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数学是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其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现了创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许多不足之处,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情境更加生动形象。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能够把文本、圖形、音频、动画等信息进行更加有效的整合,以此来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资源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扩宽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也能够使师生拥有的时间和空间不被限制。例如,在开展“年、月、日”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通过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课堂内容中,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年、月、日的来历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小学数学课程中包含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地讲解就会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一)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元素引入数学课堂,利用丰富的网络素材开展课堂游戏,构建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二)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具象思维的阶段,在学习抽象知识时通常感觉比较困难,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难以领会和消化,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直观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大大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学生难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绘图软件,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然后通过复制、旋转、粘贴等组成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数学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也应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好,但理解能力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对数学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内涵,而不应该仅仅只是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点,因为这种方式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知识与能力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融入一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从而充分地体现“过程与方法”。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课堂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知识形成的全部过程。比如,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相关课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动态地展示正方体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正方体,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后,可以把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去掉,抽象出立体几何图,实现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是必不可少。“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合作理念,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更是为培养孩子们的这种能力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学习任务需要合作完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时的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例如在学生了解了年、月、日的知识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并要求将其中涉及到年、月、日的知识巧妙的设成问题,用PowerPoint制成电子演示文稿,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事件,并提出问题,全班抢答,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准备的过程中,一个小组的成员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小集体,他们各抒己见,确定主题,分工协作,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大家利用网络讨论主题、设计分工、搜索资源、交流信息等,进一步推进小组建设,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五、交流评价
(一)课后辅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行练习和巩固课堂知识,但学生在课后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未能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因而很难发挥课后巩固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课后辅导新模式,提高课后辅导效率,真正发挥课后巩固的作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是开展课后辅导的有效方式。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简短的小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后练习过程中如果对某个知识点模糊不清可以及时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和巩固。
(二)家校合作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家校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与家长的交流群,如QQ群、微信群等,然后就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还可以传授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科学地辅导孩子学习。同时,家长也可以将自己辅导功课过程中的困惑或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与教师或其他家长交流。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有助于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就像浩瀚海洋,我们需要多去思考和总结,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更灵活、直观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伊永传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94.
[2]张忠华 周萍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
[3]周义元.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4]江明珠.浅谈“互联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
陈渝 朱玺 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许多不足之处,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情境更加生动形象。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能够把文本、圖形、音频、动画等信息进行更加有效的整合,以此来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资源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扩宽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也能够使师生拥有的时间和空间不被限制。例如,在开展“年、月、日”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通过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课堂内容中,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年、月、日的来历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小学数学课程中包含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地讲解就会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一)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元素引入数学课堂,利用丰富的网络素材开展课堂游戏,构建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二)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具象思维的阶段,在学习抽象知识时通常感觉比较困难,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难以领会和消化,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直观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大大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学生难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绘图软件,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然后通过复制、旋转、粘贴等组成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数学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也应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好,但理解能力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对数学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内涵,而不应该仅仅只是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点,因为这种方式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知识与能力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融入一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从而充分地体现“过程与方法”。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课堂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知识形成的全部过程。比如,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相关课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动态地展示正方体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正方体,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后,可以把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去掉,抽象出立体几何图,实现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是必不可少。“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合作理念,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更是为培养孩子们的这种能力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学习任务需要合作完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时的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例如在学生了解了年、月、日的知识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并要求将其中涉及到年、月、日的知识巧妙的设成问题,用PowerPoint制成电子演示文稿,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事件,并提出问题,全班抢答,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准备的过程中,一个小组的成员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小集体,他们各抒己见,确定主题,分工协作,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大家利用网络讨论主题、设计分工、搜索资源、交流信息等,进一步推进小组建设,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五、交流评价
(一)课后辅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行练习和巩固课堂知识,但学生在课后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未能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因而很难发挥课后巩固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课后辅导新模式,提高课后辅导效率,真正发挥课后巩固的作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是开展课后辅导的有效方式。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简短的小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后练习过程中如果对某个知识点模糊不清可以及时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和巩固。
(二)家校合作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家校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与家长的交流群,如QQ群、微信群等,然后就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还可以传授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科学地辅导孩子学习。同时,家长也可以将自己辅导功课过程中的困惑或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与教师或其他家长交流。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有助于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就像浩瀚海洋,我们需要多去思考和总结,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更灵活、直观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伊永传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94.
[2]张忠华 周萍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
[3]周义元.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4]江明珠.浅谈“互联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
陈渝 朱玺 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