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项城市正泰博文学校 项城 466200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也是实践操作的难点。本文从新的评价理念出发,结合新课程,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 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应该有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这是能否推动新课改的一个关键。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的关键是看能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即课堂教学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否给予了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建立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也是实践操作的难点。本文从新的评价理念出发,结合新课程,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改
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发,除了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外,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创新性和反思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关心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能够引导教师的课改方向,因此评价不能滞后于教师的科研和课改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是否能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开发每一个教师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教师课程改革中的生存方式。教师应该在每一次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反思,追求更高境界的探求精神,是自我超越和完善的过程。评价要给教师更多更广阔的空间,鼓励教师发挥创新的潜能。注意不断发挥自我优势,逐渐形成和树立带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3.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认为,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是相当悬殊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的方法,考试成了测量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手段,教师不再信任学生,学生受到监督,对失败怀有恐惧,对教学也不敢评价,致使学生失去了完整的人的形象。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创设人性化的环境气氛。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人成长的努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需要构建平等合作式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研究者,教师要具有课堂设计、组织和管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等。另外,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的展示,教师的言谈举止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也不能忽视。
4.提倡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创造性。除了要对教师“评教”,更应关注“评学”,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评价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5.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课堂教学评价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构思新颖、情境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看成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主体按照自身的知识结构同化、建构客体,使客体内容不断丰富与创新,另一方面,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又使主体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容量,提高认识能力,这种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学活动要尽可能提高参与的辐射面,不要让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要处理好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处理好夯实基础与发展个性的关
系,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评价必须体现这种开放性和动态生成过程。
6.关注可行性和社会性。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可判断的,力求简单、便于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既是教具、学具,也是学习方式,掌握和运用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就要把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整合在一起,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对于教学资源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教材是重要的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除了要开发教育本身的资源外,还要注意开发社会资源。
7.重视学科特点和教学特色。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如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堂教学要尽量多做实验,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提倡创新,鼓励不同的特色等,这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都应当有所体现。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元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更不能拿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教师。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也是实践操作的难点。本文从新的评价理念出发,结合新课程,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 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应该有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这是能否推动新课改的一个关键。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的关键是看能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即课堂教学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否给予了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建立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也是实践操作的难点。本文从新的评价理念出发,结合新课程,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改
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发,除了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外,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创新性和反思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关心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能够引导教师的课改方向,因此评价不能滞后于教师的科研和课改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是否能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开发每一个教师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教师课程改革中的生存方式。教师应该在每一次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反思,追求更高境界的探求精神,是自我超越和完善的过程。评价要给教师更多更广阔的空间,鼓励教师发挥创新的潜能。注意不断发挥自我优势,逐渐形成和树立带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3.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认为,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是相当悬殊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的方法,考试成了测量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手段,教师不再信任学生,学生受到监督,对失败怀有恐惧,对教学也不敢评价,致使学生失去了完整的人的形象。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创设人性化的环境气氛。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人成长的努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需要构建平等合作式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研究者,教师要具有课堂设计、组织和管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等。另外,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的展示,教师的言谈举止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也不能忽视。
4.提倡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创造性。除了要对教师“评教”,更应关注“评学”,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评价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5.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课堂教学评价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构思新颖、情境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看成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主体按照自身的知识结构同化、建构客体,使客体内容不断丰富与创新,另一方面,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又使主体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容量,提高认识能力,这种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学活动要尽可能提高参与的辐射面,不要让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要处理好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处理好夯实基础与发展个性的关
系,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评价必须体现这种开放性和动态生成过程。
6.关注可行性和社会性。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可判断的,力求简单、便于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既是教具、学具,也是学习方式,掌握和运用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就要把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整合在一起,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对于教学资源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教材是重要的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除了要开发教育本身的资源外,还要注意开发社会资源。
7.重视学科特点和教学特色。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如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堂教学要尽量多做实验,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提倡创新,鼓励不同的特色等,这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都应当有所体现。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元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更不能拿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