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契机下,河南省对高质量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探讨河南省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问题成因并找出解决对策,在提高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为河南省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 新形势;河南省;复合型外语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9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113
一、概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中国与亚非欧国家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通航、通路、通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北线、中线、南线、中心线沿途各省市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各展所长,开拓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新领域。河南省地处中原,依据有力的历史、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成为中心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依据河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上的明确定位,郑州市将被打造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郑州、洛阳被列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重要节点城市。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国际陆港、河南自贸区、中原城市群智慧型城市群的建设,将河南省经济载体平台的功能提升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河南省在工业、农业上均需与欧盟等地区深化国际项目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同时以人文合作促进经济合作,将河南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推向国际。
二、高质量外语人才在河南省发展中的作用
在河南省“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高质量的外语人才起到了桥梁及保障作用,尤其是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先进技术引进、企业产品推广、文化项目合作等方面,能够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随着“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线路建设的深入,河南省的经济文化市场必将更加繁荣,同时其向外性特征也必将更加显著。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深厚文化素养、丰富商业知识、娴熟专业技能、良好服务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既能为满足河南省经济文化项目“走出去”的外向性需求[1],也能为河南省打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提供助力。
三、河南省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河南省现有高校一百一十余所,每年大约有本科毕业生二十余万人。这些毕业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等复合型外语专业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每年不超过八千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极少部分;第二类为语言文学类外语专业毕业生,每年毕业生不超过一万人;第三类为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构成每年本科毕业生的绝对主体。第一类毕业生由于具备外语与专业双重技能,故而较受用人单位欢迎。第二类毕业生以语言文化为学习目标,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知识面狭窄,语言理论深厚但运用能力不够强。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机构英语教师等语言类职业岗位。由于缺乏外语之外的专业技能,这类外语方向毕业生在人才招聘市场并不很受欢迎,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英语功底较好的专业类毕业生。第三类毕业生是每年人才招聘会的应聘主体,就业方向多种多样,涵盖厂矿企业、对外贸易、文化旅游等各类机构单位。但第三类毕业生的外语能力普遍不强,无法在短时间之内熟练应对工作中的涉外事务,甚至是工作中用到的外文说明都需要借助工具软件及書籍才能看懂其含义,距离用人单位急需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距离尚远。这部分毕业生需要根据所从事的岗位,重新学习职业外语,这就使这些毕业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影响了他们在实习期的工作表现,拖慢了他们的职业上升进程。综合来看,河南省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只有极少部分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其他绝大部分毕业生无法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对于高质量外语人才的需求。
四、 河南省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成因分析
(一)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校对于占毕业生绝大部分人数的第二类、第三类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与现阶段河南省对于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相对用人市场需求而言,这两类毕业生的知识储备都存在短板,知识结构单一是其共同缺陷。较多的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偏重学术研究能力,轻视应用实践技能。这一培养目标已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使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形成“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的尴尬局面。在国家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发展策略之后,河南省已遴选出两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根据社会需求做出积极调整。但除去这些示范性院校之外,其他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依然没有调整到位,所培养的毕业生工作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
(二) 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对于占毕业生数量绝大多数的非外语类毕业生而言,现有的课程结构阻碍了其成长为符合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在河南省本科院校的现有课程结构中,公共外语课程是非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而公共外语课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在逐年降低。极为有限的课时使得学生的外语知识技能基础不牢,为后续的外语学习,乃至工作中外语技能的自我提升带来较大的阻力。另外,公共外语课程开设时长有限,一般集中在本科学习的前四个学期,甚至是前三个学期,除了河南科技大学等少数院校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之外,对于河南省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这就意味着本科阶段的外语课程已经结束。在学生进行专业类课程学习时,由于没有与所学专业相融合的外语课程,学生很难具备专业内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这就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国际视野、行业精尖信息的接受交流能力等职业提升的必备素质。
(三) 课时分配不够合理
河南省大多数本科院校给予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同样比重,即大一、大二学习基础类课程,大三、大四学习专业类课程,同时理论类课程比重远大于实践类课程比重,这样的课程设置不甚合理,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带来阻力。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有效的学习时间只有前三年,第四年的学习时间往往被考研、实习、应聘等活动大量挤占,学习效果较之前三年明显较差。在此情况下,如果依旧保持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均分四年时间的话,就会形成基础类课程所占时间偏多,本应占有较重分量的专业类课程实际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学习时间严重不足的情况。此外,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用来进行理论类课程的学习,用来学习实践类课程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样的课程结构使学生远远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知识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内化为技能,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畏难不前、缺乏必要工作技能、工作能力低下的情况。 (四) 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以试卷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已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动态的不均衡性,每一个学生都无法做到每堂课都保持同一种状态。以往的试卷式考核方式片面地截取学生某一种状态下的学习表现,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整体性评价。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刻板,不利于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下,如何对学生形成连贯的、动态的、客观的评价才是科学考核方式应体现的要素。
五、 河南省高质量外语人才培养建议
(一)更新培养目标
河南省本科院校应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积极进行转型发展,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为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才。高校应实现人才培养从学术研究性人才向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涉外工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后,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无差别应对国内外工作任务,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技能,具有应对国内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向外性的良好对接。
(二)调整课程结构
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河南省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应调整课程结构,实现外语教学的四年一贯制,避免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出现外语学习的断裂。对于非外语专业学生而言,在完成三至四学期的公共外语课程学习之后,应有机会进行行业外语的学习,并将这种学习从理论类课程带入实践类课程中,为今后工作中阅读外文资料、参加国际交流培训、进行对外商贸活动提供必备的语言技能保障。本科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在课程结构上充分体现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由基础到专业,由理论到实践的专业成长。
(三) 优化课时分配
合理调整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比重,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中,基础类课程应由两年调整为一年至一年半,将两年半至三年的时间分配给专业类课程。这样即使除去被挤占的第四年,也能保证学生有一年半至两年的专业类课程学习时间。在进行专业类课程学习的同时,注意保证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分配,尽量做到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在课时分配上的等重,将理论学习与实操实训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时分配模式下,学生在前两至三个学期进行基础类课程学习,同时完成公共外语课程的学习,在此后的五至六个学期进行专业类课程的学习,同时完成行业外语的学习。在这五至六个学期之内,用一半的课时进行专业课和行业外语课程的理论学习,用另一半课时进行中外双语的专业实践实训。同时,學生应该拥有良好的实习平台,高质量的实习场所和充裕的实习时间,用实际工作检验学习成果,在工作岗位发现学习的不足,继而指导今后的学习。
(四) 改革考核方式
将试卷式终结性考核方式改变为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设置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最终考核结果中的合理比重。设置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在每一堂课上的状态表现,将实操环节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列入考核内容。在专业类课程学习阶段,更多地采用模拟工作场景的考核方式,减少试卷式考核,力求既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以考核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
六、总结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河南省提供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也对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河南省本科院校应以转型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方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课程结构,科学分配课时,采用动态评价体系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杨,刘翠凤,吕维忠. “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J].高教学刊,2015(11)
[2] 王灵玲. 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探索,2012(1).
关键词: 新形势;河南省;复合型外语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9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113
一、概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中国与亚非欧国家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通航、通路、通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北线、中线、南线、中心线沿途各省市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各展所长,开拓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新领域。河南省地处中原,依据有力的历史、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成为中心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依据河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上的明确定位,郑州市将被打造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郑州、洛阳被列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重要节点城市。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国际陆港、河南自贸区、中原城市群智慧型城市群的建设,将河南省经济载体平台的功能提升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河南省在工业、农业上均需与欧盟等地区深化国际项目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同时以人文合作促进经济合作,将河南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推向国际。
二、高质量外语人才在河南省发展中的作用
在河南省“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高质量的外语人才起到了桥梁及保障作用,尤其是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先进技术引进、企业产品推广、文化项目合作等方面,能够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随着“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线路建设的深入,河南省的经济文化市场必将更加繁荣,同时其向外性特征也必将更加显著。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深厚文化素养、丰富商业知识、娴熟专业技能、良好服务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既能为满足河南省经济文化项目“走出去”的外向性需求[1],也能为河南省打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提供助力。
三、河南省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河南省现有高校一百一十余所,每年大约有本科毕业生二十余万人。这些毕业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等复合型外语专业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每年不超过八千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极少部分;第二类为语言文学类外语专业毕业生,每年毕业生不超过一万人;第三类为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构成每年本科毕业生的绝对主体。第一类毕业生由于具备外语与专业双重技能,故而较受用人单位欢迎。第二类毕业生以语言文化为学习目标,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知识面狭窄,语言理论深厚但运用能力不够强。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机构英语教师等语言类职业岗位。由于缺乏外语之外的专业技能,这类外语方向毕业生在人才招聘市场并不很受欢迎,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英语功底较好的专业类毕业生。第三类毕业生是每年人才招聘会的应聘主体,就业方向多种多样,涵盖厂矿企业、对外贸易、文化旅游等各类机构单位。但第三类毕业生的外语能力普遍不强,无法在短时间之内熟练应对工作中的涉外事务,甚至是工作中用到的外文说明都需要借助工具软件及書籍才能看懂其含义,距离用人单位急需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距离尚远。这部分毕业生需要根据所从事的岗位,重新学习职业外语,这就使这些毕业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影响了他们在实习期的工作表现,拖慢了他们的职业上升进程。综合来看,河南省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只有极少部分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其他绝大部分毕业生无法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对于高质量外语人才的需求。
四、 河南省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成因分析
(一)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校对于占毕业生绝大部分人数的第二类、第三类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与现阶段河南省对于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相对用人市场需求而言,这两类毕业生的知识储备都存在短板,知识结构单一是其共同缺陷。较多的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偏重学术研究能力,轻视应用实践技能。这一培养目标已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使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形成“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的尴尬局面。在国家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发展策略之后,河南省已遴选出两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根据社会需求做出积极调整。但除去这些示范性院校之外,其他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依然没有调整到位,所培养的毕业生工作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
(二) 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对于占毕业生数量绝大多数的非外语类毕业生而言,现有的课程结构阻碍了其成长为符合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在河南省本科院校的现有课程结构中,公共外语课程是非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而公共外语课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在逐年降低。极为有限的课时使得学生的外语知识技能基础不牢,为后续的外语学习,乃至工作中外语技能的自我提升带来较大的阻力。另外,公共外语课程开设时长有限,一般集中在本科学习的前四个学期,甚至是前三个学期,除了河南科技大学等少数院校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之外,对于河南省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这就意味着本科阶段的外语课程已经结束。在学生进行专业类课程学习时,由于没有与所学专业相融合的外语课程,学生很难具备专业内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这就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国际视野、行业精尖信息的接受交流能力等职业提升的必备素质。
(三) 课时分配不够合理
河南省大多数本科院校给予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同样比重,即大一、大二学习基础类课程,大三、大四学习专业类课程,同时理论类课程比重远大于实践类课程比重,这样的课程设置不甚合理,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带来阻力。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有效的学习时间只有前三年,第四年的学习时间往往被考研、实习、应聘等活动大量挤占,学习效果较之前三年明显较差。在此情况下,如果依旧保持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均分四年时间的话,就会形成基础类课程所占时间偏多,本应占有较重分量的专业类课程实际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学习时间严重不足的情况。此外,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用来进行理论类课程的学习,用来学习实践类课程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样的课程结构使学生远远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知识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内化为技能,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畏难不前、缺乏必要工作技能、工作能力低下的情况。 (四) 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以试卷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已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动态的不均衡性,每一个学生都无法做到每堂课都保持同一种状态。以往的试卷式考核方式片面地截取学生某一种状态下的学习表现,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整体性评价。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刻板,不利于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下,如何对学生形成连贯的、动态的、客观的评价才是科学考核方式应体现的要素。
五、 河南省高质量外语人才培养建议
(一)更新培养目标
河南省本科院校应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积极进行转型发展,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为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才。高校应实现人才培养从学术研究性人才向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涉外工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后,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无差别应对国内外工作任务,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技能,具有应对国内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向外性的良好对接。
(二)调整课程结构
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河南省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应调整课程结构,实现外语教学的四年一贯制,避免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出现外语学习的断裂。对于非外语专业学生而言,在完成三至四学期的公共外语课程学习之后,应有机会进行行业外语的学习,并将这种学习从理论类课程带入实践类课程中,为今后工作中阅读外文资料、参加国际交流培训、进行对外商贸活动提供必备的语言技能保障。本科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在课程结构上充分体现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由基础到专业,由理论到实践的专业成长。
(三) 优化课时分配
合理调整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比重,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中,基础类课程应由两年调整为一年至一年半,将两年半至三年的时间分配给专业类课程。这样即使除去被挤占的第四年,也能保证学生有一年半至两年的专业类课程学习时间。在进行专业类课程学习的同时,注意保证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分配,尽量做到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在课时分配上的等重,将理论学习与实操实训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时分配模式下,学生在前两至三个学期进行基础类课程学习,同时完成公共外语课程的学习,在此后的五至六个学期进行专业类课程的学习,同时完成行业外语的学习。在这五至六个学期之内,用一半的课时进行专业课和行业外语课程的理论学习,用另一半课时进行中外双语的专业实践实训。同时,學生应该拥有良好的实习平台,高质量的实习场所和充裕的实习时间,用实际工作检验学习成果,在工作岗位发现学习的不足,继而指导今后的学习。
(四) 改革考核方式
将试卷式终结性考核方式改变为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设置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最终考核结果中的合理比重。设置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在每一堂课上的状态表现,将实操环节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列入考核内容。在专业类课程学习阶段,更多地采用模拟工作场景的考核方式,减少试卷式考核,力求既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以考核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
六、总结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河南省提供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也对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河南省本科院校应以转型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方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课程结构,科学分配课时,采用动态评价体系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杨,刘翠凤,吕维忠. “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J].高教学刊,2015(11)
[2] 王灵玲. 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探索,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