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务段是铁路运输的一线单位,担当着列车的牵引任务,搞好机务运用,提高机车、人员的使用效率,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铁路运输牵引任务。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机车调度室;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机车是列车的动力单元,机务部门则是铁路运输的动力部门,机车供应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运输任务的质量,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工资总额与安全效益挂钩的大力推广,工资收入与效益成正比的环境下,铁路运用管理从传统的粗放经验型管理模式向量化的科学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机务运用管理主要是机车运用管理和人员运用管理,用好车、管好人节约运输成本,需从车和人入手,车既是提高机车使用效率,人既是同样的劳动时间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做好机车运用工作,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在强化落实 “三化、四预”安全风险管理的前提下,优质全面的完成运输生产任务,促进资产回报,提高机车运用指标及总量指标,提高运输收入,实现目前所有机务运用工作者的心愿。一是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本务机车总行公里,提高日车公里,机务段应优化机车、乘务交路,采取机车长交路、轮乘制,双班单司机值乘、跨局轮乘等乘务方式,乘务员在车上间休换班作业,中间站不进行机车换挂作业,乘务交路可长达700公里,机车交路可以长达2000公里。采取“长交路、车循环、人继乘”的乘务方式和模式,加大了机车平均周转距离,减少了机车乘务员非乘务作业时间、机车中间站换挂作业产生的折返段停留时间,增加机车纯运转时间,提高运用机车总走行公里。二是加快机车内电转型,提高机车牵引定数,例:在上下6‰的限制坡道上内燃机车DF8B型机车牵引定数为3200吨,但目前大功率HXD1C型机车牵引定数提高至4000吨,提高了机车平均牵引总重,正比提高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机车日产也提高同步提升。三是提高机车技术速度,尤其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的投入和使用,保证机车、机班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为日常运输组织调整提供依据,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有效地将人、车、线信息结合并共享,利于列车调度员对在途列车运行信息准确掌握,优化中间站站停时间、列车会让、中间站作业作业及办理客货运输业务时间,提高机车技术速度。四是减少机车站停非运用时间,调度所、机务段、车站做好配合,协同组织生产,机务段要结合相应车站工作制度设置驻站机车调度员。驻站机车调度员与机务段机车调度员、派班员对行车计划进行核对,准确掌握机务段阶段机车供应情况、各线乘务人员预计供应情况、车站组织现状、编组站衔接各线列车预计到发情况,预判机车、乘务紧接续时间段,必要时可向机务段机车调度员的阶段计划提出调整意见,对紧接续方向列车、机车提出加速放行、优先入库调整建议,配合车站做好机车运用组织工作,杜绝“车等流、人等车”现象发生。五是大力压缩检修停时,提高检修效率,保证机车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定期对机车进行各种检修,加强机车检修整备生产组织管理,整备、检修车间要落实机车整备、检修标准和工艺,常态化整治机车惯性质量,加强机车质量管控力度,减少机车设备故障对运输秩序的影响,按照各种修程时间标准完成机车检修工作任务,及时组织抢修临碎修机车,控制各型非运用机车数量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机车乘务员是机务工作的主体,是直接从事乘务工作的一线劳动者,但随着机车“长交路、大轮乘”交路的推广,机车乘务员超劳问题日益突出,超劳支付的工资为正常工资的3倍,劳时控制的不合理将造成段工资支付超额,因此劳时控制成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项。一是加强配班控制,防止配班不足引发超劳,各个区段上线乘务人数不能低于标准配班数目的85%,防止因为配班不足引发乘务员月平均劳时超过标准166.6小时。二是合理控制机车乘务员公休假,既要防止机车乘务员集中休假造成配班不足引发本月劳时过高,还要防止乘务员年休假在10天以上一次性休完造成的月劳时不均衡,运用车间可以按照每月职工年休假率控制在9%左右,对年休假在10天以上的职工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进行休假,均衡线上乘务人数和月劳时,同时按年度休假任务完成机车乘务员年休假。三是月标准劳时的控制和预警,运用车间可以将乘务员月基准劳时做为劳时的预警线,195小时做为预警黄线,达到基准劳时时车间进行预警。车间个人劳时达到预警黄线时,车间应对该乘务员重点关注,必要时采取调牌、短交路调整、摘牌培训等方式进行劳时控制。四是对乘务员月均劳时和最高劳时的控制,根据本段交路的实际情况,制定最高劳时和月均劳时的差值范围,各运用车间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和杜绝车间月底劳时较高者在调整过程中发生失管失控现象。五是做好机车乘务员超劳分析,通过超劳因素、班次的统计,总结出超劳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可行性措施。
机车调度室是联系机车与乘务员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管好机车调度室才能同时发挥机车和人员的最大潜能,因此加强机车调度室的人、车环节管理至关重要。一是强化机车调度室机车调度员的计划作业标准,对机车计划要与列车调度员彻底联系,严格执行三小时计划核对等相关制度,提高计划兑现率,压缩开车辅时。二是加强途中单趟超劳控制,对值乘机车乘务员工作8小时后预报超劳的机班要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加速放行或换班等建议。三是加强信息互通互报,机车调度室要与列车调度员、机车调度员、车站信号楼、各派班室加强信息沟通,对发生非正常信息的机车、人员信息提前向相关部门通报,提出合理化意见。四是加强机车运用分析,机务段应按照各牵引区段机车日(班)计划确定机车使用台数,供应质量良好的机车,保证运输任务的完成。
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优质、高效的机车大量上线,尤其是近几年“和谐”型大功率交流机车上线,该机型有着牵引功率大、机车故障率低、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耗电量小、持续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好等优点,为“长交路、大轮乘”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了人、车效率,为机务运用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2015年受全国运输形势影响,铁路大宗量货物运输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且职工工资与安全效益挂钩后效益直接影响职工收入,迫使机务运用管理工作者还需进一步挖掘机车及人员运用效率,提高运输收入。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高速铁路、万吨列车如今已经家喻户晓,但是高速和重载的光环背后却是一代代铁路人的心血,尤其机务部门首当其冲,站在列车的最前沿,责任和义务重大,因此,做好机务运用管理工作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机车调度室;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机车是列车的动力单元,机务部门则是铁路运输的动力部门,机车供应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运输任务的质量,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工资总额与安全效益挂钩的大力推广,工资收入与效益成正比的环境下,铁路运用管理从传统的粗放经验型管理模式向量化的科学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机务运用管理主要是机车运用管理和人员运用管理,用好车、管好人节约运输成本,需从车和人入手,车既是提高机车使用效率,人既是同样的劳动时间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做好机车运用工作,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在强化落实 “三化、四预”安全风险管理的前提下,优质全面的完成运输生产任务,促进资产回报,提高机车运用指标及总量指标,提高运输收入,实现目前所有机务运用工作者的心愿。一是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本务机车总行公里,提高日车公里,机务段应优化机车、乘务交路,采取机车长交路、轮乘制,双班单司机值乘、跨局轮乘等乘务方式,乘务员在车上间休换班作业,中间站不进行机车换挂作业,乘务交路可长达700公里,机车交路可以长达2000公里。采取“长交路、车循环、人继乘”的乘务方式和模式,加大了机车平均周转距离,减少了机车乘务员非乘务作业时间、机车中间站换挂作业产生的折返段停留时间,增加机车纯运转时间,提高运用机车总走行公里。二是加快机车内电转型,提高机车牵引定数,例:在上下6‰的限制坡道上内燃机车DF8B型机车牵引定数为3200吨,但目前大功率HXD1C型机车牵引定数提高至4000吨,提高了机车平均牵引总重,正比提高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机车日产也提高同步提升。三是提高机车技术速度,尤其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的投入和使用,保证机车、机班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为日常运输组织调整提供依据,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有效地将人、车、线信息结合并共享,利于列车调度员对在途列车运行信息准确掌握,优化中间站站停时间、列车会让、中间站作业作业及办理客货运输业务时间,提高机车技术速度。四是减少机车站停非运用时间,调度所、机务段、车站做好配合,协同组织生产,机务段要结合相应车站工作制度设置驻站机车调度员。驻站机车调度员与机务段机车调度员、派班员对行车计划进行核对,准确掌握机务段阶段机车供应情况、各线乘务人员预计供应情况、车站组织现状、编组站衔接各线列车预计到发情况,预判机车、乘务紧接续时间段,必要时可向机务段机车调度员的阶段计划提出调整意见,对紧接续方向列车、机车提出加速放行、优先入库调整建议,配合车站做好机车运用组织工作,杜绝“车等流、人等车”现象发生。五是大力压缩检修停时,提高检修效率,保证机车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定期对机车进行各种检修,加强机车检修整备生产组织管理,整备、检修车间要落实机车整备、检修标准和工艺,常态化整治机车惯性质量,加强机车质量管控力度,减少机车设备故障对运输秩序的影响,按照各种修程时间标准完成机车检修工作任务,及时组织抢修临碎修机车,控制各型非运用机车数量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机车乘务员是机务工作的主体,是直接从事乘务工作的一线劳动者,但随着机车“长交路、大轮乘”交路的推广,机车乘务员超劳问题日益突出,超劳支付的工资为正常工资的3倍,劳时控制的不合理将造成段工资支付超额,因此劳时控制成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项。一是加强配班控制,防止配班不足引发超劳,各个区段上线乘务人数不能低于标准配班数目的85%,防止因为配班不足引发乘务员月平均劳时超过标准166.6小时。二是合理控制机车乘务员公休假,既要防止机车乘务员集中休假造成配班不足引发本月劳时过高,还要防止乘务员年休假在10天以上一次性休完造成的月劳时不均衡,运用车间可以按照每月职工年休假率控制在9%左右,对年休假在10天以上的职工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进行休假,均衡线上乘务人数和月劳时,同时按年度休假任务完成机车乘务员年休假。三是月标准劳时的控制和预警,运用车间可以将乘务员月基准劳时做为劳时的预警线,195小时做为预警黄线,达到基准劳时时车间进行预警。车间个人劳时达到预警黄线时,车间应对该乘务员重点关注,必要时采取调牌、短交路调整、摘牌培训等方式进行劳时控制。四是对乘务员月均劳时和最高劳时的控制,根据本段交路的实际情况,制定最高劳时和月均劳时的差值范围,各运用车间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和杜绝车间月底劳时较高者在调整过程中发生失管失控现象。五是做好机车乘务员超劳分析,通过超劳因素、班次的统计,总结出超劳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可行性措施。
机车调度室是联系机车与乘务员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管好机车调度室才能同时发挥机车和人员的最大潜能,因此加强机车调度室的人、车环节管理至关重要。一是强化机车调度室机车调度员的计划作业标准,对机车计划要与列车调度员彻底联系,严格执行三小时计划核对等相关制度,提高计划兑现率,压缩开车辅时。二是加强途中单趟超劳控制,对值乘机车乘务员工作8小时后预报超劳的机班要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加速放行或换班等建议。三是加强信息互通互报,机车调度室要与列车调度员、机车调度员、车站信号楼、各派班室加强信息沟通,对发生非正常信息的机车、人员信息提前向相关部门通报,提出合理化意见。四是加强机车运用分析,机务段应按照各牵引区段机车日(班)计划确定机车使用台数,供应质量良好的机车,保证运输任务的完成。
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优质、高效的机车大量上线,尤其是近几年“和谐”型大功率交流机车上线,该机型有着牵引功率大、机车故障率低、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耗电量小、持续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好等优点,为“长交路、大轮乘”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了人、车效率,为机务运用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2015年受全国运输形势影响,铁路大宗量货物运输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且职工工资与安全效益挂钩后效益直接影响职工收入,迫使机务运用管理工作者还需进一步挖掘机车及人员运用效率,提高运输收入。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高速铁路、万吨列车如今已经家喻户晓,但是高速和重载的光环背后却是一代代铁路人的心血,尤其机务部门首当其冲,站在列车的最前沿,责任和义务重大,因此,做好机务运用管理工作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