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ding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代教学观注重以人为本,在难度愈来愈高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极贴切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全员参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数学认知构建的教学行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在数学上的创造力。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 以人为本
  新时代的中国加强了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小学作为学习启蒙阶段更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小学课改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在数学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问题情境达到的效果大有不同,有效和无效取决于教师的创设,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
  1.问题情境的概念和原则
  问题情境是一个较为新鲜的概念,同时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较新的方法。问题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原则,下文主要介绍问题情境的概念和问题情境针对性、趣味性、参与性和生活性的原则。
  1.1问题情境的概念
  问题情境是数学学习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较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将所需教授的问题与相关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使学生较容易地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数学认知构建能力。
  1.2问题情境的原则
  第一,问题情境具有针对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和针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小学生较容易地自主解决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为教学服务并起到有效作用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否则一切创设只是虚无。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小学生更为容易接受此种学习方法。
  第二,问题情境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逻辑思维,要有新颖生动的表现形式,调动学生的最大积极性。同时,问题情境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要抛弃以往教师教课、学生听讲的固定教课方式,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问题情境具有生活性原则。小学生对数学教学接触甚少,因此问题情境创设要多以“身边的生活”为例子,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2.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对教师来说较容易,但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参与实践,并有效解决问题对教师来说并不简单。下文主要从提高问题情境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和悬念化四个方面描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
  2.1把问题情境故事化
  小学生初入正式学堂,接受正式教育的能力较弱。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是一样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具有故事情节的问题情境,小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故事情节的思维发展上,这样容易使小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从而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小学生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到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2把问题情境活动化
  任何知识只靠简单想象是不能掌握的,更多的需要不断实践和知识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因此,在问题情境创设中要将问题情境活动化。小学生在实践操作问题情境中遇到问题能更为直接地质疑,从而进一步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达到眼、手、脑的完美结合,使实践操作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掌握。如《铺一铺》实践教学中,启发学生在社会中寻找瓷砖铺设的众多美妙的图案,收获数学中有关图形的更多知识。
  2.3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贴合生活。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将生活实践中学到的相关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多地体现数学的真正价值。
  2.4把问题情境悬念化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人生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添加一定具有逻辑性的疑问,使问题情境悬念化。一方面,有挑战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迫切参与问题情境,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层层递进的逻辑性疑问得到解决,使学生得到较大成就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3.结语
  创设问题情境在近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实际教学中不能盲目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结合问题情境原则,创造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及悬念化,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相关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3):169-169.
  [2]宋志伟.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257-257.
  [3]张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A,2014,(2):79.
其他文献
摘 要: 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主动性 兴趣 生活  多少年来,课堂教学由于受教材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目标:  1.理解间隔概念,知道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三种数学模型。  2.能够应用本节建构的植树问题的数模,以及探寻到的“一一对应”的规律,针对实际情形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问题  1.师:同学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植树问题,看看植树中蕴含
期刊
活动目标  1. 通过绘本的欣赏,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2. 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用团、粘、贴的方法大胆的表现植物。  3. 感受用不同材料创作花朵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百合花、四季梅、菊花等九盆花、彩泥、拉菲草、彩色卡纸、彩色绒球、彩色的扣子、胶水、卡纸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1. 教师讲述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名字是《小种子》。故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将结合一些案例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关注学生认识差异,激发求知欲  多元
期刊
摘 要: 必须改变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数学思想为指导,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丰富信息量,优化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概念形成过程,揭示概念的本质,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优化改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现代教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