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15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上映,这是《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完结篇。恍然间,这部影片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十年。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上映的10年间,哈利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影院海报、时尚杂志、电视画面的醒目位置。他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也“一夜成名”,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回顾10年来每一部《哈利·波特》电影,人们会发现,丹尼尔已从一个圆脸的11岁儿童,变成棱角分明的21岁青年,而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茨早已褪去青涩,变得成熟优雅。当哈利和伙伴们已经长大,热爱《哈利·波特》小说和电影的孩子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其实,主人公哈利在魔法世界中的成长轨迹,正是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写照:他在魔法课上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们在学校中面对的问题何其相似;他对自我的怀疑,对伏地魔的恐惧,这些成长中的经历和挣扎令人感同身受;他对亲情的渴望,对友谊的忠诚,对爱情的懵懂也能引起每位观影者的心灵共鸣。正因为如此。哈利让你感觉很近,因为你我都要在纷繁的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战胜困难,追寻美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哈利·波特》的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一本本成长的记录,在阅读或观影中,每个读者或观众都重新体验着成长。而哈利历经磨难获得胜利的圆满结局,也给了人们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中新的希望。在如梦似幻的魔法世界中。人们可以看到对家、庭价值的肯定,对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秩序的重建,这正是我们在生活中所渴望与追寻的东西。
电影让落在纸上的梦想更加真实,哈利·波特之梦将成为与其共同成长的一代人的长久记忆。
十年的光球
strawland
十年前我在新华书店看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卖十九块五,用我仅有的二十块钱买的,并且绝对是偶然,因为当时“这本书从上到下没有吸引我的地方”。即使是现在看来,我想到这十九块五时,仍然觉得那是我花钱花得最值的一次,很大程度上说,这次购买改变了我今后的生活。
这十年来我尝试过写作一些气息古怪的小说,大多受到这部小说乃至后面几部的启发。或许五六年前,同样在某个课堂休息的时间里,很多人跟我一样拿着铅笔,嘴里念念有词,指着同桌说一句“昏昏倒地”;或者跨上一把值日用的扫帚,得意地蹦起来,神气活现。但是这些都过去了,庆幸那种奇妙的感觉从未离开过我的生活,包括我第一次见到对角巷呈现在电影屏幕中时,高兴得大喊大叫;看到哈利在对角巷见到光轮2000时,兴奋得好像它真的存在;梦见自己被分到了斯莱特林,死活不肯,分院帽说我有的是聪明,但是缺乏勇气。
事实上我看过的每一部哈利·波特电影我都给了满分,那根本是不需要理由的,那种感觉就好像在表达一种谢意。
感谢我们的时代,让我们有机会看到魔法变成了眼前的景象,感谢这个时代的科技,让我们看到了魁地奇。或者这种感觉,只有那种从读者变成观众的人才有:把电影的好坏留给能够评断拍摄技巧的人去书写,电影只是把我们最熟悉的那些片段重现了,而且重现得真实可触。当很多人因为无法理解某些情节发生的原因而懊恼时,就让我们耐心地讲解给他们听,用一种特别骄傲、得意的姿态讲解给他们听,心里也觉得特别温暖。
有时候我也问自己,除了哈利·波特,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让自己坚持十年?
十年来,正是因为有了哈利·波特的陪伴,无论是每一部新书的出版还是每一部电影的上映,从来都不会错过。我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因为从那时开始我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可能天赋有限,我至今也不是一个写作的能手,但是对于我十年前的选择,选择写东西而不是唱歌跳舞画画,我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至少到现在,我从武汉来到北京,也是因为选择了和写作相关的工作。
于是每天奔波在北京拥挤的地下铁连起的写字楼和合租公寓,和无数心怀梦想与执念的年轻人拥挤在一起,吃饭加班,失落时给朋友或者家里人打个电话,或者坐到电影院里,正经八百地告诉自己,要像哈利·波特那样,有勇气。
首映那天我们加班到了0点。那一天很不顺利,工作没有做好,和他人的联络也很糟糕,0点15分,我忽然收起东西,从公司一路狂奔到万达,只用了十分钟,但是我到那里时,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不能进去了,没有下一场,只有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来:“不能看了,不能看了,不好意思。”我在电影院徘徊了很久才走出来,走到天桥上,忽然失声痛哭。
当我第二天终于坐在电影院最中间的位子等待电影的开场,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一种失而复得的愉快。
电影不需我来评述,但绝对比前一部好,最难忘的是罗恩用灭灯器找到了哈利和赫敏的时候,他说道:“出现了一个光球……那个光球就这样……进入了我的心里……”
那是这三个朋友,真正长大的时刻。十年前他们在霍格沃茨阴暗的宿舍楼道里穿梭,无忧无虑,十年后的他们也要面对各种棘手的事件,好在他们总能庇护彼此、找到彼此。
就算我说自己重新经过那座流泪的天桥时忽然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也从来不觉得矫情,况且写这些东西也不为说明电影的好坏。当我看到这部电影也快要走到了终结、英国报纸纷纷制作类似“再见,霍格沃茨”这样的专题时,也不能幸免于不舍和怀念。只希望有朝一日那顶在梦里面把我分到斯莱特林的分院帽能够改变生意,把我分到格兰芬多。当我得到时,提醒我不要忘记曾经失去,而失去时,能够看到引路的光球。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上映的10年间,哈利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影院海报、时尚杂志、电视画面的醒目位置。他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也“一夜成名”,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回顾10年来每一部《哈利·波特》电影,人们会发现,丹尼尔已从一个圆脸的11岁儿童,变成棱角分明的21岁青年,而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茨早已褪去青涩,变得成熟优雅。当哈利和伙伴们已经长大,热爱《哈利·波特》小说和电影的孩子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其实,主人公哈利在魔法世界中的成长轨迹,正是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写照:他在魔法课上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们在学校中面对的问题何其相似;他对自我的怀疑,对伏地魔的恐惧,这些成长中的经历和挣扎令人感同身受;他对亲情的渴望,对友谊的忠诚,对爱情的懵懂也能引起每位观影者的心灵共鸣。正因为如此。哈利让你感觉很近,因为你我都要在纷繁的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战胜困难,追寻美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哈利·波特》的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一本本成长的记录,在阅读或观影中,每个读者或观众都重新体验着成长。而哈利历经磨难获得胜利的圆满结局,也给了人们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中新的希望。在如梦似幻的魔法世界中。人们可以看到对家、庭价值的肯定,对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秩序的重建,这正是我们在生活中所渴望与追寻的东西。
电影让落在纸上的梦想更加真实,哈利·波特之梦将成为与其共同成长的一代人的长久记忆。
十年的光球
strawland
十年前我在新华书店看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卖十九块五,用我仅有的二十块钱买的,并且绝对是偶然,因为当时“这本书从上到下没有吸引我的地方”。即使是现在看来,我想到这十九块五时,仍然觉得那是我花钱花得最值的一次,很大程度上说,这次购买改变了我今后的生活。
这十年来我尝试过写作一些气息古怪的小说,大多受到这部小说乃至后面几部的启发。或许五六年前,同样在某个课堂休息的时间里,很多人跟我一样拿着铅笔,嘴里念念有词,指着同桌说一句“昏昏倒地”;或者跨上一把值日用的扫帚,得意地蹦起来,神气活现。但是这些都过去了,庆幸那种奇妙的感觉从未离开过我的生活,包括我第一次见到对角巷呈现在电影屏幕中时,高兴得大喊大叫;看到哈利在对角巷见到光轮2000时,兴奋得好像它真的存在;梦见自己被分到了斯莱特林,死活不肯,分院帽说我有的是聪明,但是缺乏勇气。
事实上我看过的每一部哈利·波特电影我都给了满分,那根本是不需要理由的,那种感觉就好像在表达一种谢意。
感谢我们的时代,让我们有机会看到魔法变成了眼前的景象,感谢这个时代的科技,让我们看到了魁地奇。或者这种感觉,只有那种从读者变成观众的人才有:把电影的好坏留给能够评断拍摄技巧的人去书写,电影只是把我们最熟悉的那些片段重现了,而且重现得真实可触。当很多人因为无法理解某些情节发生的原因而懊恼时,就让我们耐心地讲解给他们听,用一种特别骄傲、得意的姿态讲解给他们听,心里也觉得特别温暖。
有时候我也问自己,除了哈利·波特,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让自己坚持十年?
十年来,正是因为有了哈利·波特的陪伴,无论是每一部新书的出版还是每一部电影的上映,从来都不会错过。我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因为从那时开始我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可能天赋有限,我至今也不是一个写作的能手,但是对于我十年前的选择,选择写东西而不是唱歌跳舞画画,我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至少到现在,我从武汉来到北京,也是因为选择了和写作相关的工作。
于是每天奔波在北京拥挤的地下铁连起的写字楼和合租公寓,和无数心怀梦想与执念的年轻人拥挤在一起,吃饭加班,失落时给朋友或者家里人打个电话,或者坐到电影院里,正经八百地告诉自己,要像哈利·波特那样,有勇气。
首映那天我们加班到了0点。那一天很不顺利,工作没有做好,和他人的联络也很糟糕,0点15分,我忽然收起东西,从公司一路狂奔到万达,只用了十分钟,但是我到那里时,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不能进去了,没有下一场,只有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来:“不能看了,不能看了,不好意思。”我在电影院徘徊了很久才走出来,走到天桥上,忽然失声痛哭。
当我第二天终于坐在电影院最中间的位子等待电影的开场,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一种失而复得的愉快。
电影不需我来评述,但绝对比前一部好,最难忘的是罗恩用灭灯器找到了哈利和赫敏的时候,他说道:“出现了一个光球……那个光球就这样……进入了我的心里……”
那是这三个朋友,真正长大的时刻。十年前他们在霍格沃茨阴暗的宿舍楼道里穿梭,无忧无虑,十年后的他们也要面对各种棘手的事件,好在他们总能庇护彼此、找到彼此。
就算我说自己重新经过那座流泪的天桥时忽然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也从来不觉得矫情,况且写这些东西也不为说明电影的好坏。当我看到这部电影也快要走到了终结、英国报纸纷纷制作类似“再见,霍格沃茨”这样的专题时,也不能幸免于不舍和怀念。只希望有朝一日那顶在梦里面把我分到斯莱特林的分院帽能够改变生意,把我分到格兰芬多。当我得到时,提醒我不要忘记曾经失去,而失去时,能够看到引路的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