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视点
近日,“安踏2011 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提名奖揭晓仪式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经过268位评委的投票,共有50个候选人/队获得了10个奖项的提名。此次,攀岩世锦赛上实现男子速度攀岩三连冠的钟齐鑫、攀岩世锦赛残疾人组冠军夏伯渝、中国第一个参加撒哈拉沙漠马拉松赛并完赛的陈盆滨,作为户外运动人物进入名单。最终,夏伯渝、陈盆滨获奖。
户外探险评论员评论
中国特色,反应在体育与媒体领域,也是相当有特色。所以,央视这样一个有体育经济权、体育话语权的机构,其颁奖项有了户外运动的元素单项,意味这一中国媒体“巨无霸”,也渐渐重视自民间萌芽与发展的户外运动领域了。从积极角度讲,这是时代的进步,自下而上的进步。
户外运动在西方很流行,表现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户外野营、徒步、轻度攀登与探险,这就是母文化意义上的户外文化。以极限运动、技术体力要求高为标志的攀岩、攀冰,是亚文化了。西方的户外运动在二战后,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在此之前,登山也只有那些可以整个夏天付给向导昂贵工资的富人们才能从事。登山、攀岩、滑雪、单车、徒步与野营、水上及空中飞伞等运动,在西方变得越来越大众化,1950年以后,甚至学校的学生(只要可以承受某些牺牲),公务员和手工业工人,只要他们喜欢,都可参与进来。这是在欧洲发生的情景,只是他们的时代早了六十多年。
他们的驱动力是多元的:登山及户外传统,二战后登山“体育运动化”造成普及,社会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今天,日本的马拉松选手可能是个公务员,欧洲某滑雪冠军可能是一个物理老师。欧美等国,能见到各类形式的“户外文化节”,在一个城市、地区与国家,如像西雅图,每年至少有千人以上的文化集会活动达10个以上,其大部分为一年一度的活动,多数活动提供食物、音乐、绘画、手工艺品、儿童活动,其表征是户外大自然,往往渗透野营、徒步、攀岩及城市极限运动(如滑板、花式篮球、街舞等)。法国足球队去沙木尼滑雪、阿姆斯特朗去攀岩和跑马拉松,他们极少有为国争光、国家荣誉一说,他们只有创造、探索、商业、自由,看起来更自然。这就是今天欧美的主流体育世界形态:“融合”。
西方发达国家体育而今不只是“体育”,越来越融合、越来越细化,竞技体育的不少单项发展为成熟商业体育。户外运动类,更精彩纷呈。体育向文化发展和衍变—你所见到的美国奥运会一个激流皮划艇选手,他也许可能是个医生。
回头看中国的发展。经济利益驱动着人群和社会行为,即使中国还带有更多的泛政治化、体制化、旧思想化的制约,如还有国家攀岩队。但体育领域接受和混合了诸多复杂特点:带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特点,政府驱动国家行为,而经济领域发展促进了体育经济的互动。所以,今天你在阳朔、昆明岩场碰到的一个攀岩者,他或许可能是国家队的,但更可能是一个民间爱好者。
没有一个元素是孤立的,最终发达国家的体育形态也将是中国主流体育的趋势:融合再融合。体育不仅仅是体育,更是商业与经济,也是一种文化与生活。户外运动也不仅仅是极限运动、不只是旅游和游山玩水,也是一种户外体育,也是一个经济生态链,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体系,也是一种生活。
何为主流?何为体育?在西方世界里,其体育是一种文化与生活,是伴随商业成熟及自身发展的一种高级产物,它是一个今天的结果,也是一种过程。户外运动也是如此,和主流体育相伴相随,但又有独特的一面。甚至,在自然文化观方面,它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息息相关,所以甚至更超越商业体育、主流娱乐体育的特点,它或许更关注或更紧密连接人与自然的命运。永不停止探索,带着知识去探索世界,极限运动、冒险、宗教以及不同的文化习俗,人与山野自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产生着联系。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里,我们和山的关系变得日益微妙、复杂。户外运动,是每个个体最真实面对大自然的行为选择,是根。
所以,我一直认为,所谓有主流体育,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活力、一种探索发现,这是所有人类体育运动的精神所在。而在面对大自然时,这种“原教旨”的互动与交流,才是真正人类生命的探索精神回归。今年户外运动的攀岩、越野跑的入选,反应了一个事实,社会经济及信息交互的提高,户外运动及人群,在中国也俨然渐进到一个新时代。但这只是碎冰融化的一角,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近日,“安踏2011 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提名奖揭晓仪式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经过268位评委的投票,共有50个候选人/队获得了10个奖项的提名。此次,攀岩世锦赛上实现男子速度攀岩三连冠的钟齐鑫、攀岩世锦赛残疾人组冠军夏伯渝、中国第一个参加撒哈拉沙漠马拉松赛并完赛的陈盆滨,作为户外运动人物进入名单。最终,夏伯渝、陈盆滨获奖。
户外探险评论员评论
中国特色,反应在体育与媒体领域,也是相当有特色。所以,央视这样一个有体育经济权、体育话语权的机构,其颁奖项有了户外运动的元素单项,意味这一中国媒体“巨无霸”,也渐渐重视自民间萌芽与发展的户外运动领域了。从积极角度讲,这是时代的进步,自下而上的进步。
户外运动在西方很流行,表现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户外野营、徒步、轻度攀登与探险,这就是母文化意义上的户外文化。以极限运动、技术体力要求高为标志的攀岩、攀冰,是亚文化了。西方的户外运动在二战后,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在此之前,登山也只有那些可以整个夏天付给向导昂贵工资的富人们才能从事。登山、攀岩、滑雪、单车、徒步与野营、水上及空中飞伞等运动,在西方变得越来越大众化,1950年以后,甚至学校的学生(只要可以承受某些牺牲),公务员和手工业工人,只要他们喜欢,都可参与进来。这是在欧洲发生的情景,只是他们的时代早了六十多年。
他们的驱动力是多元的:登山及户外传统,二战后登山“体育运动化”造成普及,社会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今天,日本的马拉松选手可能是个公务员,欧洲某滑雪冠军可能是一个物理老师。欧美等国,能见到各类形式的“户外文化节”,在一个城市、地区与国家,如像西雅图,每年至少有千人以上的文化集会活动达10个以上,其大部分为一年一度的活动,多数活动提供食物、音乐、绘画、手工艺品、儿童活动,其表征是户外大自然,往往渗透野营、徒步、攀岩及城市极限运动(如滑板、花式篮球、街舞等)。法国足球队去沙木尼滑雪、阿姆斯特朗去攀岩和跑马拉松,他们极少有为国争光、国家荣誉一说,他们只有创造、探索、商业、自由,看起来更自然。这就是今天欧美的主流体育世界形态:“融合”。
西方发达国家体育而今不只是“体育”,越来越融合、越来越细化,竞技体育的不少单项发展为成熟商业体育。户外运动类,更精彩纷呈。体育向文化发展和衍变—你所见到的美国奥运会一个激流皮划艇选手,他也许可能是个医生。
回头看中国的发展。经济利益驱动着人群和社会行为,即使中国还带有更多的泛政治化、体制化、旧思想化的制约,如还有国家攀岩队。但体育领域接受和混合了诸多复杂特点:带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特点,政府驱动国家行为,而经济领域发展促进了体育经济的互动。所以,今天你在阳朔、昆明岩场碰到的一个攀岩者,他或许可能是国家队的,但更可能是一个民间爱好者。
没有一个元素是孤立的,最终发达国家的体育形态也将是中国主流体育的趋势:融合再融合。体育不仅仅是体育,更是商业与经济,也是一种文化与生活。户外运动也不仅仅是极限运动、不只是旅游和游山玩水,也是一种户外体育,也是一个经济生态链,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体系,也是一种生活。
何为主流?何为体育?在西方世界里,其体育是一种文化与生活,是伴随商业成熟及自身发展的一种高级产物,它是一个今天的结果,也是一种过程。户外运动也是如此,和主流体育相伴相随,但又有独特的一面。甚至,在自然文化观方面,它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息息相关,所以甚至更超越商业体育、主流娱乐体育的特点,它或许更关注或更紧密连接人与自然的命运。永不停止探索,带着知识去探索世界,极限运动、冒险、宗教以及不同的文化习俗,人与山野自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产生着联系。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里,我们和山的关系变得日益微妙、复杂。户外运动,是每个个体最真实面对大自然的行为选择,是根。
所以,我一直认为,所谓有主流体育,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活力、一种探索发现,这是所有人类体育运动的精神所在。而在面对大自然时,这种“原教旨”的互动与交流,才是真正人类生命的探索精神回归。今年户外运动的攀岩、越野跑的入选,反应了一个事实,社会经济及信息交互的提高,户外运动及人群,在中国也俨然渐进到一个新时代。但这只是碎冰融化的一角,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