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敢于探索实践的精神值得称道,但有些做法并非值得学习,而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求量不求质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这在语文教师中基本达成共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一定要多读。这的确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朗朗的语文阅读课。然而,在操作过程中,有时课文读了不少遍,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听的一节探讨课《黄河颂》,一节课读课文达9遍,可谓“多读”;形式也可谓多样,生齐读,男女领读,分组读,挑战读;但对课文的情感理解并未在课堂读中逐步加深。只是简单地重复,虽也有评价,但都只是停留在声调、语气、停顿等层次上。笔者认为这样的“读”仍不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读”。因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并未体现出来。忽略了对每一“读”的环节的具体要求,并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感知、理解、品味。学生无目的的阅读是不会有进步的。何谓“读”好?即:每读一次对文本的理解都上升一级。直到融入到作者的创作激情中去,情不自已;而不能滞留在“肤浅”的知识表面上。教师应通过不同方面对学生的每一遍“读”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如:第一遍读正确每一字,第二遍读出声调变化,第三遍读出情感体验。第四遍将其融合,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再按要求评价,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读就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更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努力达到更新的目标。
二、“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是现在语文课堂常可以听到的一句话。许多教师的公开课上都这么说,似乎只有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笔者认为这是又一大误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读的阶段性和不同方式:(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此外还有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方式,而在训练过程中,怎么能每次都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而不尝试用多种方式呢?各种阅读技巧又怎么能只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就练就呢?况且,教材单元提示也依据不同的课文提出了不同的“读”的要求。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提示的要求是:“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本册第五单元提出的要求是:“学习这个单元,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不同主要是课文的体裁不同,读的要求也不同。第二单元课文主要是诗歌、散文,适合朗读,而第五单元课文主要介绍探险家的故事,文章较长,目的是让学生抓信息、激壮志,适合默读。文体不同,思想感情不同,读的方式也应变化,而我们怎么能一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只重视自主性,而忽视文本本身的特点呢?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在教会学生各种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后,才可以尝试“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只有在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中,练就更多的“读技”,才能真正在读中畅游,做到出神入化,人文合一。
三、重朗读,轻默读
注重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良好的习惯可使人终生受益.反之,消极有害的习惯,则会干扰人们按照有效的方式行事,并可能随时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就十分困难。因此,第一学段的“读”尤其要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而目前学生在第一学段普遍以朗读为主,唱读、指读仍十分严重,大部分学生到第三学段默读习惯仍未形成。这与教师的重视与否,指导是否到位分不开。第一二学段,课文一般较短小,学生不费时就可以读一遍。而这样的朗读教师可以直接得到反馈信息:字词、声调、语气正确与否,能直接检验阅读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极少去指导学生如何默读。我们听说过演讲赛、朗读赛、口语交际展示,却很少听说举行默读大赛。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上容易轻视,特别是低段。我几次听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无一例外没有默读训练,更谈不上默读指导。也难怪升至七年级学生的课堂默读仍是空白。六年都这么“读”过来,七年级要改变,默读变得好困难。
而《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对默读是提出了不同的明确的目标的。如:第一学段目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四学段:在养成习惯的基础上,速度提高为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由此看来,默读也是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有效的默读比朗读更便于集中精力思考,与朗读相比能更明显地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和扩大阅读量。在不同阶段,我们应像对待朗读训练指导一样,按不同学段目标进行默读指导。如:七年级要紧扣“准确、迅速、适应”三个基本要求来进行,学生训练时,要求学生眼到、心到、口到,注意减少眼停的时间、次数。尽量不出现回视,逐步扩大扫视,不让学生用手指读,读后可通过信息摄取量测试“准确”,时间长短测试“迅速”,多做几次就有了“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默读速度普遍提高,效果明显增强。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的默读条件,课文中不是特别生动凝炼的语句(诗歌、散文、名段、名句)一般不让学生朗读,并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把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针对单元目标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安排学生在8分钟内默读完全文,再针对课文内容相互设置问题,看谁答得又快又准。通过竞答评价,默读有效性明显增强。有效默读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明显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正确而深入地理解所阅读的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应将它放在与朗读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教给一种方法,养成一种习惯,学生会受益终身。
四、重课内精读,轻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课文提出阅读要求的同时,在每一阶段都提出了课外阅读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此,新教材(人教版)特意编写了“名著导读”每册介绍3本名著,分别由“阅读建议”、“精彩片断”、“点评”、“探究思考”等部分组成。设计者是独具匠心。而目前,我们学生绝大多数是没有完成这样的阅读目标的。“四大名著”初中生读过原著的有几人?他们所接触的文学名著基本上是从电视剧里看来的,只有故事情节,名演员,哪有什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七年级的学生,在期末评价卷填空《水浒传》中“豹子头”、“花和尚”是谁的雅号时,居然有86%的同学出错。错者又多为女生。这说明我们的名著阅读完成得并不好。因为从小就没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不会自己寻觅阅读,据调查:七年级共有学生578人,有课程辅导资料,如:《一课三练》、《课标王》……有521人,占90.1%,而有一两本文学名著者却不过15%,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学生的阅读面已到了窄得不能再窄的程度。难怪历史老师惊呼:一点文学常识都没有,历史文学著作一无所知,更别说读过。而语文教师却仍然停留在“细嚼慢咽”“精读细解”上。名著读没读是课外的事,反正是附录,不在教学任务之列。课外学生没时间读、不愿读是他的事。我说了就完成了任务。我们不是要培养拿着“手术刀”解剖文章的“语文外科医生”,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审美情操的热情而细心的鉴赏者。但语文教师并没有人人都认识到上这一点,我们生怕哪篇课文中某个词没讲到,哪个问题没答全。我们不停地给学生阅读问题解决,我们让他们阅读的时间太少。他们就在这一字一句的细析中消磨着。
让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视野本不是放在课外,课内就不要管的事。课内教给的阅读方法,就是要在课外的阅读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外功”和“内气”的共养。
一、求量不求质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这在语文教师中基本达成共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一定要多读。这的确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朗朗的语文阅读课。然而,在操作过程中,有时课文读了不少遍,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听的一节探讨课《黄河颂》,一节课读课文达9遍,可谓“多读”;形式也可谓多样,生齐读,男女领读,分组读,挑战读;但对课文的情感理解并未在课堂读中逐步加深。只是简单地重复,虽也有评价,但都只是停留在声调、语气、停顿等层次上。笔者认为这样的“读”仍不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读”。因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并未体现出来。忽略了对每一“读”的环节的具体要求,并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感知、理解、品味。学生无目的的阅读是不会有进步的。何谓“读”好?即:每读一次对文本的理解都上升一级。直到融入到作者的创作激情中去,情不自已;而不能滞留在“肤浅”的知识表面上。教师应通过不同方面对学生的每一遍“读”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如:第一遍读正确每一字,第二遍读出声调变化,第三遍读出情感体验。第四遍将其融合,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再按要求评价,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读就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更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努力达到更新的目标。
二、“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是现在语文课堂常可以听到的一句话。许多教师的公开课上都这么说,似乎只有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笔者认为这是又一大误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读的阶段性和不同方式:(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此外还有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方式,而在训练过程中,怎么能每次都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而不尝试用多种方式呢?各种阅读技巧又怎么能只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就练就呢?况且,教材单元提示也依据不同的课文提出了不同的“读”的要求。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提示的要求是:“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本册第五单元提出的要求是:“学习这个单元,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不同主要是课文的体裁不同,读的要求也不同。第二单元课文主要是诗歌、散文,适合朗读,而第五单元课文主要介绍探险家的故事,文章较长,目的是让学生抓信息、激壮志,适合默读。文体不同,思想感情不同,读的方式也应变化,而我们怎么能一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只重视自主性,而忽视文本本身的特点呢?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在教会学生各种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后,才可以尝试“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只有在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中,练就更多的“读技”,才能真正在读中畅游,做到出神入化,人文合一。
三、重朗读,轻默读
注重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良好的习惯可使人终生受益.反之,消极有害的习惯,则会干扰人们按照有效的方式行事,并可能随时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就十分困难。因此,第一学段的“读”尤其要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而目前学生在第一学段普遍以朗读为主,唱读、指读仍十分严重,大部分学生到第三学段默读习惯仍未形成。这与教师的重视与否,指导是否到位分不开。第一二学段,课文一般较短小,学生不费时就可以读一遍。而这样的朗读教师可以直接得到反馈信息:字词、声调、语气正确与否,能直接检验阅读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极少去指导学生如何默读。我们听说过演讲赛、朗读赛、口语交际展示,却很少听说举行默读大赛。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上容易轻视,特别是低段。我几次听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无一例外没有默读训练,更谈不上默读指导。也难怪升至七年级学生的课堂默读仍是空白。六年都这么“读”过来,七年级要改变,默读变得好困难。
而《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对默读是提出了不同的明确的目标的。如:第一学段目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四学段:在养成习惯的基础上,速度提高为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由此看来,默读也是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有效的默读比朗读更便于集中精力思考,与朗读相比能更明显地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和扩大阅读量。在不同阶段,我们应像对待朗读训练指导一样,按不同学段目标进行默读指导。如:七年级要紧扣“准确、迅速、适应”三个基本要求来进行,学生训练时,要求学生眼到、心到、口到,注意减少眼停的时间、次数。尽量不出现回视,逐步扩大扫视,不让学生用手指读,读后可通过信息摄取量测试“准确”,时间长短测试“迅速”,多做几次就有了“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默读速度普遍提高,效果明显增强。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的默读条件,课文中不是特别生动凝炼的语句(诗歌、散文、名段、名句)一般不让学生朗读,并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把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针对单元目标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安排学生在8分钟内默读完全文,再针对课文内容相互设置问题,看谁答得又快又准。通过竞答评价,默读有效性明显增强。有效默读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明显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正确而深入地理解所阅读的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应将它放在与朗读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教给一种方法,养成一种习惯,学生会受益终身。
四、重课内精读,轻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课文提出阅读要求的同时,在每一阶段都提出了课外阅读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此,新教材(人教版)特意编写了“名著导读”每册介绍3本名著,分别由“阅读建议”、“精彩片断”、“点评”、“探究思考”等部分组成。设计者是独具匠心。而目前,我们学生绝大多数是没有完成这样的阅读目标的。“四大名著”初中生读过原著的有几人?他们所接触的文学名著基本上是从电视剧里看来的,只有故事情节,名演员,哪有什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七年级的学生,在期末评价卷填空《水浒传》中“豹子头”、“花和尚”是谁的雅号时,居然有86%的同学出错。错者又多为女生。这说明我们的名著阅读完成得并不好。因为从小就没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不会自己寻觅阅读,据调查:七年级共有学生578人,有课程辅导资料,如:《一课三练》、《课标王》……有521人,占90.1%,而有一两本文学名著者却不过15%,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学生的阅读面已到了窄得不能再窄的程度。难怪历史老师惊呼:一点文学常识都没有,历史文学著作一无所知,更别说读过。而语文教师却仍然停留在“细嚼慢咽”“精读细解”上。名著读没读是课外的事,反正是附录,不在教学任务之列。课外学生没时间读、不愿读是他的事。我说了就完成了任务。我们不是要培养拿着“手术刀”解剖文章的“语文外科医生”,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审美情操的热情而细心的鉴赏者。但语文教师并没有人人都认识到上这一点,我们生怕哪篇课文中某个词没讲到,哪个问题没答全。我们不停地给学生阅读问题解决,我们让他们阅读的时间太少。他们就在这一字一句的细析中消磨着。
让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视野本不是放在课外,课内就不要管的事。课内教给的阅读方法,就是要在课外的阅读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外功”和“内气”的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