但是在产卵后自动脱落,变成米色小点。这些角质刺看起来就与胡须相似,所以称其为“胡子蟾”。周家俊在《“大胡子”峨眉髭蟾》一文中提到:“它(髭蟾)的上唇边缘有一排黑亮的角质尖刺,像是一根根竖立着的胡子。髭蟾的名字就来自于这些‘胡子’。”[18](P35) 胡孙,猴的别名。唐人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猴玃:猿猴俗曰胡孙。”[19](P2195)猿猴属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相似度极高。猿猴类动物除身体长毛外,其面部也多生毛,类似于人类的胡须,所以人们称之为“胡孙”,后写作“猢狲”。苏轼《东坡志林·高丽》:“胡孙作人状,折旋俯仰中度。”[20](P188)
蝴蝶,一种常见的会飞行的昆虫。生物学上将其定性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须,正是因为蝴蝶有触须,类似人面部的胡须,所以才称“蝴蝶”,故“蝴蝶”本作“胡蝶”。《正字通·虫部》:“蝴,洪吾切,音胡。今蝴蝶本作胡,俗加虫作蝴。”[7](P1000)为了体现蝴蝶属昆虫类,故添加“虫”作形旁,即“蝴”为“胡”的分化字。《本草纲目·虫二·蛱蝶》:“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4](P2264)
四、“胡”的引申义“西北部民族”
与相关词语
历史上,我国北方生活着很多游牧民族,他们是相对于中原地区汉族而言的少数民族(如楼烦、匈奴、戎狄、鲜卑族等),文献中称他们为“胡”。《周礼·冬官·考工记序》:“胡无弓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胡,今匈奴。”[3](P905)较之于中原与南方民族,匈奴等游牧民族大都胡须发达,故以“胡”称之。王国维《观堂集林·西胡续考》:“是胡之容貌,显与他种不同。而其不同之处,则‘深目多须’四字尽之。”[21](P389—391)陕西省兴平县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石雕像,刻画的胡人形象就体现了他们多胡须的特点。后来,“胡”的指称范围扩大,不仅指周边的游牧民族,来自远方异域的外国人也被称为“胡”。他们居住和活动的区域便被称为“胡地”。为了与中原地区的物产相区别,那些“胡地”特有的物品或者从“胡地”传入中国的事物名称中都带有“胡”字。如胡人弹奏的乐器被称为胡琴、胡笳、胡鼓等,胡人的食物被称为胡饼、胡饭、胡食,胡地的植物被称为胡麻、胡蒜、胡萝卜、胡瓜、胡豆、胡椒、胡桐等,还有胡服、胡贾、胡僧、胡姬等。
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形似笛子。乐声深沉浑厚,幽怨苍凉,令人肝肠寸断。相传是由张骞从西域带回中原。唐人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22](P34)
胡蒜,即大蒜。《本草纲目·菜之一·蒜》:“胡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谓之大蒜是矣。”[4](P1594)清人王礼《台湾县志》:“蒜:叶青、颗白,能去腥膻之气。张骞自西域得大蒜种归,名曰胡蒜。”[23](P11)
胡椒,一种调味品,亦可入药。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味履支。”[24](P179)摩伽陀是现在印度境内的古国名,也称“摩揭陀”,古人也宽泛地将其视为胡地,所以将原产于那里的香辛料称为“胡椒”。
胡萝卜,伞形科,萝卜的一种,因其原产于胡地,故称“胡萝卜”。《本草纲目·菜之一·胡萝卜》:“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4](P1632)
胡僧,来自西域、北地或外来的僧人。《酉阳杂俎·天咫》:“计僧去五六坊,复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骑白马,遂扣其门曰:‘适有胡僧到无?’布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悦。”[24](P10)
胡服,古代西方和北方等少数民族的服装,与中原民族服饰相比,其短衣长裤,衣身紧窄,腰束郭洛带,穿靴裹腿,便于骑射。《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25](P3272)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胡服之入中国,始于赵武灵王。其制,冠则惠文。其带具带,其履靴。其服,上褶下袴。赵武灵王之易胡服,本为骑射计。”[21](P528—535)
需要指出的是,“胡”在部分事物名称中带有一定程度的贬义色彩。“胡”本指动物颔下的毛发,后语义扩大,也可指人类颔下之毛。在这些语境下,“胡”都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我们知道,古代中原民族以华夏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极为重视华夷之辨,对周边少数民族持鄙视的态度,将其称之为“蛮夷”。因为北方匈奴等民族“体格高大,面部多毛发”,与动物多毛相似,所以以“胡”称之,由此“胡”便具有了蔑视的意味。正如杨琳在《“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年代》(2007)一文中所说:“胡的胡须义最初指动物颔下之毛……当初华夏民族用‘胡’指称胡人,反映了视胡人为禽兽的心态,故为贬称。”[26](P112)比如:胡元、胡妖、胡儿等,都是“胡”字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胡元,古时对元朝的贬称。明人张煌言《祭海神文》:“自高皇帝驱逐胡元,奠宁方夏。”[27](P2)胡妖,太平天国对清朝统治者的蔑称。洪秀全《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前经胡妖抽捐抽税,竭尽尔等脂膏,厚敛重征,同天打斗。”[28](P52)胡虏、胡儿、胡貉,皆是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宋人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29](P800)东汉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兒,反贵重之。’”[30](P2960)这里的“胡儿”指金日磾。他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兵败为霍去病所俘,后在汉朝做官,深受汉武帝宠幸,因此达官显贵们口出怨言,私下称他为“胡儿”。
五、“胡”的引申义“大”与相关词语
《广雅疏证·训诂一》:“胡,大也。”[31](P2)《逸周书·谥法》:“胡,大也。”[32](P7)这是对“胡”有“大”义最明确的解释。“胡”的本义为牛脖子下的垂肉,随着年纪越大,牛脖子处的肉也越大,所以“胡”由其本义引申出“大”义。“胡”作为“大”义时,不仅可以表示空间上的大或是长,也可以表示时间上的久远。《仪礼·士冠礼》:“敬而威仪,淑慎而德,眉寿万年,永寿胡福。”郑玄注:“胡,犹遐也,远也。远,无穷。”[3](P957)《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孔颖达疏:“胡是老之称也。”[3](P1814)由“胡”的“大”义而产生的包含“胡”字的事物名称有“胡鳙”“胡沙”“胡绳”“胡考”“胡耉”等。 胡鳙,俗成胖头鱼,因其头大而得名。《诗经·齐风·敝笱》:“其鱼鲂鱮。”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鱮似鲂,厚而头大,鱼之不美者。……其头尤大而肥者,徐州人谓之鲢,或谓之鳙。幽州人谓之鸮,或谓之胡鳙。”[3](P354)
胡沙,大而长的鲨鱼。《本草纲目·鳞四·鲛鱼》:“鲛出南海。……南人通谓之沙鱼。大而长喙如锯者曰胡沙。”[4](P2469)
胡绳,一种香草,可以用来制作长绳,因其用法而得名。唐人陆龟蒙《采药赋》:“胡绳系晷以难驻,曷车载春而不返。”按:“胡绳是一种香草,可用来在制作长绳,故命以‘胡’名,胡绳即长绳。”[33](P697)
胡考,年老的人。《诗经·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毛传:“胡,寿也。”[3] (P602)
胡耇,指九十岁的老人。《释名·释长幼》:“九十曰鲐背……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34](P43)
通过分析,我们厘清了“胡”的意义引申情况,即“胡”由本义“牛颔下垂肉”,引申出“喉”“胡须”“西北部民族”“大”等义项。又结合“胡”类事物名称,分析“胡”字在这些名称中的意义。这一研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一些有“胡”字的事物命名之因。如以事物形体特征命名的“胡子鲶”,以原产地命名的“胡琴”“胡麻”等。探索事物的命名之因,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正如王宁、陆宗达在《训诂与训诂学》一书中所说的:“探寻名物的来源,往往与希望了解古人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研究古人的科学思想分不开。同时,也可通过名物的推源进一步研究词义发展的规律。”[35](P71)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荀子.荀子[M].安小兰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3]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5]陆游.老学庵笔记[M].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
[6]郎瑛.七修类稿续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8]枣庄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枣庄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2.
[9]微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微山县志[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10]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1]梁同书.直语补正[M].(通俗篇附直语补正).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12]章太炎.新方言[M].蒋礼鸿,殷孟伦,殷焕先点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3]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5.
[14]沈括.梦溪补笔谈[M].丛书集成新编(第十一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
[15]范成大.范石湖集[M].富寿荪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6]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18]周家俊.“大胡子”峨眉髭蟾[J].森林与人类,2017,(7).
[19]慧琳.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下)[M].徐时仪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0]苏轼.东坡志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1]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2]刘开扬选注.岑参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23]王礼主修,陈文达编纂.台湾县志[A].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2辑)[C].台北:大通书局,1984.
[24]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5]范晔.后汉书[M].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73.
[26]杨琳.“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年代[J].南開语言学刊,2007,(2).
[27]张煌言.张苍水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8]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文书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9]马兴荣等.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第二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3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1]王念孙.广雅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2]孔晁注.逸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33]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34]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5]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