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三百多年钢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根据笔者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来看,国外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教学书籍屈指可数,真正能够为钢琴练习者提供全面理论指导性的钢琴教学书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众对于文化活动的追求促进了我国的钢琴热潮。近年来,《钢琴教育艺术》《钢琴弹奏表现手法》《钢琴学习指导》《钢琴表演艺术》等钢琴指导书籍陆续付梓,但就其内容而言,以上钢琴理论书籍书籍更多是对于中外钢琴发展的综述和比较,鲜有涉及到以音乐院校为研究对象的钢琴指导书。近年来,以但昭義为代表的优秀钢琴指导教师,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新颖、实用、高校的钢琴教学理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向张昊辰、陈萨、李云迪这样优秀的青年钢琴家,其教学理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钢琴教育中重点探索的“焦点”。柴永柏编写的《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不仅为中国广大的钢琴爱好者及专家提供了钢琴专业对待著作、钢琴的相关学术论文、精彩的钢琴教案,更为广大青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耐人寻味的哲理和睿智,必将得到了我国钢琴界的重点关注。
一、但昭义钢琴基本弹法研究
(一)非连奏手法的运用
《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中,对于非连奏钢琴弹奏手法有着详尽的叙述。优美感人的钢琴曲谱写离不开精彩的过渡句和华彩句,尤其是具有颗粒性弹奏效果跑句的装饰,《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主要通过对19世纪以来世界著名作曲家或者钢琴家的非连奏钢琴弹奏技能的研究,介绍了非连奏弹奏技巧在钢琴弹奏技能中的广泛运用和在钢琴弹奏整个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其主要训练表现手段为:通过对钢琴弹奏者的手指灵活、独立能力的训练,使得钢琴练习者手指能够快速的跑动、清楚而又均匀的谱写乐曲。对于非连奏钢琴弹奏手法的介绍,有力地强调了非连奏手法在钢琴弹奏教育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意义,指导了学生由快速跑动的手指流动技巧处理乐曲中的过渡音、连接音,使得钢琴曲具有《琵琶行》中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透彻的艺术美感。另一方面,《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首次将非连奏手法融入学生的钢琴训练的基础技能,引起钢琴学习者格外的重视,并强调训练非连奏弹奏技能的长期性。《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中关于非连奏钢琴弹奏手法的叙述,实际上从基本技巧的角度加强了钢琴学习者对于快速流动音的练习,并通过具体技法,使得钢琴演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更富有乐曲的表达美和建筑美。
(二)手指均匀手法的运用
对于手指均匀手法,在《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中,但老师主要给了如下的定义:“手指的均匀手法,指的是能够有效的在钢琴上弹奏出协调、均匀、统一、和谐的乐音。”对于这里的均匀其含义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是弹奏者的手指根据音乐乐章的节奏的时值进行规定的均匀弹奏,使得手指的弹奏频率不受弹奏者的手指长度和控制力的影响而造成与乐章节奏时值上的不匹配;其二是根据乐章音乐的强弱进行弹奏时,要求弹奏者的手指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音乐声音强弱的平衡感,不会因为弹奏者手指长度和控制力的不同,造成音乐力度上的不统一、不和谐。而关于手指均匀手法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在《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中,但老师主要总结了以下四个阶段,强调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阶段,钢琴弹奏练习者需要先练习慢速的钢琴弹奏,适应均匀弹奏的之法,熟悉钢琴键盘的具体位置之后,逐渐有节奏的加快指法的速度。第二阶段,弹奏过程中当首音落键,尾音戛然而止时,注意保持整体身姿、心态的轻松感,有准备的弹奏下一组的相关乐音。第三阶段,采取分组音练习的手法,每一组音都采用不同的力度,或轻弹,或用力奏鸣,务求每一落键声音的清晰和均匀。第四阶段,即升华阶段,对于不同的乐音,从简单到困难,采用手指均匀的弹奏手法,一组一组有目的的进行弹奏,以求得弹奏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手指均匀手法的运用。
二、但昭义钢琴教育手段的研究
(一)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主体的创造能力
对于但昭义老师的钢琴基础教育特色,通过对《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的相关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但老师的钢琴教育独到之处在于把所有目光和精力集中于对学生钢琴艺术素养的培养,着眼于对学生钢琴弹奏创造能力的激发。有人曾经说过:没有创造能力的艺术是虚伪的,缺乏创造能力的老师更是形如虚设的。因此,但老师在钢琴基础教育中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一点,立足于实际的需要,脚踏实地的探索钢琴艺术表达的规律,杜绝想入非非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以对钢琴作品的真知灼见为前提,在教学中凭借扎实雄厚的钢琴弹奏基本功练习和广博深远的钢琴文化修养的训练和传输,形成了但氏独特的教学体系。因此对于但昭义的学生而言,其往往具备坚实的钢琴基础和非凡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以音乐为核心,多方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中,我们在体验但昭义老师特色钢琴教学内容的同时,又可以清晰的把握但老师的钢琴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积累、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脉络。全书中将但昭义老师钢琴教学划分为学前、入门和基础三大体系,并且但老师又从钢琴教学的教学、辅导以及学习补差三个小的方面为突破口,涉及到钢琴弹奏过程中手指的姿势、手型、视唱、识谱、唱谱等60多个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的精心解剖和分析。贯穿于但昭义老师整个钢琴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非其教学思想及其教学目标。但昭义老师曾经这样指出:在钢琴演奏的教育中,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是将音乐的感觉和音乐的表现在不同要素基础上统一的体现和强化。由此可见但昭义老师的教学特色在于真正的做到以音乐为核心,以音乐为钢琴弹奏的灵魂,以音乐为最终的目的和原则。这样才使得钢琴演奏富有生命力和创造能力。
三、《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优与劣
(一)关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优点表现
对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密切的建立在了但先生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基础之上的总结,是但先生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经历10年成果检验完成的经验总结。但先生对于钢琴理论的指导教学一直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钢琴“钢琴键盘中88个琴键推动钢琴榔头的运行轨迹和运行方式本质上的原理是一致的,其根本的差异性而在于榔头运动速度的快慢。”这也就是说,对于钢琴弹奏而言弹奏的根本目的在于声音的表达,在钢琴教学的中外研究文献随处可见,可是像但先生这样可以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钢琴弹奏过程中本质特点,且对钢琴教学拥有鲜明观点和清晰论述指导的实为罕见。比如其对钢琴发音技巧的论述,直截了当的指出:,除去像和声、颤音、织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钢琴音色和音律发生改变的本质在于榔头击打琴弦的速度。这样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经验总结,相比其他有关钢琴教学文献的论述,就要显得更加明确和通俗易懂,把平时钢琴教学中那些神秘而又难以理解的发声原理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提高了学生钢琴训练的效果。对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优点还表现在但先生善于从音乐的本身人手来强化对于学生的钢琴基础教育的训练。但昭义先生在本书中这样写到:对于钢琴演奏教育而言,重中之重在于把音乐感觉以及音乐表现要素融入到钢琴训练之中。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意会钢琴演奏的真谛,在音乐中进行对钢琴弹奏全面系统的归纳以及阐述。不仅如此,《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但昭义先生在自身的实践教学中打破了我国传统的钢琴教育观点,即:学生钢琴弹奏的表现能力主要依靠的是学生主体天生存在的天赋,教师是很难在后期对学生的钢琴弹奏以及音乐表达能力进行培养的。这就留给我国音乐教育者以及相关专家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难道学生的钢琴弹奏、音乐表达能力水平的不足,都应该全部或者大体上都归咎于学生主体自身的乐感问题吗?”针对此言论,但先生在本书中指出:“钢琴演奏的毫无生气、毫无生机的重要原因在于平庸的演奏,即无创造性。”因此,对于钢琴教育,作者但先生并没有将音乐所有的表现手段及形式都罗列在其教学大纲之内,而是选取了一个大胆、创新更适合基础学习者的命题一钢琴演奏过程中的艺术处理,他首先从入门开始,让学生从纵向到横向、从细节到整体的感受钢琴乐曲的低音区和高音区,然后从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力度强弱处理、力度幅度处理、力度层次处理、力度对比度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实堂的演练,从多角度的层次向学生指出力度在钢琴表现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最后,但先生再对其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深度挖掘,即鼓励创造,鼓励打破钢琴弹奏规则进行再创造。与此同时,《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主要收集和整理了但昭义先生十几年以来钢琴教学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教学案例、谈话书信、随笔演讲以及其他部分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相关但昭义先生的专著,除了《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出版于1999年,其他学术专著或者论文往往分散于不同的年代而且由于技术和观念的限制,以上重要资料从来没有向读者公开发表过,而这次《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将但昭义先生的珍贵钢琴教学资料集装、整理于一册,方面了读者系统的全面了解但昭义先生的十年钢琴教学精心构造的“但氏”钢琴体系。 (二)关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不足表现
在阅读研究《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过程中,笔者感受但昭义先生独特的钢琴教育模式以及其對钢琴演奏的非凡学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本书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书中但昭义先生的钢琴教学模式不对学生构成束缚力。这主要体现为:“但昭义先生虽然琴艺高深,对钢琴教育具有明确的把握控制能力,但是其却一生谦虚谨慎,亲力亲为,甚至对于自己的学生都没有任何的架子,其钢琴授课模式倡导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通过对钢琴相关演奏技巧的传授和训练来帮助学生达到琴艺的应有境界。”因此,这种模式下的钢琴授课教育模式,需要学生主体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我们知道钢琴的练习是一个长久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一日不练则生疏,而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倦怠的心理,对于提高学生主体的钢琴弹奏技能具有一定的弊端。第二,其整理编排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本书《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并没有严格按照一般书籍分专题系列的形式进行编排整理,这就使得本书相关但昭义先生对钢琴教育的研究相对分散,难以使得学生集中的了解但先生的一点一滴的学术思想,更不方便钢琴初学者接触,因为其缺少对其专题的整理编排,那么对于刚接触钢琴不久的学生,读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的跨度,会产生与其思想一定的隔阂,难以全面的体会到但先生钢琴理论的精华部分。第三,难以短期间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能。这主要是因为但先生的钢琴教育体系中主张在音乐中感悟钢琴的美,需要钢琴弹奏者经过自身不断的对音乐的积累和感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钢琴演奏技能,讲究的是一种长久技能,因此对于急于求成的学生或因考学而需要短期内掌握一定钢琴弹奏技能,那么采用此种方法就显得有些不妥了。因此,对于钢琴弹奏的学习者,必须合理的从本书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促进自我钢琴弹奏技能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是目前我国现有最为完备和有效的钢琴弹奏教育理论体系,除了具备相关钢琴专业的著作、钢琴的学术论文,更有一系列丰富的钢琴教学的书信和便签。这些钢琴教育内容视角非常独特和新颖,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是但昭义先生十年以来钢琴教学中的实践总结,我们可以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其对钢琴辩证思想的火花,和耐人寻味的钢琴睿智。透过对这些相关钢琴理论精华的理解,我们不仅仅能感受到但昭义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对钢琴独特的情怀更重要的是透过对这些钢琴理论的挖掘理解,我们更能感受到其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勤学好问的钢琴执着情怀。对于帮助钢琴学习者更合理、更有效的练习钢琴具有最普遍和最实际的指导意义。
一、但昭义钢琴基本弹法研究
(一)非连奏手法的运用
《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中,对于非连奏钢琴弹奏手法有着详尽的叙述。优美感人的钢琴曲谱写离不开精彩的过渡句和华彩句,尤其是具有颗粒性弹奏效果跑句的装饰,《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主要通过对19世纪以来世界著名作曲家或者钢琴家的非连奏钢琴弹奏技能的研究,介绍了非连奏弹奏技巧在钢琴弹奏技能中的广泛运用和在钢琴弹奏整个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其主要训练表现手段为:通过对钢琴弹奏者的手指灵活、独立能力的训练,使得钢琴练习者手指能够快速的跑动、清楚而又均匀的谱写乐曲。对于非连奏钢琴弹奏手法的介绍,有力地强调了非连奏手法在钢琴弹奏教育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意义,指导了学生由快速跑动的手指流动技巧处理乐曲中的过渡音、连接音,使得钢琴曲具有《琵琶行》中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透彻的艺术美感。另一方面,《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首次将非连奏手法融入学生的钢琴训练的基础技能,引起钢琴学习者格外的重视,并强调训练非连奏弹奏技能的长期性。《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中关于非连奏钢琴弹奏手法的叙述,实际上从基本技巧的角度加强了钢琴学习者对于快速流动音的练习,并通过具体技法,使得钢琴演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更富有乐曲的表达美和建筑美。
(二)手指均匀手法的运用
对于手指均匀手法,在《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中,但老师主要给了如下的定义:“手指的均匀手法,指的是能够有效的在钢琴上弹奏出协调、均匀、统一、和谐的乐音。”对于这里的均匀其含义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是弹奏者的手指根据音乐乐章的节奏的时值进行规定的均匀弹奏,使得手指的弹奏频率不受弹奏者的手指长度和控制力的影响而造成与乐章节奏时值上的不匹配;其二是根据乐章音乐的强弱进行弹奏时,要求弹奏者的手指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音乐声音强弱的平衡感,不会因为弹奏者手指长度和控制力的不同,造成音乐力度上的不统一、不和谐。而关于手指均匀手法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在《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中,但老师主要总结了以下四个阶段,强调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阶段,钢琴弹奏练习者需要先练习慢速的钢琴弹奏,适应均匀弹奏的之法,熟悉钢琴键盘的具体位置之后,逐渐有节奏的加快指法的速度。第二阶段,弹奏过程中当首音落键,尾音戛然而止时,注意保持整体身姿、心态的轻松感,有准备的弹奏下一组的相关乐音。第三阶段,采取分组音练习的手法,每一组音都采用不同的力度,或轻弹,或用力奏鸣,务求每一落键声音的清晰和均匀。第四阶段,即升华阶段,对于不同的乐音,从简单到困难,采用手指均匀的弹奏手法,一组一组有目的的进行弹奏,以求得弹奏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手指均匀手法的运用。
二、但昭义钢琴教育手段的研究
(一)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主体的创造能力
对于但昭义老师的钢琴基础教育特色,通过对《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的相关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但老师的钢琴教育独到之处在于把所有目光和精力集中于对学生钢琴艺术素养的培养,着眼于对学生钢琴弹奏创造能力的激发。有人曾经说过:没有创造能力的艺术是虚伪的,缺乏创造能力的老师更是形如虚设的。因此,但老师在钢琴基础教育中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一点,立足于实际的需要,脚踏实地的探索钢琴艺术表达的规律,杜绝想入非非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以对钢琴作品的真知灼见为前提,在教学中凭借扎实雄厚的钢琴弹奏基本功练习和广博深远的钢琴文化修养的训练和传输,形成了但氏独特的教学体系。因此对于但昭义的学生而言,其往往具备坚实的钢琴基础和非凡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以音乐为核心,多方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一书中,我们在体验但昭义老师特色钢琴教学内容的同时,又可以清晰的把握但老师的钢琴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积累、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脉络。全书中将但昭义老师钢琴教学划分为学前、入门和基础三大体系,并且但老师又从钢琴教学的教学、辅导以及学习补差三个小的方面为突破口,涉及到钢琴弹奏过程中手指的姿势、手型、视唱、识谱、唱谱等60多个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的精心解剖和分析。贯穿于但昭义老师整个钢琴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非其教学思想及其教学目标。但昭义老师曾经这样指出:在钢琴演奏的教育中,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是将音乐的感觉和音乐的表现在不同要素基础上统一的体现和强化。由此可见但昭义老师的教学特色在于真正的做到以音乐为核心,以音乐为钢琴弹奏的灵魂,以音乐为最终的目的和原则。这样才使得钢琴演奏富有生命力和创造能力。
三、《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优与劣
(一)关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优点表现
对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密切的建立在了但先生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基础之上的总结,是但先生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经历10年成果检验完成的经验总结。但先生对于钢琴理论的指导教学一直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钢琴“钢琴键盘中88个琴键推动钢琴榔头的运行轨迹和运行方式本质上的原理是一致的,其根本的差异性而在于榔头运动速度的快慢。”这也就是说,对于钢琴弹奏而言弹奏的根本目的在于声音的表达,在钢琴教学的中外研究文献随处可见,可是像但先生这样可以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钢琴弹奏过程中本质特点,且对钢琴教学拥有鲜明观点和清晰论述指导的实为罕见。比如其对钢琴发音技巧的论述,直截了当的指出:,除去像和声、颤音、织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钢琴音色和音律发生改变的本质在于榔头击打琴弦的速度。这样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经验总结,相比其他有关钢琴教学文献的论述,就要显得更加明确和通俗易懂,把平时钢琴教学中那些神秘而又难以理解的发声原理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提高了学生钢琴训练的效果。对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优点还表现在但先生善于从音乐的本身人手来强化对于学生的钢琴基础教育的训练。但昭义先生在本书中这样写到:对于钢琴演奏教育而言,重中之重在于把音乐感觉以及音乐表现要素融入到钢琴训练之中。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意会钢琴演奏的真谛,在音乐中进行对钢琴弹奏全面系统的归纳以及阐述。不仅如此,《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但昭义先生在自身的实践教学中打破了我国传统的钢琴教育观点,即:学生钢琴弹奏的表现能力主要依靠的是学生主体天生存在的天赋,教师是很难在后期对学生的钢琴弹奏以及音乐表达能力进行培养的。这就留给我国音乐教育者以及相关专家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难道学生的钢琴弹奏、音乐表达能力水平的不足,都应该全部或者大体上都归咎于学生主体自身的乐感问题吗?”针对此言论,但先生在本书中指出:“钢琴演奏的毫无生气、毫无生机的重要原因在于平庸的演奏,即无创造性。”因此,对于钢琴教育,作者但先生并没有将音乐所有的表现手段及形式都罗列在其教学大纲之内,而是选取了一个大胆、创新更适合基础学习者的命题一钢琴演奏过程中的艺术处理,他首先从入门开始,让学生从纵向到横向、从细节到整体的感受钢琴乐曲的低音区和高音区,然后从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力度强弱处理、力度幅度处理、力度层次处理、力度对比度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实堂的演练,从多角度的层次向学生指出力度在钢琴表现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最后,但先生再对其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深度挖掘,即鼓励创造,鼓励打破钢琴弹奏规则进行再创造。与此同时,《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主要收集和整理了但昭义先生十几年以来钢琴教学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教学案例、谈话书信、随笔演讲以及其他部分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相关但昭义先生的专著,除了《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出版于1999年,其他学术专著或者论文往往分散于不同的年代而且由于技术和观念的限制,以上重要资料从来没有向读者公开发表过,而这次《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将但昭义先生的珍贵钢琴教学资料集装、整理于一册,方面了读者系统的全面了解但昭义先生的十年钢琴教学精心构造的“但氏”钢琴体系。 (二)关于《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不足表现
在阅读研究《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的过程中,笔者感受但昭义先生独特的钢琴教育模式以及其對钢琴演奏的非凡学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本书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书中但昭义先生的钢琴教学模式不对学生构成束缚力。这主要体现为:“但昭义先生虽然琴艺高深,对钢琴教育具有明确的把握控制能力,但是其却一生谦虚谨慎,亲力亲为,甚至对于自己的学生都没有任何的架子,其钢琴授课模式倡导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通过对钢琴相关演奏技巧的传授和训练来帮助学生达到琴艺的应有境界。”因此,这种模式下的钢琴授课教育模式,需要学生主体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我们知道钢琴的练习是一个长久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一日不练则生疏,而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倦怠的心理,对于提高学生主体的钢琴弹奏技能具有一定的弊端。第二,其整理编排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本书《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并没有严格按照一般书籍分专题系列的形式进行编排整理,这就使得本书相关但昭义先生对钢琴教育的研究相对分散,难以使得学生集中的了解但先生的一点一滴的学术思想,更不方便钢琴初学者接触,因为其缺少对其专题的整理编排,那么对于刚接触钢琴不久的学生,读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的跨度,会产生与其思想一定的隔阂,难以全面的体会到但先生钢琴理论的精华部分。第三,难以短期间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能。这主要是因为但先生的钢琴教育体系中主张在音乐中感悟钢琴的美,需要钢琴弹奏者经过自身不断的对音乐的积累和感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钢琴演奏技能,讲究的是一种长久技能,因此对于急于求成的学生或因考学而需要短期内掌握一定钢琴弹奏技能,那么采用此种方法就显得有些不妥了。因此,对于钢琴弹奏的学习者,必须合理的从本书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促进自我钢琴弹奏技能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是目前我国现有最为完备和有效的钢琴弹奏教育理论体系,除了具备相关钢琴专业的著作、钢琴的学术论文,更有一系列丰富的钢琴教学的书信和便签。这些钢琴教育内容视角非常独特和新颖,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是但昭义先生十年以来钢琴教学中的实践总结,我们可以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其对钢琴辩证思想的火花,和耐人寻味的钢琴睿智。透过对这些相关钢琴理论精华的理解,我们不仅仅能感受到但昭义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对钢琴独特的情怀更重要的是透过对这些钢琴理论的挖掘理解,我们更能感受到其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勤学好问的钢琴执着情怀。对于帮助钢琴学习者更合理、更有效的练习钢琴具有最普遍和最实际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