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柴胡疏肝散是由陈皮、川芎、香附等多种中药药材搭配而成的一种药物,可以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通过加味,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中对于慢性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中医内科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54-01生活压力给人们的影响,导致人们所患疾病与心理有着关联,在代谢类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表现中,更为突出,患者多伴随着肝郁气滞症状,而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肝气郁滞证具有显著的疗效,也是较为常见临床方法。
1 柴胡疏肝散的概况
柴胡舒肝散出自《证治准绳》,其以疏肝理脾的“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为基础方,去枳实,加香附、陈皮、川芎、枳壳而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而主治肝气郁滞证,临床广泛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抑郁症等属肝胆气郁、肝脾(胆胃)不和的各种病证。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体现为行气止痛、疏解肝郁,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能够在治疗中协助疼痛,往来寒热,在现代临床上,柴胡疏肝散主要应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肠神经官能症、抑郁症、附件炎等多种肝脾不和、肝胆气郁的病症,在多种内科疾病的治疗种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柴胡疏肝散在内科的运用
2.1内伤咳嗽的治疗
内伤咳嗽常见于各种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可分为他脏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气火循经犯肺而发为咳嗽,此为“木火刑金”也。柴胡疏肝散专治肝郁气滞证,通过加减配伍,治疗因情志不遂引起的咳嗽有显著疗效,尤其是通过相关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长期、反复、与情志变化有关的顽固性咳嗽,每能奏效。病证特点为咳嗽痰少质黏,咽干口苦,伴胸胁胀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或细数。药物加减:气急者加旋复花、桔梗利气降逆,伴胸痛者加郁金理气止痛,痰黏难咯加贝母、知母清热豁痰,伤津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诃子养阴生津敛肺。
2.2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当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的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种病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饮食生活,进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柴胡疏肝散对该病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胃十二指肠溃疡通常体现为血瘀证、气滞证和寒热错杂证。血瘀证主要体现为舌色暗淡、伴有瘀斑或瘀点,呕血、黑便、疼痛等症状,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在柴胡疏肝散中适当减少芍药,添加胡索、没药、乳香和丹参等;气滞证表现为舌色暗紫,舌苔薄白,忧思气急会加重疼痛,对其治疗可以加入木香、郁金。如果患者伴有恶寒和腹泻的症状,则可以酌情减少芍药,加入荆芥等;寒热错杂证的表现通常为舌色暗红,舌苔发黄,有疼痛感且喜揉按,喜热温,用药治疗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表现选用白术、桂枝、半夏、黄连、吴茱萸等。
2.3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治疗
朱氏以本方加减治疗胆道感染,胆石症116例。基本方法是用金钱草30g、柴胡、白芍、枳壳、生大黄后下、醋香附各12g、郁金、生山楂、黄芩各15g、鸡内金、陈皮各10g、炙草6g。若胃失和降证见恶心、呕吐加半夏、砂仁、生姜等以和胃止呕,若肝气横逆、脾运失常,证见纳呆、苔厚腻者加白术、茯苓、薏仁、焦三仙;若气郁化火,证见心急、烦躁、口干苦、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丹皮、山栀、黄连、川楝子、玄胡等。陈氏等以本方为主,随症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132例,对照组用金胆片、硫酸镁、去氢胆酸片。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4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患者的心因性疾病,主要可以分为虚实两种病症进行处理。患者在患病期间除了表现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和心焦易怒等现象以外,还伴有舌色质红舌苔薄白、脉沉细等中医检查现象,称之为实证,用药时应在柴胡疏肝散中加入栀子、黄连和车前子进行治疗;当患者除了头昏头痛、心烦易燥和失眠多梦这一常见症状以外,还伴有舌质丹、舌苔白、脉沉细等症状,称之为虚证。治疗中,在胡拆疏肝散中加入党参、白术等治疗。用药方法为,1剂/d,用水熬煎成液体后服用,10d/疗程,用药2~4个疗程后就会收获治疗效果。心绞痛见于中医“胸痹”“心痹”,其发病机理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肾亏虚、功能失调。虚者亦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气滞,血瘀之证,故其治疗,不论虚实,均不离行气理气,活血通痹。张瑞华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所用药是柴胡、枳壳、白芍、佛手、陈皮、檀香、元胡各9-12g,川芎、当归12-15g,丹参15-24g,三七粉3g。失眠加炒枣仁、远志;高血压者加牛膝、生决明、钩藤;胸闷加瓜蒌、薤白;心前区痛甚者加全蝎、莪术;心律不齐加炙草;气短加太子参、黄芪;腰膝酸软加生地、山萸肉、杞子。每日1剂,水煎内服,早晚各1次。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悸,如证属肝气郁结,心脉瘀阻者,亦可用此方加减。
2.5 偏头痛治疗
偏头痛为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外感诸邪、内伤七情、劳倦内伤等均可蔽阻清阳,阻滞脉络而引发本病。临床上,本病以肝气郁结及血瘀阻络者较为多见,并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故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此病,每获良效
3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疗效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泛,毒副作用小,目前对该方的研究已趋增多,但对其剂型改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柴胡疏肝散,古代多用散剂,近代多用汤剂,故如何适应不同患者尤其慢性病患者需要,进行剂型改革应是今后努力的向,亦有着诱人的前景
4 结语
柴胡疏肝散对多种内科病症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患者的病症机理,根据患者的病症程度对症加减药物,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观察[J],首都医药,2010
[2]刘娟,浅谈张景岳之良方—柴胡疏肝散[J],光明中医,2010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中医内科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54-01生活压力给人们的影响,导致人们所患疾病与心理有着关联,在代谢类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表现中,更为突出,患者多伴随着肝郁气滞症状,而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肝气郁滞证具有显著的疗效,也是较为常见临床方法。
1 柴胡疏肝散的概况
柴胡舒肝散出自《证治准绳》,其以疏肝理脾的“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为基础方,去枳实,加香附、陈皮、川芎、枳壳而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而主治肝气郁滞证,临床广泛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抑郁症等属肝胆气郁、肝脾(胆胃)不和的各种病证。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体现为行气止痛、疏解肝郁,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能够在治疗中协助疼痛,往来寒热,在现代临床上,柴胡疏肝散主要应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肠神经官能症、抑郁症、附件炎等多种肝脾不和、肝胆气郁的病症,在多种内科疾病的治疗种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柴胡疏肝散在内科的运用
2.1内伤咳嗽的治疗
内伤咳嗽常见于各种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可分为他脏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气火循经犯肺而发为咳嗽,此为“木火刑金”也。柴胡疏肝散专治肝郁气滞证,通过加减配伍,治疗因情志不遂引起的咳嗽有显著疗效,尤其是通过相关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长期、反复、与情志变化有关的顽固性咳嗽,每能奏效。病证特点为咳嗽痰少质黏,咽干口苦,伴胸胁胀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或细数。药物加减:气急者加旋复花、桔梗利气降逆,伴胸痛者加郁金理气止痛,痰黏难咯加贝母、知母清热豁痰,伤津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诃子养阴生津敛肺。
2.2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当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的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种病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饮食生活,进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柴胡疏肝散对该病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胃十二指肠溃疡通常体现为血瘀证、气滞证和寒热错杂证。血瘀证主要体现为舌色暗淡、伴有瘀斑或瘀点,呕血、黑便、疼痛等症状,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在柴胡疏肝散中适当减少芍药,添加胡索、没药、乳香和丹参等;气滞证表现为舌色暗紫,舌苔薄白,忧思气急会加重疼痛,对其治疗可以加入木香、郁金。如果患者伴有恶寒和腹泻的症状,则可以酌情减少芍药,加入荆芥等;寒热错杂证的表现通常为舌色暗红,舌苔发黄,有疼痛感且喜揉按,喜热温,用药治疗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表现选用白术、桂枝、半夏、黄连、吴茱萸等。
2.3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治疗
朱氏以本方加减治疗胆道感染,胆石症116例。基本方法是用金钱草30g、柴胡、白芍、枳壳、生大黄后下、醋香附各12g、郁金、生山楂、黄芩各15g、鸡内金、陈皮各10g、炙草6g。若胃失和降证见恶心、呕吐加半夏、砂仁、生姜等以和胃止呕,若肝气横逆、脾运失常,证见纳呆、苔厚腻者加白术、茯苓、薏仁、焦三仙;若气郁化火,证见心急、烦躁、口干苦、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丹皮、山栀、黄连、川楝子、玄胡等。陈氏等以本方为主,随症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132例,对照组用金胆片、硫酸镁、去氢胆酸片。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4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患者的心因性疾病,主要可以分为虚实两种病症进行处理。患者在患病期间除了表现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和心焦易怒等现象以外,还伴有舌色质红舌苔薄白、脉沉细等中医检查现象,称之为实证,用药时应在柴胡疏肝散中加入栀子、黄连和车前子进行治疗;当患者除了头昏头痛、心烦易燥和失眠多梦这一常见症状以外,还伴有舌质丹、舌苔白、脉沉细等症状,称之为虚证。治疗中,在胡拆疏肝散中加入党参、白术等治疗。用药方法为,1剂/d,用水熬煎成液体后服用,10d/疗程,用药2~4个疗程后就会收获治疗效果。心绞痛见于中医“胸痹”“心痹”,其发病机理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肾亏虚、功能失调。虚者亦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气滞,血瘀之证,故其治疗,不论虚实,均不离行气理气,活血通痹。张瑞华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所用药是柴胡、枳壳、白芍、佛手、陈皮、檀香、元胡各9-12g,川芎、当归12-15g,丹参15-24g,三七粉3g。失眠加炒枣仁、远志;高血压者加牛膝、生决明、钩藤;胸闷加瓜蒌、薤白;心前区痛甚者加全蝎、莪术;心律不齐加炙草;气短加太子参、黄芪;腰膝酸软加生地、山萸肉、杞子。每日1剂,水煎内服,早晚各1次。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悸,如证属肝气郁结,心脉瘀阻者,亦可用此方加减。
2.5 偏头痛治疗
偏头痛为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外感诸邪、内伤七情、劳倦内伤等均可蔽阻清阳,阻滞脉络而引发本病。临床上,本病以肝气郁结及血瘀阻络者较为多见,并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故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此病,每获良效
3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疗效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泛,毒副作用小,目前对该方的研究已趋增多,但对其剂型改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柴胡疏肝散,古代多用散剂,近代多用汤剂,故如何适应不同患者尤其慢性病患者需要,进行剂型改革应是今后努力的向,亦有着诱人的前景
4 结语
柴胡疏肝散对多种内科病症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患者的病症机理,根据患者的病症程度对症加减药物,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观察[J],首都医药,2010
[2]刘娟,浅谈张景岳之良方—柴胡疏肝散[J],光明中医,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