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车间是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保安全的关键责任者车间的安全建设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把车间安全工作搞好了, 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有保障。
关键词: 车间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车间的安全管理是一门学问, 它不仅是车间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 也是反映车间职工精神面貌好坏的重要标志, 文中介绍了多元化的安全管理方法, 沟通和协调了车间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 进一步挖掘了职工潜能, 使企业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一、全面安排车间生产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 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贯彻执行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 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为了提高生产安全, 以可靠性指标管理为内容, 确定设备生产可靠性目标值, 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中的预试、设备检修、设备的大修和技术改造、基建工作中设备的停运必须相互协调、统一安排, 一次设备的停电检修和校验、线路的大修必须协调。要根据全年的工作量, 分解可靠性指标, 列出全年的工作计划, 再合理的安排春秋检的工作计划。
要避免设备的非计划停运和设备的重复停电。只有加强计划管理, 以刚性的计划为手段, 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才能提高我们的可靠性管理水平, 达到追求最佳实践, 追求卓越目标的目的。
安全技术可以划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及防止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这是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在技术上的保证。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过程是否安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慮。如: 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必须能够防止在装配、安装、检修或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人的失误。如单项电源插头, 规定火线、零线、地线的分布呈等腰三角形而非正三角形等。
二、提高员工责任感、实行安全考评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 生产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负责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贯彻执行安委会的各项安全指令, 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小组组长由各单位的领导提任, 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机楼(房)、生产班组要选配一名不脱产的安全员。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 单位行政第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分管生产的领导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可靠性。抓好措施落实, 规范人员行为, 养成良好安全习惯, 提高技能素质, 严防责任事故, 确保人身安全, 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实行安全考评, 是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制定《员工考评考绩办法》。实行岗位责任制。这种办法会避免种种不合理、不合人性的误区, 使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和成熟。
考评考绩的具体运作: 每月之初由各部门制定月度工作计划, 计划落实到每个员工, 由主管领导签字认可后生效。该计划包括: 工作事项, 月进度目标, 完成时间, 责任人。实际完成情况及时间。只有严格按照计划生产, 才能有效避免疲劳加班现象, 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比较强调的是对安全的控制和管理, 也就是对安全问题的综合控制与协调, 这对于安全本身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声场往往是需要安全来做保障的, 没有安全的生产可能面临的将是困难重重以及非常高的生产成本, 因此这里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综合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需要企业非常重视才行。
人本特色的安全管理, 既要求严格全名控制生产, 防止各种以外事故发生, 在优化生产要素, 优化投入产出结构的同时, 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调整合理的作息制度。特别是在降低成本的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的利益驱使下, 更要以人为本, 工作制度人性化,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员工疲劳生产,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四、提高对突发事件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现场管理是当前企业关注的焦点, 对促进安全生产、消除管理失误, 防止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树立企业形象, 推动安全工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认真分析生产线出现的新的安全问题, 研究制定相应的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反事故演练, 有效防止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防止出现对企业及社会有影响的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国家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规、规定以及应急处理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 细化完善事故处理预案, 强化反事故演习, 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坚持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并举, 构建安全生产线。要依靠大修、技改资金, 加强设备治理, 积极改造老旧设备, 提高设备科技含量和健康水平。
加强技术监督网的活动, 及时了解设备健康状况, 了解技术管理动态; 要提高技术监督手段, 充实检测设备、提高装备水平, 改变技术监督模式, 从检查监督转变为检测监督, 充分发挥技术监督“预防为主”的防范作用, 确保反事故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并取得实效。结合生产运行中的实际, 认真梳理、总结和反馈有关标准制度在现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持续改进、完善、提高的生产线管理良性循环; 不断完善生产管理技术标准体系, 确保生产质量。加强设备运行管理, 认真落实设备运行规范和巡视管理规定, 深入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及隐患。
五、加强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人与人, 人与物的组合是现场生产要素的最基本组合, 其中, 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或公司在进行车间现场管理中, 要紧紧抓住“人的管理”这个核心。高度重视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人员培训。基本做法是: 提高人的素养, 把“ 人管与管人”结合起来。每个员工, 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要管理别人, 首先要管好自己, 时刻提醒安全生产是每一位员工的神圣使命。
引导员工加强安全意识, 定期开办安全生产培训班, 聘请专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进行讲解和培训。使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同时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感。做到全员一年培训一轮。人均受训机会在3 次以上。受训时间人均达到40 个小时。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 都有义务为企业生产安全负责。有许多企业往往因为订单, 在节日期间和重大事件期间安排加班工作, 从企业方面来看, 是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的表现。但是这个重点时段、重要节日期间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多发时间点, 因为连续工作, 难免会疲劳大意, 甚至有的员工不愿意加班, 而带着情绪工作, 更容易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所以企业应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 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 也是减少安全事故的一个有效途径。
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为提高生产安全, 必须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只有员工技术熟练了, 才能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以立足本职、岗位培训为主, 加强职工的“三熟”、“三能”培训, 造就一批技术功底硬、综合素质高的基层班组技术队伍。要加大技术培训的激励, 不但要在物质方面重奖重罚, 而且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奖励。使员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不段更新专业知识,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
结束语
总之,车间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和科学的管理, 及时排除隐患, 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 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任何事故都是可以在想到、做到的情况下避免的 ,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把安全放在生产的首要位置, 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涂力强,杨长柳.浅谈如何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J]. 安全. 2002(02)
[2] 高继寿.加强车间安全管理 争创安全最长周期[J]. 山东冶金. 2001(01)
[3] 武心太.做好车间安全工作[J]. 化工劳动保护. 1997(04)
[4] 适应改革形势抓好车间安全管理[J]. 化工劳动保护. 1996(06)
关键词: 车间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车间的安全管理是一门学问, 它不仅是车间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 也是反映车间职工精神面貌好坏的重要标志, 文中介绍了多元化的安全管理方法, 沟通和协调了车间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 进一步挖掘了职工潜能, 使企业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一、全面安排车间生产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 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贯彻执行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 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为了提高生产安全, 以可靠性指标管理为内容, 确定设备生产可靠性目标值, 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中的预试、设备检修、设备的大修和技术改造、基建工作中设备的停运必须相互协调、统一安排, 一次设备的停电检修和校验、线路的大修必须协调。要根据全年的工作量, 分解可靠性指标, 列出全年的工作计划, 再合理的安排春秋检的工作计划。
要避免设备的非计划停运和设备的重复停电。只有加强计划管理, 以刚性的计划为手段, 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才能提高我们的可靠性管理水平, 达到追求最佳实践, 追求卓越目标的目的。
安全技术可以划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及防止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这是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在技术上的保证。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过程是否安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慮。如: 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必须能够防止在装配、安装、检修或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人的失误。如单项电源插头, 规定火线、零线、地线的分布呈等腰三角形而非正三角形等。
二、提高员工责任感、实行安全考评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 生产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负责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贯彻执行安委会的各项安全指令, 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小组组长由各单位的领导提任, 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机楼(房)、生产班组要选配一名不脱产的安全员。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 单位行政第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分管生产的领导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可靠性。抓好措施落实, 规范人员行为, 养成良好安全习惯, 提高技能素质, 严防责任事故, 确保人身安全, 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实行安全考评, 是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制定《员工考评考绩办法》。实行岗位责任制。这种办法会避免种种不合理、不合人性的误区, 使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和成熟。
考评考绩的具体运作: 每月之初由各部门制定月度工作计划, 计划落实到每个员工, 由主管领导签字认可后生效。该计划包括: 工作事项, 月进度目标, 完成时间, 责任人。实际完成情况及时间。只有严格按照计划生产, 才能有效避免疲劳加班现象, 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比较强调的是对安全的控制和管理, 也就是对安全问题的综合控制与协调, 这对于安全本身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声场往往是需要安全来做保障的, 没有安全的生产可能面临的将是困难重重以及非常高的生产成本, 因此这里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综合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需要企业非常重视才行。
人本特色的安全管理, 既要求严格全名控制生产, 防止各种以外事故发生, 在优化生产要素, 优化投入产出结构的同时, 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调整合理的作息制度。特别是在降低成本的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的利益驱使下, 更要以人为本, 工作制度人性化,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员工疲劳生产,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四、提高对突发事件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现场管理是当前企业关注的焦点, 对促进安全生产、消除管理失误, 防止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树立企业形象, 推动安全工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认真分析生产线出现的新的安全问题, 研究制定相应的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反事故演练, 有效防止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防止出现对企业及社会有影响的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国家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规、规定以及应急处理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 细化完善事故处理预案, 强化反事故演习, 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坚持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并举, 构建安全生产线。要依靠大修、技改资金, 加强设备治理, 积极改造老旧设备, 提高设备科技含量和健康水平。
加强技术监督网的活动, 及时了解设备健康状况, 了解技术管理动态; 要提高技术监督手段, 充实检测设备、提高装备水平, 改变技术监督模式, 从检查监督转变为检测监督, 充分发挥技术监督“预防为主”的防范作用, 确保反事故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并取得实效。结合生产运行中的实际, 认真梳理、总结和反馈有关标准制度在现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持续改进、完善、提高的生产线管理良性循环; 不断完善生产管理技术标准体系, 确保生产质量。加强设备运行管理, 认真落实设备运行规范和巡视管理规定, 深入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及隐患。
五、加强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人与人, 人与物的组合是现场生产要素的最基本组合, 其中, 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或公司在进行车间现场管理中, 要紧紧抓住“人的管理”这个核心。高度重视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人员培训。基本做法是: 提高人的素养, 把“ 人管与管人”结合起来。每个员工, 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要管理别人, 首先要管好自己, 时刻提醒安全生产是每一位员工的神圣使命。
引导员工加强安全意识, 定期开办安全生产培训班, 聘请专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进行讲解和培训。使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同时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感。做到全员一年培训一轮。人均受训机会在3 次以上。受训时间人均达到40 个小时。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 都有义务为企业生产安全负责。有许多企业往往因为订单, 在节日期间和重大事件期间安排加班工作, 从企业方面来看, 是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的表现。但是这个重点时段、重要节日期间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多发时间点, 因为连续工作, 难免会疲劳大意, 甚至有的员工不愿意加班, 而带着情绪工作, 更容易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所以企业应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 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 也是减少安全事故的一个有效途径。
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为提高生产安全, 必须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只有员工技术熟练了, 才能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以立足本职、岗位培训为主, 加强职工的“三熟”、“三能”培训, 造就一批技术功底硬、综合素质高的基层班组技术队伍。要加大技术培训的激励, 不但要在物质方面重奖重罚, 而且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奖励。使员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不段更新专业知识,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
结束语
总之,车间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和科学的管理, 及时排除隐患, 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 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任何事故都是可以在想到、做到的情况下避免的 ,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把安全放在生产的首要位置, 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涂力强,杨长柳.浅谈如何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J]. 安全. 2002(02)
[2] 高继寿.加强车间安全管理 争创安全最长周期[J]. 山东冶金. 2001(01)
[3] 武心太.做好车间安全工作[J]. 化工劳动保护. 1997(04)
[4] 适应改革形势抓好车间安全管理[J]. 化工劳动保护. 1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