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是以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近年来,高考生物也在逐年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摆在首位,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121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深入思考,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点感悟。
一、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思维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应多鼓励学生及时就与本节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与提问,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如课前提问及课后总结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时,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在讲环境保护时,就是否让严重污染环境而经济效益又很好的企业停产的问题进行辩论。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思维得到激活、启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多思考,敢质疑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自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会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思维也更发散。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具体原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把新鲜菜叶植入清水中一段时间,重量是否会增加?切碎并撒上食盐后,重量会减小,并且有较多水分渗出,这是为什么?”这样提问,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勤学好问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对于自己难以解答的问题应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培养不懂即问的好习惯。越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一旦弄懂后,就越能开阔思路,提升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作为教师,也可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问学生:为什么饭后不宜立即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什么才是合理的膳食?怎样给农作物合理施肥?为什么变温动物有冬眠现象?还可以把教材内容编成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去思考。
四、 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要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鼓励学生及时思考、质疑,还应指导他们怎么去思考,使其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生命的起源与环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使学生明确生物界从生命起源开始,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依次是: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即有分子、细胞、个体和整体四个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后,能较好地梳理整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五、重视教材实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教材中没有的实验现象,教师应及时引导,结合教材中所提及的实验原理加以解释,指导学生正确思考。此外,还应重视研究实验的方法,可鼓励学生在明确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对部分实验进行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察。通常都是从正确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若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差异,出现各种与正确结论不符的结果,使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此时引导学生进行通过探究可促使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具体方法。总而言之,只有将思维教学的目标与生物教学的目标紧密结合,才能构建出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其次还应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与非智力因素,积极探索出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宁浅.谈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
[2]郭晓丽.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特约编辑安平)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121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深入思考,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点感悟。
一、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思维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应多鼓励学生及时就与本节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与提问,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如课前提问及课后总结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时,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在讲环境保护时,就是否让严重污染环境而经济效益又很好的企业停产的问题进行辩论。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思维得到激活、启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多思考,敢质疑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自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会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思维也更发散。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具体原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把新鲜菜叶植入清水中一段时间,重量是否会增加?切碎并撒上食盐后,重量会减小,并且有较多水分渗出,这是为什么?”这样提问,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勤学好问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对于自己难以解答的问题应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培养不懂即问的好习惯。越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一旦弄懂后,就越能开阔思路,提升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作为教师,也可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问学生:为什么饭后不宜立即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什么才是合理的膳食?怎样给农作物合理施肥?为什么变温动物有冬眠现象?还可以把教材内容编成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去思考。
四、 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要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鼓励学生及时思考、质疑,还应指导他们怎么去思考,使其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生命的起源与环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使学生明确生物界从生命起源开始,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依次是: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即有分子、细胞、个体和整体四个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后,能较好地梳理整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五、重视教材实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教材中没有的实验现象,教师应及时引导,结合教材中所提及的实验原理加以解释,指导学生正确思考。此外,还应重视研究实验的方法,可鼓励学生在明确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对部分实验进行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察。通常都是从正确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若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差异,出现各种与正确结论不符的结果,使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此时引导学生进行通过探究可促使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具体方法。总而言之,只有将思维教学的目标与生物教学的目标紧密结合,才能构建出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其次还应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与非智力因素,积极探索出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宁浅.谈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
[2]郭晓丽.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特约编辑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