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他汀治疗患者新发糖尿病风险:人群为基础的研究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a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接受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的新发糖尿病风险。

设计

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以时间事件分析的方法评估各种他汀类药物应用和新发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计算危害比(hazard ration,HR)来确定他汀的种类及剂量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

地点

加拿大安大略省。

参加者

在1997年8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间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年龄均在66岁以上的非糖尿病患者。该研究仅限于新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即至少在前一年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排除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干预

他汀类药物治疗。

主要结局指标

糖尿病发生率。

结果

与普伐他汀相比(所有研究中的参考用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辛伐他汀引起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高。校正HR依次分别为1.22、1.18和1.10。95%CI依次分别为1.15~1.29、1.10~1.26和1.04~1.17。使用氟伐他汀及洛伐他汀治疗未发现会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校正HR分别为0.95和0.99。95%CI分别为0.81~1.11和0.86~1.14。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的引起新发糖尿病的绝对风险分别是每1000人年31例和每1000人年34例。与普伐他汀(每1000人年23例)相比,辛伐他汀(每1000人年26例)的绝对风险轻微增高。无论他汀类药物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还是二级预防,我们的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虽然将他汀类药物按作用效力分组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但是如果将剂量纳入考虑因素,瑞舒伐他汀不会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校正HR 1.01,95% CI 0.94~1.09)。

结论

与普伐他汀相比,使用效力更强的他汀类药物治疗,特别是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或许伴有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BMJ,2013,346:f2610)

其他文献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全球建议》强调百年胆固醇学说是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机制和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基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是生活方式或行为性疾病,0级和一级预防的核心是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或行为;二级预防应使用他汀为主的调脂药物,同时改变生活方式或行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10年风险评估有局限,尤其对中青年人,推荐终生风险评估;血脂异常干预目标仍选择LDL–C,未来
对3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吸附、大黄导泻治疗,对照组38例用漂白土和甘露醇治疗。两组患者毒物清除时间、胃肠功能不全发生率和脏器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治疗前分期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影像学能够提供肿瘤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为临床术前、放化疗前判断分期、制定诊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目前MRI已成为子宫颈癌治疗前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血脂达标,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大多数血脂治疗指南把LDL–C作为主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和治疗的首要目标,建议他汀为首选药物。要正确评价他汀药物的安全性,剂量要个体化,且性价比合适有效。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垂直传播成为新生儿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母乳是婴儿不可替代的最佳食品,而HBV感染产妇能否进行母乳喂养并不能一概而论。在完善主被动联合免疫的基础上,单纯HBV携带、HBV DNA低拷贝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不增加婴儿感染HBV的几率。对于高病毒复制或合并有肝损害的HBV产妇,则需慎重进行母乳喂养。
报道1例药物超敏综合征误诊为皮肤淋巴瘤的病例,分析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
期刊
期刊
传统上,全科医学和口腔医学是两个独立的专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显示,全身健康和口腔健康息息相关。现代西方医学注重专科分工,人体的疾病被分类得越来越细。虽然更新更强的药物及治疗方式应运而出,但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问题。全科医生们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因为他们有双能看见树林的眼睛,能以宏观的角度和丰富的经验在第一线为患者的健康把关。许多口腔疾病的发生,是受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及时的口腔治疗,
目的了解北京某社区高龄老年男性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营养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6个社区的≥80岁男性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筛查出CKD患者,采用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评估其营养状况,并采用霍普金斯症状调查表(HSCL-10)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营养、心理与CKD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接受调查的436例高龄男性中,筛查出CK
予26例男性尿道尖锐湿疣患者云芝胞内糖肽胶囊口服4周加光动力治疗1~5次,首次治疗前取疣体组织检测人乳头状病毒(HPV)基因型。疣体完全脱落,随访6个月,1例复发;24例检出HPV DNA基因型,高危型感染阳性率46.2%;存在高危型/低危型混合交叉感染,低危型HPV6多重感染率23.1%,高危型多重感染率58.3%;高危型HPV16、HPV31、HPV58和HPV6、HPV11均以混合感染存在。