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香味,而最沁人心脾的莫过于泥土的气息。紫砂泥被称为富贵土,说的是它的世间罕有,独产自宜兴丁蜀一带。虽是富贵之土,却无法掩饰它作为泥土的自然与质朴,如此,才成就了紫砂壶古朴典雅的独特韵味。
在欣赏紫砂女薛晨芝的紫砂壶艺作品时,清新而自然的泥香气息扑面而来,激荡于心头,立消满身倦怠,目悦神怡,如至艺术圣殿,此番感受毕生难忘。
薛晨芝从艺紫砂绝非偶然,她家学渊源,外婆是紫砂工艺厂最早的紫砂艺人,父母亲都是陶瓷企业的骨干,姐姐是山东美院的教授,如此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为薛晨芝开辟自己的艺术天地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992年,薛晨芝拜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曹婉芬为师,并由其女儿范建华、女婿陆军负责技艺指导,后又师从省工艺美术大师吕俊杰。都说名师自有高徒出,聪慧的薛晨芝揉合了曹、吕两派不同的艺术风格,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气质,这些气质全都反映在了她的那些始终带有淡淡泥土气息的紫砂作品里了。
看了那对《姐妹对壶》后,不得不相信姐妹之间是心有灵犀的,薛晨芝和姐姐薛慧志在《姐妹对壶》创作上的合作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组壶,一个热情奔放,一个含蓄内敛。热情者,嘴、钮、把都给人一种毫无保留的向外挥洒的力度,尽情地舒展着身姿,其势在外;含蓄者,嘴、钮和把全都向内收敛,似乎将整个气韵都凝聚在壶俸之中,其势在内。一对《姐妹对壶》,不仅让人看到了薛晨芝与薛慧志姐妹的不同性格,还让人体会到了她们的姐妹情深,更使人感受到了她们横溢的艺术才情。
一把《紫玉壶》,最能反映薛晨芝对紫砂这一事业最纯洁的喜爱。这是一把最朴实无华的壶,却涵盖了紫砂所有的语言。上等的泥料,无可挑剔的做工,实用而不失艺术性,鲍志强大师有力的铭刻,这些都在此把“紫玉”中逐一呈现,完美无瑕。但是一把“紫玉”尚不能完全表达薛晨芝对紫砂艺术的厚爱,对《井栏壶》《如意石瓢壶》《掇球对壶》《倒把西施壶》《仿古壶》《虚扁壶》等传统名作的再现,以及《古井移木壶》《南瓜提梁壶》《石圆壶》《纹觚壶》《五头奖杯茶具》等诸多体现自我创作理念的作品,所有的这些似乎才能更进一步地表达薛晨芝的艺术心声。
远离喧嚣闹市,四壁陈设着茗壶佳作,任其窗外是寒冬抑或是酷暑,始终于泥香雅舍中孜孜不倦地创作。紫砂对于薛晨芝来说就是一切,但凡悲喜哀乐全凭其决定,虽被臣服,却欣欣然而为之。这,便是一个执着的紫砂人,一个纯真的紫砂女。
(责编:辛 友)
壶与紫砂泥料的优劣关系
薛晨芝
宜兴紫砂陶土主要产于丁蜀镇青龙山、黄龙山两座看似普通的小山丘,其主要成分为石英、赤铁矿、高岭土和云母。紫砂泥料种类分为紫泥、朱砂泥和本山绿泥等,其中以紫泥为主。各种泥料既可单独成陶,又可进行相互配置成不同的色调,因此也使得紫砂作品能够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紫砂泥料如同紫砂壶一样,也有好坏优劣之分,好的泥料甚至是决定一把壶好坏的关键。历代制壶名家,对紫砂泥料都非常地讲究,有的甚至亲自到矿上对泥料进行挑选,亲自炼制。笔者从事紫砂壶创作多年,深知紫砂泥料对壶之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年来,笔者除了潜心钻研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之外,还专门对紫砂泥料进行研究。一直以来,笔者所制之壶的原料均是买来原矿泥,再请人进行炼制加工,然后陈腐上足够长的时间。因为陈腐的时间越长,泥料越熟,成壶泡养后才能使之更加光润古雅,媲美璞玉。笔者所制作的《紫玉壶》《井栏壶》等,经过茶水的一番冲泡养护,日发黯然之光,愈加显示了紫砂壶自身的肌理美,为时人所珍爱。
紫砂泥料对壶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其外表的美感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泡茶的功效上。众所周知,紫砂壶与其他工艺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除了具有陈设性和收藏性以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用性。用紫砂壶泡茶,色、声、香、味尽藏,汤色清润,暑天久置不馊。紫砂壶为砂质壶,传热缓慢,且保温性好,寒冬时节捧壶在手,既可保暖又不炙手。紫砂壶壁有气孔,可吸茶香,经久使用,沸水注入无需茶叶亦有余香。所有紫砂壶的这些独特的功能,泥料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试想,一把壶无论做工如何考究,如果选用的是一般的泥料,甚至是劣等泥,那么紫砂壶的这些为人们所青睐的功能便会丧失殆尽,这,也必然是一件失败的作品。
《阳羡茗壶赋》云:“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说的是紫砂壶的材质之美,而这无与伦比的质感,完全取决于原材料的好坏。有的紫砂壶如若在泥中掺以粗粒生、熟泥砂,或是采用铺砂、调砂等手法加以调配,珠粒在壶身上若隐若现,体现出的是紫砂的另一种美。笔者所制作的《如意高石瓢》《如意石瓢》等,便体现的是这一种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浩瀚太湖之滨的山川灵气不仅“养”出了举世闻名的紫砂壶,并赋予了紫砂壶鲜活的生命。唯有用这独特的泥料才能做出这形神兼备、赏心悦目的举世茗壶来!
(责编:辛 友)
在欣赏紫砂女薛晨芝的紫砂壶艺作品时,清新而自然的泥香气息扑面而来,激荡于心头,立消满身倦怠,目悦神怡,如至艺术圣殿,此番感受毕生难忘。
薛晨芝从艺紫砂绝非偶然,她家学渊源,外婆是紫砂工艺厂最早的紫砂艺人,父母亲都是陶瓷企业的骨干,姐姐是山东美院的教授,如此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为薛晨芝开辟自己的艺术天地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992年,薛晨芝拜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曹婉芬为师,并由其女儿范建华、女婿陆军负责技艺指导,后又师从省工艺美术大师吕俊杰。都说名师自有高徒出,聪慧的薛晨芝揉合了曹、吕两派不同的艺术风格,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气质,这些气质全都反映在了她的那些始终带有淡淡泥土气息的紫砂作品里了。
看了那对《姐妹对壶》后,不得不相信姐妹之间是心有灵犀的,薛晨芝和姐姐薛慧志在《姐妹对壶》创作上的合作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组壶,一个热情奔放,一个含蓄内敛。热情者,嘴、钮、把都给人一种毫无保留的向外挥洒的力度,尽情地舒展着身姿,其势在外;含蓄者,嘴、钮和把全都向内收敛,似乎将整个气韵都凝聚在壶俸之中,其势在内。一对《姐妹对壶》,不仅让人看到了薛晨芝与薛慧志姐妹的不同性格,还让人体会到了她们的姐妹情深,更使人感受到了她们横溢的艺术才情。
一把《紫玉壶》,最能反映薛晨芝对紫砂这一事业最纯洁的喜爱。这是一把最朴实无华的壶,却涵盖了紫砂所有的语言。上等的泥料,无可挑剔的做工,实用而不失艺术性,鲍志强大师有力的铭刻,这些都在此把“紫玉”中逐一呈现,完美无瑕。但是一把“紫玉”尚不能完全表达薛晨芝对紫砂艺术的厚爱,对《井栏壶》《如意石瓢壶》《掇球对壶》《倒把西施壶》《仿古壶》《虚扁壶》等传统名作的再现,以及《古井移木壶》《南瓜提梁壶》《石圆壶》《纹觚壶》《五头奖杯茶具》等诸多体现自我创作理念的作品,所有的这些似乎才能更进一步地表达薛晨芝的艺术心声。
远离喧嚣闹市,四壁陈设着茗壶佳作,任其窗外是寒冬抑或是酷暑,始终于泥香雅舍中孜孜不倦地创作。紫砂对于薛晨芝来说就是一切,但凡悲喜哀乐全凭其决定,虽被臣服,却欣欣然而为之。这,便是一个执着的紫砂人,一个纯真的紫砂女。
(责编:辛 友)
壶与紫砂泥料的优劣关系
薛晨芝
宜兴紫砂陶土主要产于丁蜀镇青龙山、黄龙山两座看似普通的小山丘,其主要成分为石英、赤铁矿、高岭土和云母。紫砂泥料种类分为紫泥、朱砂泥和本山绿泥等,其中以紫泥为主。各种泥料既可单独成陶,又可进行相互配置成不同的色调,因此也使得紫砂作品能够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紫砂泥料如同紫砂壶一样,也有好坏优劣之分,好的泥料甚至是决定一把壶好坏的关键。历代制壶名家,对紫砂泥料都非常地讲究,有的甚至亲自到矿上对泥料进行挑选,亲自炼制。笔者从事紫砂壶创作多年,深知紫砂泥料对壶之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年来,笔者除了潜心钻研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之外,还专门对紫砂泥料进行研究。一直以来,笔者所制之壶的原料均是买来原矿泥,再请人进行炼制加工,然后陈腐上足够长的时间。因为陈腐的时间越长,泥料越熟,成壶泡养后才能使之更加光润古雅,媲美璞玉。笔者所制作的《紫玉壶》《井栏壶》等,经过茶水的一番冲泡养护,日发黯然之光,愈加显示了紫砂壶自身的肌理美,为时人所珍爱。
紫砂泥料对壶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其外表的美感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泡茶的功效上。众所周知,紫砂壶与其他工艺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除了具有陈设性和收藏性以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用性。用紫砂壶泡茶,色、声、香、味尽藏,汤色清润,暑天久置不馊。紫砂壶为砂质壶,传热缓慢,且保温性好,寒冬时节捧壶在手,既可保暖又不炙手。紫砂壶壁有气孔,可吸茶香,经久使用,沸水注入无需茶叶亦有余香。所有紫砂壶的这些独特的功能,泥料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试想,一把壶无论做工如何考究,如果选用的是一般的泥料,甚至是劣等泥,那么紫砂壶的这些为人们所青睐的功能便会丧失殆尽,这,也必然是一件失败的作品。
《阳羡茗壶赋》云:“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说的是紫砂壶的材质之美,而这无与伦比的质感,完全取决于原材料的好坏。有的紫砂壶如若在泥中掺以粗粒生、熟泥砂,或是采用铺砂、调砂等手法加以调配,珠粒在壶身上若隐若现,体现出的是紫砂的另一种美。笔者所制作的《如意高石瓢》《如意石瓢》等,便体现的是这一种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浩瀚太湖之滨的山川灵气不仅“养”出了举世闻名的紫砂壶,并赋予了紫砂壶鲜活的生命。唯有用这独特的泥料才能做出这形神兼备、赏心悦目的举世茗壶来!
(责编:辛 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