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远而粥饭近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来说,小时候都写过同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如果你写了我长大想当个飞行员,那可能爸爸会给你买一个飞机的模型;如果你说长大想当个科学家,妈妈可能会给你买一套电路板;如果你说我长大了想做一个文学家,那你可能会得到很多的筆和纸;如果你说我长大想当个艺术家,你甚至都有可能得到一架钢琴;如果你说我长大了想当一个美食家,那么你肯定得到的是一顿合力的痛打,而且是男女混合双打。附带的还会赠送给你们一段话:你好好学文化,别净惦记着吃。
  这种观念也一直影响着我。直到有一年,准确地说是2001年的冬天,我在美国拍片,见到了朋友的一个孩子,他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九岁。当时我跟他聊天,他说他在写一篇论文,我说你多大了你就写论文。他说确实在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叫《论文化》。我当时比较沮丧,我说文化这个概念太大了,你能告诉我什么叫文化吗?这个小朋友说老师曾经告诉过他,由人类创造的并由人类享受的一切都叫文化。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影响了我好多年,一直到我拍《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因为从前我就是一个好吃的人,但是跟别人一说起来我为什么好吃,总会找一些特别牵强的理由。
  但是后来我觉得这个理由太不充分了,尤其有了小朋友的这句话,我觉得太不充分了。按照美食家的分法,食物有三个层面来帮助人类,第一个层面是负责我们的温饱,第二个层面是满足我们的口舌之欢,第三个层面还能慰藉我们的心灵。从这三个层面我们都能看到,食物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食物里面我们能找到非常非常多的东西。
  比方说我们翻开人类的历史,先说主食。人类大概在一万年前驯服了小麦,这是人类社会从狩猎时代到采集时代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大概过了一千年,小麦开始从地中海和小亚细亚半岛向东和向西传播。向西它们遇到了火,就变成了面包;向东它们遇到了水,就变成了面条儿和馒头。
  《圣经》里写上帝是用语言区隔了大家,以阻碍通天塔的建成。那么我相信上帝还区隔了大家的口味,东方人吃不了西方的东西,西方人吃不了东方的东西。你看,从一个小麦我们就能看到人类历史这么多浩繁的发展,能看到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水火不相容”的一种有趣的解释。所以我觉得从满足我们温饱的角度来说,食物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是一个神奇的路径。
  我前几天吃的一道菜,叫芒种虾干。
  这种虾干在温州,每一颗虾的尾巴上都有一个特别鲜红的点。那是虾的卵。大家都知道,所有的水生食材都是要在它产卵之前吃肉质才最鲜美。比方说尼亚加拉瀑布好不容易爬上来的三文鱼,甩干了鱼籽之后棕熊都不爱吃,因为那时候它的肉特别不好吃,有人说笑话是因为有妊娠纹。再比如说西方人吃生蚝。他们从五月到八月,没有R的月份不吃生蚝,因为那时候的蚝刚生完小宝宝身心俱疲,味道非常不好。
  中国人其实也有这个智慧,他们知道这个时候的虾最鲜。为什么呢?因为虾卵和虾肉是两种不同的氨基酸,虾还有鸟苷酸肌苷酸的区别。我相信我们的祖辈肯定不会清楚,但是他们能够用舌头来判定,所以在我们的食物里有祖先的智慧。
  再比方说我们围坐吃饭,这个是从宋朝才开始的习惯。我前一阵儿出了本书叫《至味在人间》,在台湾也出版了。配插画的画家画得非常非常好,但是有一幅画我特别不满意,后来也没有改,就是这个围坐的位置是不对的。在家里坐的方式是一定要有长幼尊卑的。年龄大的地位高,一定要坐在里头面对着门的位置,越往外越坐孩子。《舌尖》里面挂面条儿的那个老爷爷,在家里都是这样坐,这也是我们一千年的传统。也就是说在食物里,在享用食物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传统,这当然也是文化呀。
  除此之外,我们在食物里还能发现很多的审美。比如说年节的时候的颜色,比方说年年有余,大家看有鱼、有年糕就叫年年有余。
  当然对于一个吃货来说,世界更多的是由历史和地理组成的。比方对我来说,我每吃一个东西就会琢磨它的前世今生,特别希望知道它的原产地在哪儿,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比方说下面这个是我在韩国吃的章鱼,一点都不好吃,没有酱油味,还会吸在你的舌头上,甩不掉,很疼很疼,但是我觉得特别有趣。
  我是一个肥肠爱好者,但是我很苦恼,因为我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不能在电视里热情地歌颂这种不太健康的食物。那我个人对肥肠有多热爱呢?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五天,我们全部栏目组都到了成都,然后分散到了各个地方。我因为年纪大,就负责给大家送给养。那天送给养要去青川县,路过核工业部的一个工厂。青川前面的桥塌了过不去,在等着抢修,司机说我们就吃点饭吧。青川离江油非常近,江油是全世界肥肠的故乡,你们爱吃肥肠的此生一定要去一次江油,那个肥肠好吃得基本上入口之后睁不开眼。而且你不能看对方,都是眼泪,含情脉脉。我正在吃肥肠,余震来了,饭馆里的所有人都往外跑,跑得干干净净。我也跟着跑,但是我想不能放弃这碗肥肠。我一个人在一个有四十个座位的小饭馆里面,很淡定地把肥肠吃完。吃完找老板结账,找不到人。
  我说这个笑话,实际上是说对吃,大家一定要有充分的好奇心。要知道,英语里面说 You are what you eat,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他为什么吃这个地方,为什么那么好吃,肯定跟这个地方的性格有关系。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京剧,它包含着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个细节,从这个角度来说,厨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书写者。
  (周扬摘自微信公众号“一席”)
其他文献
新女性对男性的要求是年轻、干净、清爽,一言以概之叫“少年感”。  2018年,以90后为代表的中年少女们,毫无顾忌地开启了她们的“迷弟时代”,把目光投向了更年轻的男子——“小奶狗”和“小狼狗”。  这批弟弟中,年龄最小的刘昊然、王俊凯、吴磊已经踏入了成年阶段,正处于20岁左右既能“奶”又能“狼”的年纪。“小奶狗”“小狼狗”都是舶来品  2016年,随着日剧《贤者之爱》在国内网络上的走俏,“小狼狗”
期刊
白浪逐沙滩,椰林缀斜阳,游走于岛国毛里求斯的海岸,婷婷优雅的椰树占据了游客视线的很大部分。它们或三两独立或葱葱成林,种类繁多的椰树在装点海滩的同时,也为毛里求斯人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物质来源。这里的椰树生长无须人工干预,其果实是当地人用来制作椰汁潘趣酒、节日糕点、家常小吃及宗教祭品的重要原料。  只花100毛里求斯卢比(约20元人民币),我就在海滩上品尝一只新鲜椰子的同时欣赏了一场刀工表演。卖椰子的大
期刊
《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之前,我们以为这是童话。2017年,才意识到这是现实。一方面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  另一方面是规则被打破,玩法在翻新,后面的很快要超越。2017年我和许多人讨论过,并逐渐聚焦到了六个问题上: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第三,跟不
期刊
在讨论媒介产业的论著中,很多作者忽视了新闻报道的产业价值,甚至不承认新闻是一种媒介产品,更不承认新闻报道是一种精神生产.新闻生产作为记者反映客观事实的加工活动,获得
新年假期,朋友圈里掀起了一阵晒18岁时照片的风。老的小的,兴致勃勃地亮出自己18岁时的容颜。看完照片,有人感慨大家越长越残了,岁月终于把少年滋养成油腻的胖子;也有人驚叹女大十八变,如今的她出落得比当年更美丽。  最小的90后都18岁了,在我眼中,最直观的感受是:“年轻”时候活跃在影视剧里的当红演员,都是哥哥、姐姐辈,而现在看到屏幕上的当红小生、花旦,其实都比自己小一轮,用他们并不成熟的演技演绎我们
期刊
很多人在看了穿越剧以后,都会有穿越的幻想,但是古代也是阶层分明的,穿越过去你是哪个阶层?快来测试看看吧.rn1.你很喜欢养宠物吗?rn是的,养过宠物→2rn喜欢但没养过→3 rn完
期刊
2018年了。昨天是不是又群发了很多祝福?而且很多都和“金子”有关?当一个人改过自新,会夸他“浪子回头金不换”;形容男人要有尊严,会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而形容女孩出身高贵会说“金枝玉叶”,就连说钱,我们都要说“金钱”。  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缺少贵金属的国家,它并未在生活中普及,但是我们却张口闭口都是“黄金”。  为什么我们如此爱黄金,把它看得如此尊贵,还赋予它这么多文化内涵?.....
期刊
我从小以为自己每个月都扁桃体发炎是因为体质太弱,直到去江南一带上大学才意识到饮食清淡有多重要。  我家乡无辣不欢,习惯等油热了后把干辣椒甩进锅里,等冒起白烟后才放菜炒,我爸经常这么炒菜,好吃是好吃,就是超上火。读大学后,一开始我不能适应不辣的口味,还要家人寄辣椒给我,后来脸上长痘,别说辣椒,连酱油之类的调味料都不碰。等我饮食清淡后,发现我一年扁桃体仅发炎了两次,分别在我寒暑假回家时。  吃商决定体
期刊
在电影《一步之遥》中,主人公马走日把《哈姆雷特》中的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通常译为“生存还是毁灭”)翻译为北京话“这么着,还是那么着”。  他在电影里,前半部分“这么着”——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招摇撞骗、混得风生水起的坏人;后半部分“那么着”,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坦诚仗义、落得逃亡丧命的好人。  说到底,人们喜欢看的是那些超越人性的纯净人,不喜欢在人性里打滚的暧昧不明的腌臜
期刊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过奢侈品牌?为什么我们的邻居日本就可以?也许您没想到,后者的答案就体现在炒股必用的一种技术工具——K线上,而这又和日本的一个历史人物有着极大的关系,他就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幕府之后,就建立了一种“轮住”制度,要求各诸侯大名除了按惯例把家眷留在江户作永久人质,大名本人还要每隔一年到江户住上一整年。其目的是监视并控制大名,防止他们闹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