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辛兴联小,山东 莱州)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欲望 个性潜能 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当他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这种情况下,他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最牢固,印象最深。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一堂教学课的教学效果是由各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其中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愉快的探索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我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一、情感浓厚的教学环境
新大纲强调:“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新型课堂要求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性潜能。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循规蹈矩,何谈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经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学习的主人。开放的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兵教兵的教学模式。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因材施教,变一味指责为情感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获取数学知识而大胆主动地去探索。
二、巧妙地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节课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开场白”的形式。有吸引力的“开场白”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为新授内容奠定基础。我注意挖掘教材中蕴藏着的非智力因素,精心组织每节课的“开场白”,力图使它“情趣化”以达到调动学生求知兴趣的目的。
1.直观导入
在导入时,学生可以直接观察事物、模型、图像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他们从直观上获得感性认识。例如,在教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以提供粉笔盒、砖块、包装箱等实物或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感知,使他们对长方体有一个直观的、整体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设计导入
在复习旧知识的练习中,设置两道需要运用新知识又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由于这些问题与其它问题相比,学生看上去会很熟悉,他就不由自主地从心底生出要征服它的欲望。但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新知识,所以尝试征服它们的种种努力可能最终都归于失败。这样,在学生的心理上就可能产生欲罢不能的情感,此时,教师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专心致志的学习。
3.趣味导入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故事而且富于幻想。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某些数学知识编成故事,寓教于乐以引起学生注意,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的目的。也可以先将学生要掌握的新知识和技能会发生的行为变化由同学表演出来,使学生在运用中感知新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由两名同学分别摆出举重运动员和体操运动员倒立的姿势,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
此外,还有通过计算和操作导入等导入方法,旧知导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认识又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并且儿童的学习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造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对于刺激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神经兴奋,启迪其思维培养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情绪加以适当的控制,使他们在知识的发展中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使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以“静”求“动”,创设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如在教学奇、偶数这一内容时,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奇数、偶数后,为调动学生的情绪,先让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而后再让学号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虽然,是一站一坐的简单动作,但却是对学生理解新知识程度的一种无声的检验,也有助于其理解记忆。在教学中,我还注意把微笑带进课堂,用饱满的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良好的情绪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心境之中。另外,要注意恰当运用“暗示”来传递教师的管理信息,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提高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
四、采用不同形式强化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去分析应用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根据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思路不开阔的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比如,让学生做一些给应用题填条件、补问题的练习题;也可以做一些根据应用题选择算式、判断正误、解释式意、一题多能等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看图列式、编题,根据题意画线段图等方面的练习。因为学生在解答以上题目时需要认真审题,进行全面合理的思考,才能正确地解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识,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智能。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山东教育,2005.
[2]闵爱红.小学教学参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欲望 个性潜能 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当他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这种情况下,他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最牢固,印象最深。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一堂教学课的教学效果是由各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其中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愉快的探索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我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一、情感浓厚的教学环境
新大纲强调:“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新型课堂要求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性潜能。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循规蹈矩,何谈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经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学习的主人。开放的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兵教兵的教学模式。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因材施教,变一味指责为情感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获取数学知识而大胆主动地去探索。
二、巧妙地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节课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开场白”的形式。有吸引力的“开场白”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为新授内容奠定基础。我注意挖掘教材中蕴藏着的非智力因素,精心组织每节课的“开场白”,力图使它“情趣化”以达到调动学生求知兴趣的目的。
1.直观导入
在导入时,学生可以直接观察事物、模型、图像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他们从直观上获得感性认识。例如,在教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以提供粉笔盒、砖块、包装箱等实物或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感知,使他们对长方体有一个直观的、整体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设计导入
在复习旧知识的练习中,设置两道需要运用新知识又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由于这些问题与其它问题相比,学生看上去会很熟悉,他就不由自主地从心底生出要征服它的欲望。但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新知识,所以尝试征服它们的种种努力可能最终都归于失败。这样,在学生的心理上就可能产生欲罢不能的情感,此时,教师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专心致志的学习。
3.趣味导入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故事而且富于幻想。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某些数学知识编成故事,寓教于乐以引起学生注意,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的目的。也可以先将学生要掌握的新知识和技能会发生的行为变化由同学表演出来,使学生在运用中感知新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由两名同学分别摆出举重运动员和体操运动员倒立的姿势,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
此外,还有通过计算和操作导入等导入方法,旧知导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认识又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并且儿童的学习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造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对于刺激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神经兴奋,启迪其思维培养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情绪加以适当的控制,使他们在知识的发展中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使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以“静”求“动”,创设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如在教学奇、偶数这一内容时,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奇数、偶数后,为调动学生的情绪,先让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而后再让学号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虽然,是一站一坐的简单动作,但却是对学生理解新知识程度的一种无声的检验,也有助于其理解记忆。在教学中,我还注意把微笑带进课堂,用饱满的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良好的情绪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心境之中。另外,要注意恰当运用“暗示”来传递教师的管理信息,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提高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
四、采用不同形式强化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去分析应用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根据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思路不开阔的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比如,让学生做一些给应用题填条件、补问题的练习题;也可以做一些根据应用题选择算式、判断正误、解释式意、一题多能等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看图列式、编题,根据题意画线段图等方面的练习。因为学生在解答以上题目时需要认真审题,进行全面合理的思考,才能正确地解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识,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智能。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山东教育,2005.
[2]闵爱红.小学教学参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