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是和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并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情感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与发展他们较为丰富的情感,激发求知欲望与探险精神,是促使他们形成独立人格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方法。
一、情感教育的表现形式
情感教育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兴趣性。情感教育的兴趣特征是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兴趣走进知识的殿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第二,成功性,是情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情感教育的成功性是指情感教育需要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享有成功的体验,并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关系中享有自尊,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体系,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并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第三,审美性。审美性是指情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播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是老师与学生双方主动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是本质力量的外化与现实化。第四,创造性。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是指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守,它需要教师依照不同学科与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1.情感教育是建立优良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具有明确社会稳定性的爱,因而在教育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师生关系则是教育领域里人和人关系的具体化,其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假如老师将爱生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里,师生间就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实验研究表明,在师生情感上产生的共鸣,可以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将老师提出的要求以及灌输的思想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或者思想。而这种转化,正需要借助和师爱情感的触动与催化。换句话说,教师提出的意见,只有被学生认为是真正的关爱时,他们才会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并接受老师提出的意见。反之,同一要求,如果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故意刁难、批评的行为,他们就会在情绪上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诚的,因为这才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基礎。
3.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通过教育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是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比如一个经常受到教师真诚关心的学生,他就会从教师的关心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系与肯定,并由此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还会在自我情感满足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迸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感受生命存在的真谛。与此同时,还可以从老师的关心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感,并同样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其他人,进而形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相反,假如一个老师不但不关爱自己的学生,反而以粗暴、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话,就会使他们形成多疑、自私等不良特性。可见情感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4.情感教育有助于树立榜样。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意识。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趋向模仿爱他与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意模仿那些他所厌恶的人。因而,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会经常看到学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模仿他们喜欢的老师,比如老师的言行举止。而且还会以老师的道德观去约束自己,并将其行为准则作为他们自身的行为准则,且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热爱学生并深受学生尊敬爱戴的老师,其榜样会发挥出更大的感召力,它能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烙上教师优良品质的印记。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环节,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身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光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等情感因素,还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并认真落实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从而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王启玲,山东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教师。
一、情感教育的表现形式
情感教育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兴趣性。情感教育的兴趣特征是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兴趣走进知识的殿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第二,成功性,是情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情感教育的成功性是指情感教育需要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享有成功的体验,并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关系中享有自尊,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体系,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并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第三,审美性。审美性是指情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播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是老师与学生双方主动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是本质力量的外化与现实化。第四,创造性。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是指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守,它需要教师依照不同学科与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1.情感教育是建立优良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具有明确社会稳定性的爱,因而在教育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师生关系则是教育领域里人和人关系的具体化,其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假如老师将爱生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里,师生间就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实验研究表明,在师生情感上产生的共鸣,可以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将老师提出的要求以及灌输的思想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或者思想。而这种转化,正需要借助和师爱情感的触动与催化。换句话说,教师提出的意见,只有被学生认为是真正的关爱时,他们才会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并接受老师提出的意见。反之,同一要求,如果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故意刁难、批评的行为,他们就会在情绪上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诚的,因为这才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基礎。
3.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通过教育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是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比如一个经常受到教师真诚关心的学生,他就会从教师的关心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系与肯定,并由此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还会在自我情感满足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迸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感受生命存在的真谛。与此同时,还可以从老师的关心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感,并同样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其他人,进而形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相反,假如一个老师不但不关爱自己的学生,反而以粗暴、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话,就会使他们形成多疑、自私等不良特性。可见情感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4.情感教育有助于树立榜样。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意识。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趋向模仿爱他与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意模仿那些他所厌恶的人。因而,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会经常看到学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模仿他们喜欢的老师,比如老师的言行举止。而且还会以老师的道德观去约束自己,并将其行为准则作为他们自身的行为准则,且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热爱学生并深受学生尊敬爱戴的老师,其榜样会发挥出更大的感召力,它能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烙上教师优良品质的印记。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环节,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身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光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等情感因素,还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并认真落实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从而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王启玲,山东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