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高中生德育现状不容乐观,成为社会治安的一个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高中生教育的一大重点,针对高中生开展德育工作,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这就迫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发展,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本文针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缺失问题进行了背景及原因分析,针对这些给出了先对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 德育教育确实 问题及对策
自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高中生作为中国的新生代,学识教育必定是要牢牢紧握的,但是德育教育也是重中之重,然而由于高中生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近年来高中生的德育缺失问题发展甚为严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致使社会风气也有跌落之势。
一、当前高中生德育教育缺失问题
1、德育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轨。
“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德育教育是对高中生心灵的引导,由内而外的感染习惯。现实性、生动性是德育教育的突出特点,其主要内容是来自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但是许多教育者却不能真正的了解这一点,对于高中生的道德教育,还是停留在僵化的课本教条,按部就班,在生活的运用和实际的学习上产生了很大的不同,造成学生很难从自身的需要里找到与课本德育内容相一致的契合点,进而很难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高中生就衍生成了一个只学习知识的人,亦是“脱离现实的傀儡”而不是一个个性独立、精神世界完善的生活中的人。“不接地气”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2、“读书无用论”经常抬头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系统审视的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无论对错,首先的感触态度是吸收,这就造成了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读书学习风气明显下降,打游戏、看小说、聊天、出入网吧取代了他们读书学习的时间,对于无缘无故的旷课也是乐此不疲,长而久之,这些同学大都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读书无用论”也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种子,逐渐发芽长大,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当前教师、家长对于德育教育的忽视,管教不严格,并且只为学生灌输了死板读书的学习方式,加深其厌学情绪,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读书的价值!
3、攀比、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攀比,是普遍的中学生都会有的情绪,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但是理解并不是纵容,受到当前的低俗社会文化的影响,有的学生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物质生活上表现很出很强的虚荣心,有很强的攀比心理,这些学生充分利用家长的溺爱心理,从父母处获得一些钱财,并没有将钱用在购买学习用品方面,而是全部用在了攀比享乐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二、当前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解决对策
1、改进高中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德育教育需要快、准、狠,及时的发现学生出现的德育缺失问题,准确的把握其问题根本方向,以及正确的解决方式,严肃严格的处理这个问题。首先教育者需要针对高中生的德育内容转化为日常行为规范,从习惯上的严格要求,养成好的心理素质,集知识性于一体的德育教育活动,将德育内容逐渐融合到学生人际交往与日常生活中,重视启发性与开放性,其次教育工作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存在,德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情感教育,紧靠生活才能让高中生切实感觉到德育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在学习中感受到真实的自我意识,“以情感人”才是教育者的重大挑战,将德育教育转化成中学生的人生信条与处世准则,融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发挥实效性用。
2、更新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课大多属于社会科学,理应走入社会“大课堂”才能得到更深解,德育教育不一定要在课堂内才能进行,它应该是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传统的从课本教条上的解释面对于当前发展迅速的社会,早已不能成为引导中学生正确发展的道路,更新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培育和弘扬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性,这是实现人的德育教育内容更新的关键,所以针对于当前的德育教育,相对独立性、自主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灌输教育的同时,坚持自我教育的同时开展,使他律和自律相统一,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将德育教育引申进社会,将真实社会面貌融入进教育内容成为德育教育发展的突破点。
总结:总之,做好高中生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高中生的科学文化教育固然重要,德育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在教授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对当前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耀国.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 零陵学院学报. 2003(S1)
[2]何雪莲. 多元的一元: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反思[J]. 教育科学研究. 2009(05)
【关键词】高中生 德育教育确实 问题及对策
自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高中生作为中国的新生代,学识教育必定是要牢牢紧握的,但是德育教育也是重中之重,然而由于高中生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近年来高中生的德育缺失问题发展甚为严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致使社会风气也有跌落之势。
一、当前高中生德育教育缺失问题
1、德育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轨。
“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德育教育是对高中生心灵的引导,由内而外的感染习惯。现实性、生动性是德育教育的突出特点,其主要内容是来自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但是许多教育者却不能真正的了解这一点,对于高中生的道德教育,还是停留在僵化的课本教条,按部就班,在生活的运用和实际的学习上产生了很大的不同,造成学生很难从自身的需要里找到与课本德育内容相一致的契合点,进而很难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高中生就衍生成了一个只学习知识的人,亦是“脱离现实的傀儡”而不是一个个性独立、精神世界完善的生活中的人。“不接地气”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2、“读书无用论”经常抬头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系统审视的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无论对错,首先的感触态度是吸收,这就造成了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读书学习风气明显下降,打游戏、看小说、聊天、出入网吧取代了他们读书学习的时间,对于无缘无故的旷课也是乐此不疲,长而久之,这些同学大都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读书无用论”也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种子,逐渐发芽长大,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当前教师、家长对于德育教育的忽视,管教不严格,并且只为学生灌输了死板读书的学习方式,加深其厌学情绪,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读书的价值!
3、攀比、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攀比,是普遍的中学生都会有的情绪,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但是理解并不是纵容,受到当前的低俗社会文化的影响,有的学生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物质生活上表现很出很强的虚荣心,有很强的攀比心理,这些学生充分利用家长的溺爱心理,从父母处获得一些钱财,并没有将钱用在购买学习用品方面,而是全部用在了攀比享乐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二、当前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解决对策
1、改进高中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德育教育需要快、准、狠,及时的发现学生出现的德育缺失问题,准确的把握其问题根本方向,以及正确的解决方式,严肃严格的处理这个问题。首先教育者需要针对高中生的德育内容转化为日常行为规范,从习惯上的严格要求,养成好的心理素质,集知识性于一体的德育教育活动,将德育内容逐渐融合到学生人际交往与日常生活中,重视启发性与开放性,其次教育工作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存在,德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情感教育,紧靠生活才能让高中生切实感觉到德育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在学习中感受到真实的自我意识,“以情感人”才是教育者的重大挑战,将德育教育转化成中学生的人生信条与处世准则,融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发挥实效性用。
2、更新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课大多属于社会科学,理应走入社会“大课堂”才能得到更深解,德育教育不一定要在课堂内才能进行,它应该是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传统的从课本教条上的解释面对于当前发展迅速的社会,早已不能成为引导中学生正确发展的道路,更新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培育和弘扬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性,这是实现人的德育教育内容更新的关键,所以针对于当前的德育教育,相对独立性、自主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灌输教育的同时,坚持自我教育的同时开展,使他律和自律相统一,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将德育教育引申进社会,将真实社会面貌融入进教育内容成为德育教育发展的突破点。
总结:总之,做好高中生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高中生的科学文化教育固然重要,德育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在教授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对当前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耀国.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 零陵学院学报. 2003(S1)
[2]何雪莲. 多元的一元: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反思[J]. 教育科学研究.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