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行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法,既可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又可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作了探讨。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原则 方法
  问题是教学的主体,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问题的优劣影响思维的质量高低。课堂教学良好效果的取得,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周密地设计系列问题,问题情境具体、生动的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地投入探索过程,在思考问题中有所领悟,对问题本质产生新认识,为其创新打好基础。同时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交流的基础。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问?怎样问?什么时候问?这些是值得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尝试与研究,笔者认为在提问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认知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简单,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同时问题的设计应注意和教材相结合,问题的内容宜集中,形式可多样,不可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
  (二)课堂提问的设计应有启发性。教师的提问要对学生的思考有引导性,使学生在提问中获得启发。当学生理解不透题意或抓不住重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的题设、结论重新认识,以消除学生知识上的盲点,提高转化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对一件事情如果感兴趣,则会自觉或不自觉投入更多关注和精力,教师如果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为学生的学习“内需”,则教学效果将大大改善。因此教师的提问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则学习就有了刚性“内需”,这就是探究教学追求的境界,为此教师应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出环环相扣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艺术但不失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四)教学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教学的氛围。教师提问的语言有感染力是创造良好课堂环境的关键,态度亲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会让学生在课堂中投入更多的情感。教师要不断追求课堂艺术,语言要生动,富有激情,善于诱导,这样学生会对教师的人格更敬重,对教师所教的课程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化学生的情感为学习动力。
  二、课堂提问的方法
  (一)悬念式提问。悬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关切心理,产生了这种心理,让人急于了解这件事情,以排除心理负担。在教学中如能巧妙设计悬念,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统计节中涉及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概念时,教师可提问:厂家为什么对众数感兴趣?而对平均数不感兴趣?你能说出其中道理吗?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想知道其中原因的心情,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二)迁移式提问。某些知识在内容呈现形式和结构特征方面是相似的,它们之间关联度较高,新的知识是对旧知识的拓展和升华,它们之间既有关联的一面,又有本质区别的一面,彼此可统一于新的知识体系中。以类比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达到温故知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如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中,首先给出几个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解,然后将方程中的等号变为不等号,给学生试解,让学生用已有(解方程)方法解出不等式。在学生解完后提问学生结果对吗?你能如何检验?如果发现了错误,那么知道引起错误的原因吗?进而让学生了解方程和不等式的区别和联系。
  (三)过渡性提问。在讲授新知识时,往往会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教师适当的复习提问,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完成教学任务降低难度作铺垫,是学生思维的热身活动。如在梯形一节内容有关中位线性质的教学中,可先提问学生:你能猜想梯形中位线具有哪些性质?再问你依据什么得出这些猜想?学生:类比三角形的中位线具有的性质。接下来提问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是如何证明的?能依照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方法证明你的猜想吗?
  (四)探究性提问。思维创造性的培养,需要教师提供给学生合适的材料,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例如:在中D、E、F分别是AB、AC、BC边上中点考虑下面四个问题①猜想AF与DE有什么关系?②若AB=AC则AF与DE有什么关系?③若∠BAC=90°,则AF与DE有什么关系?④若AB=AC,∠BAC=90°,则AF与DE有什么关系?上述几题变换条件寻求不同的结论,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有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把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五)解惑性提问。当新知引入后,为使学生深化认识达到深刻和透彻的理解所学内容,教师设置一些有正有误的答案,让学生辨析,往往能收到理想效果。学生回答时往往忽视其中的某些条件,而出现错误。坚持这种训练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六)诱导性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给出实物、图形、数式让学生观察,此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有利于引出概念和法则。在观察前后,教师提出某些问题或指导观察某些方面,增加观察的深度,使学生注意某些重要或不被察觉的东西,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顺利地形成概念,或归纳出公式法则。如在讲正方形概念时,可让学生观察一组四边形,然后提出问题:“其中哪个是正方形?它的边、角有何特点?它是否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让学生思考交流,在此基础上再提问:“在菱形中应添加什么条件可得正方形?在长方形中应添加什么条件可得正方形?在平行四边形中应添加什么条件可得正方形?”这样既可帮助学生理清这几个图形的关系,又可顺利地得出正方形的性质。
  (七)发散性提问。创造性能力许多时候得益于发散式思维的培养,设置一个好的发散性问题,可帮助学生掌握各章节数学知识和方法联系,对所学知识的经脉重新认识和整理,扬弃头脑中的片面认识,对看似无关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网络结构。有益学生思维素质和探索能力提高,但这种提问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解题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题设进行分析,进行等价变形,或将题目条件适当加以变换,让学生思考结论有无变化。也可引导学生对结论再认识,由结论进行以下几方面联想,如从这个结论你能想到哪些?它有没有特殊意义?你有没有具有相似结论的问题?它们之间有没有关联之处?从这个问题求解过程看,有没有与这个问题求解过程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它们有哪些共性?能否将其归类?这个问题求解过程能否优化?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在单元和章节复习时教师如能在这方面下些工夫,则就能掌握发散性提问的要义,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堂提问的类型还有评价性提问、巩固性提问、类比性提问、激情性提问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其他文献
小学生学习语文最怕的是什么?是写作文。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是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感到没什么可写的;其二是即使发现有东西可写,也不知怎样才能写好。我认为,小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用笔表现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用笔将自己现有的生活“说出来”,并尽可能地说得好些,是小学写作教学的任务。  然而,盖房子没有砖瓦不行,同样写文章没有词汇也不行。如果词汇贫乏,即使有了很好的素
期刊
目的:观察中药山茱萸的有效成分莫诺苷对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发生和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
本论文选择尖顶羊肚菌为实验材料,以深层发酵获取尖顶羊肚菌胞外多糖提取物,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果蝇寿命实验和小鼠生理、生化实验来探究其抗衰老功效,并制成了功能性健康食品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教学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创新的思维、一种思维的素质。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素质呢?这是每个一线数学教师应不懈追求和努力探索的内容,作者就此谈谈在多年的数学授课中如何做到将学生的思维素质的培养融入数学课堂。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思维素质  思维素质是能力结构的核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类方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按常规方法不能求出方程的解,此时我们只能考虑使用特殊方法求解.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类利用一些重要不等式和构造一些不等关系解方程,中学中常见的重要不等式有,算术-几何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等;而构造不等关系涉及利用题目的特征,整体思想是将方程的一部分(或一端)化成不等式,结合原方程把不等式化为等式,利用重要不等式去等号的条件,以
期刊
摘 要: 现代教育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建构知识并提高能力。探究式教学因此被众多教师运用及完善,其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种流行且高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高中数学 教学应用  一、引言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多数教师从主观上并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落后的教学
摘 要: 案例教学,是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技能的有效方式之一.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对如何开展有效、深入、高效的数学案例教学活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案例教学 学习技能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严密严谨等特性.在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借助数学案例这一“抓手”,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巩固强化,以及数学学习技能素养的锻炼和培养活动.案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