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认为:“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提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应考虑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分别提升“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和“学”的行为的有效性.
1教师的教——提升教的行为有效性
1.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学生信息加工的过程、发现探索的过程.要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须明确以怎样的价值观作为评定的指导思想.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物理教师中普遍存在五种教学观念: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发展能力、端正态度和教书育人.我国主要以中考、高考来衡量教学质量,大多数老师是考什么就重点教什么.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使学生学到有意义的、能迁移的、可运用的知识和技能.
观念是内隐的,教育教学观念一旦在头脑形成框架,就会通过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要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需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受到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的洗礼.
1.1.1通过培训更新理念
很多专家学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并有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但是这些研究结果仅仅停留在专家层面,教师有的只是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所以构建教师和专家之间交流的平台是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种方式,培训就是一种途径.
学校应尽可能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也可以请参加培训的教师分享培训的过程与心得,共享培训的资源,让人人培训,人人受益;或者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1.2通过自身学习更新理念
自身的学习也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种途径.绝大多数的教师平时都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等,还要为学校各级各类的迎检工作准备,甚至经常还要牺牲休息时间.
教师需要学习的时间和资源.人的精力有限,教师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时间,教师才会去学习.学校应向教师推荐一些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和杂志.
1.1.3通过科研更新理念
科研也是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途径.科研对于普通的一线教师而言有一种神秘感,学校应该引领教师走向科研的道路,使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变,培养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2做学习型教师
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主要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等.平常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现代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不断研究,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2.1学习学科专业知识
物理教学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物理与生活、科技的联系和应用.科学日新月异,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要有渊博的知识,及时掌握科学的动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多,知识面也比较广,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结构,“走”在学生的前面,才能在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面前游刃有余.
1.2.2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与不同的学生打交道,需要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了解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琐事和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知道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知道什么情况下采用怎样的教学行为是有效的,这些都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武装自己头脑指导教学实践,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1.3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并保[HJ1.75mm]持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让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何更好地掌控课堂,在有序中组织教学?课堂是生成的,是瞬息万变的.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不断地积累和自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1.3.1通过观摩、学习优质课取长补短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教学的优点,我们可以通过观摩名师课堂,研究其教学行为,取其精华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观摩,研究学习他人的长处,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取长补短.
1.3.2通过反思改进教学行为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通过教学反思也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反思要求教师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去反思.有效的反思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行为进行理性的思考.教师可以根据框架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方法是否恰当、怎样进行改进等.只有不断地分析、反思,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积累,教师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哪些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并且存在怎样的问题,这样其教学行为才会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1.3.3利用录像调整教学行为
有些教学行为教师是无意识的,通过观察教学录像更容易发现问题.同样,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录像来帮助自己调整一些不良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水平.
2学生的学——提升学的行为有效性
《学记》有云“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学行为施展的对象,学生的学也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的主要方面,即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提升学的行为有效性.
2.1以身作则,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思想,但还缺乏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为什么不能做,等等,让学生明白道理.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用自己无声的语言去熏陶学生,教会学生明辨是非.能分辨是非对错的孩子,他会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会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学习,学习态度一般也是不成问题的.
2.2持之以恒,温暖学生的心灵
有的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加上受电视、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又处于青春期,在生活和学习中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表现出与其他孩子的与众不同,他们认为这样的表现是“帅气”、“洒脱”,他们用自己表面的满不在乎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落寞和自己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感觉,他们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其实他们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要解冻学生受伤的心灵也非一日之功,教师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持之以恒地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在老师的眼中,我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用自己的爱去感化他们,去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教师还可以发挥同学的力量,让他们有存在感,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同时也用班集体的规范来约束他们的一些行为.教师还可以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帮助其用适当的方式更好地关心、教育、爱护孩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请相关专家谈谈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以及家长应采用的教育方式等.只要坚持不[JP2]懈,学生就会感觉到你是真的对他好,他也会有所改善.
2.3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自信心
我国普遍采用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教授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却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在班级中长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把自己“边缘化”.此时教师应考虑因材施教,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
教师可以尝试分层教学,每节课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尽量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中等的学生“迎头赶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消化得了”.不同的学生向着不同的目标努力,当学生学有余力时,帮他们重新确定新的目标.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师徒帮带的方式来化解教师讲解存在的困难,同时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巩固概念,看看自己是否还存在学习上的盲区.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提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教师的努力.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2013JK10-L026)研究成果之一】
1教师的教——提升教的行为有效性
1.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学生信息加工的过程、发现探索的过程.要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须明确以怎样的价值观作为评定的指导思想.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物理教师中普遍存在五种教学观念: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发展能力、端正态度和教书育人.我国主要以中考、高考来衡量教学质量,大多数老师是考什么就重点教什么.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使学生学到有意义的、能迁移的、可运用的知识和技能.
观念是内隐的,教育教学观念一旦在头脑形成框架,就会通过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要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需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受到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的洗礼.
1.1.1通过培训更新理念
很多专家学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并有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但是这些研究结果仅仅停留在专家层面,教师有的只是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所以构建教师和专家之间交流的平台是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种方式,培训就是一种途径.
学校应尽可能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也可以请参加培训的教师分享培训的过程与心得,共享培训的资源,让人人培训,人人受益;或者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1.2通过自身学习更新理念
自身的学习也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种途径.绝大多数的教师平时都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等,还要为学校各级各类的迎检工作准备,甚至经常还要牺牲休息时间.
教师需要学习的时间和资源.人的精力有限,教师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时间,教师才会去学习.学校应向教师推荐一些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和杂志.
1.1.3通过科研更新理念
科研也是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途径.科研对于普通的一线教师而言有一种神秘感,学校应该引领教师走向科研的道路,使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变,培养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2做学习型教师
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主要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等.平常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现代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不断研究,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2.1学习学科专业知识
物理教学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物理与生活、科技的联系和应用.科学日新月异,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要有渊博的知识,及时掌握科学的动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多,知识面也比较广,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结构,“走”在学生的前面,才能在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面前游刃有余.
1.2.2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与不同的学生打交道,需要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了解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琐事和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知道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知道什么情况下采用怎样的教学行为是有效的,这些都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武装自己头脑指导教学实践,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1.3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并保[HJ1.75mm]持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让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何更好地掌控课堂,在有序中组织教学?课堂是生成的,是瞬息万变的.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不断地积累和自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1.3.1通过观摩、学习优质课取长补短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教学的优点,我们可以通过观摩名师课堂,研究其教学行为,取其精华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观摩,研究学习他人的长处,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取长补短.
1.3.2通过反思改进教学行为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通过教学反思也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反思要求教师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去反思.有效的反思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行为进行理性的思考.教师可以根据框架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方法是否恰当、怎样进行改进等.只有不断地分析、反思,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积累,教师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哪些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并且存在怎样的问题,这样其教学行为才会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1.3.3利用录像调整教学行为
有些教学行为教师是无意识的,通过观察教学录像更容易发现问题.同样,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录像来帮助自己调整一些不良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水平.
2学生的学——提升学的行为有效性
《学记》有云“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学行为施展的对象,学生的学也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的主要方面,即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提升学的行为有效性.
2.1以身作则,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思想,但还缺乏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为什么不能做,等等,让学生明白道理.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用自己无声的语言去熏陶学生,教会学生明辨是非.能分辨是非对错的孩子,他会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会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学习,学习态度一般也是不成问题的.
2.2持之以恒,温暖学生的心灵
有的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加上受电视、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又处于青春期,在生活和学习中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表现出与其他孩子的与众不同,他们认为这样的表现是“帅气”、“洒脱”,他们用自己表面的满不在乎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落寞和自己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感觉,他们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其实他们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要解冻学生受伤的心灵也非一日之功,教师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持之以恒地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在老师的眼中,我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用自己的爱去感化他们,去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教师还可以发挥同学的力量,让他们有存在感,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同时也用班集体的规范来约束他们的一些行为.教师还可以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帮助其用适当的方式更好地关心、教育、爱护孩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请相关专家谈谈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以及家长应采用的教育方式等.只要坚持不[JP2]懈,学生就会感觉到你是真的对他好,他也会有所改善.
2.3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自信心
我国普遍采用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教授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却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在班级中长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把自己“边缘化”.此时教师应考虑因材施教,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
教师可以尝试分层教学,每节课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尽量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中等的学生“迎头赶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消化得了”.不同的学生向着不同的目标努力,当学生学有余力时,帮他们重新确定新的目标.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师徒帮带的方式来化解教师讲解存在的困难,同时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巩固概念,看看自己是否还存在学习上的盲区.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提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教师的努力.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2013JK10-L026)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